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3S"技术对慈利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进行监测,调查了全县石漠化现状及其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对石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数据分析,第一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60 222.40 hm~2,第二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55 354.30 hm~2,第三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50 037.88 hm~2。实践证明,经过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能够有效地改善石漠化土地,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对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讨三峡库区石漠化与土地整理的关系,提出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的特殊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石漠化是威胁重庆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土地整理是防治土地石漠化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适度控制新增耕地率,大力提高土地生态效益;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水城县是西部地区石漠化极为严重的一个县。据2004年调查,全县潜在石漠化土地61763.1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9.1%;非石漠化土地147076.3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5.4%;石漠化土地114876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5.5%。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27043hm^2,中度石漠化68958.4hm^2,强度石漠化11706.8hm^2,极强度石漠化7167.8hm^2。石漠化的产生,制约了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了农民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治理石漠化势在必行。笔者根据石漠化的成因、特点.结合水城县治理石漠化的经验,提出采用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是石漠化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茂兰保护区石漠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茂兰保护区石漠化土地的现状、分布和成因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石漠化分布的特点、成因以及石漠化的危害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茂兰保护区石漠化土地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根据2005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统计资料,云南省石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88.20万hm2,占云南省总土地面积的7.31%.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劣,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亟待恢复和重建.根据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省(区、市)对石漠化治理的经验,在石漠化地区种植金银花既可治理石漠化,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是恢复与重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喀斯特石漠化分布较多的地区云南县域尺度石漠化分布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土地石漠化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子,采用信息熵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驱动因子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石漠化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重要性排序为人口数量(0.278)农业生产(0.223)工业活动(0.187)经济因素(0.123)气候因素(0.080)土壤因素(0.044)地形地貌(0.043)植被因素(0.023);人口自然增长率、土地利用方式、采矿挖煤、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和陡坡耕作是石漠化形成的核心驱动因素;云南省中、高山地区是石漠化最为集中的区域,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80.3万hm~2,占全省石漠化土地面积的97.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林地及耕地类型下石漠化面积分布最广,为184.6万h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64.1%。从土地石漠化的成因来看,过度樵采和毁林(草)开荒造成的石漠化面积最多,程度也最严重。  相似文献   

7.
福泉市地处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石漠化问题严重,造成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涵养水源功能衰减,水土流失加剧,调蓄洪涝能力明显降低,直接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为掌握全市石漠化土地分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采用3S技术开展福泉市石漠化土地调查研究,摸清了全市石漠化土地的分布、面积、动态变化等主要特征,可为地方土地石漠化防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为研究区域,介绍了贵州土地石漠化的概念与现状,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防治石漠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喀斯特地区一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在参考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喀斯特土地石漠化过程对土壤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特征对土地石漠化的响应,利用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监测指标,基于"干扰-响应"框架初步建立了一套喀斯特土地石漠化风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湖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对土地石漠化的时空特征、区域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治理自然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培植替代产业、综合开发是治理湖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关键所在.最后结合湖南岩溶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对该地区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广西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综述了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及程度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变化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林业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尤其是贵州地区。近年来,贵州土地开发不科学,土地利用率低,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基岩裸露面积增大,这些问题直接加速石漠化的形成,严重威胁到了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寻求贵州土地石漠化治理对策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分布的现状及危害,然后提出了土地石漠化的成因,最后研究其治理对策,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TM影像的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005年文山州TM影像资料及典型地区TM7个波段数据,对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进行研究,建立石漠化分级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生成文山州各县石漠化分布图,在Arcview平台上解译,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及图件,对文山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进行监测,建立文山州石漠化监测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为平坝县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对2008年ALOS数据、2009年SPOT 5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背景数据进行图像辨读解译一系列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平坝县非岩溶区面积为37 818hm2,石漠化土地26 684.5hm2,潜在石漠化土地11 267.8hm2,非石漠化土地2 4129.4hm2,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7.86%、26.71%、11.28%和24.15%。按行政区划分,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马场镇、乐平乡、齐伯乡、白云镇、高峰镇及城关镇。按地形划分,石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峡谷地区,且沿河、湖地带性分布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喀斯特地区的土地石漠化是生态建设中面临的十分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也是喀斯特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是强烈的人类经济活动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介绍恭城瑶族自治县概况及该县石漠化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阐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综合途径,提出恭城瑶族自治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以促进该县生态环境发展,减轻石漠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马关义 《乡村科技》2023,(11):93-95
大力植树造林,促进植被恢复,是治理土地石漠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华山松是一种能防风固沙、保护水土的优质树种,适应能力强,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适生于我国西南地区,可作为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树种。从培育壮苗、造林前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等方面对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华山松人工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华山松在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同时为类似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德保县石山面积占的比例很大,石面土层很薄,如果不及时进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石漠化趋向会更严重。本文简述了德保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分析了德保土地石漠化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几项德保土地石漠化治理策略,对德保县的石漠化治理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胡勇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223-224
对石漠化型土地利用冲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西南石漠化山区农村土地利用冲突的调控机理为探究的目标,以贵州麻山地区为例,立足于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系统演变中目前呈现的灌丛荒草生态系统实际,探寻加速该地区植被恢复的低成本的生物式的生态型农牧业优化配置机制,提出贵州石漠化土地利用冲突中农牧业优化配置调控的原理并建议加以运用,以实现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村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层较薄、保水能力差、植被恢复不易、生态系统脆弱,六盘水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直被喀斯特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约束。分析了六盘水市喀斯特石漠化形成背景、过程,并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了六盘水市石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适宜于六盘水喀斯特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朱贵红 《乡村科技》2020,(4):109-110
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本文针对云南省陆良县召夸镇石漠化形成原因、治理措施、治理成效进行简要分析,为其他地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