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沙葱种子萌发特性及脂质代谢变化规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沙葱种子的萌发及脂质代谢变化规律,为其萌发生理提供数据支持,以沙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萌发过程中萌发特性及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脂氧合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葱种子随萌发天数的增加,除苗干重外,萌发率、苗长、根长和苗重均显著增加;脂肪含量则呈先降后升趋势,第6d仅为1.55%,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的含量;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最高、达62.73%~72.57%,其次为油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在萌发过程中变化趋势相反;脂氧合酶活性在萌发第0~4 d内最高,4d后随着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沙葱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以沙葱种子为试材,开展光照处理下不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光照处理下,20℃时发芽率极显著高于10与30℃;12和24 h光照处理时,10与30℃下种子发芽率仅为0。表明10和30℃均不能提高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反而导致光对其抑制作用加剧。黑暗与12 h光照环境下,10和30℃处理时种子SOD活性在萌发后期明显高于20℃;各光照环境下,20℃处理时种子POD和CAT含量均高于10与30℃,而MDA含量则低于10与30℃,可见沙葱种子是典型的需暗性种子,适宜萌发温度为20℃,各光照环境下高温与低温均会限制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3.
沙枣生活力很强,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在≥10℃积温3000℃以上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积温低于2500℃时,结实较少。可在pH7-8、含盐量0.3%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对有毒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抗风沙性能明显高于杨、柳、榆等树种。活动积温大于5℃时才开始萌动,10℃以上时,生长进入旺季,16℃以上时进入花期。果实则主要在平均气温20℃以上的盛夏高温期内形成。  相似文献   

4.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09-12409,12443
通过研究热量条件的变化,分析原阳1981—2012年热量奈件(月、四季及≥0℃、≥10℃的活动积温及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建立多年平均气温与积温和持续日数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原阳县作物生长季内平均气温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0.5℃。≥0℃的初日、终日分别提前11d和推后8d,作物生长期延长19d;≥0℃的积温增加153.9℃·d;≥10℃的初日、终日以及持续日数与80年代相比无明显变化。年平均气温与≥0℃、≥10℃积温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水分变化与肉苁蓉花序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磴口县肉苁蓉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肉苁蓉花序生长期,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与肉苁蓉花序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肉苁蓉花序的生长与气温和土温有密切关系,一般大气温度在20~30℃,土壤温度在15~20℃,土壤体积含水量为3%~4%时,生长速度最快,可达2~3cm/d.当土壤体积含水量超过8%时,植株开始腐烂.  相似文献   

6.
利用柴达木盆地1961-2018年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枸杞生长季(5-10月)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统计≥0℃积温、积温日数和高(低)温日数,采用线性趋势和M-K突变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柴达木盆地枸杞生长季气温整体变暖趋势明显,且夜间增温速率高于白天增温速率,存在着非对称性变化.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分别以0.37、0.33、0.54℃/10年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日较差以-0.21℃/10年的速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负异常次数均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正异常次数均出现在21世纪00年代至01年代.枸杞生长季高温日数整体以气候倾向率1.1 d/10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而低温日数以1.7 d/10年呈显著减少趋势.枸杞生长季≥0℃积温及积温日数的增加趋势明显,≥0℃积温和积温日数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6.6℃/10年和0.7 d/10年.柴达木盆地枸杞生长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分别于1994、1995、2000年发生突变,最低气温没有发生突变.1991-2017年柴达木盆地枸杞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增加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31.5 kg/(hm2·10年)和12254.0 hm2/10年,气温日较差对枸杞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变化影响最大,其他气温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影响种植面积的次要因子为高温日数和≥0℃积温日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富宁林檎花粉离体和原位萌发特性,为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凹玻片培养法对富宁林檎花粉的离体萌发条件和萌发情况进行观察,用苯胺蓝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原位萌发。【结果】富宁林檎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是15%蔗糖+0. 01%硼酸,最适温度为25℃,花粉萌发率最高,为65. 82%;有无光照对花粉萌发没有影响;花粉萌发率单一的15%蔗糖要显著高于0. 01%硼酸,分别为56. 01%和26. 41%。原位萌发时,自花授粉后2 h,柱头上有少量花粉粒附着,4 h开始萌发;授粉后4~8 h,大量花粉粒在柱头上附着并萌发,10 h时花粉管进入柱头;授粉后1 d,花粉管生长至柱头1/5~2/5处,并有胼胝质沉淀出现;授粉后2 d,花粉管生长至柱头1/2处;授粉后3~10 d,花粉管生长出现中部膨大、顶端变细、缠绕扭曲和回折生长等不亲和现象,并且花粉管生长始终停留在花柱1/2处。异花授粉后2 h就有大量花粉附着在柱头上,8 h后花粉管进入柱头,10 d后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并进入胚中;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有胼胝质沉淀出现。【结论】富宁林檎花粉离体萌发率高、活性强。富宁林檎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主要原因是自交花粉管在花柱中部生长异常,致使花粉管不能到达胚珠以完成受精。  相似文献   

8.
利用乌鲁木齐市1976—2016年汛期日最高气温资料研究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近41a乌鲁木齐市汛期平均最高气温为26. 7℃,呈微弱的上升趋势(-0. 08℃/10a)。出现≥35. 0℃高温日数为195 d,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0. 36 d/10a)。≥37. 0℃高温日数为54 d,也呈上升趋势(0. 24 d/10a); 7月平均最高气温最大,为30. 0℃,5月和9月最小,均为23. 2℃。≥37. 0℃高温日数出现最多的是7月,为92 d,而5月仅出现2 d。≥37. 0℃高温日数出现最多的仍是7月,为32 d,5月和9月没有出现≥37. 0℃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9.
基于搜集到的近百篇与气象条件有关的猕猴桃研究文献和出版书籍,对猕猴桃生长与气象条件进行归类分析,确定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猕猴桃主要物候期气象条件的影响指标、猕猴桃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气象条件指标。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1)年平均气温为10~18℃,最适宜温度为13~17℃,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9℃,极端最高气温≤42℃,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0℃,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29℃,年无霜期在210~290 d最为适宜,≥10℃积温为3 500~6 000℃·d,最适宜的≥10℃积温为4 500~5 200℃·d;(2)年降水量至少为800 mm,最适宜年降水量为1 000~1 500 mm,相对湿度为60%~80%;(3)年日照时数在1 100以上,年日照百分率40%~45%。猕猴桃主要物候期气象指标及条件为(1)萌芽期的日平均温度大于10℃;春梢生长的下限温度为10℃,适宜温度为15~20℃;(2)从芽膨大起0℃积温达800~840℃·d才开始开花。开花期的下限温度为12℃,平均气温为15~20℃最适宜,开花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光照时数为70 h左右;(3)开花到坐果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5~23℃,相对湿度为70%左右,日照时数为70~80 h;坐果到成熟需≥10℃积温为2 300~2 800℃·d;(4)气温低于10℃时开始落叶,温度降低到7℃以下开始休眠。猕猴桃生长期气象灾害主要有冻害、大风、洪涝、日灼等。主要病害溃疡病、花腐病、根腐病等与气象条件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草坪返青期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泰 《北京农业》2002,(3):17-18
开春以后,气温上升,不同种类的草坪陆续恢复生长,呈现一片新绿,草坪就进入了返青期. 当气温达到4℃以上时,冷地型草坪草地上部分的茎、叶就开始生长,气温达到15~25℃时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乌拉泊地区分布的蒙古韭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应时期相关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为蒙古韭的驯化栽培和育种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乌拉泊地区分布的蒙古韭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还原糖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蒙古韭从返青期到抽薹期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规律的波动变化;还原糖总体含量变化不大,但在生长发育期间呈现升-降-升-降的波动变化,并且在抽薹期达最大值;蛋白质含量总体呈现递减趋势.[结论]由此认为,蒙古韭在野生条件下其生长发育除受自身基因控制外,受环境影响也较大,并且在整个生育期不需要旺盛蛋白质代谢.  相似文献   

12.
土壤类型对沙葱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砂土、壤土、砂壤土、上砂下壤和上壤下砂5种不同土壤类型对沙葱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葱出苗率与土壤透气性显著正相关,砂土透气性好,沙葱出苗率最高;幼苗生长不仅与土壤透气性有关,而且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关,不同土壤类型对沙葱的叶粗、根数、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影响显著。砂壤土中沙葱生长各指标最优,上砂下壤次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评价沙葱种子的营养价值。[方法]以野生沙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常规分析法测定了沙葱种子中几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沙葱种子中脂肪和总糖含量较高,其次为淀粉,蛋白质含量较低;总糖中以多糖为主,占总糖的57.31%;富含Vc,含量达263.49 mg/100g FW。沙葱种子含有18种氨基酸,以谷氨酸含量最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8.4%,必需氨基酸营养比较均衡,SRC为38.37;沙葱种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15%,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为74.92%,亚油酸74.57%,PUFA/SFA比值为11.78。[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沙葱种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杜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22-1023
[目的]研究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特性,为其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O、30、60、120、180、240、300、360、420、480d不同贮藏期处理研究小根蒜种子休眠期和寿命。用贮藏60d的种子,设15、20、25、30、35℃5个温度处理研究小根蒜种子适宜发芽温度。用贮藏30d的种子,研究1、2、3、4、5、6、7、8mg/LGA,溶液浸种12h和低温处理1、2、3、4、5、6、7d对小根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小根蒜种子有60d左右的休眠期,寿命为1年左右。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解除种子休眠可用4—5mg/L的GA,浸种12h或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5~6d。[结论]A.-Y-.栽培小根蒜的适宜种植时间为日平均气温20~25℃。在山东气候条件下,适宜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人工栽培要用当年采收的种子,贮藏1年以上的陈种子不能作种。  相似文献   

15.
韩艳凤  何军  康晓玉 《农学学报》2023,13(11):81-87
南果梨是辽宁地理标志产品,花期观赏是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开展花期预报服务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利用2000—2022年鞍山气象资料和南果梨花期物候资料,基于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筛选相关气候因子建立始花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3月份气温是影响始花期主要因素,降水次之,光照影响不显著。鞍山南果梨始花期出现在4月中—下旬,当3月中旬平均气温<4.0℃、平均最高气温<9.0℃、3月中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6.0℃、平均最低气温<2.0℃时,始花期出现在4月下旬,反之在4月上旬;并且,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提前2~3 d。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3月中旬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3月中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3月下旬—4月上旬降水量等6个因子,建立的始花期预报模型准确率为84.8%。运用相关指标和逐步回归模型,可预测鞍山南果梨开花始期,此方法可纳入专项气象预报服务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冀东地区6种野菜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野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冀东地区常食用的6种野菜——泥糊菜、打碗花、附地菜、蒲公英、沼生焊菜、米口袋嫩茎叶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6种野菜均富含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和粗脂肪;富含大量矿质元素K、Ca;尤其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Cu、Mn、Zn。6种野菜的水分含量在76.97%~88.74%,灰分含量在1.626%~2.993%,粗纤维含量在1.617%~5.441%,粗脂肪含量在0.354%~1.212%,总糖含量在0.040%~0.219%,粗蛋白含量在0.652%~1.507%。这6种野菜的硝酸盐含量为1.5~2.0mg/g鲜重。[结论]这6种野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当前气候变化和夏玉米品种更替的背景下,如何调整品种和播种期以适应当地有效积温的变化对夏玉米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对播期的响应,以期为当地适宜播期和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9年,共选用3个中早熟夏玉米品种登海518(DH518)、京农科728(JNK728)、登海618(DH618),3个中晚熟品种郑单958(ZD958)、登海605(DH605)、先玉335(XY335)作为试验材料,并设置6月5日(E)、6月15日(N)、6月25日(L)3个播期,探讨播期对不同熟期夏玉米授粉结实和产量形成等的影响。【结果】播期推迟至6月25日,各品种千粒重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显著降低,产量下降。与6月25日播种中晚熟品种相比,6月5日播种,产量和有效积温生产效率分别增加28.81%和16.24%;与6月25日播种中早熟品种相比,6月15日播种,产量和有效积温生产效率分别增加18.92%和14.66%。随播期推迟,不同品种全生育期有效积温降低1.21%—10.62%,中晚熟品种的降幅大于中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总结实率降低6.25%—19.94%,中晚熟品种总结实率降低8.11%—27.32%,中晚熟品种的降幅大于中早熟品种;不同品种空秆率增高1.42%—14.72%,与品种熟期无关;中早熟品种收获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变幅在15.91%—20.23%,中晚熟品种收获指数降幅在2.36%—27.69%。不同品种产量与有效积温呈正相关,且吐丝期—成熟期有效积温与产量的关系更密切;有效积温、收获指数、总结实率、全生育期天数4个因素中,中早熟品种的产量与收获指数、总结实率的关系更密切,而中晚熟品种的产量与有效积温、收获指数的相关性更强;中早熟品种的有效积温与全生育期天数的相关性强于其与总结实率、收获指数和产量的相关性,而中晚熟品种的有效积温与产量的相关性强于其与收获指数、总结实率和全生育期天数的相关性。【结论】中早熟品种产量受有效积温限制较小,1 700℃·d左右的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更有利于保证其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进而获得高产;中晚熟品种产量受有效积温限制较大,1 800℃·d以上的有效积温更有利于其产量的增加。在当地气候条件下,6月5日左右播种中晚熟品种、6月15日左右播种中早熟品种,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且提高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几种野生蔬菜种子的发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野生蔬菜种子进行了不同浸种时间 ,不同催芽温度和发芽势天数要求的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利于野生蔬菜种子发芽的浸种时间 :葡茎苦菜、马齿苋、黄花苜蓿各为 4h,蒲公英、荠菜、车前各为 1 2 h,野苋菜反应不明显 ;适宜的催芽温度为 :黄花苜蓿和车前各为 2 1~ 2 3℃ ,其他几种在适温范围内要求较高温度 ;发芽势天数要求为 :马齿苋、荠菜、黄花苜蓿 2天 ,葡茎苦菜 3天 ,蒲公英、车前、野苋菜 4天  相似文献   

19.
采用28只内蒙古羯羊,依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45d的饲养试验。饲养结束后,取肉样研究沙葱和油料籽实及其交互作用对羊肉pH值、失水率、熟肉率、嫩度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葱和油料籽实及其交互作用对羊肉的失水率、熟肉率、pH值无显著影响(p>0.05);沙葱和油料籽实交互作用对羊肉的嫩度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对烟草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了在不同覆盖期限地膜覆盖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烤烟有利于烟叶叶面积的增长,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于物质每日积累高峰比无覆盖处理提前10d,促进烟株早期养分吸收积累,降低成熟期烟叶叶绿素含量,改善烟叶品质,中期揭膜处理对提高烟碱含量作用明显;烟叶上等烟百分数比无覆盖处理提高了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