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取综合农艺措施提高亚麻原茎产量对发展我省亚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采取单项科研成果与当地生产经验相结合进行大面积亚麻高产综合试验研究,探讨亚麻亩产275kg的栽培措施及规律。经过试验认为,在当前生产条件下,运用以旱作栽培为基础,抗旱保墒为内容,提高田间保苗技术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中国纤维用亚麻生产的主要基地,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80%以上。为了探讨亚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曾进行过品种、密度、施肥、灌水等单因素试验,以探讨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但是,原茎产量是受多种因素综合的影响。因此,只研究单因素的作用不能反映出亚麻原茎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综合关系。为此,我们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于1991年研究了密度、灌水、氮、磷、钾等五个主要栽培措施与亚麻原茎产量之间的综合关系,为亚麻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方法与设计试验采用密度、灌水、氮肥、磷肥、钾肥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  相似文献   

3.
亚麻纤维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亚麻的纤维产质量,满足亚麻纺织工业的需要,是亚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纤维的产质是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品种等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选取主要栽培措施,作为试验的主要因素;选用优良新品系“82~2068”(平均增产15%)为试验用种。采用旋转设计,  相似文献   

4.
提高亚麻的纤维产质量,满足亚麻纺织工业的需要,是亚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纤维的产质量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品种等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选取主要栽培措施,作为试验的主要因素;选用优良新品系“82-2068”(平均增产15%)为试验用种。采用旋转设计,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参数,建立纤维产量数学模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栽培纤维亚麻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末开始深入研究。经过科研人员的选择、培育,筛选出适合于本区种植的“黑亚六号”品种,育成了“内纤亚一号”新品种以及一系列优良品系服务于农业生产。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纤维亚麻原料生产停滞,供给严重短缺。因此,重点应从加大企业改革和政府支持力度、开发功能产品,开展亚麻增值技术的研究以及加强亚麻种质资源评价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促进亚麻发展。  相似文献   

6.
亚麻原茎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振伟  关向军 《中国麻业》2005,27(3):121-123
亚麻冬季南繁的目的是对亚麻杂交后代进行加代和高陪繁育优良品种,提高亚麻种子的繁殖倍数和母子质量。在栽培措施上,特别是选地、播种和收获时期方面不同于南方冬李亚麻生产。作者总结多年的冬季南繁经验,提出了一套亚麻冬季南繁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为亚麻冬季南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当地影响亚麻原茎产量的主要因素,找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最佳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我们研究了密度(含播种方式与播量)、灌水次数、施肥量的不同水平对亚麻产量的影响。经1982~1983年所内外试验示范,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和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亚麻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了亚麻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其综合防治措施为:选育和利用高产抗病品种;播种前把好种子消毒关;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麻田生态条件,其中包括合理轮作、精细整地、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关键时期进行喷药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
亚麻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学 《中国麻业》2004,26(3):121-124
本文叙述了亚麻白粉痛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茸侵染规律及病害综合防治措施,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耕作栽培厦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明确了种子带茸是该病害主要慢染源和传播途径,为综合防治亚麻白粉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栽培纤维亚麻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末开始深入研究.经过科研人员的选择、培育,筛选出适合于本区种植的"黑亚六号"品种,育成了"内纤亚一号"新品种以及一系列优良品系服务于农业生产.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纤维亚麻原料生产停滞,供给严重短缺.因此,重点应从加大企业改革和政府支持力度、开发功能产品,开展亚麻增值技术的研究以及加强亚麻种质资源评价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促进亚麻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验应用农业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氮、磷、钾肥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五个主要栽培因素与原茎产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得原茎产量参数,建立了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初步探讨出各栽培因素对亚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亚麻原茎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作》1980,(3):33-35
黑龙江省是我国纤维亚麻主要产区,历年栽培面积六十万亩左右,分布在呼兰、海伦、巴彦、拜泉等11个县,还有些适合种植亚麻的沿江河流域和地势比较低洼地区及边远地区,因没有亚麻原料加工厂和交通不便,影响了群众种植亚麻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提出亚麻就地种植、就地沤麻、就地加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亚麻重迎茬病害防治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福修 《中国麻作》2000,22(2):31-34
明确了品种、栽培措施防治亚麻重迎茬病害的效果,提出亚麻可连作两年或隔年种植的综合技术,应用后发病率降低12%~15%,病死苗减少5%~8%,可将病死苗率控制在10%以内,示范田原茎亩产275公斤,纤维产质量和正常轮作田亚麻相近,从而打破“亚麻不能重迎茬”的禁区。  相似文献   

16.
亚麻冬季南繁的目的是对亚麻杂交后代进行加代和高倍繁育优良品种,提高亚麻种子的繁殖倍数和种子质量.在栽培措施上,特别是选地、播种和收获时期方面不同于南方冬季亚麻生产.作者总结多年的冬季南繁经验,提出了一套亚麻冬季南繁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为亚麻冬季南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近年来湖南亚麻引种栽培和祁阳县亚麻生产及初加工的实践,对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的意义、优势和市场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徐丽珍 《中国麻作》1999,21(1):22-25
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盐碱土地区种植的亚麻品种黑亚7号和双亚5号。在应用抗盐碱品种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盐碱土地区的亚麻高产栽培措施:即土是基础,种子是前提,肥是关键,水是保证及适时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南方亚麻引种栽培成功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亚麻产业体系,已成为南方亚麻研究开发和我国亚麻行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1998年2月,我们去云南省“西畴县展鸿亚麻有限公司”进行了专题调查,了解该县亚麻生产与原料加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近年来湖南亚麻引种栽培和祁阳县亚麻生产及初级加工的实践,对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的意义、优质和市场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湖南亚麻生产及其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