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博 《种子科技》2021,(2):16-17
为了适应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的新形势需要,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探求玉米肥料配方设计,特在田间对玉米肥料利用率进行了试验,以期为指导玉米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韩托 《种子科技》2019,(9):30-31
为探索河南黄泛区农场丰润农业示范场在玉米上的肥料利用率现状,特设置本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5%、-2.9%、17.4%,钾肥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氮肥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为指导遵义县玉米施肥,采用3414完全处理试验设计对玉米肥料配方及肥料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产中按N 16kg/667m2、P2O56kg/667m2、K2O 12kg/667m2施肥,单产最高,达498.2kg/667m2,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8.21%、25.43%、42.02%。  相似文献   

4.
张海波  王婷 《种子科技》2020,(3):15-15,17
玉米是崆峒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hm^2左右,为了提高玉米产量、优化肥料配方、减少肥料用量,通过试验比较玉米的常规施肥方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方式,分析了缺氮、缺磷、缺钾对玉米生育期、实际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崆峒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5.
余庆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的方法,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高65.3kg/667m2,高11.25%;而从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40%、3.08%和6.22%。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能达到玉米增产、节本和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玉米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刘业海、姚民英、陈泽美、代勇、程红、潘玉英(黔东南州农校)第二次土壤普查后,化肥的增产作用深人人心,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到1994年全州化肥用量按折纯计算已达59322吨,平均每亩耕地达21.5kg。化肥以氮为主,占70%多,磷占2...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水稻栽培肥料施用提供参考,2021年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坝羊镇某田块进行水稻肥料利用率栽培试验,设计5个处理3次重复施用肥料,分别为处理1氮磷钾(NPK)区、处理2无氮(PK)区、处理3无磷(NK)区、处理4无钾(NP)区、处理5无肥区(CK)。试验结果显示,栽秧施肥采用处理1的施肥方法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最佳方法,可为以后水稻生产的肥料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浙中地区是本省的旱粮主产区。旱地吨粮工程建设主要推广麦/春玉米/甘薯新三熟制,春玉米成为旱地吨粮主要作物之一。从气候条件看,春玉米种植季节,有丰富的光资源,积温偏多,春季回暖较早,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大,雨量丰富,风沙较少等有利条件,但春季回温不稳定,春夏之交雨水多,洪涝灾害频繁,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扬花灌浆期易遭高温干旱为害等不利的气候障碍。从土壤条件看,旱地以红黄壤为主,间有部分紫色土等9个土类,缓坡低丘地的旱地具有易耕作、利排水、较通透、养分矿化率较高之优势,但比之平坦的水田,却存在着持水…  相似文献   

10.
旨在为甘肃省玉米平衡施肥提供数据支撑,以甘肃地区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玉米大田试验,比较测土配方施肥(T1)、水肥一体化(T2)和施用缓控释肥(T3)3种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籽粒产量表现为T2>T1>T3.氮磷钾养分的表现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也表现为T2>T1>T3.其中,...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菌肥及化肥减量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肥料利用率,对玉米的产量构成、水分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在配施生物菌肥的条件下,化肥较当地最佳施肥水平减量15%和30%时,玉米的产量分别为14828 kg/hm2、13837 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为1.75 kg/m3、1.69 kg/m3,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2.20%、31.79%,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2.31%、22.07%,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71%、0.68%。配施生物菌肥及化肥减量15%时玉米的产量和光能利用率与当地最佳施肥水平无显著差异。证明在配施优质生物菌肥的条件下,化肥施量较当前水平减量15%以内保证玉米高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夏玉米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肥料的各去向受施氮量影响较大,施氮量越大,表观残留量、淋溶损失量、气态损失量均增加。表观利用率在施氮低于200 kg/hm2时,表现为增加,高于200 kg/hm2时,则表现为减少。配施有机肥比例越大,表观利用率、表观淋溶损失率越小,表观残留率则越大。气态损失率在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最小。淋溶损失是氮素肥料的主要损失途径。综合考虑,氮肥表观利用量、表观残留量和淋溶损失量,以纯氮施入量200 kg/hm2,75%的N由有机肥提供、25%的N由尿素提供的处理为较理想的氮素施用水平和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腐殖酸资源在农业生产上的合理利用,缓解中国有机肥源不足的问题,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肥、施化肥、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对玉米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均能显著改善玉米植株生长,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籽粒产量及养分吸收量;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较单施化肥显著改善了玉米生长,增加了根重、秸秆重、籽粒产量,提高各部位氮磷含量及氮磷肥的利用率;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还能促进植株对钾的吸收,显著提高根系和秸秆中钾含量,对籽粒中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阴山北麓地区干旱栗钙土长期施肥的施肥效应,基于内蒙古武川旱作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2004—2016),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2016年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或化肥平衡配施(NPK)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和NPK养分吸收量,最大叶面积指数为2.19,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136.53 g/株,植株N、P、K养分最大吸收量分别为3.35、0.36、6.99 g/株。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或化肥平衡配施(NPK)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相比于对照,总产量分别提高110.57%和85.44%,商品薯产量分别提高295.11%和247.56%,商品薯率提高25个百分点。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或化肥平衡配施(NPK)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2.98、38.27 kg/(hm2·mm),相比于对照分别提高104.72%和38.27%。化肥平衡配施(NPK)当季肥料利用率最高,N、P2O5、K...  相似文献   

15.
东北典型黑土供肥量与大豆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对大豆的供肥量与肥料利用率,是养分平衡法施肥的重要参数,对于科学施肥和提高产量具有指导意义。在位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鹤山农场的北京师范大学九三水土保持试验站,选取黑土(Black soils,土壤系统分类为均腐土,Isohumisols),按当前大田施肥水平设计盆栽试验,包括混施肥(NP、NK、PK、NPK)、不施肥(CK)、单施肥(N、P、K)共8种处理各3个重复,确定该种土壤类型对大豆的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土壤供氮量为63.28 kg/hm2,供磷量为50.15 kg/hm2,供钾量为110.39 kg/hm2。氮肥利用率为15.99%,磷肥利用率5.12%,钾肥利用率为78.79%。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研究区供肥水平中等,钾肥利用率较高,氮肥和磷肥利用率较低。据此,依据养分平衡法,确定比较适宜的大豆纯肥施入量应为72.87 kg/hm2,N:P2O5:K2O应为1:0.88:0.16。按此标准,研究区目前实际施纯肥总量偏高39%,施肥配比中,氮肥比例偏低,磷肥和钾肥比例偏高,应考虑改变施肥现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玉米对氮肥施用后的肥效反应时间,以期实现玉米高产精准施肥.结果表明:随施氮肥方式的不同,施肥后8~11d玉米叶片性状才会表现出肥料效果的发生,其中以氮肥表施的滞后时间最长,氮肥施后覆土次之,氮肥兑水施用的肥效滞后时间最短;玉米叶片性状的叶长、叶宽、生长速率及叶绿素含量指标中,叶绿素含量指标反应时间为8~11d、叶片生长速率指标为10~13d、叶长指标为11~14d,叶宽为11~15d,通过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是确定肥料发生时间较好的方法,而通过叶片外观性状诊断较为迟缓.  相似文献   

17.
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以‘苏玉29’‘、苏玉3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7个缓释肥水平(N0、270、315、360、405、450、495kg/hm2),研究夏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在不同处理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缓释肥施用量增加,两品种(‘苏玉29’、‘苏玉30’)氮素积累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均呈单峰变化趋势,在N405kg/hm2水平下达最大值,且‘苏玉29’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苏玉30’。百千克籽粒需氮量随缓释肥施用量增加先升后降,在N405kg/hm2水平下达最大值,而每千克氮生产籽粒量的变化规律相反。随着施氮水平提升,玉米偏生产力降低。最高产处理下,茎、叶、鞘氮素转移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回归分析表明,成熟期叶片中氮素分配比例较高有利于‘苏玉29’高产,苞叶和穗轴中氮素分配比例较高有利于‘苏玉30’高产。在本实验条件下,两品种在N405kg/hm2时产量最高,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最高,茎、叶、鞘的氮素转移率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较高土壤磷钾养分含量的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建立较高土壤磷钾养分含量下玉米施肥的技术指标,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减少玉米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选择土壤磷钾养分含量较高的紫色土,按照“3414”回归最优设计方法实施玉米随机区组小区肥效试验,同时设置简易对比校正试验。结果表明,较高土壤磷钾养分含量下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很低,NK或NP配施可以增强土壤对另一不施元素(磷或钾)的供给能力,但PK配施(不施氮)却削弱了土壤对氮的供给能力,而且玉米容易受高磷或高钾的胁迫,氮是玉米产量的限制因子;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符合报酬递减律,并能得到拟合度较高的一元二次和三元二次函数方程以及线性加平台。由此综合决策得出试验点的最高施肥量为N 238.2 kg/hm2,P2O5 67.5 kg/hm2,K2O 153.6 kg/hm2;最高产量是8604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224.6 kg/hm2,P2O5 64.7 kg/hm2,K2O 135.8 kg/hm2;最佳产量是8563 kg/hm2;最佳N、P2O5、K2O比例为1:0.29:0.6。通过简易对比校正试验,找到农民不平衡施肥的原因,并做了分析预测。认定测土配方施肥必须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和不同的农田生态系统建立不同的技术指标,才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中国农牧交错带燕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缺素处理相对产量回归方程法、土壤有效养分丰缺分级改良方案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确定适宜施肥量新应用公式,开展了中国农牧交错带燕麦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与适宜施磷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牧交错带燕麦土壤有效磷(Olsen-P)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45、27~45、16~27、9~16、5.5~9、3.5~5.5、2.0~3.5和<2.0 mg/kg。当磷肥当季利用率20%、目标产量1.5~6.0 t/hm2时,土壤有效磷丰缺级别第1~8级的适宜施磷量范围依次为0~0、8~30、15~60、23~90、30~120、38~150、45~180和53~21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