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刺参、对虾、三疣梭子蟹的多品种混合养殖大多采取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养殖方式,效益不显著。而将刺参、对虾或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引入同一养殖池塘,使其形成品种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生态互补,从而构建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盘锦地区海水池塘养殖效益,并重新开展中国对虾的养殖生产,2007年我们在盘锦市大洼县二界沟镇的1800亩海水池塘中,进行了中国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合养殖模式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混养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对虾暴发性病毒病流行之后,广大虾农和科技工作者经过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现有虾池条件,本着降低养殖风险、投入少、产出稳定的目的,逐渐摸索出一套多品种、多茬次以及轮养、混养、套养的综合化养殖模式,从目前看,这些养殖模式产出稳定、效益很好,已被广大养殖者所接受。以下就目前鲁南沿海较普遍应用的几种养殖模式介绍如下:1 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是建立在日本对虾初夏和初冬价格高、三疣梭子蟹高温期生长快的基础上的。1.1 池塘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池塘混养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对虾池塘主要的养殖模式之一。本试验在培育了中国对虾"黄海5号"大规格苗种的基础上,与三疣梭子蟹"黄选2号"混养,不仅模拟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了养殖空间,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与不同虾类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脊尾白虾等虾类与三疣梭子蟹进行混养。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三疣梭子蟹养殖单产最高,平均产量1678.5 kg/hm2,其次为凡纳滨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平均产量1659 kg/hm2。对虾养殖单产以凡纳滨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最高,平均产量990 kg/hm2,其次为中国明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平均产量952.5 kg/hm2。但考虑到日本囊对虾市场售价为其他混养虾类的两倍,因而日本囊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组养殖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且因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后来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从2004年开始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且因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笔者从2004年开始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花蛤混养并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养殖模式在后海垦区试验成功后已辐射整个莆田市,养殖面积已超过1 333 hm~2(20000亩)。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问的共生互补原理,进行虾、蟹、贝等多种生态健康养殖.采取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多品种轮放轮捕,能有效增加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曾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杂色蛤混养并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进行虾、蟹、贝等多品种生态健康养殖,采取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多品种轮放轮捕,能有效增加池塘的综合效益,对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杂色蛤进行混养并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利用虾池养殖三疣梭子蟹,可提高虾池的经济效益,开展虾池综合利用,调整养殖品种结构,促进海水养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原有的对虾粗养池塘单地面积较大,并且三疣梭子蟹喜欢群聚,互残严重,养殖成活率较低。考虑工程成本及资金来源等方面因素,又难以将原有的对虾粗养池塘彻底改建成较小的池塘。针对如何利用原有的虾池进行三疣梭子蟹养殖这一问题,辽宁省庄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连续二年进行了探索性实验,取得了较理想的示范推广效果。亩产量100kg以上,亩效益2000元以上。现将主要的技术措施综述如下,供参考。一、放并前准备五.池…  相似文献   

11.
利用虾池养殖三疣梭子蟹,可提高虾池的经济效益,开展虾池综合利用,调整养殖品种结构,促进海水养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原有的对虾粗养池塘单池面积较大,并且三疣梭子蟹喜欢群聚,互残严重,养殖成活率较低.考虑工程成本及资金来源等方面因素,又难以将原有的对虾粗养池塘彻底改建成较小的池塘.针对如何利用原有的虾池进行三疣梭子蟹养殖这一问题,辽宁省庄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连续二年进行了探索性实验,取得了较理想的示范推广效果.亩产量100kg以上,亩效益2000元以上.现将主要的技术措施综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囊对虾俗称车虾,北方沿海地区外塘多采用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囊对虾、海参池塘与日本囊对虾套养模式,单养日本囊对虾采取轮放间捕、全养成期分3批次间隔放苗(捕大留小)的养殖方式。北方地区受自然气候制约,冬季来临之前外塘养殖的日本囊对虾必须于10月底-11月上旬收捕完毕,因此出现了秋季日本囊对虾产品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大以及市场销售价格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朝阳村养殖场创新养殖模式,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带动了周边海水池塘养殖发展,2008年被确定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这种模式混养的品种是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杂色蛤和缢蛏。3月中、下旬放养杂色蛤苗,规格6000~8000粒/kg,均匀地播在蛤台上,密度为1200~1500粒/m^2,  相似文献   

14.
自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的危害以来,单一品种的养殖模式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影响了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技术突破,形成了一套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即虾、蟹、贝“五放六收”的混养模式。混养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杂色蛤、缢蛏或文蛤。2007年,在日照市涛雒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重点示范养殖及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海水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三疣梭子蟹随着其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已经进入全人工养殖阶段。2006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梭子蟹苗种中间培育、梭子蟹多级分茬高产技术等课题成功的基础上,提出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旨在提高池塘底部溶解氧含量,为梭子蟹生长蜕壳提供一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以其优良品质,在潍坊市已取代对虾成为主要池塘养殖品种,形成了以三疣梭子蟹为主,兼养日本对虾的海水养殖模式。潍坊市老弥河口地区,拥有海水养殖池5330公顷以上,年需蟹苗5000kg。该区现有海水育苗场8家,水体约1.9万m^3,均开展了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但由于近岸海水污染较重、盐度过高、水质极不稳定,生产屡遭失败,年产蟹苗只有1500kg左右。在此情况下,笔者于2003年3~6月利用-育苗场进行了三疣梭子蟹高产育苗生产试验,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河北省沧州市三疣梭子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以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但由于池塘的老化及虾病发生,池塘单养日本对虾已不可能,将日本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放在一起混养不仅减少了梭子蟹的发病率,还增加了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在养殖三疣梭子蟹投饵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了日本对虾的产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倪红军 《河北渔业》2013,(11):41-42
<正>通过多年的水产养殖实践,黄骅市已形成成熟的虾、蟹混养模式,并为当地养殖百姓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混养模式中,由于前期池塘自然水温低,达不到日本对虾适宜放养温度,以至于到4月底、5月初才开始投放规格为0.81.0cm的日本对虾苗种,造成日本对虾生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三疣梭子蟹养殖效益显著提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三疣梭子蟹苗种供不应求。江苏省南通市沿海普遍开展了三疣梭子蟹的土池人工育苗,2006年笔者在南通启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启东市东方公司进行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育苗面积140.4亩,共获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1066kg。一、亲蟹的选择1.养殖池塘中亲蟹的选择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未捕捞雄蟹的养殖池塘中挑选附肢齐全、蟹体健壮、活动能力强、无外伤、体重250g/只  相似文献   

20.
海水池塘底充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随着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三疣梭子蟹已经进入了全人工养殖。2006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梭子蟹苗种中间培育、梭子蟹多级分茬高产技术等课题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旨在提高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