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RP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RP平均含量分别为(25.62±7.03)、(31.68±8.16)、(58.61±9.38)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中毒程度的加深而升高(P<0.01)。治疗后,有96.4%患者血清CRP浓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CRP的检测可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疗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血浆的巨噬细胞集落因子 (M- 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 ACS患者和健康成人各 30例 ,采用 ELISA法检测 ACS患者发病后第 1、2、3、7、1 4天血浆中的 M- 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 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 ,同时检测 30例健康成人的 M- CSF、CRP和 TNF-α作为对照。结果 :ACS患者发病后第 1、2天血清M- CSF、CRP和 TNF- α的水平均较对照组高 (P<0 .0 1 ) ;但 ACS患者血清 CRP和 TNF- α的水平只在发病初期 (1~ 3d)增高 ,而 M- CSF在整个急性炎症过程中均显著增高 (P<0 .0 1 )。结论 :M- CSF是反映炎症过程的敏感指标 ,检测 M- CSF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 ACS急性炎症过程是否结束 ,对 AC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黄疸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机制及丹参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阻塞性黄疸 (阻黄 )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与中性粒细胞 (PMN)的关系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48只分为 4组 :假手术对照组 (SO+NS)、阻黄组 (BDL +NS)、治疗对照组 (SO+SM)及丹参治疗组 (BDL+SM) ,于胆管结扎第 7、1 4天两个时相点分别检测门静脉内毒素、小肠髓过氧化酶 (MPO)和小肠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 ,观察肠粘膜结构变化。结果 :BDL+NS组第 7、1 4天两时相点 ,内毒素逐渐增高 [(1 .0 77± 0 .336) Eu/ m L→ (2 .1 85± 0 .566) Eu/ m L ,P<0 .0 1 ] ,小肠 MPO活性升高 [(2 .850± 1 .2 2 0 ) U/ mg→(4.92 9± 1 .371 ) U/ mg,P<0 .0 1 ] ,小肠 DAO活性逐渐下降 [(1 .70 3± 0 .355) U/ mg→ (1 .2 1 8± 0 .40 7) U/ mg,P<0 .0 5] ,肠粘膜损伤评分升高。 BDL+SM组第 7天时与 BDL+NS组比较内毒素降低和 DAO活性升高均很显著 ,基本接近 SO+SM组水平 ,第 1 4天时与 BDL+NS组比较内毒素显著降低和 DAO活性显著升高 ,但与 SO+SM组差异仍有显著性 ,而 BDL+SM组的 MPO活性却逐日增高 ,第 7、1 4天时与 BDL +NS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PMN聚集并活化是阻黄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 ;丹参能早期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 ,但不是通过阻止 PMN聚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4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 40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 IL- 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 90 .0± 2 56.0 ) mg/ L vs(61 .0± 7.3) mg/ L,t=5.65 P<0 .0 0 1 ] ;1 2例完全缓解者缓解后血清 IL- 6水平较缓解前明显降低 [(80 .2±1 0 .0 ) mg/ L vs(31 0 .6± 45.0 ) mg/ L ,t=1 7.2 7P<0 .0 0 1 ]。结论 :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 IL- 6水平的变化 ,可以判断病情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 C反应蛋白 (CRP)、血小板计数 (PL T)和血糖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动态测定 58例肺炎合并 SIRS患儿 (SIRS组 )的 CRP、PL T和血糖 ,同时与非 SIRS的肺炎患儿 (非 SIRS组 )和正常儿童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非 SIRS组的血糖、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而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SIRS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非 SIRS组 (P<0 .0 1 ) ,PL T显著低于非 SIRS组 (P<0 .0 1 )。符合诊断标准 3项以上的患儿 48h血糖和第 5天 CRP持续不降 ,72 h PL T明显下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联合检测肺炎患儿的血糖、CRP和 PL T计数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度 ,血糖、CRP持续性升高、PLT持续下降 ,预示有发生 MODS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58例经口服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组(A组,32例)和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组(B组,26例),通过观察患者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给药次数、总药量、血液灌流次数、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A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在抢救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优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且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 (CRI)不同损害期患者血清脂蛋白 (α) [L p(α) ]水平和临床意义以及血液透析 (HD)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浊度法测定了 2 2 9例 CRI患者和 96例健康人的血清 (Lp(α)水平 ;对肾功能损害不同期的 Lp(α)水平作比较 ,并与血肌酐 (Scr)水平做相关分析 ;比较非 HD组及维持 HD组的 L p(α)水平。结果 :CRI患者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L p(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P<0 .0 1 ,P<0 .0 0 1 ) ,血清 Lp(α)水平与 Scr呈中度正相关 (r=0 .54,P<0 .0 1 ) ,HD组较非 HD组 Lp(α)水平增高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CRF患者随着肾功能损害的加重 ,血清 Lp(α)水平增高 ,HD可使其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AOPP)血清心肌酶谱变化与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20倒AOPP患者第1、3、7、11天血清各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澈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胆碱酯酶(CHE)含量的变化,同时选择4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OPP患者血清心肌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中毒程度越重,CHE活性越低,心肌酶升高越明显(P〈0.05或0.01)。在中、重度AOPP均出现ST-T异常、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在部分重度AOPP还出现了呼吸衰竭(发生率21.1%)。结论:AOPP中毒程度越重.血清心肌酶增加越明显,心脏和肺脏损伤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体会,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经口服的重度中毒患者,除彻底洗胃外应留置胃管。洗胃后清洗口腔及全身皮肤,更换衣服,避免农药重吸收;经皮肤有机磷农药中毒者,首先彻底清洗皮肤及更换衣服;应用解毒药物,输新鲜血液及支持对症治疗。结果:285例中治愈271例,占95%;死亡14例,占5%。4例重度中毒患者,次日抽出胃液中仍存在有机磷农药气味,采取重复洗胃,获得了满意的抢救效果。2例患者早期输新鲜全血,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结论: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要早诊断、早治疗。洗胃要尽早、充分、彻底。解毒药的应用要及时,正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和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进行血清PCT和CRP检测,并对AECOPD组进行胸片检查。(1)比较AECOPD组治疗前后以及AECOPD组与COPD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2)比较合并和不合并肺炎AECOPD患者上述两项指标;(3)对AECOPD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 a,比较出院后3个月内和3个月后急性加重患者、1 a内急性加重1次和1 a内急性加重>1次患者之间治疗前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1)治疗前,AECOPD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COPD组(P<0.01);治疗后AECOPD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RP水平仍高于COPD组(P<0.01),PCT水平与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炎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不合并肺炎组(P<0.01),出院后3个月内加重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3个月后急性加重患者(P<0.01),1 a内急性加重>1次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急性加重1次患者(P<0.01)。结论 PCT、CRP可能参与AECOPD发生的病理过程,两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于AECOPD诊断、病情判断及短期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救治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5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其中30例为院前现场彻底洗胃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20例为院前现场未洗胃或洗胃不彻底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配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两组均能抢救成功,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6.67%,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0.00%。结论院前现场彻底清除毒物,早期重复应用抗胆碱能药与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导致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的有关因素及其产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死率为16.5%,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为5.7%;死于胆碱能危象11例(37.9%),呼吸衰竭15例(51.7%),阿托品中毒2例(6.9%),解磷定过量1例(3.4%)。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清除毒物不彻底,阿托品用量不当,停药时间过早,胆碱酯酶复能剂应用不当,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方法不当。结论:正确判断病情是减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研究溴隐亭和克罗米芬对乌鸡血液中生殖激素水平、就巢时间和产蛋性能的影响。将36只就巢的丝羽乌鸡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第1~2天每只口服溴隐亭1.25mg/d,第3~7天每只口服克罗米芬12.5mg/d;Ⅲ组第1~2天每只口服溴隐亭0.625mg/d,第3~4天每只口服溴隐亭1.25mg/d,第5~6天每只口服克罗米芬25mg/d,第7天每只口服克罗米芬12.5mg。试验结果表明,Ⅱ组血液中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血液中雌激素水平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Ⅰ组平均就巢时间最长,为8.58d,Ⅱ组为6.67d,Ⅲ组为6.83d;Ⅰ~Ⅲ组处理后1个月内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37.72%、59.65%和53.51%,Ⅱ组和Ⅲ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组的平均蛋质量分别为43.86、44.65和44.16g,蛋形指数分别为1.306、1.312和1.323,蛋壳厚度分别为0.327、0.338和0.332mm,溴隐亭和克罗米芬对后3项指标的作用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苏萍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3):292-292,299
目的 :提高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成功率。方法 :按洗胃时胃管插入长度的不同将 10 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B组各 5 0例 ,A组延长胃管插入至 5 5~ 70cm ,B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 45~ 5 0cm洗胃。结果 :延长胃管插入可缩短洗胃时间 [( 2 2 .2 3± 5 .64 )vs( 3 5 .42± 3 .48)min] ,两种洗胃方法对有机磷中毒的不良感觉及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在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时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反复洗胃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洛赛克对服毒患者洗胃后急性胃粘膜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37例服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 8例和实验组6 9例,两组均给予解毒剂、补液和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在洗胃的同时给洛赛克首剂4 0 mg静脉注射,次日起2 0 mg每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为5 d;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第5天的胃液p H值、粪便潜血试验,治疗后第5天行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天实验组胃液的p H值为(5 .89±0 .6 6 ) ,对照组为(4.12±0 .71) ;治疗后第5天实验组胃液的p H值为(6 .0 5±0 .72 ) ,对照组的为(4.97±0 .8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1)。治疗后第3天实验组粪便潜血阳性者31例,对照组为5 2例;第5天实验组粪便潜血阳性者2例,对照组为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 ;治疗后第5天胃镜检查实验组正常的有5 8例,胃炎及十二指肠壶腹炎11例,胃溃疡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3、4 0、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结论:早期应用洛赛克能有效地防治服毒患者洗胃后的急性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日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腹腔镜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乌司他丁组)和B组(对照组)各20倒。A组在术前1天、术中和术后第1~3天给予2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B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天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同时于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3天测定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ALT和AST术后第1、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ALT和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术后TBIL、ALB无明显变化(P〉0.05)。术毕及术后第1天B组患者Cor和CR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患者术后Cor和CRP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其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应激反应.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应用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及脱呼吸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出现呼吸机肺炎、中间综合征、和反跳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循证策略聚束化管理能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MP)冲击疗法和地塞米松 (DEM)常规疗法治疗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 6 0例随机分为 MP组和 DEM组 ,每组 30例 ,MP组用大剂量 MP冲击法 (第1~ 3天 2 0 mg/ kg·d,第 4~ 6天为 15 mg/ kg· d,第 7~ 9天用 10 mg/ kg·d,静脉给药 ;第 9天后改用强的松口服维持 ) ,DEM组用地塞米松 (0 .1~ 0 .3mg/ kg· d静脉给药 )。治疗后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的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比较 ,MP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的时程明显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MP组平均住院天数也较 DEM组缩短 (P<0 .0 5 ) ;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大剂量 MP冲击疗法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优于 DEM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对比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处理前后的心电图,比较轻、中、重度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7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58例(占77.3%),无明显改变者17例(占22.7%)。58例心电图改变以各类心律失常最多见,且以窦性心动过速占首位(37.3%),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28.0%)、ST-T改变(21.3%)、T波改变(18.7%)。心电图改变与中毒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ECG可作为判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一、病因畜禽采食了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牧草、蔬菜、稻谷、水果等作物,或是喝了有机磷农药污染的水,误食拌过或浸过有机磷杀虫剂的种子等均会引起中毒。二、症状1.神经症状。轻度中毒表现沉郁或不安。中度中毒表现惊恐不安,兴奋奔跑,肌肉震颤,从面部小块肌肉开始,逐渐扩展至全身。重度者,狂暴不安,无目的冲撞,全身肌肉痉挛,卧地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