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麻田使用化学除草剂已有研究报道,但红麻地膜栽培使用,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地膜栽培不断发展,由于地膜覆盖后无法人工除草,往往造成杂草顶破地膜而影响实效,因而试验研究红麻地膜栽培使用化学除草剂显得十分必要。为此,1984年我们对红麻地膜栽培田除草剂的使用进行了多点试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红麻地膜栽培,就是红麻播种后,立即用地膜覆盖麻地表面,当麻苗出土时,及时将地膜剪开一个个小洞,让麻苗钻出膜外,以后一直盖到收剥。1982年,我县光明、新楼下等六个大队进行了地膜栽培试验,面积共6.69亩,平均亩产1106.6斤,比不盖膜亩产965.6斤,  相似文献   

3.
红麻地膜栽培,就是红麻播种后,立即用地膜覆盖麻地表面,当麻苗出土时,及时将地膜剪开一个个小洞,让麻苗钻出膜外,以后一直盖到收剥。1982年,我县光明、新楼下等六个大队进行了地膜栽培试验,面积共6.69亩,平均亩产1106.6斤,比不盖膜亩产965.6斤,  相似文献   

4.
花生覆膜栽培,不便于除草,因此使用除草剂进行田间化学除草,是关键的配套措施之一,前几年地膜花生田主要使用美国产的48%拉索除草剂,1984年国外有资料报道拉索含有致癌物质,我国1985年停止进口拉索,能否有安全、经济、有效的新型除草剂取代拉索,是关系到我省花生覆膜栽培新技术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1982-1984年在本所试验队进行红麻综合高产栽培试验,并观察和研究其生长规律,为红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塑膜覆盖栽培在国外已有报道,国内蔬菜等作物上首先应用。我所1981~1985年试验研究了红麻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原因、增产效果及有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1981年我县开展地膜种麻试验成功以后,为了进一步探索地膜种麻的新途径,提高麻区单位面积的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1982年我们进行了地膜红麻——晚稻的复种试验,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稻地膜覆盖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镇巴县中、高海拔地区低湿冷浸田光热严重不足,前期低温烂秧、坐蔸,后期秋封的问题,受地膜玉米的启示,在农户零星栽培成功的基础上,从1992年开始连续4年试验示范水稻地膜覆盖技术,累计示范28.67hm2,平均公顷产量6103.5kg,比常规栽培增2622kg,增产76.31%,高产田块产量达9037.5kg/hm2。扣除所增费用684元,较常规栽培增效益2462.4元/hm2。(一)水稻地膜栽培增产原因分析1.能够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通过1995年试验,从移栽到成熟,逐日测定膜内外5cm土温,增加积温287.4℃。2.生育期提前在4月4日同期播种的地膜水…  相似文献   

9.
1981年我县开展地膜种麻试验成功以后,为了进一步探索地膜种麻的新途径,提高麻区单位面积的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1982年我们进行了地膜红麻——晚稻的复种试验,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地膜种麻:品种为青皮红麻,面积0.433亩,4月12日播种,8月6日收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栽培因子和两因子间交互作用对青皮红麻产量的影响,以及探讨红麻高产的综合农艺措施,于1982-1983年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的黄麻、红麻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已有四年。1981年仅萧山棉麻研究所、余杭县农业局二个试验点,面积2亩,平均亩产369.5公斤,比露地麻增产30%以上,初步显示了地膜植麻的增产潜力。1982年省统一组织各主产麻县开展试验,101个试验点,地膜覆盖面积71.96亩,平均亩产522.19公斤,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从红麻品种选择、密度控制、肥料用量三个方面对信阳市夏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红麻高产栽培中,选好品种是关键,在本次夏播红麻试验中,红麻纤维产量以中杂红318表现最好.在选择优良红麻品种的同时,在栽培措施上,应施足底肥(750kg/hm2三元复合肥)、合理密度(15万苗/公项),才能实现夏播红麻高产.  相似文献   

13.
花生地膜栽培增产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成本较大,地膜残体对土壤的污染,除草剂失效后长出杂草等。为此,我们采用农家稻草、杂草和草皮灰进行多造春花生畦面覆盖栽培研究,现将试验情况综合如下:材料与方法1、覆盖材料种类和应用数量干稻草每亩用250公斤,经堆制杂草每亩用700公斤,经堆制草皮灰每亩1500公斤,杂草加草皮泥灰覆盖区,每亩杂草  相似文献   

14.
大豆田除草剂发展及问题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150030苏少泉除草剂使用在大豆栽培中。特别是大面积机械化栽培中,杂草防治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在美国除草剂已成为大豆窄行密植、不中耕的免耕栽培的必备条件。1990~1993年间世界平均,每年大豆是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杂草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目前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技术已在农村普及,对花生增产起了保证作用。地膜花生采用先喷药后铺膜的方法,起到一定除草效果,但工序繁杂,劳动强度大,从而限制了化学除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1989年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除草剂药膜,我们在密云县花生产区按排了地膜花生化学除草试验。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栽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前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作物,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从1981年开始,我省萧山棉麻研究所和余杭县农业局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红麻的试验;1982年扩大到萧山、海宁、余杭、上虞等重点麻区,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两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红麻增产显著。1982年101个单位试验72.52亩,  相似文献   

17.
地膜甜菜优质高产目标管理栽培模式李凤霞(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1989~1991年我们对地膜甜菜生理、生态方面进行了研究,1992~1996年在宁夏平罗、惠农等地进行大面积地膜甜菜优质、高产目标管理栽培模式试验。结果块根产量比露地甜菜增产44.2%~5...  相似文献   

18.
塑膜覆盖栽培在国外已有报道,国内蔬菜等作物上首先应用。我所1981~1985年试验研究了红麻地膜覆盖栽培的增产原因、增产效果及有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四年多点小区试验和大区对比(1981年因本所试验地属二年麻地,产量  相似文献   

19.
我县沿淮和沿史河湾区,常年红麻种植面积都在11万亩以上,绝大部分作为接茬栽培。小麦或油菜收获后接种一季红麻。麦茬麻生长期较短,由于夏收整地有时再遇阴雨耽搁,不能及时播种,影响了红麻产量的提高。笔者从1981年起在沿史河湾区的柳树乡桃园村试验免耕栽培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除草地膜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使用技术王耀学,陈菊蓬浙江省慈溪市农林局315300马菊芬慈溪市周巷镇农办315324除草地膜集普通地膜与化学除草剂为一体,既具有普通地膜的增温保湿作用,又具有农田除草功能,是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新型农用地膜。为探索除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