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推进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了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矛盾的利益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企业与农户在利益分配方面是互相冲突的,而对外来说,企业作为产业链的引领者,其效益则会对农户产生影响。探索研究农企之间的合作模式,减少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两者利益之间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以来,陇南市武都区坚持把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大户的示范、组织、引领作用,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共同体,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程度。该区通过订单农业等方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大力推广"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3.
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平山县农企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保障多方利益,实现和谐发展、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4.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我国最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在带动农户增收以及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等发面均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任何一项制度设计和组织形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结合对新疆玛纳斯县的调研,认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化经营存在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契约风险等三重风险。针对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风险,应从龙头企业、农户、中介组织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等多管齐下、统筹兼顾,共同对风险进行防范,从而使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化经营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江苏铜山县农业产业化运营经过长期探索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型、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型、股份合作型等运营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存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散、龙头企业组织规模偏小、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应合理构建政府与企业的督导关系、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及政府与农户的扶持关系,形成彼此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正产业扶贫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河南省商城县在打好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创新提出了"产业树"的扶贫理念,探索培育了"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树"扶贫模式。"我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形式,把千家万户的自主经营转变为有组织、有分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产业链,结成利益共同体。"商城县县长周哲说。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商城县形象地将龙头企业比喻为"树干",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调查和分析,认为目前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呈增长趋势、龙头企业的经济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龙头企业经营组织对农户带动能力不断提高、龙头企业联合实力逐步在增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联结方式呈多样性等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的规模偏小,企业整体素质偏低,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投资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理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关系,建立牢固的利益机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进行科学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山东省海阳市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中,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经发展成熟了七个主要的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组织。龙头企业外连国内外市场,内连农户生产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全市先后建成各类龙头企业24家、120多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村和1000多个农副产品生产专业户。1998年实现产值4亿元,利税8000万元,带动农户16万户。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农户长效增收,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益联结机制。本文基于江苏G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户和企业实地调查,对园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模式以及带动农户增收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园选择“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农户较多;“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2种利益联结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农户收入,且“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模式能带动更多农户增收5万元以上;农户自身文化程度、对利益联结模式的了解程度、农田补贴等对农户增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合作社可作为中介组织发挥利益联结作用,促进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宣传和培训等途径,加强农户对利益联结模式的了解,提升农户分享利益联结红利;产业园应大力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对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其中一个核心话题就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在以往的实践中,由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龙头企业的利益时常受损,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更是受害者。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润分配关系,使两者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是推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一、垦区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当前随着各类中介组织的不断发展和"订单农业"的逐步推行,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很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以规范双方的利益关系。但由于市场行情不断变化,加上龙头企业的逐利性和广大农户的契约观念及组织性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互动机制还很薄弱,违约、谋私利现象频发,导致合同履约率低下。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相对稳定合理有效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基于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机制形成动因、经营形式及参与者功能定位,提出构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利益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历史与现状的描述,深入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素质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不合理、服务不周到、龙头企业规模小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保障体系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对6种蔬菜流通模式下农户福利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农户福利的改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对农户来说其福利水平有显著差异,各地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且应在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批发市场功能完善以及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规范和建立农户与龙头企业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等方面有所作为,以期提高农户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业龙头企业的行业背景被赋以特殊的使命,农民就业和增收就是要依靠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化带动起来,现实意义非常重要。但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此,要创新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高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度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对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北京市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中存在的主体地位不平等,中介组织职能作用较差,机制不健全、约束力不强等主要问题,从提高农户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中介平台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约束力等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现有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产业化应遵循市场原则和科技创新原则,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按区域和行业规化建设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增强产业化发展后劲,同时还要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合浦县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找到目前农产品加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连结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利益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一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嘉兴平湖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深层次探析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问题。并基于其利益联结机制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就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政府等产业化经营参与主体,提出建立一个机制,服务两个需求,打造三个平台,强化四项基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有效载体,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和龙头企业对接,把流通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并把一部分加工和流通利润返还给农民,解决了二次分配和产业化经营中利益共同体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了农村改革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