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收入水平、城市化率等指标是影响水产品消费量的重要因素,探讨人均GDP增长对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客观评判中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特征。借助1981—2015 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了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均GDP增长变化是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增长的单向Granger 原因,即经济收入增长有助于提高水产品消费量;人均GDP对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冲击力度大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对于人均GDP的冲击力度,保持收入水平增长是促进水产品消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化肥投入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直以来化肥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的物质投入,然而,由于受施用技术、施用方法、施用时间的影响,化肥施用的很大一部分未被利用而流失到了周围的环境中,化肥施用量越高,流失到环境中的数量越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高。本文在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化肥施用强度和施用密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化肥施用带来的土壤、水、大气等的环境污染,进而探讨了流域农业经济增长与化肥施用残留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期能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减少化肥污染。  相似文献   

3.
利用陕西省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取了四个资源环境承载力主成分即资源供给、环境质量、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通过ArcGIS 自然断点分级将承载力分为五个等级,即高承载地区、较高承载地区、中等承载地区、较低承载地区和低承载地区,分析了陕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综合承载力分布表现为关中高,陕北次之、陕南低的特征;资源供给承载能力关中最高,陕北中等,陕南承载能力最低;环境质量承载能力为渭南、榆林为属高承载力,安康及商洛最低;社会经济承载力陕北高,关中及陕南较低;基础设施承载力为宝鸡和咸阳高,铜川低。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不均,整体上各区域承载力表现出微弱的增加趋势,其中陕北地区承载力增加最大。陕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与能源利用、耕地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GDP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研究为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均衡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6—2011年安徽省资源环境的相关数据,从资源压力、环境压力2方面构建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资源环境压力指数,进而运用RBF模型对1996—2011年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演变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预警指数和警度标准对1996—2011年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预警状况进行分析,旨在为安徽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参考,使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结果表明:RBF模型有较高的模拟仿真精度,能够较好地拟合1996—2011年安徽省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和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的发展趋势。安徽省资源压力预警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警度由“中警”上升到“巨警”。环境压力指数在1996—2011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其预警指数在2004年以前基本处于“中警”格局,但2004年以来,这一指数明显增大,警度由“中警”逐步转变为“重警”和“巨警”状态。可得出结论,影响安徽省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均用电量、人均用水量、自然灾害受灾面积比重、能源消费标煤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是今后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EKC研究:以化肥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演变问题,开展农业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研究,验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用化肥使用量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方法】本文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我国及31个省市1952到2007年间的化肥、人口、农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除少数省市外,我国和大部分省市的化肥投入量无论在人均还是总量上都与人均农业总产值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且均已出现拐点并跨越峰值,说明我国化肥的投入量已出现整体的下降趋势。而部分出现倒U的省市化肥投入量还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结论】总的来说,我国化肥投入为增产手段的趋势已基本得到了扭转,人们消费行为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江苏省GDP与物流业之间的经济增长关系,以江苏省1986-2012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人均GDP、进出口总额、物流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港口货物吞吐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Eviews软件对江苏省GDP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了物流业增加值、港口货物吞吐量影响因素在内的江苏省GDP的预测模型。同时,通过建立物流业增加值、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从而对江苏省GDP进行预测。实证分析表明物流增加值和港口货物吞吐量与江苏GDP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这两者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对该省GDP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江苏省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值分析的贵州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定量分析贵州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结构、功能特点、生态经济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了2001-2010年贵州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情况,并对能值自给率、进出口能值比、人均使用能值、能值密度、环境负荷率,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1.34%,但有1/2以上来自不可更新资源及产品增加的能值,表明贵州社会经济系统财富的增加,是建立在本地储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之上。(2)系统所需能值99%来自系统内部,系统GDP逐年增加,人均使用能值也以年均11.14%的速度上升,但表征环境压力的环境负荷率却以31.70%的速度逐年递增,表明经济财富的增长是以对环境更大速度的毁坏为代价,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贵州省可持续发展指数逐年下降。(3)农业子系统能值产出介于4.82×1022~5.96×1022 sej之间,年均增长率为1.88%;投入的能值介于2.79×1023~3.14×1023 sej之间,年均增长率为-1.27%,表明农业子系统生产效率不断提高。(4)农业子系统能值在系统中所占比重以8.43%的速率逐年下降,使贵州省的产业结构由原来的“321”型变成了现在的“231”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贵州农业子系统的能值投入绝大部分是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务输入,机械、化肥等能值的投入很少,表明贵州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  相似文献   

8.
摘要:基于2001-2007年铜川市的生态环境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铜川市的环境的脆弱性的变动规律。结果显示:铜川市的环境脆弱性指数在2001-2007年之间,呈现出“大幅上升--大幅下降--小幅上升--小幅下降”的变化规律。在这7年中,只有2005、2007年的环境脆弱性指数小于1,处于轻微脆弱状态;其余5年的环境脆弱性指数均大于1,处于严重脆弱状态。其中环境脆弱性指数最大的年份2002(6.5624)是最小的年份2005年(0.3259)的20.13倍。建议铜川市政府应该加大污染治理本年投资总额、增加人均区绿地面积、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和排放达标率、控制噪声等方面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驱动因子对昆明市耕地变化的影响,根据2000—2010年耕地数量逐年递减,建设用地逐年增加的情况,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研究模型,探究影响昆明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昆明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因子、人口因子和技术因子。经济因子(昆明市GDP、工业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耕地减少中处于主导地位;人口因子(总人口数)间接产生一定的作用;技术因子(农机总动力)影响趋势逐渐增强。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面积递减的速度呈加快趋势。耕地的减少和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和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发展与低碳经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经济,它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文就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面临养殖业环境污染和粮食安全两大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我国畜牧养殖业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应通过畜禽污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营养调控措施,实现节能减排;合理利用农工业废弃物资源,包括合理利用秸秆、粮油食品工业等废弃物资源,实现节粮生产,并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大力发展循环养殖模式,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当前我国畜牧业实现向低碳经济型转型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应突破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After comple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t Yangtze River, protecting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is are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actor in comprehensive progress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of Chongqing City. The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are one of the cru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ree Gorges Area and they are also the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of Chongqing City. At this point, firstly, the discharge, present situation, prospect and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s in Chongqing are summarized. Secondly, the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 Then, the way and foreground for recycling the wastes with new techn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countermeasure for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after comple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t Yangtze River is brought up. The study on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will be beneficial not only to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ree Gorges Area, bu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hongqing City as well. In a word, it will have great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12.
基于STIRPAT模型的广州市耕地变化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根据广州市1978-2005年耕地面积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及富裕度与耕地占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诸多因素中,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主导因素,而是人口、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共同综合作用影响着耕地面积的变化;在观察的数据范围内,富裕度和耕地面积之间并未形成类似环境Kuznets曲线。据此认为,对于缓解广州市的耕地面积减少的压力问题,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统筹决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河南省2000—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通过生态赤字、生态承压度与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11年间河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5318 hm2增加到0.8220 hm2,除2003年外均处于上升趋势中;(2)人均生态足迹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其中人均生物足迹先降后升,能源足迹不断上升,建设用地足迹增速最快,化石能源用地足迹比重最大;(3)11年间人均生态赤字由0.2479 hm2增加到0.5238 hm2,处于上升趋势中,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承压度经历了反复的下降与上升过程;(4)万元GDP生态足迹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1.4640 km2下降到2010年的0.5481 km2。中原经济区建设契机下为实现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应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造农业强省;优化产业结构,保证经济质量提高;践行生态理念,引导绿色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14.
Coordinated growth in regional economies is fundamental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the space-time dynamics of GDP per capita for 2,303 counties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15 were analyzed based on an exploratory space-time data analysis (ESTDA) framewor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here was significant and increasing positive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 among county-level economic growth; (b) local spatiotemporal correlation pattern demonstrated a high–high cluster at the eastern coast, and low–low dispersion in the vast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 changes in LISA time trajectory revealed that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oastal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Inner Mongolia was more dynamic, indicating the emergence of a local spatial structure locking feature and trajectory dependence; and (d)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were the two primary contributors to county economic growth.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construct network channels linking the central region with eastern China, cultivate economic growth poles and growth axis, and focu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unlock path dependence in county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禽粪便资源结构分布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同时畜禽粪便的产生量也在迅速增加。为此利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相关指标和相关文献中排泄系数,在综合考虑畜禽饲养周期的情况下,估算出2009年中国畜禽粪尿产生总量约为21.83亿t猪粪当量,其中河南、山东、四川和内蒙古的畜禽粪尿产生量均超过1.50亿t猪粪当量。并利用2020年畜禽产品需求量的预测值,估算出2020年的畜禽粪尿产生量为28.11亿t猪粪当量。通过对畜禽粪尿产生量的估算,有利于明确对畜禽粪便总量和分布的认识,为畜禽粪便处理方法的选取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地估算水污染带来的长期和潜在的经济损失,利用水污染损失率评价方法,对江西省工业废水环境价值损失率及其价值损失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8—2011年江西省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经济损失在逐年增加,而2012年污染经济损失率则下降,这表明政府在工业废水的环境治理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效果。2008—2012年江西省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平均经济损失量为4.88亿元,占该省GDP的0.0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