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树根雀梅盆景枝的培育制作方法1.截干蓄枝法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造型的主要技法。截干是将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截去。蓄枝是将选定的枝条定好位后蓄养。截干蓄枝的造型技法贯穿在根桩雀梅盆景栽培造型的过程中,按造型设计要求决定盆树整体的高度及树木形态,并进行剪截。当定植萌发新枝后,定好枝的位置,引导枝形的走向,待蓄养到粗度适宜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及时剪截,依此类推。经多年的剪截,反复交替蓄枝,直至剪截成"鸡爪"、"鹿角"的枝干状态,那时就会曲折苍劲,自然入画。这个剪截过程的做法,便是"截干蓄枝技法"。  相似文献   

2.
树根雀梅盆景,是我10多年来倾心创作的一类风格独特的盆景。它主要是利用雀梅桩上形态各异的根创作而成的,一个桩头通常可以制成几件作品,因而具有形体小巧、造型别致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雀梅通常被人们用来制作大树型盆景,但这种盆景司空见惯,而且需要大树桩作坯材,比较耗费天然资源。出于环保的考虑,也出于寻求新意的考虑,七八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用雀梅的树根制作盆景的尝试。现在有些已经比较成型,观赏效果颇为与众不同。我把它叫做树根雀梅盆景。  相似文献   

4.
<正>五、彻底改变植土基质,养好盆景土壤透气性、排水性、保水性好,盆树才会长得好。在广东,城市里栽种盆景的朋友,大多数都是用从市集上购买袋装粒状的塘土或约15×20厘米的泥砖块敲碎使用。塘土比较肥沃,是种植盆景等植物的传统用土。但据本人体会,最好不用传统的塘土或只用少许。因为这种土泥性太重,特别是用较深或较大的盆种植时,极易板结,造成排水透气性不好。如果盆中长出草来,不但与植物争夺养分,而且很难拔干净,草根仍留在板结的土中,很快又长出来,而盆中植物则很难发蔃、发新枝,树木生长很弱,如不及时处理,枝桠会慢慢枯黄死去。因此,盆景的土壤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排水性和保水性。我们知道,盆树的根  相似文献   

5.
修剪是树木盆景成型的必要手段,不会修剪或修剪不当,就不可能成型,而适时修剪尤为重要。雀梅盆景的观赏有一个时间限度。从秋冬修剪后直至来年春末夏初是最佳观赏期,过后就进入最佳营养生长期,直至霜冻来临。在这个生长期,必须给每根枝条,每个片层以充足的阳光及充足的营养,保证每个片层,每根枝  相似文献   

6.
7.
一、选桩育桩阶段雀梅主要来源于野生桩,育桩时间以休眠后期芽眼饱胀时最佳。野生桩又分老龄桩、壮龄桩、幼龄桩。壮龄桩:干、枝健旺,少虫害病毒;老龄桩:桩形奇古,虫镂蚁蛀,但要根系强健,桩身有强旺枝托。二者都是大、中型桩景的佳选。树桩选好后接着就是截桩。截桩分截干同截根两部份。同一树桩立意不同,截桩的效果也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就是要尊重雀梅的生长习性,克服雀梅的弱点。针对雀梅一边根管一边枝的弱点,干身留托最好做到四面均衡;截口要比预定萌芽出枝点多留一至二对的芽眼长度,让其同时发芽生长,成活后剪弱,但勿切除,使养分集中到需要的枝条上。第二年生长旺季才切除到位。这样,可减少局部崩死,截口也容易愈合。同样道理,干身上不需要的粗托也要作相同的处理,切不可一次性切除到位。截后伤口可用白乳胶封好,减少水份蒸发,有利成活。截根,则要考虑  相似文献   

8.
笔者喜爱岭南盆景的表现手法,尝试把“截干畜枝”法运用到微型盆景的创作中去,摆脱以往制作中侧枝多用金属丝弯成,呈弧形曲线,显得柔韧有余,刚劲不足的缺陷。经过对各种树种的制作实践,觉得雀梅是最适宜的树种之一。其具体制作方法是:  相似文献   

9.
雀梅是岭南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其萌芽率高,极易成活;叶互生、间节短,易取得合理的出枝位置和角度;生长速度快,易培育粗枝托,成型时间短;枝托自然转换多呈硬角状,枝线节奏起伏强劲,有铁骨铮铮之感;叶小、墨绿、甲质,可观性极高。每年更新老树皮一次,更新后树皮红润可爱,此时脱衣换锦,为最佳观赏期。耐修剪,春季新芽缀翠,夏季浓重华盖,秋季有花有果,冬季  相似文献   

10.
雀梅是全国各地常见的桩景用材。其芽眼短密,萌芽力强;自然出枝多为硬角,铁骨铮铮;新皮红润,生机勃勃。在以截干蓄枝赏骨架为主的岭南盆景中最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赵士湛的作品《拂云擎天》是阳江地区特有的瓜子叶形、嫩绿色品种,培育时间15年。很多人都喜欢作品速成,对于雀梅树种来说,15年的培育时间似略为偏长。但,年幼是时间的杰作。只打真正痴心于盆景之道的不惜时间和勤  相似文献   

11.
雀梅在岭南盆景中有传统的四大名贵树种之一的美称。但它容易出现缩枝现象。有时在关键部位枯掉一枝,就极大地降低它的观赏价值。如右图这一盆就是在盆树的左上侧缩掉一枝,我也动过很多脑筋,但没有补救的好办法。在百思不解时,突然想到在换盆上做文章。因这株树干不算高,仅60厘米。我把它从原来深、圆盆里换到40×50厘米浅釉盆内种植。因为盆浅,盛土不多,要使它长得茂盛,唯一办法就是堆高盆土。根据树干的走向,我采取左低右高的倾斜种植方法,形成坡度,然后用一盆微型雀梅盆景,去掉小盆,利用原来的坭,紧靠缩枝处栽种,然后用锯末(木糠)和粘胶拌合塞在两株树干的间隙处,又在缩枝的大树底根部位,剥一块树皮,粘贴在小树干上形成统一的肤色,看上去露不出什么“蜘丝马迹”。因为小树是利用原来的盆土移栽,不存  相似文献   

12.
<正>《影落虚涵》是浙江盆景艺术家沈水泉盆景艺术中的佼佼者之一(见《中国花卉盆景》2010年6期45页)。无可否认,这是岭南风格的传统悬崖式作品,造型中规中距,突出了岭南盆景流畅的树气树势,根盘牢,重心稳,不偏离。下悬的树干也符合比例,曲折回旋,方向明确,有动感,从根头延伸至结顶,树气流畅,节奏感好。整体构图富有吸引力,枝托布局合理,既有天顶托(保重心的主托),亦有伴随干顶架构的枝托,作品成熟,不愧为佳  相似文献   

13.
雀梅是杂木类盆景众多树种中比较理想的树种,以其具有小巧而光亮的树叶和斑驳而苍劲的枝干而备受青睐。一般来说,中小型雀梅盆景栽培成活并不难,而且3~5年后就可基本成型。但遗憾的是一些成型后的雀梅盆景却在后来的2~3年里突然出现莫名原因的死亡现象,故有人感叹:“雀梅盆景成型之日就是死亡之时。”究其原因,不外乎疏忽大意和管理不当所致。笔者莳养盆景20多年,对成型后雀梅盆景的养护管理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雀梅根干自然奇特,树姿苍劲古雅,虬曲优美,叶小色翠,耐修剪;扦插、分株、播种繁殖均可。是苏派及岭南派常以雀梅为主要树种。兹就雀梅易发生的异常情况与有效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老桩初上盆时的重点养护:此时因修剪、绑扎等原因,根部及有的枝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雀梅皮薄干硬,极易失水,轻则偏枯失枝,重则整株枯死,故截桩结束时,应立即涂抹白胶水封口。  相似文献   

15.
16.
《试评〈影落虚涵〉雀梅盆景》(以下简称《评文》)发表在《中国花卉盆景》2010年第10期第40页上。读《评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叶先生对于岭南风格盆景是有较深研究的。但杭州的盆景艺术家沈水泉先生这盆《影落虚涵》,结构上难道真的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么?我倒有不同看法,现与叶先生商榷如下:  相似文献   

17.
雀舌罗汉松是制作盆景的一个比较优良的树种:叶短小,四季常青;枝密节短,容易攀扎;适应性强,便于养护;生长缓慢,定型后易于保持。南通盆景以它为主要素材,朱宝祥大师等人的此类作品在全国展览中屡获大奖。  相似文献   

18.
一、坯材选择的要求 1、有直径适中,可弯曲造型的主侧根,所有的主侧根应具备一定的长度,以便在制作时根据需要来决定长短; 2、根盘的体量尽量要小,可减轻根景顶部重量,使根体能在盆面上立稳固牢,  相似文献   

19.
1这是一盆25年左右的雀舌罗汉松树胚,照片为树胚的正面  相似文献   

20.
雀梅具有桩姿奇特,皱皮斑驳,萌发力强,耐修剪等特点。通过截干蓄枝,绑扎修剪,可制作成奇姿异态的桩景,是盆景界广泛应用的植物材料之一。但雀梅桩景在养护过程中,常有枝片萎蔫的现象,业内人士称之为“回片”,至于原因,众说不一,往往笼统地归咎于养护不当,难以令人信服。雀梅在自然界为攀缘藤本状灌木,藤本植物的输导组织有别于直立的乔灌木,这恐怕才是造成雀梅树桩回片的关键所在。藤本植物在长期的攀附生长过程中,不但形成了适用缠绕或攀缘生长的外部形态,而且在内部结构上也发生多种变异。原先坚实的维管柱已不适应藤本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