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物演变认识的不断提高,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日益明确,滥用抗生素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和对畜产品检测标准逐步提高,禁用抗生素的呼声响彻世界各地,也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在畜牧业生产中,随着细菌素的出现和研究的深入,细菌素取代抗生素逐渐成为可能,以保证畜禽健康和畜产品安全和养殖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
细菌素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意识已经逐步增强,疾病防治和解决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养殖业和畜牧业迫切需要开发出无毒、无残留、安全、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生物药品来替代传统的抗生素类药品.细菌素(bacteriocin)因具有独特的优点而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自从196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确认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为安全、高效、可靠的食品防腐剂以来,促进了有关细菌素方面的研究.随着益生菌在饲料和动物药品中的大量使用,细菌素在饲料添加剂和生物药品的研发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畜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畜产品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然而,畜禽养殖业(尤其是畜禽的规模养殖)上依靠长期使用抗生素来促进畜禽生长、减少畜禽疾病的饲养模式,造成的细菌耐药性、畜产品抗生素药物残留、过敏中毒反应以及"三致"作用等危害日益严重,不仅使畜禽产品(肉、蛋、奶等)的安全与质量降低,而且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更与当今人们对畜产品质量上追求的无污染、无药残、无公害形成鲜明的对比.欧盟鉴于发生在人类的抗药性事件,已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卫生安全越来越关注。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最关心的就是食品安全,其中畜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显突出,不仅关系到动物安全和生产效率,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1危害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造成抗药菌株的扩散、蔓延,而且可以使某一特定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上世纪40年代以来,抗生素对畜牧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抗生素为代表的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造成细菌耐药性以及畜产品中兽药残留的问题日趋严重。随着近年来畜牧业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发展,绿色环保养殖和食品健康安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希望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新型产品替代抗生素。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小、病原微生物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细菌素在分子遗传、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食品添加剂和微生态制剂研究开发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畜牧业生产中,随着细菌素的出现和研究的深入,细菌素取代抗生素逐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药物添加剂(主要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96年,全世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用量占全部饲料添加剂用量的45.8%,抗生素总产量约50%用于畜牧业.但由于持续饲喂抗生素造成的细菌耐药性,畜产品药物残留等危害日益严重,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与安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探索抗生素与益生菌的关系,并为畜产品的安全生产服务,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粘杆菌素和金霉素作用于乳酸菌,通过测定培养液的pH、吸光度值及活菌数目来判断抗生素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在厌氧培养24 h后,0.025%的金霉素和0.05%的硫酸粘杆菌素可抑制乳酸菌的生长(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种抗生素对乳酸菌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减弱,说明益生菌的耐药性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饲用抗生素及化学药物广泛的禁用 ,需研究替代方法以确保畜牧业不会受到影响 ;对家禽的研究结果表明 ,被饲料中抗生素抑制的产气芽孢杆菌若大量繁殖将会引起胃肠疾病并导致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因此 ,研制促畜禽生长的抗生素替代品至关重要。1 抗生素的替代品一种抗生素替代品如纤维素酶可增加饲料消化率并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消化后的营养成分被鸡体吸收用于能量代谢和生长而不是被肠道微生物消耗。另一个替代品是甜菜碱 ,它能降低肠道寄生虫如艾美耳球虫引起的损伤 ,抑制球虫的再次感染 ,降低肠炎的发生率。细菌素是由某些细菌…  相似文献   

10.
安全、高效是现代畜牧业两大主题,但我们在实际生产中片面追求高效,忽视了安全。抗生素、抗病毒药等化学药物不仅给动物肝肾、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伤,而且在体内的残留给畜产品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病毒、细菌会在大量抗病毒药、抗生素的压力下变异,出现耐药的"超级细菌"和新的病毒类型。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添加剂与畜产品安全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畜产品的卫生安全越来越关注。人类自1940年证实青霉素是有效的化学治疗剂以来 ,抗菌素的研制 ,筛选、合成应对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畜牧生产水平提高 ,满足人类动物食品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畜产品的安全 ,其中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显突出 ,它不仅关系到动物安全和生产效率 ,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滥用、乱用抗生素类药物1.1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造成抗药菌株的扩散、蔓延 ,而且可以使某一特定组织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广泛应用,药物残留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隐患日益突出.为了了解硫酸黏菌素在环境中残留对土壤细菌数量和耐药性的影响,本实验对硫酸黏菌素作用35 d后用纯培养法分离的土壤细菌进行了计数,并对作用70 d后的土壤优势细菌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土壤细菌总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培养分离的细菌数量与药物浓度成反比;在供试的13种抗菌药中,硫酸黏菌素敏感菌对其中的11种药物的敏感性与硫酸黏菌素耐药菌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也是兽用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兽用抗生素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生素滥用引发了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威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威胁。基于此,2017年9月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发起"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进度的加快,引起的环境污染,疫病传播,以及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其它化学药物造成病原抗药性提高和畜产品药物残留量增加,导致畜产品质量安全性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以加大滥用抗生素整治力度。此方案是贯彻十九大精神,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具体行动。我国养殖业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为严重,体现为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治疗过程中凭经验或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对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扼制抗生  相似文献   

16.
谷巍 《饲料与畜牧》2011,(11):45-48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动物疾病日渐增多,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动物产生了抗药性,药物残留也使畜产品的质量降低,影响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影响了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开发新的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产品在近几年来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浅谈几种饲料添加剂与畜产品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畜产品的安全,然而抗生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等的不合理使用,使畜产品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最终伤害了人类.列举了影响畜产品安全性的一些添加剂,并从饲料添加剂角度提出了保障畜产品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降低养殖业抗生素危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使用抗生素是从 2 0世纪4 0年代开始的 ,作为有治疗、保健、防病和促生长作用的药物 ,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对生物演变认识的不断提高 ,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日益明确 ,滥用抗生素对人类危害 ,如畜产品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增强和耐药菌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制剂在发展生态畜牧业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20世纪以来,抗生素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疾病防治、促进动物生长及提高畜产品质量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其弊端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其安全性也得到质疑。近些年来,欧美等国家陆续禁止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2010年7月,韩国也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畜牧业科研工作者不断努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畜产品安全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抗生素的抗药、耐药和残留性已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畜产品的出口.由于抗生素的抗药性、耐药性以及在畜产品中的残留等问题,从2006年起欧盟和其他国家和地区逐步颁布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严禁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