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业作为曲阜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几年来,该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真抓实干,使全市畜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1994年,全市生猪饲养量72万头,家禽826万只,大家畜5.4万头,牧业产值达到35.45万元,比上年增长37.9%,占农业总产值的43.6%。其中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4145吨,全市人均占有肉蛋奶、农民人均占有牧业产值、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分别达到112公斤、663元、334元.超过了省级政业强县(市)标准。今年,该市被省畜牧局命名为山东省畜牧业强市,使曲阜市顺利地实现了牧业大市向省级强市的历史跨跃。1全市上下把畜牧业当成…  相似文献   

2.
诸城市畜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巳从农村副业发展成为支撑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市各种加快畜牧业发展政策的扶持下,畜牧业更是出现了日新月异的长足发展。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01元,比上年增长13.5%;畜牧业收入1749元,比上年增长15.5%,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22.7%;这其中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贡献较大。据统计全市规模养殖场10257个,其中生猪养殖场1717个,肉鸡养殖场1600个,蛋鸡养殖场877个,肉牛养殖场103个,皮毛动物养殖场5960个。规模饲养场出栏的畜禽占全市畜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75.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肉、蛋、奶产量均有大幅度提高。2003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为51.7万t、14.55万t和6.2万t。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114.8kg、32.3kg和13.7kg,比“九五”末期分别增长了24.8%、21%和21%。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规模户已达到5.5万户,涌现出一批规模养殖大户并形成了一些牧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河南济源市积极实施畜牧业“退川进岭上山”战略,通过政策拉动、目标驱动、机制联动、服务促动等措施,着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畜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新建规模场68个,其中96%分布在山岭区,改造养殖场区9个,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标准高、亮点多的特点。预计上半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7.73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达到1950元,同比分别增长50.98%、42.6%,分别完成计划目标59.5%、57.4%。畜牧业已经成为济源市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日前从济源市畜牧局获悉,济源市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已接近50%。该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到今年年底,全市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各类养殖专业户预计分别达到372个、188个、10000户,生猪、家禽、奶牛规模饲养比重分别达到85%、96%、92%。畜牧业已经成为促进全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曲阜市畜牧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出发点,突出抓好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实施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扎实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克服了市场持续低迷、畜禽及其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养殖企业出现亏损等不利因素,全市畜牧业发展逐步回升。2006年上半年,生猪存栏24.50万头,牛、羊存栏分别为1.94万头和37.19万只,全市肉类总产量35 776 t、蛋类总产30 300 t、奶类总产6 320 t。最近一个时期,肉鸡、蛋鸡价格平稳增长,生猪及其产品价格呈上升态势,全市畜牧业的生产规模和养殖效益呈现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我市畜牧业坚持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业,全市的奶牛存栏数量快速增长,规模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产品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正在逐步形式,经济效益稳步上升。1全市奶业发展现状1.1全市奶牛存栏迅速增长,原产奶结构大幅度调整。2001年上半年全市的奶牛存栏1.5万头,预计年底将达到1.9万头,较2000年增加0.89万头,超过“九五”期间奶牛存栏增加总量(0.63万头)29.2%2000年我市奶类总产量4.97万吨,其中牛奶产量2.11万吨,占奶类总产量的47%,较“八五”末提高2个百分…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牛羊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的防控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曲阜市畜牧兽医工作站在全市推广实施了《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的监测及净化工作》。现将主要技术工作报告如下: 1 全市牛羊饲养情况调查 曲阜市目前存栏牛1.06万头,存栏羊16.50万只。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巴中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畜牧产业和创建“三无”(无规定动物疫病、无超标药残、无公害污染)畜产品品牌,适应市场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法治牧强化管理,拓展销售助农增收,全市畜牧业生产发展在大灾之年仍取得可喜成绩,实现了“十五”开局良好的第一个“开门红”。据2001年年报统计,全市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315.7万头、19.5万头、58.2万只和1708万只,比上年增长1.2%、5.4%、8.9%和5.9%;全市畜牧业产值按90年不变价计达17.12亿元,增长5.8%,占…  相似文献   

10.
清镇作为贵阳市重要的卫星城市和副食品基地,畜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将其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坚持做到突出生态、突出规模、突出特色、突出效益“四个突出”,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3382万元,实现畜牧业增加值20375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538元,比上年增长11.82%,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229.38元,比上年增长14.68%;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69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38%,占家庭经营收入的56.53%;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2.45万吨,比上年增长11.87%。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北浠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浠水畜牧业在畜禽养殖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仍得到了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畜禽养殖小区14个,其中养猪小区8个,养鸡小区6个。总投资已达到5千多万元。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到2006年末,全县生猪生产量69.7万头,生猪存栏27.9万头.出栏41.8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6.7%、4.9%和8.5%;家禽生产量802.13万只.存笼420.13万只.出笼382万只,分别增长9.7%、10.6%和8.8%。  相似文献   

12.
《湖北畜牧兽医》2007,(4):45-46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积极实施“十大龙头企业培育、百处养殖小区建设、千名科技人员联户和万枚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移植”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万”工程.有效促进了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2006年.该市畜牧业继续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畜产品总量达到178万t,比上年增长6%,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我市畜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得到了稳定健康的发展。畜产品产量稳步上升,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饲养水平不断进步,规模养殖迅速膨胀,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长足发展,“十五”末,全市黄牛存栏4.92万头,生猪存栏16.78万头,山羊存栏19.24万只,家禽存栏130万只;出栏黄牛4.29万只、生猪28.69万头、山羊31.45万只、家禽465万只,肉蛋总产4.87万吨,发展各类规模养殖户1200多家,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实现畜牧业产值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2.99%。畜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优化养殖环境 生产绿色畜禽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济源市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品种改良、规模经营、科技普及、商品产出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累累硕果,使畜牧业由传统落后的分散饲养转变为现代科学的集约化经营。全市养殖小区发展到140多个,专业养殖场户发展到4456家,猪鸡的良种履盖率分别达到85%、90%,规模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其比例生猪达到62%,蛋鸡达到53%。养殖业的生产群体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经营管理方式产生的质的飞跃,成为济源畜牧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适度规模经营的出现和膨胀发展,形成了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城乡相关产业的共同繁荣,并安排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农村稳定。但是,在农村畜牧业高速发展、猪鸡规模养殖不断扩大、继续升温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麻城市的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尤其是近10年来,畜禽养殖规模明显增大,畜禽产品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出栏肉牛9.3万头、肥猪50万头、肉羊7.8万只,出笼家禽380万只,肉类总产量7.9万t,禽蛋总产量3.5万t,畜牧业产值5.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3%,农村居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58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的30%左有。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发展速度最快,比重提高最多,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一个产业。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新沂市地处鲁、豫、皖交界地区,属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面积1672平方千米,人口97万,耕地面积8万公顷,下辖16个乡镇,256个行政村,2004年全市GDP收入64亿元,其中农业收入18亿元,畜牧业生产总值6.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8%。畜牧业生产已成为当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泰安市自2003年8月以来,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奶业富民工程",至今,奶牛生产已实现历史性跨越。2009年底,泰安市奶牛存栏达到18.8万头,是2003年的9倍多;牛奶产量达到42.7万吨,占肉蛋奶总量的43.4%,奶业撑起了全市畜牧业的半壁江山。2009年初,在国家出台的新一轮奶业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中,全省有24个县列入其中,仅泰安市就有5个,占全省的1/5。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开放二十年,我省畜牧业取得了巨大成%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省坚持“稳定发展生猪生“、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禽业”的方针,主要生产指标大幅增长,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日益优化,规模养殖迅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主要生产指标大幅度增长。到1997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90年不变价)达到35.2%,比1978年(下同)增加了25.2个百分点;全省肉类总产量达403万吨,增长7.3倍;禽蛋产量达201.4万吨,增长13.8倍;奶类产量达10.6万吨,增长7.2倍。…  相似文献   

19.
一季度我国畜牧业生产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据对23个省市的数据统计(下同),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1946.1万吨,同比增长3.9%.禽蛋产量为547.4万吨,同比下降2.6%,奶类产量为386.4万吨,同比增长34.7%。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福建省龙岩市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龙岩畜牧业生产全面快速发展。据统计至2003年底,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37.83亿元,肉类总产量33.47万吨,同比增长10.7%;奶类产量2128吨,同比增长25.5%;生猪存栏260万头,同比增长6.3%,出栏生猪407万头,出栏量接近三明、南平、宁德三市总量,同比增长12.1%;家禽出栏3491万只,同比增长11.4%,肉蛋奶人均占有量120公斤,高于全省65公斤的平均水平,畜牧业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