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白魔芋、花魔芋、珠芽魔芋中葡甘聚糖的含量、溶液稳定性、精粉黏度、溶胀度及单糖组成成分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葡甘聚糖黏度的大小顺序是:花魔芋>珠芽魔芋>白魔芋;葡甘聚糖含量的大小顺序是: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葡甘聚糖水解单糖比大小顺序是:花魔芋>珠芽魔芋>白魔芋.  相似文献   

2.
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观察了不同碱试剂及其浓度对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钙和磷酸氢二钠4种碱试剂中,采用磷酸氢二钠可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制备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魔芋葡甘聚糖浓度、磷酸氢二钠浓度和加热时间对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特性有显著影响;可逆性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最佳的制备条件为魔芋葡甘聚糖浓度2.82%、磷酸氢二钠浓度1.00%、95℃下加热3.00 h.  相似文献   

3.
富硒魔芋精粉葡甘聚糖和硒含量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出发点是综合检测安康魔芋精粉KGM和硒的含量。用DNS法测定安康魔芋精粉葡甘聚糖的含量。超声波辅助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安康魔芋精粉中全硒。测定结果表明,一级精粉、魔芋微粉、纯化精粉葡甘聚糖的含量分别为46.97%、54.98%和75.98%;纯化魔芋精粉多糖中硒含量的平均值为0.2386±0.0136mg/kg、蜡烛山品牌一级精粉硒含量为5.068mg/kg。实验表明魔芋中多糖富集硒能力很强,为后期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以及魔芋硒多糖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魔芋精粉加工技术四川省南充市农机研究所(637000)黄中伟胡明法魔芋精粉是包含在魔芋球茎中分离出来的葡萄甘露聚糖(简称葡甘聚糖)卵形微粒。它含有少量的杂质,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商品价值也不一样。一、魔芋精粉加工技术的分类魔芋精粉加工技术干法加工技术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胶性质,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浓度、pH值、温度、卡拉胶和尿素对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粘度、凝胶强度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都有同一最佳凝胶制备条件:pH为11.0,温度为85℃.魔芋葡甘聚糖的浓度增大,不同分子质量的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粘度、凝胶强度和冻融稳定性都增大,分子质量增大,凝胶强度也增强.而不同分子质量的魔芋葡甘聚糖与卡拉胶都具有最佳凝胶配比4 : 6.且重均分子质量为650 000~700 000 Da的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性能最佳.结果表明:不同分子质量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稳定性受浓度、pH值、温度和尿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分子质量越小,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6.
五、魔芋其它食品加工技术 魔芋其它食品是以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胶特性和用途,按特定的不同工艺技术加工制造的多种多样的魔芋食品。例如:以魔芋精粉作为添加剂加入粮食淀粉中,以改善食品品质的有:面条、方便面、红薯……  相似文献   

7.
以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链和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探讨金属离子与魔芋葡甘聚糖功能的调控关系.运用 分子动力学模拟魔芋葡甘聚糖分子和金属离子作用位点,结合拓扑学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红外光谱图验证.结 果表明拓扑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魔芋葡甘聚糖链空间结构描述,对葡甘聚糖为主体的金属离子络合物结合位 点进行定位预测从而对其功能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8.
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不同配比的魔芋葡甘聚糖-丝素肽共混溶胶,通过流变仪分析共混溶胶的流变特性。经过脱胶、溶解、透析等3步骤纯化后进行检验,最后酶解得到丝素肽,并通过共混溶胶的粘度测试、振荡测试及动态力学分析等3个方面探索魔芋葡甘聚糖与丝素肽的溶胶特性。结果表明:该共混溶胶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变稀"的特征,随着魔芋葡甘聚糖组份比例的增加,共混溶胶的粘度升高;当魔芋葡甘聚糖与丝素肽的摩尔质量比为2︰1时,弹性模量与损耗模量的交点处于最低频率处,该共混体系最稳定。  相似文献   

9.
孙大玮 《农家顾问》2008,(11):27-27
魔芋精粉的粘度存在种间(指分类种)差异,同时还与加工方法有关,改进加工方法、选用科学加工工艺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生产中的主要栽培品种花魔芋产量高,精粉粘度好,但怕热、易感病、风险大,且不宜在低海拔区域推广:白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高但产量偏低且不能适应原产地以外的环境:珠芽魔芋的葡甘聚糖含量,精粉的粘度各项指标均优,在基地试种还具有抗病耐热的突出优势,可将魔芋适宜种植区扩大到更低海拔区域,建议在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珠芽魔芋。  相似文献   

10.
田大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621-2623
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了羧甲基化改性条件研究。通过分析氢氧化钠用量、氯乙酸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魔芋葡甘聚糖羧甲基化的最优条件。此外,还比较了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未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的热稳定性和水溶胶的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热碱致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凝胶的显微结构与流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混合溶胶体系在碱性条件下的凝胶形成机理与凝胶特性,为魔芋胶与黄原胶相关凝胶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总多糖浓度约为2.0%的条件下,配制不同黄原胶与魔芋胶比例的混合溶胶体系,添加2.0%的Na2CO3,并于90℃条件下恒温处理各溶胶体系2 h,冷却至室温后制得不同黄原胶与魔芋胶配比的复合凝胶。通过测定复合凝胶添加碳酸钠前后的凝胶破裂强度,揭示热碱处理对混合凝胶破裂强度的影响。分别测定去离子水浸泡、2.0%柠檬酸溶液浸泡以及冻融处理后凝胶破裂强度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凝胶的微观形貌,探究复合凝胶的凝胶特性。此外,通过流变学手段进一步研究黄原胶与魔芋胶复合凝胶网络的形成机制。【结果】在室温(20℃)条件下,非热碱处理的魔芋胶与黄原胶最佳协同比为5﹕5,热碱处理后的魔芋胶与黄原胶最佳协同比增加至7﹕3,原因可能是魔芋胶碱化后分子链上脱去部分乙酰基,形成分子间三维网络结构,但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与黄原胶协同结合位点减少,因此在达到最大协同比时,需要更多数目的魔芋胶分子参与。此外,经去离子水和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所有凝胶体系的破裂强度都有所降低,其中经过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的凝胶破裂强度下降更为明显。冻融处理后,复合凝胶均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魔芋胶比例越高,析水现象越明显。进一步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体系在2.0% Na2CO3浓度、90℃条件下的凝胶化过程,发现随黄原胶添加量增加,凝胶化速率呈减小趋势。此外,凝胶弹性模量在90—60℃呈降低趋势,60℃以下逐渐上升。【结论】在90℃条件下碱处理魔芋胶与黄原胶共混体系时,诱导体系形成热不可逆凝胶。当降低该体系的温度时,黄原胶分子在60℃时开始与魔芋胶网络结合,增加了凝胶的弹性模量。当魔芋胶与黄原胶比例为7﹕3时,室温下混合凝胶的破裂强度最大。经去离子水和2.0%柠檬酸溶液浸泡后,凝胶强度均有所降低。魔芋胶与黄原胶形成的复合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单纯碱法诱导的魔芋胶凝胶析水多、强度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淀粉糊的黏度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Viscograph-E型Brabender黏度仪,测定了不同品牌马铃薯淀粉糊及马铃薯淀粉糊在不同质量浓度、pH、食盐、蔗糖、明矾、磷酸盐和魔芋葡甘露聚糖条件下的黏度曲线,研究了淀粉糊黏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淀粉乳质量浓度、pH和添加食盐、蔗糖、明矾、磷酸盐及魔芋葡甘露聚糖对淀粉糊黏度性质均有影响,其中蔗糖、魔芋葡甘露聚糖对淀粉糊热稳定性、凝胶性、凝沉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选择合适的富硒魔芋干燥技术,通过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 eclairage,CIE)色度学系统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技术对富硒魔芋颜色、葡甘聚糖含量、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技术对富硒魔芋的颜色、葡甘聚糖含量、硒含量有显著影响。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葡甘聚糖颜色影响程度递减,真空冷冻干燥前后魔芋的总体色差(ΔE*)最小,为3.826 2,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能最大程度保持富硒魔芋颜色;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葡甘聚糖含量依次增多,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的葡甘聚糖含量达到54.8%;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依次减少,自然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分别达到1.651 μg·g-1和1.365 μg·g-1,而真空冷冻干燥条件下富硒魔芋中无机硒含量最多,为0.396 μg·g-1。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可以减小干燥前后富硒魔芋颜色变化,提高干燥后富硒魔芋中葡甘聚糖和无机硒含量。  相似文献   

14.
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常温保鲜猕猴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天然涂膜保鲜剂--改性魔芋葡甘聚糖用于猕猴桃的常温保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改性魔芋葡甘聚糖能有效地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同时保持了果实较好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5.
汪超  李斌  谢笔钧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2090-2095
 魔芋葡甘聚糖(KGM)链上连有乙酰基团,KGM与碱反应脱乙酰基发生分子链的缔合作用。针对脱乙酰基的这种影响进行羧甲基化方法的改进,在乙醇介质中先混合醚化剂,再进行碱化催化反应制备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CMK),并通过与传统的先碱化再醚化的KGM羧甲基改性方法比较,达到乙酰基脱出顺序上的不同。以取代度(DS)和表观粘度(η)来确定改进羧甲基化的条件。结果表明,70℃、pH 12反应3.0 h,产物可获得0.5278的DS,而在55℃、pH 9反应2.0 h产物η可高达15.57 Pa·s,其溶胀速率较优。运用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和示差扫描量热法表征产物结构并探讨脱乙酰基对KGM羧甲基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洋  叶阳  李斌  谢笔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73-12175
[目的]研究高取代度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的干法制备,为其多糖衍生物实际应用于絮凝、离子交换等领域提供参考。[方法]以细化的魔芋粉为原料,以NaH2PO4和Na2HPO4混合物为磷酸酯化试剂,在干法条件下,制备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最佳工艺。[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袁明,影响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取代度因素次序依次为磷酸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磷酸盐配比〉催化剂用量〉pH值。制备高取代度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酸盐用量为3.50%,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4h,NaH2PO4和Na2HPO4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3.00%,pH值为4.00;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取代度达0.17。[结论]该方法获得较高取代度的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孟祖超  陈辉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00-8201,8239
[目的]研制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方法]基于魔芋葡甘聚糖和聚丙烯酰胺的协同增稠效应,制备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复合型稠化剂,以有机硼为交联剂,加入杀菌剂、抗氧化剂、黏土稳定剂等添加剂,研制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该压裂液是非牛顿流体,具有较好的耐剪切性、易破胶、低滤失、残渣少、伤害低的特点。[结论]聚丙烯酰胺/魔芋胶压裂液满足油田压裂液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葡甘聚糖浓度下魔芋软腐病病菌的生长曲线变化,研究葡甘聚糖与魔芋软腐病病菌两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葡甘聚糖在魔芋软腐病病菌生长的稳定期,随着浓度的提高抑菌能力逐渐增强,但各浓度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魔芋胶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进行魔芋仿生牛肉的研制,对其组织状态、韧性、弹性、质地、咀嚼性、染色效果、营养成分的配比进行研究,筛选出了产品的最佳配方,并进一步对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