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和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金苟 《水产学报》2001,25(3):270-278
鱼类和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genome mapping)研究落后于陆生动物。水生经济动物的遗传图谱只是最近二、三年才有报道[1-3]。虽然起步晚,但以鱼类为代表的水生动物的基因组研究已经有了可观进展。本文试图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一综述:1.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基因组作图研究中的应用,2.水生动物基因组研究的现状,3.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的前景。1 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基因组作图研究中的应用1.1 分子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一般可分为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其中只有DNA分子标记是核苷酸水…  相似文献   

2.
mi RNAs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m RNA互补配对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导致m RNA的翻译抑制或降解。大量研究表明,mi RNA在躯体发育、癌症、细胞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脂肪代谢等方面发挥作用。近来在水产动物中,有关mi RNA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然而对其进行全面总结的报道较缺乏。本文综述了mi RNA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mi RNA在水产动物中表现为多样化的生物学功能,本文也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以后更好地研究水产动物mi RNA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产动物B族维生素营养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伟 《水产学报》2001,25(4):373-378
B族维生素是一类具有辅酶功能的水溶性维生素 ,主要包括硫胺素 (B1)、核黄素 (B2 )、泛酸 (B3)、尼克酸和尼克酰胺(B5)、吡哆醇 (B6)、生物素 (B7)、叶酸 (B11)及钴胺素 (B12 ) ,它们在动物营养中起重要作用 ,随着水产养殖的兴起 ,对水产动物B族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及需要量等的研究也发展迅速。近年来 ,人们对水产动物B族维生素营养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 ,找到了一些反映维生素营养状况的生化指标 ,并结合对生长和缺乏症的观察 ,确定了一些水产动物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总结这些研究方法 ,特别是能够快速、准确反映维生素营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与规模化的发展,水产品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优质食物蛋白质,为国家粮食安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研究实践证明,营养与饲料科技贡献在水产养殖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饲料组成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营养,而且会影响水产动物的免疫与抗病能力,营养状况是决定水产养殖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水产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中,水产养殖动物面临着大量的应激,如:营养、环境因子等激烈变化,易诱发疾病,甚至死亡。反之,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与健康状况也影响饲料的利用与代谢。营养和免疫的关系显著地影响着水产养殖生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在过去的5年中,水产动物营养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维生素、矿物元素等多种必需营养素及其免疫、抗病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营养与免疫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诺氟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诺氟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研究现状,阐明诺氟沙星的药代学参数、残留规律、其影响因素以及我国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A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PCR)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as a rapid and accurate diagnostic tool for identifying five major Gram-negative bacilli -Vibrio vulnificus, V. parahaemolyticus, Aeromonas hydrophila, 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and Edwardsiella tarda- that cause major diseases in cultured aquatic animals in Taiwan. The expected amplicons for V. vulnificus, V. parahaemolyticus, A. hydrophila, C. meningosepticum and E. tarda were 410, 368, 685, 180 and 230bp, respectively. The assay was shown to be specific for the target pathogens. The sensitivities of detection were estimated to be 20.5fg~200pg of genomic DNA or 10(2) ~10(4) colony-forming units (cfu) of bacterial isolates when adopted as PCR templates. The m-PCR was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amplifying target fragments from bacterial genome DNA mixed with the DNA extracted from viscera and tissues taken from fish without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8.
Soybean meal (SBM)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vegetable ingredient to replace fish meal in fish diets. However, SBM is limiting in some essential amino acids and contains numerous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d antigens that can affect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innate immune system in several finfish species and crustaceans and compromise health. The impact of SBM on health and gut microbiota of aquatic animals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SBM in general, but also on the degree of treatment of the meal and exposure. Recently, many studies are actively seeking ways to complement or balance those adverse responses induced by high inclusion of SBM in aquaculture diets. These include advanced processing and mixture of feed with other feed components to balance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The impact of dietary soybean oil on gut microbiota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but to a lesser extent than SBM. As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has been suggested as one of the major routes of infection in finfish species and crustaceans, the effect of soybean products on the gut microbiota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Several studies have focus on supplementation of SBM on the adverse responses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as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are likely involved in the underlying pathology. However, the precise cause of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has not yet been clarified, even though some investigations have suggested that alcohol‐soluble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especially soy saponins, are potential causative factors. Possi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ybean products and innate immune system in several finfish species and crustacea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浙江沿海海洋水产动物的多氯联苯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江沿海5个地区的贝类、虾类和鱼类等水产动物体内的多氯联苯进行GC-MS检测分析,研究多氯联苯各单体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和积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浙江沿海海域生物多氯联苯检出率为100%,ω(PCBs)为0.12~9.40μg/kg,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其中,贝类中ω(PCBs)为0.83 ~10.52 ng/g,平均值为4.20ng/g;虾类ω(PCBs)为0.43~2.18ng/g,平均值为1.27ng/g;鱼类中ω(PCBs)为0.50~2.63ng/g。平均值为1.61ng/g。总体看不同种类海洋生物PCBs含量贝类>鱼类>虾类。从地区分布来看三门地区海产品中PCBs含量最高,玉环、椒江次之,宁海最低。甲壳类样品的PCBs检出以六氯联苯(PCB138)为主,鱼类样品的PCBs检出以五氯联苯(PCB118)为主,表现出水生生物对高氯联苯富集量高于低氯联苯富集量的共同点。而在各类动物中PCBs检出量最高的样品,如缢蛏、僧帽牡蛎和菲律宾蛤仔,都表现出了对于四氯联苯(PCB52)的强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水生动物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新军  方舟  苏杭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水产学报》2013,37(12):1783-1885
几何形态测量法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同于传统的径向测量法,它主要关注的是物体的外形变化,通过相应的理论基础,将物体的形态和大小分开,利用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该方法对分析具有固定形态的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已广泛使用于种群划分等众多领域中。水生动物一般由硬组织包裹,具有较为固定的外形,同时它们在不同的水域中扮演着的不同的重要角色,对该类生物的形态学分析对个体生长和相应的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水生动物形态的研究进行回顾,介绍分析方法和软件,同时对该方法未来在水生动物学科中的发展及其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卤虫生物包囊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产养殖中,“生物包囊”就是指以饵料生物作为载体包裹营养物质或药物,鱼虾通过摄食这种饵料生物达到营养强化、防治疾病等目的。本文以卤虫为代表,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生物包囊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包囊的优点、强化研究、药代学分析、防治效果等。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水产动物投喂策略逐渐受到重视。列举与分析了一系列国内外水产动物饲料投喂策略的相关研究内容,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总结。投喂策略是现代集约化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生产管理要素,其技术内涵可简要概括为投喂频率、投喂率和投喂作业方式等,不同的水产动物种类以及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适宜养殖投喂策略亦不相同。叙述了投喂策略对养殖动物生长性能、消化代谢能力、应激免疫水平、行为响应以及存活率等影响,为水产动物饲料投喂策略的选择和相关技术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信阳市主要野生水产动物Cd、Cr、Pb、As和Hg的含量,并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信阳市主要野生水产动物的品质进行质量安全评价。结果表明,8种信阳市主要野生水产动物的所有样品中均检出Pb和Cr,但均未检出Cd和Hg。在鲫鱼、鲤鱼、青虾和克氏原螯虾中检出As,检出率分别为60%、65.5%、55%和50%。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表明,8种信阳市主要野生水产动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Pb污染,鲤鱼和鲫鱼受到了轻度的As污染。  相似文献   

14.
15.
陈光辉  罗智 《水产学报》2021,45(4):632-645
锌是水产养殖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维持着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等功能.为了深入解析锌调控水产动物营养物质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饲料锌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锌稳态调控系统中的关键蛋白(锌转运蛋白ZnTs和ZIPs家族、MTs和MTF-1)的结构特征和功能,锌对水产动物脂类代谢和沉积的影响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6.
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的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鱼的耐寒遗传特性,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提高鱼类的抗冷应激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发展可持续渔业。  相似文献   

17.
18.
维生素D3是水产养殖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在维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水产动物几乎不能合成维生素D3,主要通过食物获取。为了深入解析维生素D3调控水产动物糖脂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近12年来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分水产动物对饲料维生素D3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维生素D3吸收、转运和代谢机理,以及维生素D3调控糖脂代谢的机制。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水产动物维生素D3营养生理、代谢和对糖脂代谢的调控,但仍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尚未解决。重点需制定统一的 “水产动物维生素D3需求量”评价标准,加强维生素D3对水产动物糖脂代谢及机制的研究,从而为水产动物维生素D3营养的精准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福建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学科发展现状与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樊海平 《福建水产》2011,33(3):48-51
本文简要介绍了福建省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的种类、流行情况、产生的危害、控制现状与病害防控机构发展现状,对病害控制过程中的病原学研究、诊断技术和综合防控、病害防控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针对学科发展提出了机制、平台、人才培养、科研规划等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