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5):50-52
现代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繁殖性能的优劣,母猪繁殖性状多为低遗传力性状,因而探讨非遗传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胎次、日粮营养、输精方式、初配日龄、饲养管理、母猪背膘厚以及环境等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综述,通过分析各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实际生产中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烯丙孕素及定时输精对丹系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以100头丹系后备母猪和200头丹系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时输精和常规输精为主要配种方式,分析比较了烯丙孕素及定时输精对丹系母猪的配种、受胎和产仔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烯丙孕素及定时输精技术的使用,对丹系母猪繁殖性能无不良影响,且在后备母猪窝均总仔数上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定时输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丹系母猪繁殖性能,增加猪场经济效益,以定时输精和分娩同步化为基础的批次化生产管理具有可推广之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规模化猪场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笔者分别在河北省两家大型猪场开展试验,比较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繁殖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时输精处理提高了两个猪场的参繁母猪妊娠率和窝产活仔数,母猪年产胎次可提高0.2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子宫体输精技术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355头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和931头长大二元杂经产母猪于配种时进行子宫体深部输精。结果显示,子宫体输精的后备母猪分娩率降低2.20个百分点(P>0.05),胎均总仔下降0.39头(P>0.05);子宫体输精的经产母猪胎均总仔极显著提高0.83头(P<0.01),胎均健仔显著提高0.52头(P<0.05),繁殖效率增加至1 223头,精子使用量减少了50%。结果表明,子宫体输精技术并未能提高后备母猪的整体繁殖性能,但能显著提高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大幅度减少精子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以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群为研究对象,探究10 cm适度深部输精对3个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杜洛克母猪60头、长白母猪65头、大白母猪93头,按品种随机分为深部输精组和常规输精组,其中深部输精组采用10 cm适度深部输精方法。分析两种输精方式对3个品种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活仔率和健仔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输精前期操作时间看,3个品种母猪深部输精组极显著长于常规输精组(P〈0.01),长白和大白母猪深部输精组精液输入时间则明显短于常规输精组(P〈0.05)。从受胎率和分娩率看,大白母猪、杜洛克母猪和长白母猪深部输精和常规输精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组中杜洛克和大白母猪相比,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产健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长白母猪深部输精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常规输精组(P〈0.05)。另外,两种输精方式对3个品种母猪活仔率和健仔率没有影响(P〉0.05)。因此,为提高人工授精技术的效率和产仔性能,建议在长白母猪繁育过程中采用10 cm适度深部输精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配种方式(常规输精与深部输精)对母猪繁育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对常规输精和深部输精对经产母猪的配种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深部输精可显著提高情期受胎率,并且窝平均总产仔数(13.12头)、窝平均产活仔数(11.70头)、窝平均产健仔数(10.32头)、窝平均产弱仔数(1.38头)等繁殖性状均显著高于常规输精(P0.05);采用深部输精的配种方式可为5000头基础母猪场直接提高经济效益130余万元。说明采用深部输精能够显著提高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深部输精技术的推广可大幅度提高种猪的年生产力及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7):112-114
母猪的繁殖性能对养猪生产效益具有重大影响。母猪的繁殖性状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其性能的优劣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胎次、配种季节和分娩季节、营养水平、环境(高温、光照等)以及饲养管理等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笔者就国内外对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非遗传因素的研究加以综述,阐述非遗传因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思路和依据,进而改善养猪生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热应激和疫病等因素。选留优秀的后备母猪,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性能低的母猪,严格控制各类疾病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输精方法(常规输精和深部输精)和不同精液类型(新鲜精液和冷冻精液)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使用新鲜精液常规输精和深部输精、冷冻精液常规输精和深部输精、以及不同剂量的冷冻精液配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精液采用深部输精可显著提高受孕率,总产仔数(12.71头)、活仔数(11.54头)、健仔数(11.17头)、初生重(1.65 kg)等繁殖性状均显著高于常规输精(P0.05);使用冷冻精液显著地降低了受孕率41.38%和受孕分娩率41.38%(P0.05),新鲜精液输精后代在初生窝重和健仔重等性状上表现出明显优势(P0.05);此外对冷冻精液采用深部输精技术时,适当加大输精剂量能显著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总产仔数等繁殖性状能够达到常规输精的效果水平。说明实现冷冻精液技术与深部输精技术的结合能够显著提高猪的繁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实验旨在探究冷冻精液子宫内深部输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鲜精配种母猪繁殖成绩为对照,首先在发情鉴定和深部输精等各项操作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在2个猪场(A场和B场)3~4胎小群体纯种长白母猪中比较一个情期输精2次,每次输入4、6、8、10、12亿有效精子的冷冻精液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保证不低于鲜精配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前提下确定冷冻精液最低输精量。然后再以筛选的冷冻精液最低输精量为标准,分别在2个猪场长白、大白和长×大二元母猪生产群体中开展较大规模的子宫内深部输精实践,以评估在生产条件下冷冻精液输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A场和B场长白母猪一个情期输精2次,每次分别输入有效精子数为8亿和12亿的冷冻精液,其情期受胎率、分娩率、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和健仔数与本场鲜精配种母猪差异不显著;在生产条件下,A场和B场冷冻精液分别完成120头和90头长白母猪、135头和85头大白母猪、350头和280头长×大二元母猪的配种,其冷冻精液配种母猪情期受胎率、分娩率和健仔数与本场鲜精配种母猪差异不显著,但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显著低于本场鲜精配种母猪。由于冷冻精液比鲜精储存时间长且安全性高,所以仍具有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中国大白猪SⅡ系母猪和法系大白猪母猪分别采用本交、人工授精和深部输精的配种方式与同一头法系大白猪公猪进行配种,比较分析不同配种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法系大白猪母猪和SⅡ系母猪与法系大白猪公猪配种时它们的繁殖性能相差不大;与SⅡ系母猪纯繁的繁殖性能相比,SⅡ系母猪和法系大白猪公猪杂交对其繁殖性能有一定的提高;3种配种方式中本交母猪的繁殖性能各项指标最高,其初生窝重与人工授精母猪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深部输精母猪21日龄的头数和窝重最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技术,研究外源性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和催产素)处理和低剂量深部输精法对母猪配种率、平均产仔数、活仔数以及弱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肌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能显著提高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和活仔数(P0.05);精液中添加催产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的配种率、平均产仔数、活仔数(P0.05);深部输精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及活仔数(P0.05),且采用低剂量深部输精法可获得与常规剂量深部输精法相近的繁殖效果(P0.05)。利用上述激素处理技术和低剂量深部输精法可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现代集约化养猪的生产成绩。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品种、管理、环境和营养等。本文综述了营养和饲养管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1营养因子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1.1能量和氨基酸能量和氨基酸摄入量对泌乳和随后的繁殖性能均很重要。葡萄糖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繁殖性能主要包括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和胎儿成活率。随着养殖管理日趋规模化,集约化和生态化,母猪繁殖性能已经成为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已越来越受到畜牧工作者的重视。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则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如遗传因素、胎次、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等。笔者根据多年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简要介绍影响母猪  相似文献   

15.
母猪定时输精是通过对母猪发情、排卵过程实施同步化调控,在预定的时间对母猪进行人工输精,最终达到批次化生产目的的一项繁殖新技术,具有降低成本、避免漏配、便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其中调控母猪发情常用的激素包括烯丙孕素、PMSG/eCG、PG600;调控母猪排卵常用激素包括GnRH及其类似物、hCG、pLH等。本文主要对母猪定时输精中常用激素进行介绍并综述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定时输精技术是母猪繁殖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规模养猪企业被逐渐推广应用,在促进养猪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批次化转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文章主要从定时输精程序以及该程序涉及的激素两方面分析影响母猪定时输精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母猪定时输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长大二元杂种经产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8 246头母猪的配种模式进行分析,以探讨两次输精对母猪繁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次输精母猪的分娩率、胎均总仔数和胎均健仔数等指标与输精3次及以上的差异不显著;此外2次输精中的母猪静立发情至第1次输精间隔在9~17 h时,分娩率达到95.43%(P0.01),且母猪的繁殖效率最大为1 176头;第1次与第2次输精的间隔时间在16~17 h时,胎均总仔数为12.53头(P0.05),胎均健仔数为11.03头(P0.05),同时分娩率达95.59%,繁殖效率达1 192头,均为最高。因此,两次输精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然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众多,品种、营养、疾病、管理和人工授精技术水平等因素都能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发挥。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就必须综合考虑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本期主题,我们将从遗传、饲养管理等,以及结合当前的人工授精技术对母猪繁殖力的提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养猪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深受母猪繁殖效率影响,且遗传、疾病、环境、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均可能对母猪繁殖性能产生影响。因此,为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养猪户应分析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笔者以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1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分析繁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促黄体素(LH)  相似文献   

20.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促进猪的繁殖育种和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精液品质、授精时间的确定以及母猪输精后的管理等是与其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母猪生产性能的最佳发挥。我们在评价精液品质方面主要集中讨论精子形态学。尽管在影响猪的繁殖性能的人工授精技术诸因素中,精液品质占33%,但由精液品质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问题(如窝产活仔数显著降低)越来越受到重视(见表1)。 精液品质与精子的成熟期和精液的加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