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影响CV1988/Rispens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1.1疫苗在液氮中保存及使用CV1988/Pdspens活疫苗病毒存在于活细胞中,必须存放在-196℃的液氮中。如果活细胞死亡,病毒也随之很快死亡,疫苗效价也就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在保存及使用过程中,应该专人负责保管疫苗,及时添加液氮。有些鸡场由于不按要求及时检查、添加液氮而造成液氮罐中的疫苗失效。从液氮罐中提取疫苗前,应事先检查疫苗是否浸泡在液氮中,使用时,每次只能提取出1支疫苗,并尽量减少其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在准备好的38℃温水中速融。使用时由于融化温度、稀释液温度、注射操作等不按要求规范进行,也会造成部分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从而造成免疫鸡群发生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一些养鸡专业户经常出现这样的疑问 :鸡群经疫苗免疫接种后仍常暴发传染病 ,这对养鸡生产及养殖户造成较大的损失 ,探究其原因如下 :1 疫苗的质量、贮存和运输劣质的疫苗或保管及运输不当均会引起免疫失败。生物制品贮存都有一定的要求 ,应按说明书要求温度保持 ,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日光曝晒 ,如夏季远送 ,应采用降温设备 ,尤其是弱毒活疫苗。冬季远送液体制品 (灭活苗、诊断液及血清等 )则应防止冻结。因此要取得免疫接种成功 ,既要保证疫苗的质量 ,又要注意疫苗的保存及运输。2 疫苗的接种方法使用生物制品时 ,应严格按说明书及…  相似文献   

3.
1.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1.1应从正规单位购进疫苗. 1.2不同的疫苗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 1.3疫苗保存温度:活疫苗一般在-15 ℃条件下保存;灭活苗、球虫疫苗应在2~8℃条件下保存.无论何种疫苗均不可反复冻融.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省商河畜禽服务中心李刚:在与养殖场交流防疫经验时,不少人认为防疫就是给鸡群接种优质的疫苗,认为使用了优质的疫苗,鸡群的发病率就会降低,鸡的抗体保护水平就会很高。我认为这只是选择疫苗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生产中,不少养殖企业都选择优质疫苗进行接种,结果鸡照样发生疾病,我认为这与疫苗接种的时机不当有直接关系,因为养殖场往往凭感觉用疫苗,并不是针对鸡群的抗体效价科学用苗。另外,在选择疫苗时,还应看该疫苗在大范围内的防疫效果,如果效果差,养殖场最好不要使用这种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前传染性疾病仍是养鸡业的主要威胁,其中细菌性疾病是鸡群多发疾病之一。在减少抗生素使用和禁止某些抗生素使用的健康养殖理念下,细菌性疾病的科学预防和治疗给养鸡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条件下,细菌疫苗的接种有助于防止或减少某种细菌对鸡群的感染,而细菌灭活苗已是种鸡免疫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疫苗接种,可以刺激鸡体产生高水平的免疫应答,不仅保护鸡只本身免受特定病原体的侵害,而且还能将母源抗体传递给雏鸡,防止雏鸡的早期感染。但是,如果疫苗使用不当则会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如过强的疫苗反应,接种部位的组织损伤,严重时会出现“免疫后出血综合征”,甚至造成免疫失败等。因此,传染性疾病在接种细菌灭活疫苗时一定要了解其特性并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6.
一 鸡群的健康状态 通常饮水免疫只针对健康鸡群,因为可以用做饮水接种疫苗基本上都是活疫苗,会产生一定的应激。鸡在患病时免疫力下降,如果此时接种,会使病情加重。接种疫苗后,要注意观察两天,看有无不良反应,同时须补充电解多维,以减少应激。  相似文献   

7.
<正>在现代化养殖体系中,新生仔猪无法从环境中获得铁元素,若不额外进行补充会造成贫血,从而减缓仔猪的生长性能,造成严重经济后果。疫苗冷链是指疫苗从生产企业到动物接种的冷藏保存过程,它包括疫苗在出厂包装、运输、分销、使用单位的冷藏储存及疫苗稀释与接种环节的保存,冷链每一环节的保管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如果某一环节温度不符合要求,都有可能降低疫苗效价,导致  相似文献   

8.
一疫苗的保存运输为了使疫苗在使用时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价,必须保证疫苗从出厂到接种之前冷链的完整,进口疫苗一般要求保存在2~8℃。疫苗出厂→公司→鸡场→免疫接种,运输和使用前的保存应采用专用保温箱,并将疫苗放在下层,有条件的还应该加装温度自动报警  相似文献   

9.
《北方牧业》2012,(21):28
<正>疫苗的合理使用是关系到免疫成败的关键。疫苗接种前,要认真阅读瓶签及使用说明书,不得任意变更;养猪户应按照以下方法合理使用疫苗。1注射病毒性活疫苗的前后各4天内不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等,两种病毒性活疫苗一般不要同时接种,应间隔7~10天,以免产生相互干扰。2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生素,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3抗生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一般没有  相似文献   

10.
1 使用疫苗的注意事项 1.1 活疫苗 一般是经过人工致弱的微生物,也可能是自然弱毒力微生物.使用途径是口服、注射、滴鼻、点眼、气雾等.当用到动物机体上以后,会再次增殖,放大数量.如果机体有特异性抗体或抗生素存在时,这种放大作用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家禽即使已经接种疫苗,有时也会发病。是疫苗的质量不行吗?可能是,但更为常见的是疫苗混合贮存及接种方法不正确。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疫苗,每一类型疫苗都规定有要遵循的标准。本文概述几种比较常见疫苗接种方法及错误处理疫苗是如何导致鸡群发病的。  相似文献   

12.
猪蓝耳病活疫苗在贮存、运输和使用方法的各个环节必须在规定的冷藏环境下运行。如果哪个环节出现"断链",疫苗就会明显降低效价,甚至完全失效,导致接种猪后不仅不能刺激猪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及产生高水平的免疫抗体,而且还出现副反应甚至死亡现象。疫苗的正确贮存、运输以及使用是提高猪蓝耳病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马希景 《猪业科学》2003,20(2):29-30
通过饮水接种疫苗仍是养鸡生产上使用的一种主动免疫常用方法。正确地使用饮水接种疫苗 ,乃是保护鸡群免受疫病危害的一种有效技术措施。通过饮水接种获得保护的疾病主要有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及禽脑脊髓炎等。影响饮水免疫成效的因素较多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1 停止饮水时间 为了使鸡群中大部分鸡都得到有效的疫苗接种 ,必须使鸡产生适当程度的渴感。根据经验 ,大多数鸡群要经过 2 h才能使鸡产生渴感 ,然后再给予疫苗。但是 ,还要根据环境因素 ,特别是舍温进行调整。如果舍温高 ( 2 9℃~ 32…  相似文献   

14.
疫苗的特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这两种疫苗均有其各自的特征。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有必要首先对其各自的特征进行充分的理解。 一、免疫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活疫苗病毒必须首先在接种部位进行增殖,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到达最易增殖部位,再不断重复地进行增殖,并在此期间产生免疫抗体。活疫苗的免疫出现时间比灭活疫苗的免疫出现时间略早。活疫苗接种后7~10天,灭活疫苗接种后14~20天就能获得抵抗野外强  相似文献   

15.
l 疫苗使用前 ,应检查药品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对过期、无批号、物理性状及颜色异常或不明来源的疫苗 ,禁止使用。2 疫苗的保存、运输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的温度、条件进行。如Ⅰ系、Ⅳ系等冻干疫苗应在 - 15℃以下保存 ,油乳剂灭活茵应在 2~ 8℃保存。3 一般疫苗接种前后 3d内 ,饮水中应加入抗应激类药品。特别是鸡群的产蛋期 ,如需接种疫苗 ,一定要用如欧多补、速补、维利素等药品 ,以减少应激反应 ,防止产蛋率下降。4 疫苗用量不要过度贪大 ,否则会因强烈应激反应 ,造成免疫抵制 ,影…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疫苗免疫后鸡群的生长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鸡群的ELISA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以及对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鸡群的HI抗体水平,评价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 CA株 CF株)在石家庄地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免疫效果、免疫持续期以及是否会产生免疫抑制。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蛋鸡和肉鸡后,均没有观察到因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蛋鸡和肉鸡均安全。疫苗接种蛋鸡后14 d、28 d、42 d、60 d和90 d,接种肉鸡后14 d、21 d、36 d攻毒保护率均达80%以上;商品蛋鸡接种疫苗后90 d其ELISA抗体水平仍高达6500以上。ND HI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后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无显著影响,不引起免疫抑制。结论:试验疫苗安全、有效,质量稳定,适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仍然有一些养鸡场、专业户的雏禽在新城疫免疫接种时,由于母源抗体和疫苗选择不当、免疫接种途径的错误、疫苗接种间隔过短或过长、疫苗质量不良、运输造成疫苗减效或失效、使用时超过了有效期、免疫接种不细、传染性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或鸡群内已潜伏有强毒或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等等原因,都可造成接种免疫失败,发生鸡新城疫。对于这些单位来说,如果能正确采取恰当  相似文献   

18.
疫苗接种是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近年来,一些免疫鸡群常常发病,给养鸡生产造  相似文献   

19.
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疾病的有效措施,但经常会接种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免疫程序不合理,如疫苗接种的时机不当、疫苗接种次数不当、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会导致接种失败;动物自身的健康状况不良也会导致免疫失败;疫苗使用方面,如疫苗质量不合格、疫苗减效失效、疫苗选择不当会导致接种失败;接种时操作不规范,如接种剂量不足、接种途径不当、稀释剂选择不当会导致接种失败。  相似文献   

20.
大型鸡场在疫苗接种时,依靠的是群体免疫技术。这种同时给数千只鸡接种疫苗的技术,其目的也跟逐只接种时相同,是给每只鸡一个剂量的疫苗。为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接种时不仅疫苗的剂量必须恰当,而且为了疫苗病毒的复制和激发免疫应答,疫苗还必须是活的。一、活毒(菌)疫苗所有群体免疫技术都使用活的病毒或细菌。这些疫(菌)苗的管理和保存都必须依照制造厂家的说明书要求进行,暴露于高温、日光或化学药品均可导致疫苗的灭活。现在通过喷雾气溶胶粒途径进行群体免疫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饮水免疫。在有些场合喷雾免疫是有利的,但饮水免疫的方法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