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清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11):42-44
土工合成材料具有防渗、反滤、防护、加筋等多种功能,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市政等建设领域,但相关的研究理论十分缺乏,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治理深圳河第二期工程结合工程实践对过滤土工织物用于感潮河段堤坝边坡防护反滤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为土工合成材料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防渗方案的选择米山水库灌区地处低山丘陵河谷区 ,平原占 6 0 % ,山丘占 40 %。土壤分为 :壤土占 6 0 % ,砂土占 70 % ,粘土占2 0 % ,盐碱土占 3%。干渠沿山区、丘陵区等高线布置 ,为环山渠 ,渠道所经之处均为石料生产地 ,石料丰富。我们在选择渠道防渗方案时 ,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 ,共提出三个方案 :一是利用当地盛产石料资源 ,采用传统的浆砌石明渠矩形断面 ;二是采用土工合成材料防渗 ,利用当地生产的石子、水泥等建筑材料预制C2 0混凝土板护砌 ;三是利用当地生产的石子、水泥等材料进行现场浇筑 ,三种防渗方案的优、缺点详见下表 :表 … 相似文献
3.
土工合成材料在农用机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工合成材料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土工合成材料在中国农用机井的更新改造中也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土工织物替代原始的棕皮作井管滤层、大口径双壁波纹塑料管;土工织物组合成新型滤水井管;管滤合一的合成材料管作辐射井水平滤水管等。简要介绍了这些应用情况.并提出一些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工合成材料在集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工合成材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新型岩土工程材料,在工程中应用可以发挥良好的防渗、反滤、隔离、加筋、防护、排水功能。通过试点工程,将土工合成材料中的复合土工膜和土工膜用于集雨工程的水窖、蓄水池的防渗处理中,总结了设计和施工经验。这一新材料、新技术已在豫西、豫北和其他地区得到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工合成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排水、防渗、反滤、防护、隔离、土体加筋等多种功能,在国内外水利工程中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在治理深圳河第二期工程中,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当地地质条件,分别在堤坝护坡反滤、土体加筋、软基加固、土体隔离等项目中使用了无纺土工布、有纺土工布、塑料排水板等多种土工合成材料,不但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6.
马积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8):49-50
为了克服传统的浆砌石、干砌石或混凝土板护坡方法的缺点,在三维植被固土网的材料、结构、性能、优势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其施工方法。通过三维植被固土网护坡与传统护坡方法的现场实验对比,前者优势明显,认为在水利水保工程中可以采用三维植被固土网进行护坡,以取代传统的护坡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水闸翼墙加固改造中对土中加筋材料应力和变形进行实测和研究,了解加筋土挡墙土体受力状况,探讨并验证加筋土体破裂面的实际位置和形状。 相似文献
8.
王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9):99-100
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工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加筋作用、隔离作用、防护作用、过滤作用和排水作用等五个方面,本文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在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功能和机理,及其应用的方式,为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特种土工材料在砂堤护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工格室和三维植被网垫等是进几年才开始应用的特种土工材料,利用此种新型材料护坡可避免传统混凝土预制板护坡的某些弊端,对砂堤皮工程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杉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探讨了杉木种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杉木后的林地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田间持水量升高,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杉木林地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处于丰富水平,有机质、总氮和总钾处于中等水平,总磷和速效钾处于贫乏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固化土易产生裂缝导致使用寿命下降的工程特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聚酯纤维和土壤固化剂对土体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认为:MBER土壤固化剂剂量为12%,纤维掺量为0.9 kg/m3时,杨凌黄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3 MPa、0.52 MPa。结果表明:MBER土壤固化剂可以有效提高杨凌黄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聚酯纤维对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基本没有贡献,可部分提高土体的劈裂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前期含水率和坡度下黄壤分离临界水动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分离临界水动力学参数是侵蚀预报研究的基础内容,但关于不同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下坡面侵蚀发生临界起动关键影响因子及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长江中上游地区典型黄壤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5个土壤前期含水率(5%~23%)和5个坡度(1.0°~10.0°),利用冲刷槽实测土壤分离临界水动力学参数,探讨土壤分离临界水动力学参数对不同土壤前期含水率和坡度耦合作用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分离临界流速、临界水深和流态均与坡度和土壤前期含水率呈幂函数减小关系;在坡度小于5.0°时,土壤分离临界水动力参数受坡度和土壤前期含水率耦合作用的影响;而在坡度大于5.0°时则主要受坡度的影响。因此,当坡度大于5.0°时,可直接采用简化幂函数方程对土壤分离临界水动力参数进行估算。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坡面土壤分离临界水流流态基本属于层流、缓流,发生紊流、急流的概率很小。坡度和土壤前期含水率对坡面流阻力有重要的影响,阻力系数随临界单宽流量和雷诺数的增加呈幂函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室内环刀法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土壤水分入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稳定入渗率位于为0.0075~1.73 mm/min之间,大小依次为竹林地>榨菜地>柑桔地>荒草地;Horton入渗方程在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拟合的结果在α=0.01上达到了显著水平,可以作为表达三峡库区紫色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模型。土壤稳定入渗率与土壤理化性质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稳定入渗率与砂粒含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与容重呈指数函数关系,与非毛管孔隙度呈幂函数关系,与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可作为紫色土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参数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农用轮胎对东北黑土区土壤压实的影响,探索减少土壤压实、改善农田生态、保护黑土地的有效路径,本文以东北地区典型黑土耕地为对象,在玉米播种环节开展基于不同农用轮胎的田间作业对比试验。试验设置超低压子午线和普通子午线轮胎2种农用轮胎类型,采用科学取样法统计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4个关键土壤物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CRITIC-熵权法构建土壤压实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普通子午线轮胎(CK)、超低压子午线轮胎(VF)在深度5、10、15、20 cm处的土壤压实状况进行统计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深度0~20 cm内,相对于普通子午线轮胎,超低压子午线轮胎使土壤紧实度降低11.38%、7.97%、5.36%、4.55%,土壤含水率提高11.06%、10.07%、7.37%、5.95%,土壤容重降低3.71%、3.81%、3.12%、2.73%,土壤孔隙度提高11.13%、12.25%、8.92%、5.86%。不同处理的土壤综合评价得分由大到小排序为VF5、VF10、CK5、VF15、CK10、VF20、CK15、CK20,说明在同等条件下,相对普通子午线轮胎,超低... 相似文献
16.
17.
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粘结与滑移的本构关系。本文从试验装置入手对试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各类试验的研究目的、试验基本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并对各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南北方典型粘质土壤红壤和塿土为试验土样,通过水平入渗试验进行了土壤密度变化对土壤水分特征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特征湿润长度、吸力、饱和含水量、滞留含水量、饱和导水率均随土壤密度增加而减小;土壤水分特征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n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加而递增,而参数α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与土壤密度成反比;参数n和参数α随土壤密度变化关系可用幂函数来描述。为建立吸力、土壤密度、质量含水率三变量的土壤水分特征曲面提供新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土壤水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灌溉排水学报》2019,(Z2)
【目的】查明成都市土壤酸碱性及酸缓冲性能,防止土壤酸化,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研究了成都地区4种土壤类型的16个土壤样品的pH值、酸缓冲曲线、酸害容量以及酸害强度。【结果】①土壤样品pH值的变化范围为4.19~7.96,平均值为7.11,土壤总体呈中性~碱性,只有少量耕作区的黄壤和灰壤为酸性;②不同类型土壤的酸缓冲曲线和酸害容量不同。紫色土的酸缓冲曲线最平缓,酸害容量最大;灰棕壤和灰壤次之,黄壤的酸缓冲曲线最为陡峭,酸害容量最小;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的酸缓冲能力与没有明显影响,耕作区的土壤的酸害容量最小。【结论】成都地区土壤酸化程度较轻,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土壤缓冲曲线和酸害容量不同,反映其酸缓冲能力也不同,其中紫色土的酸缓冲能力最强,灰棕壤、灰壤和黄壤的酸缓冲能力均较弱。 相似文献
20.
不同初始条件对砂姜黑土收缩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离心机法,分别测定了初始容重为1.10、1.22、1.31 g/cm3,初始含水率为49.34%、43.55%、36.03%、31.93%和25.51%以及砂姜质量分数为0、4%、6%、8%、10%和12%的砂姜黑土样品在不同吸力下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及收缩特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壤收缩变形的情况下,相比VG模型,Gregory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砂姜黑土的水分特征,砂姜黑土含水率随着土样初始容重及初始含水率增加而增加,随着砂姜含量增加而降低。收缩过程中,在不同初始容重处理下,初始容重增加,土壤的线缩率减小,土壤收缩后容重增加比例下降;且初始容重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结构收缩段孔隙收缩比例,降低了线性收缩段孔隙收缩比例。在不同初始含水率处理下,初始含水率越高,土壤线缩率及收缩后的容重越大;当初始含水率为36.03%时,土壤结构收缩段孔隙收缩比例最高,线性收缩段孔隙收缩比例较低。在不同砂姜含量处理下,砂姜含量的提高减小了线缩率及土壤收缩后的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比。因此,对于砂姜黑土而言,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土壤容重以及降低土壤含水率可以减少土壤收缩;而在砂姜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主要应防止由于大孔隙存在而引起的水分流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