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45个玉米材料的油分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高油玉米5个品种、以及国内杂交种、国内引进自交系、国外引进群体等四种类共45个玉米品种(系)的900个样品进行了油分测定,并把玉米籽粒的胚和胚乳分离出来,分别测定其含量和油分含量并进行有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类的籽粒含油量、胚含油量以及籽粒含量、胚含量等相关性状与其它三类的玉米品种(系)相比较都呈现出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高油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试验研究了北京高油种质(BHO)籽粒含油量的QTL及其遗传效应。我们将源于高油群体(BHO Cycle 13)的高油自交系By804与一个重要常规自交系杂交,构建了包含450个个体的F2群体。用核磁共振(NMR)测定F2或F3种子的单粒含油量。选用150个共显性SSR标记构建长1759.1cM、平均问隔11.65cM的遗传连锁图。共构建了20个与籽粒含油量有关的QTL图谱,LOD临介值为3.54。在F2和F,种子中同时检测到的有6个QTL,占总图谱QTL的30%,而另外14个QTL则是在单个子代中检测出的。单个QTL占表型变异比例的幅度为2.31—17.51%。  相似文献   

3.
高油玉米是 2 0世纪人工创造的玉米新类型。它指籽粒含油量达到 6%以上的玉米 (普通玉米籽粒含油量一般为 3%~ 5 % ) ,高油玉米不仅大大提高了玉米籽粒的总能量水平 ,而且也全面改善了它的多种营养成分 ,因而具有普通玉米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高油玉米的发  相似文献   

4.
高油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籽粒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油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籽粒性状及含油量的影响,通过3个普通玉米品种与3个高油玉米品种混种,利用高油玉米花粉为普通玉米授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粉直感效应,普通玉米在接受高油玉米花粉后籽粒产量提高或变化不大,胚的重量显著增加。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杂交与相应的普通玉米自交相比,籽粒中胚的比重大大增加。籽粒中含油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胚在籽粒中比重的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高油玉米及其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油玉米是一种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普通玉米的含油量通常为4%~5%,而高油玉米的籽粒含油量却高达8%以上,使玉米从单纯的粮食或饲料作物变成了油粮或油饲兼用作物,大大提高了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白芝麻籽粒油脂、蛋白质及芝麻素含量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籽粒油脂、蛋白质和芝麻素含量是芝麻品质育种的3个重要目标。为了解析其遗传机制并检测相关QTL,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对一个包含224个株系的F9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2年3个环境下的籽粒品质性状检测,结果表明,群体内株系间差异显著且呈典型正态分布,而同一环境不同重复间表现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籽粒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关,籽粒含油量与芝麻素含量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芝麻素含量显著负相关;利用该RIL群体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检测到8个QTL,表型贡献率为0.41%~14.55%;采用多重区间作图法(MIM)检测到13个QTL,可解释5.2%~18.6%的表型变异。其中5个主效QTL被2种方法同时检测到且定位区间相同,2个主效QTL在2个或3个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控制含油量的Qoc-5与芝麻素含量的Qsc-5位于LG5连锁群上的相同区段,加性效应均为正值;而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pc-5也位于相邻位置,但加性效应为负值。LG2和LG1连锁群上也存在相似情况,反映品质性状相关QTL之间存在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因此,在芝麻品质育种中选择高含油量可以兼顾高芝麻素,但应对蛋白质含量进行负向选择。  相似文献   

7.
株型对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王庆成  牛玉贞 《作物学报》1996,22(2):223-227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人工改变株型的方法,比较了原型(平展型)与改型(紧凑型)玉米不同密度的群体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改型群体光合速率比原型平均提高17.2%,籽粒产量增加5.3% ̄8.6%。抽丝期群体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692)。改型玉米群体内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分布比原型相对的“均匀”,是群体光合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认为玉米作物的优化群体结构为紧凑型玉米个体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8.
低酚棉种仁含油量的母体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乾浩 《种子》1994,(5):5-8
利用3个低酚棉品种配制的四个正、反交组合的F1、F2和回交世代对棉籽种仁含油量的母体效应和杂种优势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棉籽的种仁含油量受母体基因型的控制,即存在母体效应,细胞质效应对种仁含油量无显著影响。用种仁含油量高的品种作母本配制的杂种一代(F1)棉籽,其种仁含油量有极显著的中亲和高亲优势,F2棉籽种仁含油量的自交衰退率虽较大,但其中亲优势仍较大,且优于用低种仁含油量品种作母本配制的杂种二代(F2)棉籽。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棉籽种仁含油量的有效方法,其中的关键是亲本选配。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棉籽含油量遗传研究的模型选择问题和提高棉籽含油量的育种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燕麦片蛋白质和含油量是燕麦的主要品质性状。燕麦蛋白质具有较平衡的氨基酸组成,其组成几乎不随着燕麦片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而变化。高蛋白燕麦片在作为家畜饲料和食品工业原材料方面都有价值。因为燕麦籽粒纤维含量高,所以将其整个籽粒作为饲料时能量较低。增加燕麦片含油量可以使燕麦变成高能饲料。另一方面,因为含油量低可以减少酸腐问题,所以,减少含油量,  相似文献   

10.
高赖氨酸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用4个软质胚乳和4个硬质(或半硬质)胚乳的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进行8×8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了后代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和配合力。软质胚乳亲本和硬质胚乳亲本杂交时,当代F1籽粒的胚乳硬质度表现出显著的正反交差异,以硬质亲本作母本时F1籽粒硬质度较高,但F2籽粒的硬质度无显著的正反交差异。硬×硬类型杂交后代的  相似文献   

11.
人们从墨西哥玉蜀黍中驯化玉米时就已经开始对多育性(主茎发育穗枝的潜力)进行选择。因为单穗玉米有利于手工收获,所以直到20世纪早期的机械化前,人类的选择都偏爱单穗玉米。然而,多育性具有增强集约管理条件下胁迫耐性的潜能。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是:(1)评价194个F3家系群体的多育性和15个相关形态性状的变异。这些F3家系来源于自交系A679和一个多育性强的S1植株的杂交后代,而该S1植株又来源于Golden Glow品种的23轮多育性混合选择;(2)弄清这些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推断哪一些性状是由相似遗传因子控制。  相似文献   

12.
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含油量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RAP和SSR技术,对黄瓜种子高含油量品系Ma7与低含油量品系M6杂交组合的F2群体进行检测,获得102个分子标记,构建了7个连锁群组成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图谱总长764 cM,标记间平均长度7.49 cM.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对种子含油量性状进行QTL扫描,在2009年秋...  相似文献   

13.
穗轴粗性状是影响果穗籽粒脱水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对穗轴粗性状的数量遗传规律研究较少。以经典玉米自交系PHB1M/丹340(组合Ⅰ),PH4CV/丹598(组合Ⅱ)构成的P1、F1、P2、B1、B2和F2 6世代群体为材料,运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玉米穗轴粗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穗轴粗性状在2组合的F1代呈现中亲遗传。组合Ⅰ中穗轴粗性状最佳模型符合C-0,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组合Ⅱ穗轴粗遗传符合D-2,表现为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其中多基因起主要作用。穂轴粗性状在B2世代多基因遗传率最大,育种中可以在遗传率较高的世代通过轮回选择或聚合回交等方法累积增效基因,进而选育出穂轴粗细适宜的材料,培育出高产、优质、适宜机收的优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培育高含油量品种是花生重要的育种目标,开发稳定高效的分子标记对于标记辅助选择花生高含油量品种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针对2个含油量差异显著的亲本徐花13 (高含油量)和中花6号(低含油量),利用PacBio三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组结构变异,分别从徐花13和中花6号中检测到35,794个和74,703个结构变异。根据双亲结构变异信息,针对前期定位的含油量区间开发InDel (插入/缺失)标记84个,其中9个InDel标记的扩增片段证实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基于RIL (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杂合残余获得的NIL (近等基因系)构建的一个包含1160个单株的F2群体,使用9个多态性InDel标记鉴定其基因型,构建了总长度为149.84 cM的局部遗传连锁图谱。结合F2群体的含油量表型数据,将该含油量QTL定位在标记M23至M11之间,位于A08染色体1.2 Mb区段内。本试验证实了InDel标记开展花生含油量QTL定位的可行性,其定位的含油量位点及其紧密连锁的InDel标记能够为花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普×爆F2代膨爆特性的分离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两个普×爆组合F2代群体膨爆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F2代膨爆特性较差,采用常规系谱法从中选育出优良爆裂玉米自交系的机率较小;膨爆特性可能是由主效基因存在的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各性状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膨化体积对膨化倍数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百粒重的直接负向作用最大,穗粒重和爆花率主要通过膨化体积起正向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CIMMYT和我国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丹340、Mo17、掖478和黄早四为测验种,通过2年1点田间试验,分析27个国内外玉米群体(14个CIMMYT热带、亚热带群体和13个国内群体)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和产量杂种优势,并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表明,大多数CIMMYT群体的产量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明显优于国内玉米群体,以Suwan l、Pob43、Pob21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6,(1):20-21
我国几个重要的高油玉米杂交种含油量都在8%以上,产量与常规玉米品种持平。  相似文献   

18.
玉米籽粒相关性状作为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也是产量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对提高玉米产量以及研究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玉米骨干自交系ZNC 442和SCML 0849为亲本构建的131份F2∶3家系为材料,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方法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同时在两个环境下对该群体的粒长、粒宽和百粒重进行评价,并利用ICIM软件的完备区间作图法对目标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共定位到72个籽粒相关性状QTL,其中粒长相关QTL 23个,粒宽相关QTL 29个和百粒重相关QTL 20个。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功能注释共筛选出控制籽粒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3个,分别是Zm00001d018839、Zm00001d018863、Zm00001d050868,通过参与苯丙烷生物合成和生长素、油菜素内酯信息传导,影响籽粒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利用RIL群体创造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的高油花生新种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同提高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黄曲霉抗性及含油量是我国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远杂9102×中花5号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近交系群体(RIL),通过黄曲霉抗性、青枯病抗性鉴定及含油量测试,表明黄曲霉抗性受2对连锁并具累加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含油量受2对具抑制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RIL群体的黄曲霉抗性和含油量变异远远超过双亲的差异,表明它们均具有通过互补产生超亲性状的潜力。获得了抗黄曲霉或抗青枯病的高油后代家系18份,其中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高油新种质1份(J091)。农艺性状和SSR分析结果表明,18份后代材料具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优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彭泽斌  刘新芝 《作物学报》1995,21(6):695-701
以玉米群体中综3号为材料,研究改良S1后代轮回选择在玉米群体改良中的应用。通过对中综3号三轮改良S1后代选择群体的二年三点比较试验,研究改良S1后代轮回选择的直接响应与相关响应。结果表明:以籽粒产量为主要目标的改良S1选择,每轮群体自身产量可获得8% ̄10%的遗传增益,群体S1后代籽粒产量可获得近14%的增益。单穗籽粒产量的提高,从穗部性状看,主要是穗长的增加和千粒重提高的结果。每行粒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