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玻璃钢夹砂管不良地质冬季施工技术,包括施工降排水、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玻璃钢管道安装、管沟土方回填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管道工程可能产生的膨胀土地质灾害问题,探讨了膨胀土的工程特性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膨胀土性质与边坡灾害的关系,以及膨胀土的干燥活化效应与管沟开挖的关系,分析了膨胀土斜坡与边坡地质灾害和膨胀土管沟开挖施工中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曹妃甸供水管线穿越沙河段,该段为双排DN1400钢筋混凝土管道,其中主穿越段为双排DN1200钢管。该段土层属于粉沙土层,地下水位较高,河流水面较宽、水流较急。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法配合围堰导流施工,将地下水位降到设计施工高程,沟槽开挖时边坡稳定,槽底无积水,保证了干场作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优质河蟹价高市旺.为了充分利用可养水面,挖掘养殖潜力,本人于2000年进行了湖滩围网养蟹试验,取得了投入产出比为1∶2.1的较高经济效益.现将湖滩围网养蟹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一、水域的选择   我选择在安徽省望江县武昌湖南圩外荡旁挖塘围网,因为该水荡避开了夏季强南风浪的影响,水面大,常年有充足的水源,水荡内苦草丰富,水质清新,透明度常年在50厘米以上.   二、湖滩围网   冬季武昌湖干滩时开挖东西向长60米,宽40米的长方形环形沟.沟面宽2米,深1米,底宽1米.开挖的土方在四周筑埂,夯实.埂底宽2米,顶宽1米,高1米;埂顶中间开挖一道沟槽,宽20厘米,深30厘米.两块围网并排开挖,间隔4米.两块围网实有面积0.48公顷(7.2亩).   ……  相似文献   

5.
郭存杰  张来斌  梁伟  郭晓燕 《油气储运》2016,(12):1342-1346
受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山区段管道采取横坡敷设,该敷设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管道横坡敷设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管道施工和运行安全。基于此,研究了管道横坡敷设诱发的地质灾害特点,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条分法进行定量计算,取得原始边坡、扫线边坡及管沟开挖边坡3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系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始边坡表现得最为稳定,随着扫线和管沟开挖工作的展开,边坡稳定性越来越差。提出避让、治理、防护、限制4种建议措施,并应用于陕京输气管道穿越山间沟谷地段,保障了管道在山区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6.
西戈壁镇位于沙湾县南部山区,地表起伏较大,地质岩性复杂,地下水开发不易,现状饮水源为石头沟村和门古庙山间的岩石裂隙水。根据沙湾县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西戈壁镇饮水不安全类型为水量不达标,因此对其饮水管道进行了改建。一、布置原则保证供水安全,施工方便,管线短,土石方小,造价经济,便于维修。二、布置要求①选择最短线路。②既要照顾村镇现状,又要考虑村、镇远景发展规划,近远期结合,尽可能沿道路布置。③力求少占农田,减少交叉建筑物。④尽量避开滑坡、塌方、岩石、沼泽及高地下水位、流沙、大孔隙土、河流淹没与冲刷等不利区域地段。  相似文献   

7.
受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山区段管道采取横坡敷设,该敷设方式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对管道横坡敷设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管道施工和运行安全。基于此,研究了管道横坡敷设诱发的地质灾害特点,采用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条分法进行定量计算,取得原始边坡、扫线边坡及管沟开挖边坡3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系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始边坡表现得最为稳定,随着扫线和管沟开挖工作的展开,边坡稳定性越来越差。提出避让、治理、防护、限制4种建议措施,并应用于陕京输气管道穿越山间沟谷地段,保障了管道在山区地质灾害条件下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
固原市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3个方面探讨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一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主要包括做好工程开工前调查研究,落实设计意图,管道的定线与放线,管径的选择,管沟的开挖与回填,保护水源与用水量安全,以提高施工与设计的质量及可行性;二是抓好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供水保证率;三是重视人畜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笔者经过多年水利工程建设实践,总结了一套饮水管道铺设、管道铺管、管道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控制要点与实践经验,以供水利同行的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首先,阐述市政给排水施工基本内容。然后,分析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包括放线施工技术、管沟开挖施工技术等。最后,为保证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给出加强对沟槽开挖阶段的质量控制、加强管道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田间工程在水芹田的四周开挖环形养殖沟,也可挖成"十字形"或"井字形"沟,具体根据田块大小、形状而定。由于水芹生长的全过程都需要水,所以养殖沟不需要太深,一般上口宽1米,下底宽0.6米,深0.6米,进排水口设在田块相对的两角,进水口设在田埂上,出水口设在环沟底部,并用25目不锈钢网片封  相似文献   

12.
一、黄羊灌区饮水安全工程概况 黄羊灌区人畜饮水管道工程始建于八十年代中期,工农业及人畜饮水靠黄羊水库供水,在渠首引水,共建成主管道5条,支管道13条,管道总长242公里,取水井265座,检查井354座,均采用砼预制无压管供水,解决了当时灌区6.5万人,12.83万头畜的饮水问题。由于当时资金有限,建设标准不高,  相似文献   

13.
冬季正是建塘养鱼和鱼塘清淤的大好季节,下面介绍鱼塘开挖清淤机械的选用方法: 1.新开挖无水鱼塘,宜选用推土机。该机作业方便,效率较高。每台推土机每天可完成300~500个土方。开挖作业点应从地中间开始,向四周边坡堆土筑坝,能起到压实塘底和边坡及防止渗漏的作用。 2,开挖扩大带水鱼  相似文献   

14.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地形地貌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陕西秦岭和江西武功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严重威胁了管道的安全运行。基于此,对该工程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设计:(1)考虑施工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做到主动防治;(2)核算横坡段管沟边坡稳定性,对不稳定管沟边坡进行治理;(3)先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后进行管道施工。实际应用表明:这些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数量,降低危害,真正实现主动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设备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以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内建设的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苜蓿种植示范区为例,从现场勘测、施工方案设计、现场放线与土方开挖、管道铺设安装、压力测试、喷头安装与管沟回填、检查井与泄水井建设、首部过滤系统安装、水源动力系统建设等方面总结归纳了该系统的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为现有喷灌系统新建与改建及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管道安装是保证安装饮水供水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地区饮水供水工程施工的关键。为达到最佳管道安装效果,各地区纷纷加大了对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式的研究力度。本文以古浪县为例,探讨了农村安全饮水供水管道安装条件、前期准备以及管道安装施工,以期为农村地区饮水供水管道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因人口居住分散,地形高差较大,有管道距离长,压力等级高,管道布设难等特点,其方案的合理选择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以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为例,选用3种水源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工程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周立欣  王建国  郭建良  李佳 《油气储运》2011,(9):702-704,633
从总则、坡口组对与焊接、焊缝的检验与验收、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穿(跨)越施工、清管试压等方面比较了俄罗斯СНиПIII-42-80*标准与我国GB50369-2006标准的不同之处,指出俄罗斯СНиПIII-42-80*标准自1987年修订后沿用至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GB50369-2006更具实用性并符合现今工业水平和管道工程建设现状。基于分析结论提出GB50369-2006的修订建议:增加特殊自然条件下管道敷设、管口组对、跨越施工管道横向焊接接头位置、山区段试压介质的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长距离油气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不断变化,管沟的开挖形状也不断变化,为此难以准确计算管沟土石方开挖量。结合油气管沟开挖的技术要求,建立了油气管沟的几何模型,并将复杂的油气管沟几何模型分解为直线型体积单元和圆曲线型体积单元两种类型,利用积分法求出两种体积单元的体积计算公式。其中,圆曲线型体积单元的计算公式较复杂,采用多条线段拟合圆弧的方法对其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圆曲线型体积单元计算公式推导合理,可以用于计算油气管沟的土石方开挖量。(图4,表2,参20)  相似文献   

20.
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设备作为一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具有较为显著地优势,笔者以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内建设的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苜蓿种植示范区为例,从现场勘测、施工方案设计、现场放线与土方开挖、管道铺设安装与压力测试、喷头安装与管沟回填、检查井与泄水井建设、首部过滤系统安装、水源动力系统建设等10个方面总结归纳了该系统的施工技术及其注意事项,为现有喷灌系统新建与改建及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给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