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东京城污水为例,进行污水水质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东京城以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为主,结合当地污水特点、气候特点和产业特点,宜采取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如生态塘、地下渗滤和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产能已达6000万m3/a,占人造板总产能的25%以上,但是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困扰行业的一大问题,从生产工艺优化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污水零排放的技术方案,从而实现了投资省、操作方便、运行管理费用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杜斌 《绿色科技》2014,(4):231-232
指出了微生物固化技术是在固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技术,通过使用化学或者物理手段,将游离的微生物限定在固定的区域中,在保证微生物活性不变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这种技术可以反复进行使用,基于此对污水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固定微生物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过滤分离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轻重工业领域中,生态滤沟是利用复合生态系统来净化水体的污水处理方式,能够高效实现不同水体的水质净化。简述了生态滤沟技术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过滤和分离技术在生态滤沟中的应用,对过滤与分离技术的结合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生活用水量和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且绝大部分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随意排放,因而造成所在区域环境污染,采用合理可行的治理方法与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结合农村的特点,对辽河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与工艺进行了分析论述,给出了辽河源区域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和技术。辽河源头区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研究课题是采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小型微动力设备,通过气浮装置的预处理,实现部分污染物,特别是浮游、轻油油脂成分的降低,在气浮过程中,适量投加絮凝药剂,使之聚集移除。为保证处理效果的优化,将在尾水部分建设小型生态沟渠,以期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可为减少其他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水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红松松塔多糖的膜分离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微滤、超滤联用的方法制备红松松塔多糖,考察了微滤过程中料液温度、操作压力和料液浓度对膜通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微滤条件;利用超滤对红松松塔多糖料液进行纯化,并用截留分子量100kDa、50kDa、10kDa、6kDa的超滤膜对红松松塔多糖进行了分级分离。结果表明,微滤最佳条件为料液浓度25g/L、压力0.10MPa、温度40℃;超滤纯化后多糖含量由7.20%提高到35.16%。得出红松松塔多糖分子量分布结果如下:分子量>10万的占9.50%,5万~10万之间的占70.20%,1万~5万之间的占3.20%,6000~1万之间的占17.1%。结论,应用膜分离制备红松松塔多糖可行,且能较好地分离纯化红松松塔多糖。  相似文献   

7.
污水“零排放”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系统优化、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以及末端液体浓缩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国内外技术应用实例,分析了多种“零排放”技术特点。结果表明:目前,在国际上其他行业已有“零排放”技术的应用的成功案例,反观国内,要结合炼化企业自身情况,引入成熟技术,强化企业调控。“零排放”技术的研究目标是实现新鲜水用量最小化、污水集中处理量最小化、工艺单元用水指标体系化,达到分质合理回用及节能与节水的耦合优化,实质上就是水系统实现最优回用以及污水排放量为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微透析技术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透析技术是一种研究生物动态变化的新型取样技术,现已成为在体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微透析的特点及其在动物、人中的应用,并结合研究室利用微透析技术对植物进行的耐盐性研究,探讨了微透析技术在活体植物质外体研究中的可行性,提出应用微透析技术可以实现对盐胁迫下植物质外体汁液的动态取样,从而为深入研究植物的耐盐机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MS微滤材料在活性炭废水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论述了以MS微滤材料为核心的过滤器代替沉淀地治理活性炭废水的应用与实效,利用过滤法回收活性炭,活性炭回收率高达99%,同时实现出水回用;社会和经济效益大,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三防滤毒通风系统的可行性,实现三防滤毒通风系统的有效控制,找到可靠的控制算法,分析了影响滤毒通风系统的5个因素,包括车速、风速、风机特性、滤毒罐特性和驾驶室泄漏量.通过相应的计算分析,得出了应用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实现驾驶室内外压差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随着当前造纸领域中水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废水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及污泥处理困难,某大型造纸厂污水处理站仅采用预处理+EGSB+A/O的工艺方案处理该厂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出水CODcr、色度、BOD5、氨氮、总氮及总磷等指标均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表2规定的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同时达到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水处理成本仅为127元/t,污泥处置方便,且有一定经济效益,对于我国造纸污水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随着我国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不断加重,居民饮水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净化水体的一种技术手段,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因占地面积大且受气候影响大等因素限制了其发展。探讨了一种利用水上空间建立立体人工湿地的新思路,用于加强维护自然湿地,加快现有人工湿地自然化进程,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和解决湿地用地紧张的情况,以提升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功能,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近年来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出厂做了严格规定,文中介绍了一种污泥处理新工艺,不仅使污泥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还做到了资源化。同时,文中详细介绍了该新型处理工艺的主要工序、相关原理及参数等。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环境危害很大,此类废水采用常规技术一般无法处理或者处理效果差且运行费用高。超临界水氧化(SCWO)是一种新兴的,很有前景的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环保技术,具有很多特色和优势。介绍了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小流量有机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中试装置,采用该装置对造纸黑液、制药废水、化工废水和军工废水等不同种类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了处理。最大处理量为12.5L/d ,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99%,处理后的排放水质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陈娟 《绿色科技》2012,(8):135-137
指出了废水水质在线监测是一种对水样进行连续自动检测的技术,它的出现不仅可提高废水水质监测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测量误差,尤其适用于大面积以及对监测精度有较高要求的水质检测工作。对废水水质在线监测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晓琴  庞宝琳 《绿色科技》2013,(10):157-159
针对高浓度难降解的百菌清农药废水特性,通过水质分析、调研和实验研究,对废水进行了预处理与生化处理,通过添加高效微生物专用菌,以及活性炭作为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强化了生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减轻了水体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国内外SBR法的发展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因其具有均化水质、工艺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力强、出水水质好、操作灵活以及占地面积较少等优点而使它成为富有革新意义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它只适于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或工业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三维电催化氧化技术对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使用三维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宝钢高浓度焦化废水,废水CODcr,可从800000mg/L降到87400mg/L,去除率达到89.0%;T—CN从40.6mg/L降到11.0mg/L,去除率达到72.9%,B/C可从0.3提高到0.68,从而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王昆  张书良 《绿色科技》2019,(16):137-139
在分析了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基础上,进行了精馏/好氧加Fenton的方法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制药废水的处理出效果显著。将精馏后的制药废水混合液COD稀释到500 mg/L,再加上COD为200 mg/L的生活污水,经过好氧和Fenton处理后的COD去除率可达80%左右;且出水COD稳定在120 mg/L左右。出水水质符合(GB-T-31962-2015)中的C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白炭黑产业园区废水污染成分较复杂的特性,选用氧化钙、氢氧化钙及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药剂,开展了不同加药量(0.1‰、0.2‰、0.4‰、0.6‰、0.8‰、1‰、2‰)的混凝试验,对废水中关键水质指标变化进行了重点分析,藉此全面展现此种废水混凝处理效果并获取最优适用药剂。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混凝药剂对于白炭黑废水混凝处理效果差异较大;总体上,混凝工艺对溶液COD、SO42-处理效果较差,而对于表观浊度、活性硅、悬浮物SS及总磷T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针对活性硅、SS及TP三项指标综合考量,可选取氢氧化钙为混凝药剂,药剂添加量为1‰,此条件下混凝试验后,活性硅、SS及TP的浓度分别为:10mg/L、30mg/L及0.12mg/L;氢氧化钙添加后将对溶液的pH产生影响,反应后需增加酸碱回调工序。此研究结果对于白炭黑废水混凝处理,尤其是活性硅的去除具有较好的生产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