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榆近脉三节叶蜂Aproceros leucopoda Takeuchi危害多种榆树,属河北分布新记录种,在河北丰宁地区对白榆Ulmus pumila造成严重危害。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3%高渗苯氧威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种药剂喷雾和喷烟防治3~4龄幼虫,喷雾48 h后,4.5%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和4 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3 000倍液和3 500倍液,4种浓度防治效果都达到92%以上,且彼此之间无差异,其中以4.5%高效氯氰菊酯3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1.2%烟碱.苦参碱乳油各浓度和4.5%高效氯氰菊酯5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喷烟48 h后,4.5%高效氯氰菊酯10倍和3%高渗苯氧威8倍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5.7%和91.8%;4.5%高效氯氰菊酯20倍、3%高渗苯氧威12倍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8倍三者之间防治效果无差异。考虑经济和生态价值,防治榆近脉三节叶蜂幼虫喷雾用4.5%高效氯氰菊酯4 0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3 000倍液,喷烟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倍和3%高渗苯氧威12倍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杀虫剂对榕透翅毒蛾不同龄期的敏感度,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稀释500倍、1 000倍和1 500倍3种浓度分别对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阿维菌素、12%甲维·虫螨腈、15%甲维·茚虫威对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防治效果较好,3种浓度在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达100%;15%甲维·茚虫威、12%甲维·虫螨腈和4.5%高效氯氰菊酯的500倍和1 000倍浓度对榕透翅毒蛾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达100%;3龄幼虫较初孵幼虫而言,耐药性更强,同一药剂同一浓度处理下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更低或达到100%校正死亡率时间更长。因此,可选用5%阿维菌素、12%甲维·虫螨腈、15%甲维·茚虫威和4.5%高效氯氰菊酯作为当前防治榕透翅毒蛾的主要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3.
2016年在田间比较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20%哒嗪硫磷乳油4种杀虫剂对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20%哒嗪硫磷乳油8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其它两种药液,高效氯氰菊酯和马拉硫磷混合使用效果优于高效氯氰菊酯单一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核桃桑白蚧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速扑杀乳油、20%赛嗪杀扑磷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48%毒死蜱乳油和自制石硫合剂5种药剂在景东县文景镇者孟村核桃采穗园中进行核桃桑白蚧害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和20%赛嗪杀扑磷乳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2 000倍液和48%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一般;自制石硫合剂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用50%竹焦油乳油分别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黄瓜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其防治效果为水稻纹枯病59.1%~74.1%,且使用浓度250、500倍的情况下,对其平均防效与5%井冈霉素WC200倍相当;防治稻曲病效果为56.3%~73.6%,250倍明显高于20%三唑酮EC1000的防治效果;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为63.6%~78.0%,在使用浓度250、500倍的情况下,对其平均防效优于0.3%多抗霉素AS 800倍处理。50%竹焦油用量以500倍为宜。因此,竹焦油EC对3种病原菌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高防效低残留安全性好的新型广谱性杀菌剂。  相似文献   

6.
白腊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是危害西宁市白腊树的主要害虫,通过药剂浓度对比、药剂混合、药剂中加入柴油的防治试验,筛选出高效氯氰菊酯15003 500倍柴油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在黄褐天幕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防治生产中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开展好林木虫害无公害防治工作,以公路绿化林内山桃上发生的黄褐天幕毛虫为试验防治对象,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清水为对照,选用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 000倍液、8 000IU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600倍液、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和1%苦参碱水剂1 500倍液等4种生物农药,研究了4种生物农药对3龄前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施药1 d后即效果显著,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达到最高;4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均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虽然施药3 d后虫口减退率低于高效氯氰菊酯,但施药7 d后除2 000 IU苜核·苏云菌悬浮剂750倍液虫口减退率未达到90%以外,其他3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施药10 d后4种生物农药虫口减退率全部高于高效氯氰菊酯,且均在90%以上,其中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和苜核·苏云菌悬浮剂2种生物农药的虫口减退率超过95%,防治效果高出高效氯氰菊酯近7个百分点。除虫口减退率较高,生物农药对天敌影响较小,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农药。  相似文献   

8.
黄刺蛾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的为害,用10%杀虫葳、40%氧化乐果、4.5%高效氯氰菊酯、25%灭幼脲和1.8%阿维菌素等5种药剂的不同浓度对黄刺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圃间防治试验,并对结果作方差分析。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5种药剂和浓度对防治效果均有显著影响;林间防治以10%杀虫葳4000倍液喷雾效果最佳,杀虫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室内测定了3% 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1.2% 烟碱· 苦参碱乳油、25% 灭幼脲可湿性粉剂 和 2% 阿维· 苏云菌可湿性粉剂4 种药剂对海榄雌瘤斑螟(Ptyomaxia sp.)1~2 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在5 000 倍 ~100 000 倍稀释药剂测定范围内,不同药剂处理之间海榄雌瘤斑螟幼虫死亡百分率均 值差异极显著,防治效果为高效氯氰菊酯>烟碱 · 苦参碱>灭幼脲>阿维 · 苏云菌。喷药防治后第 10 天, 高效氯氰菊酯 5 000 倍液、10 000 倍液、50 000 倍液以及灭幼脲 5 000 倍液的海榄雌瘤斑螟幼虫死亡百分 率为 91.67%~93.33%,烟碱 · 苦参碱 5 000 倍液为 87.50%。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 和烟碱 · 苦参碱在红树林中防控海榄雌瘤斑螟危害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核桃两种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两种有害生物的物理防治方法,并进行了仿生物制剂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与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对比实验。结果认为: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8%以上,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防治,见效较慢,但不污染环境,对天敌伤害小;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后的果品有农药残留物,且对天敌危害较大。建议在生产中使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3 000倍液,植物源杀虫剂烟.参碱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香樟齿喙象是上海地区新发现的危害香樟的蛀干害虫,以幼虫钻蛀香樟主干危害,成虫羽化后爬至树梢啃食嫩枝补充营养。为控制其危害,该试验选用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和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2种农药分别以3个配比度配制配比液,于香樟齿喙象成虫补充营养期对受害香樟树进行整株喷雾,以清水喷雾作为对照,比较2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稀释9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65.29%;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稀释600倍液防治效果为63.64%。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稀释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仅为44.32%。  相似文献   

12.
采用3%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水悬浮剂在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羽化前进行地面喷雾防治,使药剂在地表面形成封闭层,在成虫破土而出时即被触杀。同时,运用敌敌畏杀虫烟剂和苦参·烟碱杀虫烟剂等防治幼虫,形成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地面喷雾3%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水悬浮剂500倍液,防治效果在95%以上,好于烟剂。  相似文献   

13.
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上海地区危害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钻蛀香樟主干为害,而传统喷雾防治方法对幼虫防治效果不佳,本文选用打孔注药法针对香樟齿喙象幼虫开展防治,选择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种农药,每种农药分别配比为原液、5倍、10倍3个浓度梯度,对受害香樟树进行注干防治,针对各处理组连续统计8周防效,通过试验了解不同农药不同浓度对香樟齿喙象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防治后8周,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原液防治效果最好,为77.27%;防效最差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倍液,为46%。  相似文献   

14.
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室外定点观察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危害油茶的广西灰象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利用40%氧化乐果、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2%甲维盐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50%杀螟松乳油对广西灰象成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广西灰象在湖南省醴陵市油茶林1年发生1代,以蛹在油茶树附近土壤中越冬。成虫发生期较长(4—9月),主要为害期集中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1 000倍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和500倍40%辛硫磷乳油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防治1天后校正虫口减退率均达90%以上,施药后期前者2 000倍剂与1 000倍剂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后者随着防治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逐渐减弱;800倍2.2%甲维盐乳油具有较好的持续性效果,施药后第5天防效达到近80%。针对广西灰象的化学防治药剂,推荐使用2 000倍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或者与2.2%甲维盐乳油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使用溴氰菊酯4个浓度药剂对松沫蝉(Aphrophora flavipes Uhler)若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天防治效果都在70%以上,施药5 d后,2 000倍、1 000倍、500倍都在89%以上。吡虫啉3个浓度药剂的防治效果在60%~73%,树干注药初期药效较慢,注药后5 d的防治效果才达到90%以上,树干注药对其他昆虫和环境的危害较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于2015~2016年连续2年用几种农药对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3%苯氧威,3%噻虫啉,5%啶虫脒,3%高效氯氰菊酯其防治效果差异都极显著(P0.01),但以3%高效氯氰菊酯,3%噻虫啉防治效果最好;不同浓度后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以远东龟铁甲Cassidispa relicta成虫为研究对象,通过林间试验,比较5%吡虫啉乳油(EC)、1%苦参碱可溶液剂(SL)、8%氯氰菊酯悬浮剂(SC)、2%噻虫啉SC对远东龟铁甲的防治效果,筛选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治远东龟铁甲的最佳药剂;探讨1.2%烟碱·苦参碱烟剂(FU)喷烟防治远东龟铁甲的最佳距离。结果表明:稀释3 000倍的5%吡虫啉EC、稀释4 000倍1%苦参碱SL和稀释500倍的8%氯氰菊酯SC,防治效果均较好,施药7 d后死亡率可达100%;施用稀释1 500倍的5%吡虫啉EC、稀释1 000倍的1%苦参碱SL或稀释500倍的8%氯氰菊酯SC可快速压低虫口密度,施药3d后,校正死亡率超过90%。当应用1.2%烟碱·苦参碱FU 12 h后,在15 m范围内,对远东龟铁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5 m范围内,远东龟铁甲成虫的死亡率最大。建议选用5%吡虫啉EC、1%苦参碱SL或8%氯氰菊酯SC喷雾,配合1.2%烟碱·苦参碱FU在15 m范围内喷烟防治。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2 000、2 500倍液等4种不同浓度林间防治油茶尺蠖幼虫试验,结果表明:2 500、2 000、1 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油茶尺蠖幼虫12d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1.73%、90.35%、92.74%、94.78%;防治效果随浓度增大而升高;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效果良好,可在今后油茶无公害栽培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秋凤 《绿色科技》2023,(5):162-165
结合山丹县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发生现状及丹巴腮扁叶蜂的特性,同时借鉴其他县区丹巴腮扁叶蜂的其他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根据常用的防治药剂和药剂使用广谱性、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特点,经过反复筛选,确定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等3种不同药剂在山丹县大马营镇中河村开展了防治实验研究,结果得出: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1000+1000倍)2000倍液在幼虫2龄、3龄期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1.6%,均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通过试验找出了防治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的最佳防治药剂、浓度和防治时间,为巩固河西地区云杉林的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接触角的测量,考察了生物源增效剂竹醋对高效氯氰菊酯、苦参碱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在5%高效氯氟氰菊酯加入500倍竹醋液后,接触角降低了10.2%;0.6%苦参碱水剂加入1000倍竹醋液后,接触角变小17.73%,说明药剂中加入一定稀释倍数竹醋液后,其润湿渗透作用减小,对以上两种制剂可起到较好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