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油茶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庄朱辉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83-85,98
油茶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技术人员进行的扦插,成活率及其苗木的顶芽数、侧芽数、侧根数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浓度吲哚丁酸溶液浸泡处理后扦插,对油茶扦插成活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最适宜浓度为100×10-6。油茶硬枝、软枝扦插都可成活,关键在于扦插技术掌握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6种不同浓度的ABT6号生根剂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硬枝插条繁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0×10-6g/ml和1500×10-6g/ml浓度处理,茎粗>2.5cm的插条在成活率、平均生根数、根长、梢数和梢长方面都表现较优。在对油茶进行扦插时,从提高扦插质量及节约生产成本考虑,可采用茎粗>2.5cm的硬枝作插条,用浓度为1000×10-6g/ml的ABT6号生根剂浸泡插条基部30 min。  相似文献   

3.
不同无性繁殖措施对油茶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产油茶开展了不同无性繁殖方法的苗木质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穗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与苗木平均高生长高于短穗,但抽梢数、抽梢率则低于短穗;长穗扦插处理以生根粉浓度500 mg/L,浸入时间10 s,扦插入土1/2的成活率与抽梢率最高。扦插苗和嫁接苗适宜生产密度均为280株/m2;立地条件与管理水平影响油茶扦插苗的成活率、苗高、开花率及花苞数量;5月中旬生产嫁接苗的成活率较高,苗木生长最好;在油茶嫁接苗生产中宜清除花芽。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油茶良种云油茶3#、4#、9#、13#、14#的插穗为试验材料,通过扦插育苗试验探讨了应用不同浓度激素类型溶液作浸穗处理对5个云油茶良种扦插苗生根、成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清水浸穗处理的对照相比,以生根粉6号(ABT6)、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3种外源激素溶液作浸穗处理对云油茶扦插苗的成活率、生根率、平均根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用浓度50 mg/L的3种激素溶液作浸穗处理的云油茶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平均根长3个指标极显著低于100 mg/L、150 mg/L、200 mg/L、500 mg/L 4种浓度处理;用浓度200 mg/L激素溶液处理的云油茶扦插苗生根率、成活率、平均根长3个指标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浓度处理;用浓度150 mg/L与500 mg/L激素溶液浸穗处理的云油茶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平均根长3个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3)所有激素类型溶液浸穗处理的云油茶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平均根长3个指标都在200 mg/L浓度处理上达到峰值,表明应用3种激素对云油茶作浸穗处理的最适浓度在200 mg/L左右(本试验为150~200 mg/L或200~500 mg/L间)。由此可知,应用生根粉6号(ABT6)、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3种激素溶液作浸穗处理,均能获得良好的云油茶扦插育苗的促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处理刺槐插穗以及扦插后地膜覆盖,对刺槐硬枝扦插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素NAA和IBA处理均能提高刺槐硬枝扦插的成活率,并且2种激素均以500 mg/L的浓度为最适浓度;NAA处理的插穗较IBA处理的成活率略高。地膜覆盖也能提高刺槐硬枝扦插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软枝油茶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2000年对软枝油茶扦插育苗进行了插床基质、促根激素、插条类型及留叶量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带顶芽保留2片以上小叶的插条,用ABT6号生根粉溶液泡浸,扦插于90%黄心土加10%细沙的基质中,在大面积育苗生产应用中,插条生根率达93%,移苗成活率达98%。文内还系统总结了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油茶扦插育苗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油茶扦插育苗成活率和扦插苗的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激素、激素质量浓度、激素处理时间、基质配比、插条有无顶芽和插条品种6个因素对油茶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油茶扦插成活率、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的主要因素是激素质量浓度;影响油茶扦插生根率的主要因素是基质配比;基质配比为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1︰1有利于油茶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的提高,珍珠岩和营养土体积比2︰1有利于扦插根系数量的增加和根系长度的增长。综合分析得出,油茶扦插育苗最佳处理条件:激素种类为KIBA或NAA;激素质量浓度为300 mg/L;激素处理时间为60 s;基质配比为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1︰1;插条去顶芽;品种为XL4号。  相似文献   

8.
ABT生根粉在油茶扦插育苗上的试验   总被引:24,自引:16,他引:8  
采用不同含量的ABT6号生根粉液,对油茶穗条处理不同的时间,进行油茶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BT6号生根粉处理油茶穗条比用萘乙酸处理油茶穗条成活率高15.9%~22.78%,生根数多1.1~4.6条,根长长0.2~1.9 cm.采用速蘸法处理育苗,成活率高、生根多、根系发达,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激素处理对油茶扦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不同激素处理对穗条成活率、生根率、侧根数量和侧根长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茶扦插中使用IAA、IBA和NAA生长激素处理穗条的扦插效果除了浓度为1200.0 mg/L的IAA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比对照好。其中浓度为100.0 mg/L的NAA处理生根效果较好,浓度100mg/L的IAA成活率最高,达到77.9%。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叶榉的插条年龄,ABT生根粉的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扦插成活率和根系生长情况的对比试验,认为大叶榉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经300倍与500倍的ABT液浸泡2min后扦插成活率可达到77.4%和73.3%;从扦插苗的发根数与根系生长速度来看,用50倍ABT液浸泡20s和300倍浸泡30s后扦插的大叶榉苗根系生长最好,既多又长;2年生硬枝扦插的与1年生嫩枝扦插对大叶榉扦插成活率和发根数影响不大,但前者的平均根长略低于后者,两者约相差10%-30%,因此,即可采用1年生嫩枝又可采用2年生硬枝进行大叶榉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1.
油茶秋季扦插育苗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生产上油茶扦插繁育多以夏季扦插为主,由于采穗圃建设滞后,夏季扦插穗条资源有限所突显的矛盾,已逐渐成为影响油茶苗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对油茶秋季扦插繁育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经试验发现:在选取的长林系列和皖徽系列各品种中,长林4号成活率较高;选择适宜的扦插基质和温、湿度有利于秋季扦插成活。  相似文献   

12.
张清 《绿色科技》2014,(4):107-109
以油茶闽43#优良无性系为试材,在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和切接两种嫁接方法对油茶苗木田间繁育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是影响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育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嫁接方法对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的成活率、苗木高度和地径存在不同的影响,其中对成活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苗木高度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时地径的影响则不显著;用油茶芽苗砧胚茎切接技术繁育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的平均成活率、苗高和地径比用油茶芽苗砧胚茎劈接技术繁育的油茶苗分别提高8.0%、19.0%和10.1%,且嫁接口愈合好,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油茶作苗砧和接穗,进行芽苗砧嫁接试验,研究穗条不同部位芽对嫁接成活率及苗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芽的部位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成活率顶芽〉中部芽〉下部芽;芽的部位对嫁接苗当年苗高的影响差异极为显著,顶芽苗高〉下部芽苗高,而顶芽与中部芽、中部芽与下部芽的苗高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赣无系列5~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材料,通过调查分析其结果枝分布、长度、直径、叶片数,并分析与成花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树冠垂直方向上结果枝主要分布在40~99 cm区域,占总量的80%;油茶结果枝长度与成花有密切关系,花芽数量最多在20~60 mm范围内,其中40~60 mm花芽数量约占总体的37%;结果枝直径在2.0~2.3 mm花芽数量最多,其分布规律呈橄榄型;叶片数以5~7片的花芽数量居多。相关性分析表明,结果枝长度、直径及叶片数均与花芽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3种激素不同处理穗条对油茶扦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选用ABT1、NAA和IAA 3种生长激素及不同处理浓度及时间对油茶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T1和NAA适合油茶的扦插繁殖,ABT1 200 mg/L浓度浸泡2h处理效果最好,NAA 100 mg/L浓度浸泡1h处理效果也较好,IAA对于促进油茶扦插的生根效果并不理想,在油茶的扦插繁殖中不宜选用IAA...  相似文献   

16.
油茶芽苗砧嫁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桃江县采穗圃油茶良种材料为接穗,桃江县苗圃培育的芽苗为砧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油茶芽苗砧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1 000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处理芽苗后嫁接,较清水处理的对照成活率高25.8%,生长量高11.7%;采用穗条的顶芽、中部芽、下部芽进行嫁接,其嫁接苗的成活率分别为88.4%、83.2%、72.2%,嫁接149 d后,其苗高分别为8.9、8.5、8.1 cm;于芽苗砧的芽部和根部进行嫁接,其嫁接苗的成活率分别为85.2%和85.8%,嫁接149 d后,其苗高分别为8.55、7.10 cm。  相似文献   

17.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间种模式(间种黄豆、西瓜、花生、松苗和不间种)油茶幼林的生长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油茶新造林以间作花生和松苗较好,但是有间作植物的油茶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均低于未间作的油茶纯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0组不同容器轻基质配方对油茶扦插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F(珍珠岩∶泥炭土∶LCS混合基质=2∶1∶7)的油茶扦插苗愈伤能力最强,愈伤率为96%,成活率为95%,高于其它基质配方,差异极显著;基质F的根、茎生长量优势明显。F组基质透水透气性良好,适宜油茶苗木的生长发育,且材料价廉物美,是理想的油茶扦插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