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霉素对三种白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大叶白蜡、绒毛白蜡和水曲柳的种子进行药剂催芽试验,浸种时间均为48 h,分别以经过层积处理60 d的种子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后,在20℃~30℃的变温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大叶白蜡和绒毛白蜡种子的发芽率。催芽大叶白蜡的最佳处理组合为200 mg/L,平均发芽率为71%,催芽绒毛白蜡最佳处理组合为300 mg/L(20℃~30℃),平均发芽率为73%,发芽率均接近各自的对照,催芽效果十分显著。水曲柳具有相对深的休眠特性,单纯赤霉素处理不能有效打破水曲柳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催芽方式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在室温下进行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方式樟子松种子发芽率不相同,其中200mg·L-1赤霉素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60%;其次为40℃温水浸种,发芽率达到57%。  相似文献   

3.
在恒温条件下(25℃),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双氧水、硝酸钾,对经过不同层积天数的绒毛白蜡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试验,浸种时间均为48h.结果表明,层积后的种子,经适宜浓度的药剂浸泡后,发芽率显著提高,恒温条件下,对绒毛白蜡种子进行催芽的最高处理组合为层积50d,赤霉素浓度300mg/L,平均发芽率达93%;最经济的处理组合为层积50d,双氧水浓度0.05%,平均发芽率为89%,与对照相比,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取6种处理措施:赤霉素(GA3)浸种、萘乙酸(NAA)浸种、雪水浸种、变温催芽、机械破壳、层积处理(CK),对处理后的天女木兰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看出:该批天女木兰种子的生活力平均值在60%左右;赤霉素处理、机械破壳能缩短发芽时间;采用赤霉素处理和变温处理对解除天女木兰种子深度休眠有较好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300mg/L浸泡48h催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猬实(Kolkwitzia amabilis Graebn)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温度热水浸种、不同时间浓硫酸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及变温处理后,在培养皿中进行萌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80℃热水处理后温水浸种48h或用98%的浓硫酸处理20min,最后用100mg/L的赤霉素处理24h能有效提高猬实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是高效的催芽手段。变温周期6h,处理15个循环,能较好替代赤霉素处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黄花远志种子采用砂擦、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沙藏催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种子比未经处理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早14.4 d;平均发芽率提高27.4%;温水浸种对种子发芽影响显著,赤霉素浸种、砂擦对种子发芽有一定影响;以中度砂擦+赤霉素1200倍液浸种8 h+50℃温水浸种8 h组合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3%。  相似文献   

7.
以杜仲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杜仲种子场圃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水浸种、层积催芽、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杜仲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其中两种温水浸种法场圃发芽率分别为57.6%、58.3%,层积催芽法场圃发芽率为54.6%,200 mg/L赤霉素(GA3)处理法场圃发芽率为54.9%。试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用氢氧化钠、浓硫酸、赤霉素分别对厚朴种子浸种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厚朴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NaOH对厚朴种子浸种4 h,在30℃下催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到92.0%和54.7%。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沙地云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了温度、光照、浸种时间、赤霉素浓度对沙地云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地云杉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发芽率为80.00%。15℃、20℃和30℃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在有无光照的条件下沙地云杉种子均可萌发,但全光照和光照-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显著高于全黑暗条件,说明适当光照有利于沙地云杉种子萌发。浸种12 h可在萌发初期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但是与对照相比,12~48 h浸种处理在发芽期结束时均未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低浓度的赤霉素对沙地云杉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用100 mg·L-1赤霉素处理12 h,种子发芽率可达81.33%。  相似文献   

10.
对白腊种子进行药剂浸种催芽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用50℃始温温水浸种24h后,再用浓度为200×10-6mg/ml吲哚乙酸(IAA)浸种3h和同样浓度的赤霉素(GA3)浸种24h,其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64%和62%,与层积催芽法发芽率基本相当,是理想的白腊催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