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与雇主谈判签订的劳动合同往往只对雇主有利。最近成立的太原市进城务工委员会,将代表农民工与用工单位进行劳动谈判并签订劳动合同,为在太原市打工的农民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
肖克  生李美 《新农村》2005,(10):27-27
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工资支付行为,贵州省人民政府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使农民工讨还血汗钱多了一件利器。贵州省人民政府明确提出,工程承包企业、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用工企业招用农民工后,应在三个工作日内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中必须有明确的劳动报酬、工伤保险等条款.并按分级管理原则在一个月内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用工企业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农民工工资,要向农民工提供工资支付清单,并按规定保存两年以上,用工单位不得伪造、隐匿、销毁工资支付记录。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进城务工,求职不上当是他们的最大愿望,而签订好劳动合同是他们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在此笔者提醒广大农民工一定要把签订劳动合同当回事,千万不能因为签订劳动合同造成自己被侵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民工劳动管理不够规范。一是劳动合同制度执行不够严格。许多用人单位没有按照政策要求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或是签订了"霸王"合同。二是劳动安全防护措施不够严密。在一些需要安全防护岗位(高温、高粉尘)工作的农民工,普遍存在无防护措施或有防护措施但不够严密的现象。三是工伤补偿覆盖面不够宽。许多农民工在发生工伤事件后,往往得不到用工单位的全部补偿,甚至出现拒绝承担医疗费用现象。  相似文献   

5.
张金来 《新农业》2010,(8):63-63
<正>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农民工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如果用人单位执意不肯签,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反映情况,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督促其签订。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农民工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申育林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7):110-110,111
近几年来,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社会造成事后维权艰难,甚至陷入生活贫困的境地。农民工在务工中应当注意签订劳动合同,保留证据,以保障自身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7.
《农家科技》2006,(5):12-12
“今后,使用农民工的老板要在年初首先为企业缴纳工资保证金。”2006年3月12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为保证2007年彻底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劳动保障部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其中有3项主要措施: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实施劳动部门用工登记制度,以及农民工工资  相似文献   

8.
近日记者从长春市政府获悉.长春市将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文件为在长工作的农民工.提供住房优惠政策.农民工如果自行安排居住场所的.用工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住房租金补助.并可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9.
杜宇 《云南农业》2005,(9):35-35
最近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和全国总工会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以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按照要求,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应当依法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用工备案。用人单位不得采取欺骗、威胁等手段与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应当了解该用人单位是不是经过工商登记的合法经营企业,该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同时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把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条件在合同中予以约定。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重边缘化的公共物品供给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乐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01-16003
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一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基本设施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农民存在“行路难”问题、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较低、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农民教育供给短缺;二是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与水平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具体表现在:农民工通过政府渠道就业少、遭到城市安居工移的隔离、难以得到城市社会保障。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失衡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被农村和城市双重边缘化危机。为了切实缓解新生代农民工被城乡双重边缘化问题,提出了完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一是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实现城乡公共物品均衡化;二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三是以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为先导,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秀艳  邓楠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139-141
现实中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权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其难点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企业的社会责任尚未到位,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承担不起社会保险和维权费用,农民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是主动维权的内在制约因素等。只有综合解决这些难点,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苏世海  汪泓  刘倩  刘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14-19117
调查分析了农民工目前的权益受损状况,结果不容乐观:农民工培训权益总体情况稍差;农民工休息休假权利受损严重;农民工工作环境和健康防护措施不力;农民工获得合法劳动报酬权利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害;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供需缺口较大。结合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民工在不加入维权组织和加入维权组织2种情况下所获收益的多少以及其作出的战略选择,得出农民工加入维权组织是一种理性行为,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证了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工会组织的强硬名声对于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会起到积极作用。对现有农民工维权组织运作效果进行了分析,表明农民工自己的组织作用一般,而工会组织在农民工维权方面大有可为。农民工维权更倾向于合法方式,为进一步完善工会维权,说明了工会替农民工维权的正当合法性,并提出了工会提高自身强硬名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进城务工人员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制度歧视、生活压力是外在因素;信心不足、自身素质不高是内在原因。进城务工人员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自信心,在与城市人磨合中寻求自我。  相似文献   

15.
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低和居住条件不好,难以享受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是制约农民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民工应提高自身素质,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弊端,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工会组织,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戴建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27-12830,12833
在对农村务工人员职业身份进行界定基础上,介绍了农民工称谓缺乏科学性的具体表现,剖析了农民工称谓的负面影响,探讨了改变农民工称呼及身份的遐想。  相似文献   

17.
涉外民事责任竞合因其牵涉的双重法律关系及涉外因素而呈现出法律选择上的多元价值的竞逐,不仅表现为法律的确定性与个案适当性的博弈,而且表现为合同的预期价值与弱者利益保护的公正价值上的冲突。区分合同类型和损害类型进行法律选择才是解决价值冲突的应然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土地流转合同的类型和有效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指出集体组织成员资格和政府批准是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效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效力界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规模扩大和城市失业人口增加的双重压力,使传统的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工就业的需要。农民工创业意识强烈,并通过创业示范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将农民工转移就业内生化,因而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路径。优化创业环境、拓展农民工社会网络、增强创业服务及培训、建立创业孵化及园区等,应该成为地方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以完美贝叶斯均衡赛局模型,研究审计师的法律责任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初次审计定价策略。研究发现,若考虑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当初次审计合约的签约与前期审计服务质量无直接关联性时,审计定价策略会产生分离均衡;当初次审计合约的签约与前期审计服务质量有直接关联性时,会产生混同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