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专类园作为体现植物园景观最基本的景观单元,是展现植物园地域特色和造园艺术的重要场所,建设具有地域和场地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已成为植物园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以贵港植物园为例,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总结归纳等方法,通过分析贵港植物园的自然地理条件、植物资源、地域文化和场地特征等地域特色元素,从挖掘、糅合和创造地域特性3个方面,探索地域特色元素在贵港植物园各专类园中的应用,为植物专类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吉竹子博览园是典型的观光型竹类植物专类园,其竹文化景点及竹子园林造景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竹园学习的示范点。2012年开始通过先考察、接着剖析、再总结、最后进行提炼,将孝文化、廉政文化、佛教文化等很融洽地注入竹子博览园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竹文化,并利用现代科技结合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打造新型竹林特色意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观光型竹类植物专类园。安吉竹子博览园此次改造在竹景观、竹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和具体做法,可为国内其他类似专类园的建设及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桃花文化及其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传统花文化。作者浅析了我国传统的桃花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植物造景的启示,探讨了桃花专类园、桃花与其他园林要素的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以期为今后设计以桃花为主题的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建设过程需要多学科综合理论知识指导。建设前需对项目选址、植物引种驯化准备、园艺栽培技术力量以及避免重复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证,总体布局上要求对专类植物进行系统性展示,充分利用现场地形、植被、人文景观,基础配套设施和园林小品需根据专类园主题一体化设计。植物配置上突出专类植物来营造植物专类园景观特色,适树适地并充分表现专类植物的特性,通过文化宣教设施表现植物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华南植物园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专类园作为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植物搜集、科研生产、科普展示、园林观赏等功能。华南植物园的兰园是由科研生产型专类园向现代化多功能综合专类园转变的积极尝试,通过对华南植物园兰园的总体布局、景观节点、植物分区、植物种植设计进行分析,以期为植物专类园的构建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牡丹专类园植物配置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广受世人喜爱。牡丹专类园是牡丹在园林中应用最多、最广的形式。作者主要论述了牡丹专类园的规划原则、地域特色,分析了牡丹专类园中牡丹的基本种植方式、配置原则及与其它植物的配置,并提出了一些现存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中最具生命活力的元素。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植物造景手法包括分景、借景、框景、对景等,其体现的应用理念为结合地域文化创造园林景观、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根据立地条件营造特色景观等。结合某CBD庭院植物造景设计案例,借助园林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与其他造园要素巧妙融合,合理配置相宜的植物种类,营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8.
研究植物专类园的历史、特征、设计原则和类型等,结合大理洱海公园现状和梅竹园现场特征,根据场地生态环境和景观要求选择造型优美的梅和竹类植物,利用景观造景的手法设计了梅竹园的植物景观,创建集科普与观赏于一体的梅竹植物专类因特有的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湖心亭悠久的历史底蕴、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与良好的绿色植物基础形成了成功的植物景观,其成熟的植物配置模式值得深入探究。文章通过对湖心亭植物景观调查实测,总结得出湖心亭植物景观的经典配置手法、不同类型植物配置实例与优秀景观节点等,以期在植物选择、空间营造、文化传承、借景手法等方面为该类型地域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植物景观设计为理论基础,从兰科植物专类园中不同植物与多种园林要素的组合搭配等方面,对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于山兰花圃、旗山兰花苑进行调查,记录园内植物造景现状,并拍照记录。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兰花配置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文中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具体并可实施的建议,旨在为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1.
张铭远  王晖  陶昕 《广东园林》2019,41(3):51-56
仙湖植物园立足于生态园林建设中保护性开发和景观结合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打造出较高品质、独具特色的蕨类植物专类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入口水景区、科普展馆与温室区和溪谷栈道区进行分析,分别解析其生态改造措施的特点:与园林造景的融合,建筑与植物生境的协调以及原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展示。从地基加固、边坡治理及缺陷景观优化等方面总结技术难题和处理措施,为植物专类园的生态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鸢尾(Iris)是世界名花,品种丰富,栽培历史悠久,观赏价值高。参考国内外植物专类园的案例,在文献查阅研究、实地调研、鸢尾产业交流和引种栽培基础上,综合考虑京津冀地区的地形、水系、植物和园林小品等要素,确定了鸢尾专类园植物造景规划原则、设计策略和技术指标。采用虚拟案例设计等方法,对专类园进行了合理分区和景观架构,并从造景设计、造景元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对提升京津冀地区植物专类园设计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昆明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总结昆明独特的秋冬季季相景观表现特点。由此提出可应用"现代巴洛克式"手法、构建复层群落组合模式、利用昆明丰富的植物资源,建设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专类园(色叶植物专类园、观果园、冬花园)来营造昆明独特的秋冬季季相景观。  相似文献   

14.
地域环境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群落与地域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地域环境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地域环境在对植物群落制约与影响的同时,植物群落不同程度地也能够反映出相应的地域景观特征.文中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中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了地域环境对植物景观营造的作用,探究如何运用地域环境条件,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5.
植物景观配置艺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赋予了植物景观配置更深层次的含义,植物造景也不仅仅只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反映,而是更兼备了生态、文化、艺术、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园林景观.本文回顾了我国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配置,分析了植物景观配置艺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手法,指出了当前在我们城市景观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何研究传统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如何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生活,审美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植物景观,这也是每个园林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竹子是北京常见的园林植物。竹子与其他植物相配置、共同构成一组植物景观,是其在北京园林绿地中最主要的园林应用形式。工作实践中,北京的竹子植物景观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特点。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竹子在植物景观中的配置手法和景观作用;分析了与竹子配置的植物种类、类型、观赏特点等;探讨了北京竹子植物景观的特点与不足。经过对北京竹子植物景观的全面梳理,有助于了解竹子的园林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水平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桂花专类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长江流域建成多年的3个桂花专类园为研究对象,利用AHP的方法,以景观质量、生态效益和服务功能3个准则层为主,建立了桂花专类园的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并对30个群落样地进行了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的权重值从高到低为生态效益>景观质量>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指数的平均值从高到低为上海桂林公园(82.60%)>南京灵谷寺公园(78.10%)>苏州桂花公园(68.60%)。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适合于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景观评价,尤其是可利用定量分析的评价结果来更好地指导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8.
对植物专类园在宝鸡地区的分布现状做了进一步调查与分析,着重介绍了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形式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专类园不仅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还可以展示本种植物的群体美和个体美,同时也为游人提供了游览休憩的场所。并对专类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专类园设计与营造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观赏草作为新型的景观配置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观赏草木类园主要采用观赏草一类园林素材进行组合搭配建园。对观赏草专类园景观进行了分析,浅述了观赏草专类园的植物配置原则、形式及景观营造方法,以期能够为观赏草专类园的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景观构成主体及服务对象是人。分析游人对景观的行为感知,有助于塑造特色鲜明的地域植物景观。本文以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为基础,采用实地调研法及问卷调查法以兰州市水车园为研究对象,对其游人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游人与植物景观的关系,总结出如何能在充分考虑游人行为基础上使植物方案设计更加具有地域特质。最终提出水车园植物景观方案优化可以从乡土植物配置、生态驳岸设计、植物景观意境营造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期对后续同类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