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不同浓度的3%高渗苯氧威、5%阿维菌素乳油、48%噻虫啉悬浮剂对越冬代松梢螟幼虫进行药剂喷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7d后48%噻虫啉悬浮剂1000倍液、48%噻虫啉悬浮剂20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1000倍液的防效均在90%以上,考虑到防治成本和环境安全因素,选用48%噻虫啉悬浮剂2000倍液、5%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1000倍液防治松梢螟。  相似文献   

2.
噻虫啉防治花椒蚜虫和红黄蜘蛛药效试验表明,2%噻虫啉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好,有效期在10 d左右;3%噻虫啉悬浮剂持效性较好,持效期20 d左右。2%噻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优于2%噻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3%噻虫啉悬浮剂500倍液防治效果优于3%噻虫啉悬浮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3.
噻虫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48%噻虫啉悬浮剂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和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林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浓度药液,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非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药液浓度越低,增效幅度越大;静电喷雾低浓度药液与非静电喷雾高浓度药液能获得同样防治效果,可节省农药30%以上;48%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可作为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和蜀柏毒蛾4~5龄幼虫的适宜药液浓度。  相似文献   

4.
油荼尺蛾(Biston marginata Shiraki)是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阔叶混交林内出现的重要害虫。19种农药室内药效试验显示:15%茚虫威悬浮剂4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16000UI/mg 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2.8%阿维菌素乳油10000倍液和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致幼虫死亡均达100%。在林间,15%茚虫威悬浮剂4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16000UI/mg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和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达100%,而2.8%阿维菌素乳油10000倍液的杀虫效果为84.48%。  相似文献   

5.
试验筛选出3种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无公害杀虫剂。3种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240 g·L-1虫螨腈悬浮剂60、90和120 g·hm-2的防效在90.88%~96.90%;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9、15、21 g·hm-2的防效在89.89%~95.41%;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40和60 g·hm-2的防效在89.95%~95.54%。3种药剂的缺点是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6.
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噻虫啉不同剂型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7.5kg/hm2,1%噻虫啉粉剂7.5 kg/hm2,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00倍液,48%噻虫啉水悬浮剂2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超过90%,持效期可达28 d。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试验区,松褐天牛成虫诱捕量减少69.2%;松褐天牛成虫刻槽密度降低92.6%,松树死亡率下降60%。  相似文献   

7.
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30%乙酰甲胺磷乳油、20%高氯·噻嗪酮乳油、240g/L螺螨酯悬浮剂和4.2%高氯·甲维盐乳油等4种杀虫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杀卵效果。结果表明稀释浓度在900×以上的高氯·噻嗪酮和高氯·甲维盐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卵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但高氯·噻嗪酮的防治药剂成本是高氯·甲维盐的3倍以上。各浓度处理的螺螨酯和乙酰甲胺磷的对卵的防治效果都很差,卵的孵化率均在70%以上。20%高氯·噻嗪酮乳油和4.2%高氯·甲维盐乳油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卵的孵化有抑制作用,在田间杀卵药剂选择中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电喷雾机进行了静电喷雾和非静电喷雾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3%高渗苯氧威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及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幼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药剂浓度下,林间防效静电喷雾明显优于常规喷雾;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4 000倍液和3%高渗苯氧威乳油3 000倍液可作为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2~3龄幼虫和杨小舟蛾及杨扇舟蛾2~4龄幼虫的推荐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48%噻虫啉悬浮剂对桑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经过2010、2011年两年林间试验,结果表明:48%噻虫啉悬浮剂8000倍、6000倍、4800倍3种处理对桑天牛成虫具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d防治效果均达到87%以上,施药一次可有效控制其危害。综合考虑击倒速度、田间防治成本等因素,建议用48%噻虫啉悬浮剂6000倍~8000倍林间实施防治为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野外定期采样和室内饲养的方法,观察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在山东济南的生活史;选择5种药剂在悬铃木方翅网蝽第1代卵高峰期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山东济南1 a可发生5代,以成虫群集于寄主开裂的树皮下或地下枯枝落叶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上树危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第1代卵开始孵化;自7月中旬起世代重叠较为明显,9月下旬第5代成虫陆续越冬。480 g/L毒死蜱EC 500~1000倍液、20%高氯·噻嗪酮EC 500倍液和0.7%辛硫·高氯氟EC 500倍液施药5 d后,悬铃木方翅网蝽第1代卵未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是卵早期防治的可选药剂;4.2%高氯·甲维盐EC和4.5%高效氯氰菊酯EC直接杀卵效果不佳,但对初孵若虫的致死率达到100%,是卵后期施药的较好药剂。  相似文献   

11.
噻虫啉、乙酰甲胺磷防治荔蝽若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乙酰甲胺磷、噻虫啉对荔蝽Tessaratoma papillosa若虫的防治效果,以选择最佳使用浓度,作者选用噻虫啉、乙酰甲胺磷对荔蝽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噻虫啉、乙酰甲胺磷亦可杀死荔蝽若虫,乙酰甲胺磷500~1500倍、噻虫啉2000~4000倍防治效果较为理想,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8.37%和91.82%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9种低毒杀虫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高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吡虫啉、印楝素和绿僵菌对高龄若虫没有触杀活性,其余6种药剂的毒力大小依次是甲维盐>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鱼藤酮>三唑磷>敌百虫,建议使用甲维盐、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和鱼藤酮进行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应急防治。  相似文献   

13.
进行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成虫和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喷药防治成虫,2.5%高效氯氟氰菊酯25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3%噻虫啉1500倍液速效性好。在幼虫孵化初期灌根防治幼虫,25%噻虫嗪1000倍液和20%呋虫胺2000倍液防效最好;打孔注药防治幼虫,5%和10%吡虫啉原液、5%啶虫脒原液防效最好;毒死蜱不适宜于打孔注药使用。  相似文献   

14.
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黄斑星天牛林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对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成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持效期可达60 d,产卵刻槽减退率91.2%,孕卵成虫死亡率90.9%。  相似文献   

15.
经过对西安市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情况调查和分析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西安市东南区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有虫株率为15.2%~55.2%,株虫口密度10 670~13 269 280。受害最重的是交通流量最大的陕西宾馆周边。该病每年4月下旬始发,至10月下旬以成虫在树干部越冬。针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危害程度提出了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香樟齿喙象是上海地区新发现的危害香樟的蛀干害虫,以幼虫钻蛀香樟主干危害,成虫羽化后爬至树梢啃食嫩枝补充营养。为控制其危害,该试验选用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和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种农药分别以3个配比度配制配比液,于香樟齿喙象成虫补充营养期对受害香樟树进行整株喷雾,以清水喷雾作为对照,比较2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稀释9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65.29%;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稀释600倍液防治效果为63.64%。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稀释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仅为44.32%。  相似文献   

17.
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15%士达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月季长管蚜虫,虫口减退率在90%以上;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黄杨绢野螟,虫口减退率在99%,士达防治绢野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地调查及室内饲养等方法,摸清金华市区悬铃木上星天牛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采用2.5%溴氰菊酯乳油、3%噻虫啉进行星天牛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的虫情指数为12.1,防治效果为82.4%;以3%噻虫啉防治的虫情指数为11.0,防治效果为84.8%。说明噻虫啉的防治效果略高于2.5%溴氰菊酯乳油,在生产中可在6月中下旬,优先选择噻虫啉,采用树干喷雾的方法杀死星天牛的卵、幼虫和成虫。  相似文献   

19.
防治油茶尺蛾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茶尺蛾(Biston marginata Shiraki )是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阔叶混交林内出现的重要害虫.19种农药室内药效试验显示:15%茚虫威悬浮剂4 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 000倍液、16 000 UI/mg Bt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 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2.8%阿维菌素乳油10 000倍液和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致幼虫死亡均达100%.在林间,15%茚虫威悬浮剂4 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 000倍液、16 000 UI/mg Bt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 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和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达100%,而2.8%阿维菌素乳油10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为84.48%.  相似文献   

20.
利用1.2%苦.烟乳油与5%尼索朗进行了防治板栗红蜘蛛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苦.烟乳油防治效果明显优于5%尼索朗,且价格低、用量少、节约投资。生产上推荐使用1.2%的苦.烟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