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南塬所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分析了南塬昆虫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南塬共有昆虫8目30科62种,主要以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为主,其中鞘翅目数量最多,占53.28%,鳞翅目14.60%,膜翅目13.14%,其它各目所占比例都小于10.00%。南塬昆虫多样性指数整体不高,部分科的丰富度指数为0,而均匀度指数为无穷大,并且昆虫类群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相关性不高。  相似文献   

2.
北京静福寺侧柏古树林鸟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11 年4 月至2012 年4 月,采用固定样带法对北京静福寺侧柏古树林区的侧柏古树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 阔叶林3 种林型进行鸟类群落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5 种,隶属8 目27 科,留鸟28 种,夏候鸟23 种,冬候鸟5 种, 旅鸟9 种,国家域级重点保护鸟类4 种;鸟类区系组成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共44 种(占67.69%),东洋界鸟类9 种 (占13.85%),广布种12 种(占18.46%);优势种为大山雀、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和红嘴蓝鹊。调查结果显示:3 种林型鸟类种类、数量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其中侧柏古树林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落叶阔叶林鸟类种类和 数量最多;而侧柏古树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但优势度指数最大;落叶阔叶林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针 阔混交林的均匀度指数最高。调查结果反映出侧柏古树林鸟类分布最均匀,鸟类优势现象最明显。不同林型鸟类 食物功能团组成不一致,其中侧柏古树林鸟类包括4 种食物功能团,针阔混交林鸟类包括5 种食物功能团,落叶阔 叶林包括6 种食物功能团,反映出鸟类对不同林型生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环形湿地昆虫种类多样性与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江平原典型环形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小叶章群落、沼柳小叶章群落、漂茷苔草群落、塔头毛苔草群落,采用黄盘诱集法和扫网法定期对湿地昆虫群落进行采集,研究了该区内的昆虫生物多样性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共采集昆虫标本25945号,其中双翅目和同翅目数量最多,其次为膜翅目、缨翅目、弹尾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各个植物群落昆虫种群的数量,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受季节性影响显著.6月下旬湿地昆虫数量最多,但是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在塔头苔草群落最高,在小叶章植物群落最低.  相似文献   

4.
于2010年7—9月,主要采用巴氏罐诱法对西昌市郊紫茎泽兰入侵地中4种林分类型下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地表节肢动物标本2 909个,分属15目,其中以膜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的数量最多,为紫茎泽兰入侵地地表节肢动物的优势类群;柏木林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分(P0.05);4种林分类型下地表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麻栎林的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柏木林和车桑子灌丛的优势度指数显著低于麻栎林和云南松林(P0.05);车桑子灌丛地表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指数最低,显著低于云南松林、麻栎林(P0.05)。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各林分类型间地表节肢动物极相似;紫茎泽兰的分布对不同林分类型下地表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地区枣园昆虫结构类群和时序变化,分析害虫和天敌的发生动态,为害虫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扫法和马来氏网获取昆虫标本,运用多样性指数等统计分析哈密地区枣园内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共获得昆虫样本23 898头,隶属于9目74科,以膜翅目(32.43%)、双翅目(31.08%)和半翅目(12.16%)为枣园昆虫群落优势类群;枣园8月中旬昆虫数量最多(3 484头),群落多样性指数在1.80~3.01,8月中旬科级丰富度最高(55科),群落均匀度指数在0.53~0.77,群落优势集中指数在0.08~0.30。枣园主要害虫有蚜科、粉虱科、蓟马科和瘿蚊科,主要天敌有蚜茧蜂科、赤眼蜂科、缨小蜂科和草蛉科。【结论】新疆哈密地区枣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三者呈一致趋势,哈密枣园昆虫群落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2007年和2008年4~10月,采用马氏帐幕诱捕器对云南元阳梯田稻田生态系统中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元阳梯田生态系统,鞘翅目昆虫有22科130种984头.物种丰富度、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18.7,5.27,0.75,4.99.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诱捕的鞘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依次为叶甲科>瓢虫科>天牛科>鳃金龟科>丽金龟科>叩甲科=步甲科>象甲科>负泥虫科>绒金龟科>拟步甲科=花金龟科.根据鞘翅目昆虫的食性,将鞘翅目昆虫分为植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3类.其中捕食性鞘翅目昆虫有34种139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6.69,4.48,0.88.植食性鞘翅目昆虫有94种843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3.80,4.70,0.72.腐食性有2种2头.根据4~10间鞘翅目昆虫的群落动态的系统聚类结果,昆虫群落种群消长分为3类,第1类为4月和8月,第2类为7,9,10月,第3类为5,6月.其中第3类的5,6月份鞘翅目昆虫群落中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农田环境中趋光性昆虫群落组成及其发生时间动态变化规律,为认识和了解该地区各种生境下趋光性昆虫的组成、分布及动态变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于2011-04-10,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田昆虫群落组成以及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到的昆虫数量计算相对多度和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考察昆虫个体数量、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标的发生时间动态。【结果】在西藏林芝地区共收集到昆虫15 637头,隶属5目13科84种。双翅目和鳞翅目的相对多度较高,分别为57.82%和32.12%。大蚊科(Tipul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灯蛾科(Arctiidae)昆虫个体数量较多,其相对多度分别为57.82%,13.58%和6.31%。个体数最多的昆虫种类为西藏短柄大蚊(Nephrotoma xizanggensis Yang)和双突短柄大蚊(N.didyma Yang),相对多度分别为32.14%和25.68%。从时间动态来看,个体数量最多的时间出现在6月和7月,分别占总个体数的19.05%和25.89%。在调查期间双翅目昆虫个体数量最高,鳞翅目次之。不同昆虫类群物种数随时间动态也有较大差异,5月鳞翅目物种数最高,10月份最低;鞘翅目和毛翅目最大种数分别出现在6和7月。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动态变化明显。6月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而7月份均匀度指数最小。【结论】西藏林芝地区农田环境中昆虫群落数量及发生时间动态是对其所处环境条件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考察、分析该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合计记录12目,110科,604属,934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新增记录1目,9科,127属,287种,显著丰富了蚁科、叶蝉科、蛱蝶科、白蚁科的物种。丰富度分析表明,在科级和属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在种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以往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的研究比较全面,对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及其他小目的调查明显不足。与高黎贡山、文山、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考察结果相比较,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鞘翅目昆虫是对环境变化敏感并在湿地中广泛分布的一类昆虫。为研究黑龙江东方红国际重要湿地内鞘翅目甲虫,试验于2020年5—9月,利用网捕法和灯诱法等对黑龙江东方红国际重要湿地内次生阔叶林、灌丛、典型草甸和沼泽草甸4种自然植物类型中鞘翅目昆虫进行采集研究,分析其种群结构、季节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采集鞘翅目昆虫共收集到标本3292号,隶属于1科,其中优势种群为布甲科、天牛科、叶甲科、肖叶甲科、斑金龟科和锹甲科;步甲科昆虫在典型草甸中个体数量最高,次生阔叶林中以天牛科和叶甲科昆虫个体数量最高,锹甲科昆虫在典型草甸和沼泽草甸的个体数量最高,斑金龟科和肖叶甲科在灌丛和典型草甸中个体数最高;鞘翅目昆虫优势种群个体数量受季节性影响波动较大,但均表现为7—8月昆虫个体数量最多;CCA分析表明,盖度和植物生物量与鞘翅目昆虫种群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森林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人工林的森林昆虫调查表明,试区森林昆虫有111科440属625种(亚种)。鳞翅目和鞘翅目分别占总种数的40.48%和29.44%。其次为同翅目、异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其他目种类较少。古北区和古北-东洋区共有种为其区系主要组分。鞘翅目森林昆虫区系成分具有多样性和过渡性特点,昆虫区系组成、种类与数量也受试区植被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典型林分土壤抗侵蚀性能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工程库区典型植被类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灌木林、农地对照)为研究对象,从抗蚀性、抗冲性和抗剪性3个角度进行林地土壤抗侵蚀性能研究,并采用判断矩阵获得指标权重,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团聚度为三峡库区林地土壤最佳抗蚀指标;土壤团聚度平均值表现为灌木林(37.2%)和农地(42.4%)最优,楠竹林(10.6%)最差,针阔混交林(26.2%)优于常绿阔叶林(19.4%)。在最易被径流冲刷的土壤A层,抗冲刷系数为:常绿阔叶林(6.933L·min/g)灌木林(4.205L·min/g)针阔混交林(3.783L·min/g)农地(3.046L·min/g)楠竹林(0.789L·min/g)。林地土壤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以楠竹林最大(25.60°),土壤黏聚力值以灌木林最大(16.51kPa);最易发生剪切破坏的土壤层分别出现在针阔混交林的土壤AB层和B层,常绿阔叶林的土壤B层,楠竹林的土壤C层,灌木林的土壤AB层,农地土壤的B层和C层。综合评价结果为:灌木林土壤抗侵蚀作用最强(得分1.50),其次为常绿阔叶林(1.43),楠竹林最差(0.69)。  相似文献   

12.
采用巴氏罐诱法于2009年5月至9月对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拟步甲垂直分布及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共收集拟步甲19属40种,3 507只,其中粗背伪坚土甲(Scleropatrum horridum horridum)、弯齿琵甲(Blaps femoralis femoralis)、郝氏刺甲(Platyscelis hauseri)、突角漠甲(Trigonocnera pseudopimelia)、条纹琵甲(Blaps potanini)和宁夏漠土甲(Melanesthes ningxiensis)为优势种,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28.74%、7.93%、7.13%、6.81%、6.47%和6.47%。5种主要生境(山地荒漠草地、浅山灌丛、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中,山地荒漠草地拟步甲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均高于其他生境,浅山灌丛次之,山地针叶林最低,山地荒漠草地和浅山灌丛是拟步甲主要的分布带。山地荒漠草地和浅山灌丛之间拟步甲物种相似性最高(0.648 6),而山地荒漠草地和山地针叶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0.027 8)。根据拟步甲生态分布特征,并结合植被、地形、地貌,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可将40种拟步甲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及栖息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2009年4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5种生境(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疏林灌丛群落、草坪)的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51种,隶属9目22科。其中,留鸟35种,夏候鸟15种,旅鸟1种。在鸟类区系类型上,古北界24种,东洋界15种,广布种12种。对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①阔叶林鸟类多样性指数(H=2.9632)和均匀度指数(J=0.7979)最高,草坪鸟类多样性指数(H=0.7889)和均匀度指数(J=0.3175)最低;②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指数(Cs=0.7945)最高,草坪与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Cs=0.3182)最低。  相似文献   

14.
在延安城市森林区域内,空间相对均布地设置60个20 m×20 m的样地(20种森林斑块类型,3个重复),通过样地调查、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及亲和度分析,获得各类森林斑块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土壤养分及镶嵌多样性(m)。结果表明:1)延安城市森林的20种森林斑块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低,而灌木层和草本层较高,多数类型的森林斑块物种丰富。2)该区域物种多样性不同程度地受海拔、坡位数、郁闭度、表层土壤全N、全P和全K等环境因子共同作用。3)20类森林斑块间植物物种镶嵌多样性>3(m=5.543 57),表明延安城市森林景观植被格局较复杂,不存在明显的生态梯度。4)白桦山杨混交林、白桦纯林、油松纯林和三角枫山杨混交林这4种类型森林斑块为中心点,拥有该区大多数普遍种,代表了该区大多数环境类型。山杏纯林、沙棘灌木林、苹果林和辽东栎侧柏混交林在景观中属于外点。其余12类森林普遍分布在该区的森林景观中,占据了大多数生境空间。得出植被组成格局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可以用于指导延安城市森林经营管理上的森林斑块功能类型区划和重要生境的识别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冀北坝上地区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冀北坝上地区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风速和输沙量变化,对比分析乔木(杨树)、灌木(沙棘)、乔灌混交(榆树+柠条)3种不同类型防护林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田防护林水平方向上的防风效应差异显著,最大防风效应位置和防护范围不同;乔木防护林最大防风效应在林后2H(18 m)处,防护范围相对较大;灌木防护林最大防风效应在林后5H(12 m)处,乔灌混交防护林最大防风效应在林后3H(8 m)处,防护范围相对较小;总的来看,30、200 cm高度平均防风效应:灌木防护林(25.0%、20.8%)>乔灌混交防护林(24.2%、20.2%)>乔木防护林(15.9%、12.9%);垂直方向上的防风效应整体上呈现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30 cm高度防风效应优于200 cm高度。不同类型农田防护林能够降低风沙流高度,起到明显的固沙效应且差异显著;近地面0~60 cm高度输沙量随垂直高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大部分集中在近地面0~20 cm内;总的来看,平均输沙通量乔木防护林(0.48 g·cm-2·min-1)>灌木防护林(0.36 g·cm-2·min-1)>乔灌混交防护林(0.35 g·cm-2·min-1);乔灌混交防护林和灌木防护林固沙效果优于乔木防护林。冀北坝上地区应综合考虑防风固沙效应和自然环境条件,积极探索与推广乔灌木混交、灌木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4种林分的土壤饱和蓄水量顺序为灌木林(266.48mm)>针阔混交林(190.40mm)>常绿阔叶林(186.80mm)>楠竹林(174.80mm);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灌木林(8.06mm)>针阔混交林(4.71mm)>常绿阔叶林(4.32mm)>楠竹林(3.34mm);各种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6.15%)>常绿阔叶林(14.70%)>楠竹林(12.64%)。[结论]该研究对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夏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92-18593,18659
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7种生境中土壤表面共获取土壤动物2 467只,分别隶属于21个类群,类数组成以高草最丰富,草地最贫乏。其中,甲螨类和革螨类为优势类群,分别占土壤动物全捕获量的64.17%、16.70%,其他种类为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两两相比,7种生境相似性指数较高。在7种生境中,杉树林、竹林和原始林生境中多样性指数较高,表明生境条件较优越。  相似文献   

18.
按森林进展演替方向从次生灌丛到马尾松阔叶落叶混交林,将该地区森林群落划分为3个演替阶段,即次生灌丛(Ⅰ)、马尾松纯林(Ⅱ)和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Ⅲ)。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枞阳大山3个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地群落共出现植物42种(包括乔、灌、草),分属23科38属。②群落从次生灌丛到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演替趋势明显。从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来看,乔木层3个演替阶段差异显著,灌木层部分差异显著,草本层差异不大。从均匀度指数来看,乔木层马尾松纯林阶段与针阔混交林阶段差异极显著,灌木和草本层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枞阳大山天然次生林处于以常绿树种为主的马尾松林向以落叶树种为主的化香+枫香+麻栎+马尾松混交林群系演替阶段,处于相对稳定的进展演替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林地与涵养水源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对重庆缙云山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4种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4种林分的土壤饱和蓄水量顺序为灌木林(266.48 mm)>针阔混交林(190.40 mm)>常绿阔叶林(186.80 mm)>楠竹林(174.80 mm);枯落物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灌木林(8.06 mm)>针阔混交林(4.71 mm)>常绿阔叶林(4.32 mm)>楠竹林(3.34 mm);各种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6.15%)>常绿阔叶林(14.70%)>楠竹林(12.64%)。[结论]该研究对合理经营森林资源、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活动频繁的森林群落植物种类组成、优势树种和生活型谱等特征。[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秦岭大熊猫喜居森林群落(冬居地、夏居地)中的乔木、灌木及草木进行了调查,并计算各物种重要值及优势度。[结果]秦岭大熊猫冬季喜居群落是以锐齿槲栎、四照花、榛子、油松、华山松、白檀、野樱桃、漆树、木姜子和板栗为优势树种的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夏季喜居群落是以巴山冷杉、牛皮桦、红桦、野山楂、青柞槭、栓翅卫矛、茶条槭、臭樱、稠李为优势树种的亚高山针叶林。调查群落内共出现种子植物256种,分属于72科158属。种子植物中有木本植物160种,草本植物96种,分别占植物总数的62.5%和37.5%。在区系组成上主要反映了大熊猫喜居群落的过渡性和孑遗性特征。从生活型谱可以看出高位芽和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分别为62.49%和28.13%。由此可见秦岭大熊猫喜居森林群落同时具有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性质的特征。[结论]结果为大熊猫生境恢复和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