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乙  常兴  汪春付 《油气储运》2006,25(12):63-65
介绍了氮气隔离置换与清管器隔离组合的四种防止管内空气与天然气混合的方案.比较分析了几种氮气隔离置换方案的优缺点.对混气段性质、充气气体流态、流速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济齐天然气管道通球干燥与置换投产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汪春付 《油气储运》2003,22(10):57-59
结合济南--齐鲁天然气管道投产要求和实际施工环境,对两种天然气管道整体干燥、置换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甲醇 氮气的干燥、置换工艺,依靠甲醇干燥管道,采用氮气置换空气、天然气置换氮气的方法,通过在四个清管器之间分别注入一定量氮气、甲醇、氮气和天然气的方式,实现管道一次性干燥与置换。介绍了该工艺在管道干燥与置换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情况,给出了甲醇实际注入量的计算方法,为其它天然气管道整体干燥与置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氮气隔离置换与清管器隔离组合衍生出的4种常用管道投产置换方案的比选,确定安济天然气管道投产采用无清管器的氮气置换方案,并从注氮方案及其流程、注氮参数及其监测点分布、注氮安全措施等方面分析论证了该清管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输气管道的投产置换方式,通过比较天然气管道常用的四种置换方式的优缺点,并就氮气置换隔离方式上不加隔离清管器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总结了输气管道置换安全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总结天然气长输管道各种投产工艺的优缺点和适应性,结合川气东送管道投产经验,确定了对于大口径、高压力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投产,采用无清管器有氮气天然气推氮气推空气投产工艺、“先站场、后线路”的置换顺序具有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对投产前的检查、氮气置换、天然气置换、管道升压、试供气等投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管道投产氮气置换的注氮设施、注氮位置、注氮量、注氮温度、注氮速度及氮气封存范围等技术参数.该技术可为国内外新建大口径、高压力天然气管道的投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刚  汪冈伟 《油气储运》2007,26(12):53-56
对某输气管道置换投产过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内涂层输气管道投产置换时的天然气-氮气-空气推进速度的确定方法。根据预定的推进速度,确定不同置换长度时的注入点压力,达到适时调节与优化控制等方面研究,以达到安全置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双清管器间充氮气置换在输气管道投产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输气管道投产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管道的天然转换工作,承担着为首都供的华北油田北京供气复线工程,为确保安全投产,采用了双清管器间加充氮气形供气任务的华北油田北京供气复线工程,为确保安全投产,采用了双清管器间加充氮气形成隔离带进行;转换的方法,该管道长64.16km、管TCA 529,,沿线穿越铁路,公路、河流较多,地处村庄广布、人口稠密地区,介绍了双清管器间加充氮气隔离置换工艺的实施过程,包括清管器  相似文献   

8.
付春丽 《油气储运》2011,30(2):94-96,76
针对输气管道投产中氮气置换主要依据经验以及存在较大盲目性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氮气置换过程中氮气在空气中的对流扩散情况进行了多工况数值模拟,分析了混气长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态、背压、流速、管径和管长是影响混气长度的5个因素,其中混气长度随着背压、流速、管径和管长的增大而增长;与氮气处于湍流时相比,氮气处于层流时的混气长度大,置换时间也长得多;投产时,应尽量放空以减少背压对管道投产置换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确定合理的用氮量和现场投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优化输气管道的投产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液相乙烷输送管道投产时需要先用乙烷置换封存的氮气,再使管道内的气相乙烷液化,而乙烷在常温下容易发生液化或气化,引发气液相变,导致置换工艺参数难以控制。考虑置换过程中会出现乙烷与氮气的混气现象,分析了乙烷-氮气混合物相平衡特征;采用LedaFLow软件对轮南—库尔勒线液相乙烷输送管道的氮气置换过程、乙烷液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了环境温度、气相乙烷置换流量的变化对置换过程中持液率、压力、置换时间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置换过程中乙烷是否发生气液相变受气相乙烷置换流量的控制,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小;增加入口气相乙烷置换流量可缩短置换时间,但会造成混气段增长;液化过程中液化压力和液化率基本不受气相乙烷置换流量影响,环境温度的升高会极大提高液化压力,从而降低液化率。研究成果可为乙烷输送管道投产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图6,表4,参23)  相似文献   

10.
在川气东送管道一期投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新清溪1井正常生产,应急投产川维支线。在燕子窝-天生段和天生-金山段封存氮气隔离段,采用"气推气"置换工艺,对站场工艺管道与长输管道进行同步置换。利用阀室内的调流阀进行流量调节,控制置换速度,缓解气井油层的套管压力。采取干支线联通反输工艺流程,利用管存气确保普光净化厂的顺利投产。通过对注氮、置换、升压、流速控制等作业参数的具体分析,阐述了管道投产置换中的关键控制点及技术措施。(表2,图2,参10)  相似文献   

11.
管道内涂层涂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涛  宋旭强 《油气储运》2000,19(12):1-5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管道内涂层涂敷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施工工艺,重点介绍了新建大口径管道内除锈和喷涂厂内预制采用的工艺技术,指出了与国外在内涂层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旨在加速国内长输天然气管道内涂敷工艺技术的研究进程,提高我国内涂层施工机具的制造水平,促进天然气管道内涂层减阻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西气东输管道空气试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贵涛  高发连 《油气储运》2003,22(11):39-42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经过我国西北约2500km的严重缺水地区,管道水试压方法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题。针对空气试压方法能否在西气东输工程一、二级地区应用的问题,在技术可行性与安全性方面同水试压方法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认为,空气试压方法可以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新建液体管道单点上水及多点上水方的适应性及特点,结合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走向和沿途实际地质状况,分析比选了两种上水方式,指出了单点上水在大落差、多起伏管道应用的经济优势,并对其所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风险分析的管道检测(RBI)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许多老管道普遍存在着老化、腐蚀、事故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输油(气)生产的安全,急需开展管道的检测评价工作。为避免以往检测的盲目性、无序性、投入大、准确性低等弊端,提出了建立在风险分析基础之上的管道检测(RBI)与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最新进展,介绍了国内外管道检测标准的制订情况,提出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和目前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输气管道置换投产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涩宁兰输气管道涩北—西宁段和西宁—兰州段,分别采用了加隔离器和不加隔离器两种置换工艺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传统的加隔离器置换工艺存在混气量大、隔离器损耗大的问题,尤其是在高程变化大的山区地段和管道的多弯头、变径处隔离器易被卡住,而不加隔离器置换工艺,具有混气量小,安全便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干空气吹扫干燥法在输气管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除水干燥是提高输气质量,预防水合物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输气管道水试压后应进行的重要工序,以涩宁兰输气管道9.5km,水试压段采用干空气吹扫法进行了作水干燥试验为例,介绍了干空气吹扫干燥的过程,对管道除水效果及除水干燥中露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天然气管道应用干空气吹扫干燥法具有经济,工艺过程易控制等优点,适合在输气管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交通管制、设卡布控等防控措施相继实施,为管道线路的日常巡检带来挑战。针对疫情防控下管道巡线人员无法到现场开展巡护的问题,分析现有管道线路感知技术的不足,创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管道线路智能感知技术体系。根据全面感知、无人感知、实时精准感知、全生命周期感知的感知原则,制定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管道感知技术相融合的技术路线,设计了天上管道卫星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方法、空中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方法、地面管道重点区域智能视频方法及地下光纤综合智能感知方法,并对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开展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起飞、降落、充电等操作,按照设定的巡检路径、巡检时间进行作业,并可智能识别机械挖掘、人员聚集等威胁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机连续飞行80余架次,识别威胁事件20余次,为管道巡检人员掌握管道安全状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马书定 《油气储运》1996,15(12):27-29
介绍了在管道内防腐方面应用比较广泛的聚乙烯管套接衬里工艺的基本原理,施衬过程及其特点,并着重介绍了中密度聚乙烯管转动塞入衬里新工艺。由于这种衬里管成圆度高、摩阻氏,并具有抗化学物质侵蚀等特点,所以经实践证明,采用聚乙烯管转动成衬的客道不但流体损失少,而且对输送颗粒物质的抗蚀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投产前管道测径方法存在检测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大、可靠性差等问题。为此,研发了一种新型投产前管道智能测径检测器,该设备的机械主体由筒体、皮碗、变形探头臂及里程轮组成,电气主体由记录仪、电池组、标记器及变形传感器组成。投产前管道智能测径检测器主要依靠空压机作为动力源,在不建立背压的管内环境下运行,并需解决不稳定的运行状态造成的检测数据丢失、信号失真等问题。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发现、量化和定位站间管道存在的变形,从而大大缩短管道的施工工期,为管道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20.
输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选择和优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常景龙  李铁 《油气储运》2000,19(5):9-13,17
系统介绍了输气管道的向种泄 漏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指出应根据检漏方法的灵敏性、定位精度、适应性和有效性等指标来确定适用的泄漏检测技术,依据给出的9项介检漏技术的指标对各种泄漏检测技术进行了对比和优先,对比结果表明,连续检漏技术虽有效,但不能检测小于流量0.5%的泄漏,因而需要与其它检漏技术组合使用。指出采用事故率曲线和风险评估的方法优化管道运行期内的检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