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秀山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坚持稻飞虱系统测报超过30年,基本形成了一套在基层做好稻飞虱测报的方法,并对进一步改进稻飞虱测报工作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思南县塘头坝区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双季稻种植制度 ,单、双季稻混栽 ,1年内的水稻种植期延长 ,在水稻品种、水肥管理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 ,稻飞虱及其天敌与之相互适应 ,协同进化 ,形成其固有的规律性及复杂性。在此就1973年至1999年对稻飞虱的系统监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1主要发生高峰1.1第1次高峰稻飞虱迁入后 ,5月份以前主要迁入早、中稻秧田和返青期本田 ,迁入量少且不适宜其产卵、孵化 ,5月中旬开始发生若虫 ,5月25日到6月15日 ,于早稻田及部分早栽中稻田发生第1次若虫突增 ,形成第1次高峰。平均百丛虫量为…  相似文献   

3.
稻飞虱测报技术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对稻飞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虱Nilaparua lalugens stal]的测报办法做了改进,拟订了查卵预测主害代发生程度的标 ,并建立田间百丛着卵量与虫量关系的回归预测式Y=─0.0592+0.7834x±0.1626。以百丛有效卵预测稻飞虱发生程度和以成虫产卵高峰日加5~7天为若虫发生高峰期,可在害虫发生危害前10天发出短期预报。验证表明,改进后的预测法掌握防治适期实用性较强,可减少防治次数和费用。  相似文献   

4.
兰雪琼 《广西植保》2008,21(4):27-28
2007年作者有幸参加由农业部组团赴日本考察稻飞虱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通过当地农业行政部门、研究机构的有关技术人员所作报告以及他们提供的有关文字材料整理成此文,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照试验结果,认为常用的20W 黑光测报灯和200W 白炽测报灯对褐稻虱和白背稻虱诱集效果基本相同。另一试验测定结果,白背稻虱扑灯强度与白炽灯光源功率大小成“S”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6.
测报灯下稻飞虱虫情变化原因及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报灯下稻飞虱虫情变化原因及改进意见肖满开唐学友刘家成(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局植保站246001)(安徽省植保总站)熊桂和凌万开吴彩玲(安徽省宿松县植保站)(安徽省潜山县植保站)安庆市对稻飞虱的系统监测始于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以来,全部按照全国测报...  相似文献   

7.
阳文军   《广西植保》2004,17(3):32-35
为加强水稻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和治理方面的国际技术合作,开展迁飞规律的研究和发生信息的交流,提高害虫发生早期预警能力。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韩国农村振兴厅于2001年签定了为期5a的“中韩水稻迁飞性害虫测报合作项目”协议。我站为该项目在广西唯一的承担单位。  相似文献   

8.
稻飞虱(包括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Stal 和白背飞虱 Sogatalla fucifera Horvath)为我国水稻上的首要害虫。近十几年来,每年发生面积均在1.5亿亩以上,即使在防治的情况下,每年为害所造成的稻谷损失高达10亿公斤以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除我国两广地区南部及其以南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的发生监测、预报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晓华 《植物医生》2007,20(4):33-35
稻飞虱是秀山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早、发生面广、为害严重。稻飞虱测报历来是秀山县病虫测报的重点和难点。探讨稻飞虱测报及防治技术,是提高测报准  相似文献   

10.
万州区位于重庆直辖市东部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垂直气候明显 ,海拔106m~2750m。水稻是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常年种植3.7万hm2 左右 ,产量约25万吨 ,分别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20 %和33.4 % ,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 ,该区水稻病虫害发生日益突出 ,稻飞虱即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 cifera(Horvath)与褐飞虱Nila parvatalugrns(Stal)发生逐年加重 ,已上升为该区水稻的主要害虫。鉴于该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  相似文献   

11.
对稻飞虱卵的系统剥查、研究发现,稻飞虱卵的传统剥查方法[1]存在因部分稻飞虱产卵痕不明显而容易被漏查的不足,还发现所有稻飞虱只要产卵于水稻叶鞘内,不管是枯黄叶鞘,还是青绿叶鞘,剥开叶鞘看内侧,均可在产卵处叶鞘内表皮上看到比较明显的、大小不一的水泡状小突起.据此改进了稻飞虱卵的剥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在广东省昆虫病原真菌资源调查中发现的一种经常在褐飞虱种群中引发流行病的昆虫病原真菌进行了研究.经鉴定,该菌为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tphacis),并就其感染飞虱后对褐飞虱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该菌初生分生孢子萌发率进行了测定.为开发利用该菌防治褐飞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纵卷叶螟之所以防治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治适期难掌握。各地在防治中,都以2龄幼虫高峰期作为施药防治适期,而2龄幼虫高峰期一般是在螟蛾高峰日期加10 d来确定的。在田间调查过程中,作者发现应用这个方法存在大发生年防治适期明显滞后,小发生年由于蛾量少,高峰期不明显,难以确定防治适期的问题。卷叶螟是迁飞性害虫,不同年份、不同代次蛾量与卵量的比率变化很大,因而蛾量的多少不能准确反映田间卵、虫量的实际。为此,对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治适期的监测预报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稻纵卷叶螟蛾峰日不明显的情况下,试用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片…  相似文献   

14.
岳池县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分析及测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洪 《中国植保导刊》2007,27(12):15-18
广安市岳池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位于华蓥山西麓渠江同嘉陵江汇合的三角台上,全县南低北高,大部分地区海拔250~500m,常年种植水稻3.6万hm2。主要种植单季中稻,南边部分乡镇蓄留再生稻。水稻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稻飞虱是本县水稻的主要虫害,一旦暴发,为害非常严  相似文献   

15.
稻田黏虫暴发原因浅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认为1999年和2002年8月至9月中旬的气候及田间生态环境有利黏虫的发生,防治不力是宿松县1999年和2002年秋季稻田黏虫暴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宿松县秋季稻田黏虫暴发应具备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efficacy evaluation of fipronil nanoformulations against brown plant hopper (BPH); Nilaparvata lugens in rice. Nanoformula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for nanosizing and stability under variable conditions. Bioefficacy of nanoformulations were evaluated under field condition at farms of 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New Delhi during Kharif 2015. At milking stage BPH populations were above economic threshold level; followed by foliar application of fipronil nanoformulations at four doses (viz., 30, 45, 60 and 90 g a.i./ha) along with commercial formulation of fipronil. The mean mortality clearly indicated that all the insecticidal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over untreated control where, highest mortalities were observed in nanodispersions followed by monolithic dispersion and commercial formulation of fipronil. Treated plots 7 days after application @ 60 g a.i./ha has shown 93.47%, 86.89% and 80.47% reduction BPH population in nanodispersion, encapsulated monolithic dispersion and commercial formulation treated plots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to commercial formulation @ 60 g a.i./ha yield has increased by 0.56 t ha?1 (28.76%) and 0.26 t ha?1 (14.04%) in nanodispersion and monolithic dispersion.  相似文献   

1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害.本文通过测定水稻品种‘T优272'上该病不同发病程度所对应的产量损失,分别建立了以病丛率、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0270x1-1.363 4(R=0.999 6)、y=1.050 9x2-0.450 8(R=0.999 2).依据回归方程及南方稻区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稻上经济允许水平与成灾水平因子是病丛率4.79%与30.54%或病株率3.81%与28.98%,晚稻上经济允许水平与成灾水平因子分别是病丛率5.06%与30.54%或病株率4.08%与28.98%,中晚稻的绝收水平因子是病丛率79.22%或病株率76.55%.  相似文献   

18.
用10%千金EC、50%神锄WP、24%克阔乐EC3种药剂9个处理对早稻田进行化学除草.得出旱稻田化学除草以50%神迹WP667m2用50~75g或10%千金EC667m250~70ml为宜。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小麦条锈病越夏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近年小麦条锈病在河南省发生为害新特点,为了弄清该病病菌是否能在本省越夏,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于2004~2009年进行了本项研究工作。调查研究结果证明,小麦条锈病病菌能在本省豫北、豫西海拔1 100 m以上地区越夏。越夏后的条锈病病菌能侵染当地和豫西南地区的小麦秋苗,引起冬前发病和春季流行。自生麦苗是条锈病病菌越夏的主要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