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征特性 “云亚2号”亚麻是云南省自主选育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茎和叶片绿色,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株型紧凑,种皮褐色。高产、稳产,广适,耐寒,抗倒伏.较抗白粉病和立枯病。株高、工艺长度及茎粗适中.工艺性状、好.出麻率高。平均生育期150天.平均株高和工艺长度分别为92.5厘米和76.4厘米,  相似文献   

2.
亚麻是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作物。云南亚麻是在成功实现“北麻南移”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大理、楚雄、保山、德宏、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等11个州(市)的31个县有一定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3.
1、特征特性"云亚2号"亚麻是云南省自主选育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茎和叶片绿色,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株型紧凑,种皮褐色。高产、稳产,广适,耐寒,抗倒伏,较抗白粉病和立枯病。株高、工艺长度及茎粗适中,工艺性状好,出麻率高。平均生育期150d,平均株高和工艺长度分别为92.5cm和76.4cm,茎  相似文献   

4.
一、特征特性云亚1号是云南省自主选育的首个纤维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茎绿色,叶片绿色,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株型紧凑,种皮褐色。具有高产、稳产、广适、耐寒、抗倒伏、  相似文献   

5.
一、特征特性 "云亚1号"是云南省自主选育的首个纤维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茎绿色,叶片绿色,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株型紧凑.种皮褐色.具有高产、稳产、广适、酎寒、抗倒伏、较抗白粉病和立枯病的特点.株高、工艺长度及茎粗适中,工艺性状好,出麻率高.  相似文献   

6.
和国内其他省、市相比,云南的气候特点具有发展亚麻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最近两年,云南省许多地区纷纷上马这个前景看好的产业。但是,亚麻一定会为云南省的农村经济带来巨大利益吗?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由于云南的亚麻产业链还没形成,加工能力较弱,上马种植亚麻项目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海伦农场1999~2000年种植黑亚6号亚麻850hm2,均获得了丰产丰收.其中1999年种植373hm2,平均产茎秆5898kg/hm2、亚麻籽453kg/hm2,纯收入2183元/hm2;2000年种植477hm2,平均产茎秆5456kg/hm2、亚麻籽400kg/hm2,纯收入2102元/hm2.  相似文献   

8.
亚麻新品种“延亚1号”选育报告李今兰,金硕祚,张基德,蒋东振(延边农科所亚麻研究室)吉林省是国内主要的亚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质地优良。已有13500锭亚麻纺织厂,年需原茎2.5万吨。但是,吉林省亚麻品种历来靠外地。85年以前,品种管理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9.
发展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亚麻生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农业连续丰收,加之农产品加工能力滞后,导致粮价下跌,农民种粮效益下滑。但从1998年起国内外亚麻市场渐趋活跃,亚麻产品价格平稳回升,去年省内农户种亚麻纯收入2 000元/hm2左右,就地雨露加工出售纤维纯收入3 000元/hm2以上,直接经济效益的趋动,农民种麻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发展亚麻种植业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业科技》2013,(5):F0002-F0002,F0003
20世纪90年代初期,云南文山州开始试种亚麻成功,但种植规模发展速度不快。真正大规模种植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3—2004年度达3.3万hm2左右。涉及10多个州(市)的近40个县,纤维加工厂近40家。目前,滇东北等地发展夏季麻已初具规模。亚麻已经成为云南省冬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冬季农业效益的重要新兴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云南农业科技》2013,(6):F0002-F0002
20世纪90年代初期,云南文山州开始试种亚麻成功,但种植规模发展速度不快。真正大规模种植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3—2004年度达3.3万hm2左右。涉及10多个州(市)的近40个县,纤维加工厂近40家。目前,滇东北等地发展夏季麻已初具规模。亚麻已经成为云南省冬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冬季农业效益的重要新兴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2.
浅议垦区亚麻生产全程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是黑龙江垦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据北安分局 2 0 0 2年测算 ,亚麻种植效益平均为 174 0~2 0 2 5元 / hm2 ,如就地进行初加工 ,效益可达 2 2 5 0元 / hm2左右。但由于亚麻种植劳动强度大 ,缺少专用机械 ,影响了垦区亚麻种植业的发展 ,因此必须解决垦区亚麻生产全程机械化问题 ,才能促进其发展 ,现就此问题进行探讨。1 垦区亚麻生产机械化现状2 0 0 2年垦区种植亚麻面积达 4 .3万 hm2 (其中北安分局种植 2 .5 hm2 ) ,从目前垦区亚麻生产各环节看 ,在机械配备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1.1 缺少种子清选机械亚麻籽粒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亚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 0 0 1年种植面积1.6 9万hm2 ,2 0 0 2年种植面积2 .33万hm2 ,2 0 0 3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33万hm2 ,亚麻已成为北安分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进一步发展亚麻的种植效益,研究亚麻田化学除草对实现垦区亚麻  相似文献   

14.
李国斌 《北京农业》2011,(15):65-66
通过"3414"试验,建立了亚麻产量(Y)与N、P、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亚麻的最佳施肥量是氮肥(N)60.97 kg/hm2,磷肥(P2O5)61.30 kg/hm2,钾肥(K2O)26.87 kg/hm2,亚麻产量预报值为1723.17 kg/hm2,最佳施肥量比例为(N∶P2O5∶K2O)=1.00∶1.00∶0.44。  相似文献   

15.
“中白81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 1.品质特性:叶色深绿,单株毛重5.6kg,净球重3.5kg,品质好,耐贮藏。 2.产量水平:一般单产净菜12万kg/hm2。 3.一般农艺性状:叶球高桩叠抱,抱球性好,球高42cm,球径20cm,生育期85天。抗病毒病、软腐病及黑腐病。 4.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北京、河北、西北等地区秋季栽培。 5.栽培技术要点:北京地区8月10日前后播种,立冬前收获。种植密度37 500株/hm2。用种量2 250~ 3 750g/hm2。  相似文献   

16.
1 生产上迫切需要抗条锈病的优质小麦良种 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昆明市小麦种植面积已由1999年的59360hm2,调减至2002年计划面积40000 hm2(其中田麦10660hm2)。实际完成41430hm2(其中田麦约8666.7hm2)。 最近几年,因气候总体呈“暖冬”态势,冬春持续高温、干旱,导致小麦条锈病暴发流行,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种麦效益不好,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由于一时还没有更好的替代作物,特别是全市33330hm2山地麦是不易调减的。因此,尽快控制小麦条锈病,扩大优质小麦面积,是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奇台县自2002年以来引进推广亚麻种植,年播种面积约1500hm2,平均产量5100kg/hm2。种子质量不高是目前亚麻生产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直接制约着亚麻产量、质量的提高,影响农民的种麻积极性。因此,搞好亚麻良种引进和繁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吉亚2号亚麻新品种是以K6897为母本,黑亚3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经过3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原茎产量5532.7kg/hm2,比对照穴黑亚3号雪提高13.06%,长麻率为16.41%,比对照提高2.57个百分点,长麻产量为908.20kg/hm2,比对照提高36.07%;2年省生产示范试验:平均原茎产量为5525.85kg/hm2,比对照增产22.54%,长麻率为17%,比对照提高2.95个百分点,产麻量为934.05kg/hm2,比对照提高46%。  相似文献   

19.
亚麻屑是亚麻厂的亚麻加工废料,它已经通过热水浸泡,pH值在6.5。我公司于2002年开始利用亚麻屑种植竹荪、茶树菇、大球盖菇等12个品种的珍稀食用菌均获得成功,2003年扩大示范种植珍稀菌4hm2,其中大球盖菇亩产鲜菇达3000~4000kg,2004年秋大球盖菇种植面积扩大到20hm2。一、亚麻  相似文献   

20.
黔油30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选育审定的双低中早熟油菜新品种。在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的3个试点试种,表现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构成较合理,单产为3 270.0~3 604.5 kg/hm2。在2个点比对照增产10%以上。另外1个点生育期比对照提早7 d,含油量高于对照且品质优于对照。黔油30号可在云南替代对照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