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渔业系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概况,对该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对整个开发过程作了总结,对该软件适应的系统环境,采用的关键技术、软件的功能和特点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据普查,福建省现有各类海洋捕捞渔船32556艘,平均功率45.9kW。其中拖网渔船4425艘,占总功率的53.3%,产量占总海捕量的42.3%,受燃油涨价和资源衰退影响,许多拖网船亏本经营、全省现登记在册的定置网渔船有7389艘,定置渔船的大型化、钢质化,并向外拓展已成潮流。全省围网船376艘。全省现有渔船总数太多,捕捞结构不合理已成主要问题,减船转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海洋捕捞渔船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海洋捕捞渔船换证数据库,运用现代软件工程的方法,介绍了海洋捕捞渔船分析系统(M arine F ish ing Vessel Analysis System,以下简称MFVAS)。首先从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了MFVAS的功能,如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信息查询、报表打印、系统管理等;其次介绍了MFVAS的系统设计,主要有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层级”设计、图表设计等;同时简要说明了系统的实现,包括开发工具VB.NET、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0等。最后概述了MFVAS的实际应用,指出了渔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讨论了MFVAS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全面概述冰岛海洋捕捞渔船和渔具,内容包括:捕捞船队、渔具和选择性装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漳州市的实际出发,从近年来全市海洋渔业生产事故发生情况入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而介绍了防范事故发生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勇  程家骅  陈挺 《水产学报》2022,46(2):298-309
海洋捕捞渔船现为属地化管理,但其海上生产具有跨地区管辖水域作业特点.传统上,各地渔船因在近岸水域沿袭地方捕捞经验与传统捕捞习惯,均具显著的地方特性.但随着捕捞渔船的钢质化、大型化,海洋捕捞的作业空间不断扩展,了解与掌握当前海洋捕捞是否具有区域特征差异,对于渔业抽样统计调查研究和精准渔业管理有着重要的科学理论指导意义.本...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渔船捕捞机械的发展是随着海洋捕捞作业结构和作业海域的变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60年代,由于国营渔轮向较大的钢壳船发展,群众渔船的机动化,作业海域外延,网具加大,要求起放网实现机械化.50年代国营拖网渔船大多是183千瓦以下钢壳渔船,采用并联式机械传动的绞纲机,单滚筒绞拉力一般为2吨;60年代,以串联式绞纲机为主,采用机械传动或电传动,并在295千瓦以上渔船上开始使用工作压力为2.5兆帕的低压液压绞纲机.随着灯光围网渔船的发展,开始小批量生产电动动力滑车。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国营拖网渔船推广使用由叶片泵、三作用叶片马达及相配套组  相似文献   

8.
我国渔船捕捞出险概率高达18%,是名副其实的高危行业,开展渔船安全保障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渔船捕捞生产过程的分析,确定渔船捕捞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建立捕捞生产过程事故规律模型及渔船生产安全因素交互模型。针对渔船捕捞生产不安全因素,本文提出了提升渔船设计能力、建立渔船通讯网络、完善监管机制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1我国的能源和资源问题及渔船耗能问题 能源和资源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头号问题,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石油消费国之一。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严重的供不应求造成油价节节攀升。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光华 《海洋渔业》1993,15(2):51-55
<正> 一、海洋捕捞马力的现状和基本特征以80年代初为起点,我国海洋渔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海洋捕捞马力急剧膨胀,渔业资源恶化,生产效率下降,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限制和削减海洋捕捞马力,但至今成效不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渔船材料的分析比较,确定更新木制渔船的材料为玻璃钢。综合分析国内外玻璃钢渔船的连接技术及结构形式,确定了玻璃钢渔船舷侧结构、甲板与上层建筑以及舭龙骨的连接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玻璃钢渔船的板架结构形式为梯形结构,塑料泡沫芯材。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对2001—2006年福建近海捕捞区域、作业类别进行计量比较和有效性分级。结果表明:福建近海捕捞6个地市的年捕捞平均能力利用度变化范围为79.0%~85.8%,平均82.7%,其中以福州和泉州为最高(100%),其次为宁德(91.9%)、莆田(84.4%)、漳州(75.7%)、厦门(44.3%),年平均能力利用度于2005年出现下降。6种作业的年平均捕捞能力利用度为66.3%-75.9%,平均72.3%,其中以拖网、围网和张网为最高(100%),其次为其它(70.6%)、钓具(33.8%)、最低为刺网(31.1%),年平均捕捞能力利用度基本呈逐年持续下降态势。有效性分级的6年平均结果为:福州和泉州为1级,宁德为1.8级,漳州为2级,莆田为2.2级,厦门为3.5级。拖网、围网和张网为1级,其它作业为2级,钓具为3.2级,刺网为3.5级。评价结果揭示,福建近海捕捞能力过剩日趋严重,渔获选择性较低的作业的能力利用度较高,有效缩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和优化捕捞作业结构,是当前渔业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1996—1997年,我们设计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鱼笼,在东山、漳浦两地进行鱼笼诱捕鱼类的一系列海上生产试验。本文主要介绍这几种鱼笼的结构及该种作业在生产上的渔法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提高中小型渔船起网机安全性的建议@梁维波$锦州市海洋与科学研究所!辽宁 锦州 121013 @石达阁$锦州市海洋与科学研究所!辽宁 锦州 121013 @于春水$锦州市渔船检验处!辽宁 锦州 121013渔船;;起网机;;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标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拖网网次渔获量的数学表达式入手,在假设捕捞效率与拖网作业宏观技术水平呈幂函数关系的情况下,推导出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和捕捞努力量指数的数学表达式。公式表明一个海域(或渔场)所投入(或所承受)的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不仅与单位渔船数量(决定渔具数量)和单位渔船主机功率有关,而且还与渔船类型(性能)、拖网网型、作业技术水平和作业时问有关。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各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为底拖网作业的捕捞努力量标准化计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而且在进行不同底拖网网型捕捞努力量标准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其年间的标准化。因此,该公式能较全面、较真实地反映底拖网作业的捕捞努力量面貌,有助于较合面地描述和理解捕捞努力量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3–2007年1–5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表温(SST)、海面高度(SSH)等海洋遥感数据,以作业次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建立SST、SSH的适应性指数模型。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并对2003–2007年1–5月的HSI值与实际产量和作业次数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AMM和GMM均拟合较好,HSI>0.6时,A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6.75%和89.82%;G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4.30%和85.80%,AMM稍优于GMM。利用2008年1–5月的阿根廷滑柔鱼生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IS>0.6的海域,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4%以上,作业次数占总作业次数的68%以上;基于SST和SSH的AMM 栖息地指数模型可用于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的实时动态预报,为该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锡旸 《海洋渔业》1987,9(5):198-203
<正> 一、指标体系渔船因船型、机型及推进型式区别,其经济性也必不同,为了探讨其间关系,我们把渔船技术装备用若干技术指标表示,把渔船经营效果用若干经济指标表示,而两者关系再用若干综合指标表示,全体构成一个指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3–2007年1–5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表温(SST)、海面高度(SSH)等海洋遥感数据,以作业次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建立SST、SSH的适应性指数模型。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并对2003–2007年1–5月的HSI值与实际产量和作业次数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AMM和GMM均拟合较好,HSI>0.6时,A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6.75%和89.82%;G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4.30%和85.80%,AMM稍优于GMM。利用2008年1–5月的阿根廷滑柔鱼生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IS>0.6的海域,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4%以上,作业次数占总作业次数的68%以上;基于SST和SSH的AMM栖息地指数模型可用于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的实时动态预报,为该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