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鉴于当前园林设计欧陆风格盛行,而忽视本土园林文化特色,空于形式,没有文化,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内涵的分析,强调中国园林的特色,唤起对中国园林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分割、借景、植物配植、比拟联想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展现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以描写昆明古典诗词中的建筑景观为切入点 ,调研、收集和整理了关于描写建筑景观的古典诗词 ,分别从诗词中所描写的建筑选址、造型与材料、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联三方面深入进行了分析 ,进而得出了昆明古典诗词中建筑景观的意境营造 ,并为以后的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体现上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园林设计师在对所要创造的景观将以何种方式为人们所感受,有着不同层次深度上的选择,包括“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过程及“得意忘象”的境界。该文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概念出发点,论述了古典园林设计思维的不同层次及创造思维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歌赋给人的感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景色上追求的多是综合性、多感官的体验。本文通过结合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对中国古典园林具体节点景观进行多感官体验的分析,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多感官体验的共通之处,站在多感官体验景观的角度上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并对当代景观设计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古典因林景观的风格成因、象征意义以及塑造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意境的探讨使人们能从更深层次的层面上来对古典园林进行欣赏,同时也表达出设计师自我内心深处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8.
9.
10.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特征与哲学寓意,从建筑、叠石、理水、植物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阐述了其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无论在创造手法上,还是审美标准上,都与中国山水画画理相通,在造园构景时借鉴了很多山水画理论,从虚实相济、山水开合、以小见大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的画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类型,并分析情境感受对意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苔藓植物与建筑、其他植物、山石等6种景观配置及其与意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受和景观元素意象的组合有利于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的生成和感知;苔藓植物和具有不同物性特点及隐喻特点的景观元素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境氛围。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自1997年以来,绿化覆盖率从23.79%提高到30.06%;人均公共绿地从5.18m2提高到7m2,然而离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仍有差距.还存在以下问题(1)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匀,绿地系统不完善;(2)园林植物种类少,物种多样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3)结构单一;(4)乡土植物应用少,彩化不足,地方特色不明显;(5)城区大树少,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没有得到充分应用;(6)苗木基地建设严重滞后;(7)园林建设市场混乱.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昆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提出了5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念对当前的园林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金城公园为例,探讨了古典园林建筑及诗画在园林作品中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5.
16.
在阐述中国特有山水文化中山元素的特有属性,包括山形、山势、山色、山影、山音、山象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园林理法中借山的理法和意境表达。即借山入画,是在一定的视线控制下,远借山体,以山入画;借山俯合,是俯借山体,形成风景园林谋篇布局中的合空间,达到旷达通明的意境;借山问道,是仰借山体,并且结合一池三山的风景园林特定布局形式,意在体现风景园林中寻访仙境的美好愿望;借山寓意,多是通过比兴的手法,了解山体蕴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将生态学理论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中是发达国家正在推进的方向,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将城市园林绿化融入大的生态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平衡发展,和谐共生。昆明市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具有较好的基础。文中从生态平衡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和恢复生态学原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应用分析,提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先行改造,加大动物生态系统培育等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昆明市率先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必将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