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双带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双带夜蛾Naranga aenescens Moored在实验室条件和稻田自然变温条件下的发育起点和温度和有效积温。在18-34℃范围内设置6个温度处理对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卵,幼虫和蛹在18-32℃之间的发育历期和温度均呈直线关系。用直线回归法测得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0,9.23,12.02,12.26℃,有效积温分别为60.07,348.54,91.92,29.29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07℃,有效积温为558.36日度。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底比斯釉姬小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Lirimyza sativae Blanchard)的寄生蜂底比斯釉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 Walker)主要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34℃的温度范围内,底比斯釉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最优法求得底比斯釉姬小蜂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06,10.29和8.56℃,有效积温为38.35,55.39和135.69日度,温度对寄生蜂蛹的体长,雌蜂的大小无明显影响,但高温和低温对各虫态的存活率影响较大,温度升高,寄生蜂成虫的寿命缩短。内禀增长率在30℃以下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超过30℃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甘蓝潜蝇茧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18℃、21℃、24℃、27℃、30℃6个温度条件下观察甘蓝潜蝇茧蜂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卵、幼虫、蛹以及卵-蛹的发育历期,对实验数据采用直线回归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甘蓝潜蝇茧蜂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633℃、10.943℃和10.023℃,其有效积温分别为53.982日度、59.126日度和75.433日度,而卵-蛹全过程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32℃,有效积温为188.62日度。根据回归分析得出了甘蓝潜蝇茧蜂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柑桔木虱姬小蜂的幼期发育和形态。结果表明: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85%,光照14L∶10D的条件下,柑桔木虱姬小蜂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和蛹期的平均历期分别为40,119,24和120 h。幼虫可分为4龄,各龄幼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25,28,32和34h。  相似文献   

5.
在17~30℃范围内设置5个温度对樗蚕卵、幼虫、蛹的发育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卵、幼虫,蛹在17~3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其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24、56.04、7.47℃,有效积温分别为195.65、382.95、375.72℃.  相似文献   

6.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是福建省新发现的外来入侵危险性害虫,为了为该虫的虫情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室内恒温培养受害桉树的方法测得桉树枝瘿姬小蜂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6548、6.5695、13.9383、14.8303℃和10.1964℃,有效积温分别为101.7969、807.1576、105.4349、114.5262d·℃和1052.9662d·℃,各虫态及世代发育历期预测式为:卵,D=101.796 9/[T-(8.654 8±0.009 9)]d;幼虫,D=807.157 6/[T-(6.569 5±0.125 8)]d;蛹,D=105.434 9/[T-(13.938 3±0.102 8)]d;成虫,D=114.526 2/[T-(14.830 3±0.133 7)]d;世代,D=1 052.966 2/[T-(10.196 4±0.070 1)]d。结合福建省各县市区1970~200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和预测,结果表明福建各地的气温条件均适合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生长发育,且能满足桉树枝瘿姬小蜂年发生2~4个世代。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5个不同恒温条件(15℃±1.0℃,20℃±1.0℃,25℃±1.0℃,30℃±1.0℃,35℃±1.0℃)下桨角蚜小蜂生长发育情况,确定各个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桨角蚜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卵、幼虫、蛹、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5℃和40.4日度、10.3℃和86.9日度、7.0℃和78.8日度、9.5℃和230.5日度,并建立历期预测式,得出理论上桨角蚜小蜂一年发生6.9代,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防控越橘巢蛾的发生,在22、25、28、31和34℃温度条件下研究越橘巢蛾(Sardoscelis spenias Meyrick)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越橘巢蛾的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发育历期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其次为蛹,卵和产卵前期的历期最短。越橘巢蛾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8、6.47、10.92和8.61℃,有效积温分别为114.38、449.73、139.92和95.41日·度;整个世代完成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为837.06日·度,预测在黔东南地区1a发生5~6代。  相似文献   

9.
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18、21、24、27、30℃5个温度对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各虫态(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卵、幼虫、蛹在18~3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尤以24~27℃条件下最适宜于菜蛾的生长发育,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卵、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四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07、9.49、9.96、10.20、9.96、8.96℃,有效积温分别为47.10、36.90、34.03、33.62、34.03、72.83日.度。在宁夏菜蛾一年可发生6~7代,在沙芥生长期发生3~4代。  相似文献   

10.
李玉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59-7160
[目的]探究重阳木锦斑蛾(Histia rhodope Cramer)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借鉴。[方法]设计18、21、24、27、30℃5个温度处理,对重阳木锦斑蛾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卵、幼虫、蛹在18~3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发育速率与温度成直线关系。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61、8.07、5.39℃,有效积温分别为74.66、517.24、316.13日度。在上海地区1年可发生4代。[结论]为准确预测预报及有效防治重阳木锦斑蛾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水稻负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度为14±0.5℃、18±0.5℃、22±0.5℃、26±0.5℃和30±0.5℃,光周期为14L:10D,相对湿度为85%条件下,研究了水稻负泥虫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水稻负泥虫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39、7.20和7.23℃,有效积温分别为53.01、118.31和122.36日.度。建立了发育速度、发育历期的理论模型,同时得到水稻负泥虫各个虫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12.
刺桐姬小蜂是我国的重要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之一,目前仍具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入侵的潜在风险。以刺桐姬小蜂福建种群的不同虫态为对象,分别测定其在低温条件下的过冷点(SCP)和死亡率;并利用逻辑斯蒂模型Ⅰ、Ⅱ(改进型)拟合其死亡率与低温累积的关系,并进一步测算各虫态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LSIT50)。研究结果表明:幼虫、蛹、雌成虫和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均小于-10.0℃,仅雌成虫与其它虫态之间差异极为显著(P<0.01),属耐结冰型;各虫态死亡率均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且在5℃以下超过80%的个体死亡,表明5℃以下低温对各虫态的存活影响最大,其中以雄、雌成虫耐受性最弱,幼虫的耐受性最强;两个逻辑斯蒂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低温暴露死亡率与低温累积的关系(R2>0.98,P<0.01),分别测算各虫态的LSIT50值分别为:幼虫>蛹>雌成虫>雄成虫,从理论上也验证了幼虫对低温耐受性最强;虽然模型Ⅱ的LSIT50值仅略高于模型Ⅰ的理论值,由于前者兼顾了昆虫冷伤害的上限温度(ULCIZ)对害虫的影响,较真实地模拟自然条件下昆虫所经历的持续降温过程,更适于定量评价昆虫耐寒性。上述研究结果对预测害虫的适生分布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田间调查和采用室内逐日观察法,在6个温度20、25、28、32、36和40℃,湿度75%的条件下,以银合欢种子为食料,对银合欢豆象在不同温度下的各虫态发育历期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银合欢豆象卵期、幼虫及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0、9.52和12.79℃。在20~40℃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抛物线相关,低温和高温都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柳蓝叶甲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柳蓝叶甲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柳蓝叶甲的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9、10.33、11.26、11.38℃,有效积温分别为43.04、132.86、38.74、74.95 d·℃;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11℃,有效积温为317.87 d·℃;柳蓝叶甲在南京市年发生代数的预测值为8.36~8.91代.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明确温度对锈翅蚁蛉(Myrmeleon ferrugineipennis)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锈翅蚁蛉试验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7℃温度范围内,锈翅蚁蛉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在31℃下发育速率降低。不同温度下的存活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27℃>23℃>19℃>15℃>31℃,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幼虫期、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33℃、11.55℃、8.30℃、8.42℃和7.24℃,有效积温为254.51、312.39、535.59、1164.20和574.01日.度。温度对锈翅蚁蛉种群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脉穗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20、22、25、27和3O℃5个恒定温度对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22、12.77、11.63、11.43和12.17℃;有效积温分别为59.64、265.93、136.20、26.71和487.39 d.℃。该虫在海南年发生8~10代。  相似文献   

17.
十一星瓢虫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结果表明:在16~32℃时,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得到了十一星瓢虫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得出各虫态(龄)的发育速度与温度的10个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在13,15,17,19,23,26,28℃七个温度梯度及相对湿度70%±10%的条件下饲养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测定了其若虫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其种群生殖力参数。结果表明,在13~28℃温度范围内,蚜虫各发育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绣线菊蚜在17℃时净增殖率最高,达到8.23。19℃的内禀增长率(0.09)最大,种群加倍时间(8.09 d)最短,绣线菊蚜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9℃附近。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绣线菊蚜的生长发育,28℃时其各项繁殖力参数急剧下降。而在13℃下其若虫未能正常进入成虫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白星花金龟生长发育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在室内采用6个恒温(21、24、27、30、33和36℃)处理研究白星花金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白星花金龟各虫态发育历期为21~36℃,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卵期、幼虫期、蛹期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79、9.15、14.86和13.80℃,有效积温分别为136.25、3 031.31、308.92和98.35d.℃,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9.96℃和3 628.73d.℃。结合气象资料,预测白星花金龟在石河子地区1a可以发生的理论代数为1代,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刺桐姬小蜂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药剂初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海南省18个市县刺桐姬小蜂的危害情况,发现除东方县、白沙县外,其余市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选用6种不同杀虫剂对刺桐姬小蜂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药效大小顺序为:48%毒死蜱EC〉70%吡虫啉WP和25%噻虫嗪WDG〉20%啶虫脒WP〉乙酰甲胺磷EC和1.65%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W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