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广西象州县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重要性、脆弱性区域划分,象州县2002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布局划分为土山和石山两大造林类型区,并根据造林类型区的不同特点,设计造林树种、造林模式。退耕还林工程三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卫东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1):83-85,89
分析了迪庆州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根据迪庆州的区域、气候特点提出了退耕还林布局、树种选择和造林模式,并对迪庆州退耕还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退耕还林优化造林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湖南省林业建设总体区划,将项目区划分为洞庭湖区、湘中丘陵区、雪峰山区、南岭山区和武陵山区五个区域。把生态建设摆在第一位的前提下,根据退耕还林地域地形地貌特点,分别优化选择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4.
刘正平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1):14-16,20
湖南省自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在全省全面实施,6年来各地在退耕还林实践中创造出了一批成功的造林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总结湖南省主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的技术措施,分析其生态和经济效益,走生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之路,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实践结合试验表明:生态型杉木 南酸枣、杉木 枫香、杉木 桤木、柳杉 南酸枣、柳杉 枫香、水杉 香樟、水杉 木荷、马尾松 枫香混交,生态经济结合型杜仲、厚朴、板栗,经济型枇杷、梨是雪峰山低山区退耕还林造林的首选模式;其次是生态型杉木 山苍子、柳杉 喜树、马尾松 刺楸混交、桤木、楠竹纯林,经济型柑桔、桃造林。这些造林模式均适宜于该区域。对在类似立地条件下退耕还林造林,这些造林技术模式具有推广应用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施工中,由于受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况和立地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的造林经营模式,其中林草间作是我们在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中的重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介绍澜沧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规模、布局,林种与树种结构,造林模式,造林质量,产业培植与发展以及取得的生态、经济效益,农户生计与工程成果巩固等情况。对退耕还林实施中存在的重点不突出,布局不合理,后续产业发展滞后,退耕成果难巩固,工程管理有漏洞等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了落实林权,延长补助期限,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建立科技支撑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略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及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之一,结合吕梁市实际情况,就退耕还林整体布局与树种选择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布局的5大重点区域以及树种选择的3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退耕还林适宜的造林树种,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了黄底、青底、白底灰泥田的退耕还林造林树种选择试验,应用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土壤的农田退耕还林造林的适应树种有香椿、深山含笑、邓恩桉、拟赤杨、马尾松等12种,其造林成活率均在86%以上。退耕还林造林的选择应根据立地条件、经济条件、造林目的选择最佳的造林树种,才能发挥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与生态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经营条件详细分析,具体提出适合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的退耕还林的技术模式,论述了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和林草混交立体模式的适用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经营技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2002)23号文件和(2004)49号文件精神和部署,结合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湖南省武陵山和雪峰山两大退耕还林工程区内各选择一个封闭式的小流域建立监测站,并对监测站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明确了监测内容和监测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加速我省造林绿化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的转移,使我省的林业信息技术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开发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地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退耕地是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特殊土地体系,受地形因素和自然规律的综合作用,孕育了经营模式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分析四川水土流失现状和退耕还林工程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设计退耕还林经营模式,从宏观上提出特殊区域地方特色的退耕还林模式,以指导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14.
郴州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郴州市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应很好地坚持和运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原则;坚持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以长期效益为主的原则;坚持稳定农村经营方式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退耕还林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退耕还林与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运用系统论原理,从本质上深刻分析了退耕还林系统及系统内各成分相互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提出了退耕还林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建立了退耕还林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按照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从巩固已有成果、突出治理重点、搞好政策兑现、发展后续产业和落实配套措施等五个方面对进一步推进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出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7.
根据自然地理分异规律、社会经济技术原理、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四川省的水土流失概况,提出了川中丘陵、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干热干旱河谷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的退耕还林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回顾、总结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工程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是当前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能够起到调节水文的作用,必须加大对其的研究重视程度。基于此,分析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树种优选的措施,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选种,以及符合水土保持的选择原则两点策略。探讨了山丹县林业重点工程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包括:合理排布林业造林布局、完善造林前准备工作、引入抗盐碱造林技术以及调整林业造林防护管理模式,这些措施对提高山丹县林业造林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