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禾梯管蚜(Brachysiphoniella graminivora)于2000年由张丽坤和张广学定名,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昆明的无翅孤雌蚜。笔者于2003年4月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的野生稻上发现大量蚜虫危害,经鉴定是食禾梯管蚜。对其有翅孤雌蚜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研究和描述,并列出梯管蚜属(Brachysiphoniella Takahashi)已知3种的有翅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检索表,提供实际工作中鉴别使用。  相似文献   

2.
苹果根爪绵蚜一些新型记述(同翅目:瘿绵蚜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苹果根爪绵蚜(Aphidounguis pomiradicicola Zhang etHu,1999)的干母(在原生寄主榆树上),有翅干雌(原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无翅侨蚜(次生寄主苹果树上的无翅孤雌蚜),有翅性母(次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雌雄性蚜(在原生寄主上),卵(在原生寄主上)等各型成体均进行了描述,除有翅性母外,其余各型均为首次记述,所有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明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3.
对梨九绵蚜 ( Siciunguisnovena Zgang et Hu,1 999)的干母 (在原生寄主榆树上 )、有翅干雌 (原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 )、无翅侨蚜 (次生寄主梨树上的无翅孤雌蚜 )、有翅性母 (次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 )、雌、雄性蚜 (在原生寄主上 )、卵 (在原生寄主上 )等各型成体均进行了描述 ,除有翅性母外 ,其余各型均为首次记述。所有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4.
蚕豆上只有豆蚜(Aphis craccivora)和桃蚜(Myzus persicae)危害,它们都以无翅孤雌成虫或若虫越冬。桃蚜种群密度小。豆蚜种群年际间变化很大。黄皿诱蚜冬季以桃蚜为主,豆蚜数量很少,4~5月豆蚜所占比例增加。冬季蚜虫数量与春季蚜虫发生程度不呈正相关。限制豆蚜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2~3月的雨日和雨量。豆蚜是黄化卷叶型病毒传入蚕豆的主要介体,有翅蚜在春季病毒扩散中起重要作用。低温影响豆蚜的获毒和传毒。在4月,蚕豆黄化卷叶病的潜育期为11~18天。不同年份蚕豆黄化卷叶病的流行不同。春季气候条件特别有利于蚜虫发生,病害大流行。冬前病毒感染少,春季蚜虫少,病害发生轻。  相似文献   

5.
蚜虫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科。分为危害大豆的大豆蚜和危害玉米的玉米蚜等,从影响蚜虫的发生因素看,干旱严重发生危害加剧,为了有效地控制蚜虫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掌握蚜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一、形态特征1、玉米蚜分无翅胎生雌蚜和有翅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为长卵形,体长1.8-2.2毫米。浅绿色,披薄白粉,头胸  相似文献   

6.
桃粉蚜在桃树杏树上种群动态及越冬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桃粉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在桃树与杏树上发生规律及越冬生物学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寄主、不同方位,定点、定时对桃粉蚜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结果]桃粉蚜为迁移型蚜虫,在新疆桃粉蚜以卵在桃树枝条的腋芽、树皮裂缝处越冬.从3月下旬开始孵化出干母.4月下旬出现无翅孤雌蚜.在桃树与杏树上发生高峰期均为5月下旬.5月下旬有翅蚜迁移到田间夏季寄主上繁殖,9月中旬又迁回到桃树上, 10月上旬开始出现性蚜,10月中旬产卵.不同方位在不同季节的发生量也各有不同:在桃树,夏季朝南方向的数量高,秋季中部数量高.而杏树,夏季朝北方向数量高.[结论]桃粉蚜越冬主要集中在桃树上.杏树比桃树发生重,并在发生时间上有前后关系.  相似文献   

7.
烟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怎样识别烟蚜? 烟蚜属于同翅目、蚜科,又名桃蚜。烟蚜在形态上表现为多型现象,有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无翅有性雌蚜、有翅雄蚜。它们的形态区别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及有翅率的影响研究得出,5种浓度的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均有影响,5月5日的虫口数量与4月29日相比,J2、J3为负增长,且显著高于对照,即2%、1%浓度的外源JH桃蚜种群有抑制作用;5月5日的桃蚜成蚜有翅率J2-J5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极显著,即2%、1%、0.5%和0.25%浓度的外源JH对桃蚜成蚜有翅率有显著影响,5月5日的桃蚜成若蚜翅率,J1-J5与对照比较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1.油菜蚜虫的种类及防治为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两种:一是桃蚜,一是萝卜蚜。桃蚜在夏季主要为害烟草、桃、李、马铃薯等作物,冬春季节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10.
<正>1.蚜虫1.1危害特点:危害茄果类蔬菜的蚜虫主要是瓜蚜。成虫和若虫在瓜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老叶受害时不卷缩,但提前干枯。1.2形态特征:无翅孤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多为黄色,春秋为墨绿色至蓝黑色。有翅孤雌蚜体长2毫米,头、胸黑色。1.3防治要点:喷施农药此法最常用,必要时喷洒50%灭蚜松乳油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杀灭菊酯)乳油  相似文献   

11.
大棚桃园蚜虫及天敌发生动态研究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蚜是大棚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以成、若蚜群集叶背和新梢刺吸为害,致叶片失绿、脱落。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在桃枝梢、芽缝、小枝权缝隙及杂草处越冬。3—5月下旬,桃蚜的孤雌胎生从繁殖期到扩散期,再到高峰期。6月中旬,桃蚜开始消减,慢慢产生翅蚜。  相似文献   

12.
榆绵蚜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工接种和田间调查,首次发现榆绵蚜的第二寄主是梨树,并确定榆绵蚜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5月中旬至6月中旬,榆绵蚜以有翅干雌蚜迁飞到梨园,在梨树根稍产无翅孤雌侨蚜为害;10月初至11月初,又以性母蚜迁飞到榆树上产雌雄性蚜,交配后雌蚜产卵越冬;春季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为害榆叶形成伪虫瘿。  相似文献   

13.
有翅型萝卜蚜的产生及其生长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萝卜蚜(Lipaphins erysimi)有翅型出现的百分率与生殖温度、生长温度、母蚜类型、寄主叶老化有密切关系。将在15℃恒温下由无翅成蚜出生的萝卜蚜饲养在15℃,20℃,20℃恒温下,有翅蚜率分别为69.2%,58.6%和33.4%。当生殖温度15℃,生长温度为25℃时,有翅蚜后代的有翅型率(11.8%)显著低于无翅蚜后代的有翅型率(33.4%)。当生殖温度为20-25℃时,有翅蚜后代的有翅型率仅为4.7%-6.9%。在老化叶片上出生和生长的蚜虫的有翅型率高达93.1%,若将新出生在老化叶上的若蚜转移到嫩叶上生长,有翅蚜率降为22.3%。在20-25℃恒温下,有翅蚜若蚜期为8.0-9.8d,有翅成虫寿命17.6d,每雌产蚜37.9-39.0头。  相似文献   

14.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0,(20):38-38
一、蚜虫 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3种蚜虫分布广泛,寄主作物多,为油菜上常发性害虫,不仅刺吸养分,而且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危害油菜安全生长。  相似文献   

15.
竹梢凸唇斑蚜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竹梢凸唇斑芽在浙江临安1a繁殖50余代,无越冬阶段,月月危害竹子,若蚜有红色和绿色2种颜色,有翅孤雌蚜绿色为多,有翅孤雌蚜和若蚜常成堆也聚集在嫩竹叶背面,笋尖和未伸展的幼竹叶上刺吸危害。气温是影响竹梢凸唇斑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防治可采用烟熏,喷雾和刮干涂药等多种方法,防治效果达97%以上。参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栾多态毛蚜的形态特性、消长规律及防治策略。[方法]通过室内制片、镜检,描述了各蚜型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外采样调查,研究栾多态毛蚜消长规律。[结果]栾多态毛蚜属于同寄主全周期型,其蚜型有干母、孤雌蚜(分有翅和无翅)、性母(分有翅和无翅)、性蚜(分有翅和无翅);孤雌蚜中,又分干雌和干雌后代;虫态有卵、若蚜(1~4龄)、滞育型、成蚜。孤雌蚜于4月中旬种群数量开始上升,5月上、中旬达到高峰,之后下降;滞育型蚜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中旬达到高峰,5月下旬下降,6、7月少量发生,8—10月上旬未见;性母于10月中旬开始发生,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达到高峰,11月中旬下降,与此同时,性蚜开始出现,11月下旬,性蚜迁移到枝条或主干上,雌性蚜开始产卵,然后,以卵越冬;卵主要分布在栾树的主干和一级分叉;不同类型绿地,蚜虫、天敌发生情况具有差异。[结论]春季是该蚜的主要危害期,夏季叶片上基本未见蚜虫,秋季虫量虽然多于春季,但危害并不严重;不同类型绿地,可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蚜虫 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3种蚜虫分布广泛,寄主作物多,为油菜上常发性害虫,不仅刺吸养分,而且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危害油菜安全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害桃树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三种。桃蚜与桃粉蚜以成虫或若虫群集叶背或嫩梢先端汲食汁液。桃粉蚜为害时,叶背布满白粉能诱发霉病。桃蚜为害的嫩叶皱缩扭曲。影响枝梢生长和果实发育。为害严重时,影响翌年开花结果。桃瘤蚜对嫩叶、老叶均可为害。被害叶的叶缘向背面纵卷,卷曲处组织增厚,凹凸不平,初为淡绿色,渐变为紫红色,严重时全叶卷曲。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表明,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有翅型出现的百分率与生殖温度、生长温度、母蚜类型、寄主叶老化有密切关系.将在15℃恒温下由无翅成蚜出生的萝卜蚜饲养在15℃,20℃,25℃恒温下,有翅蚜率分别为 69.2%,58.6%和33.4%.当生殖温度为15℃,生长温度为25℃时,有翅蚜后代的有翅型率(11.8%)显著低于无翅蚜后代的有翅型率(33.4%).当生殖温度为20~25℃时,有翅蚜后代的有翅型率仅为4.7%~6.9%.在老化叶片上出生和生长的蚜虫的有翅型率高达93.1%,若将新出生在老化叶上的若蚜转移到嫩叶上生长,有翅蚜率降为22.3%.在20~25℃恒温下,有翅蚜若蚜期为8.0~9.8 d,有翅成虫寿命17.6 d,每雌产蚜37.9~39.0头.  相似文献   

20.
有翅蚜对于蚜虫扩散为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不同浓度农药及空间大小对桃蚜翅型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78.5 cm~3空间条件下,0.0001 mg/kg、0.001 mg/kg吡蚜酮能显著抑制无翅桃蚜向有翅桃蚜的转化。随吡蚜酮浓度上升,无翅桃蚜向有翅桃蚜转化率上升;同一空间条件下,百菌清处理对蚜虫翅型转化率无显著影响。吡蚜酮处理后,78.5 cm~3与164.9 cm~3空间大小对桃蚜翅型转化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百菌清处理后,78.5 cm~3空间条件下,无翅蚜转化为有翅蚜的比率显著高于164.9 cm~3空间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