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深色晾烟品种KY171在22℃和70%相对湿度下晾制表明,晾制后1~6周的叶肉和2~6周的主脉水分迅速下降。晾制后1~4周电导率迅速提高。晾制过程中叶肉和主脉中硝酸盐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晾制3周后主脉和叶肉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打预后及晾制初期叶肉中各烟草生物碱均增加,晾制2~3周稍有下降,然后至晾制结束都没有变化,整个晾制过程主脉中各烟草生物碱含量均无变化。成熟采收的鲜烟叶及晾制1周内的烟叶中各种亚硝胺含量为0,晾制后1周后逐渐增加。晾制后6周(N-甲基-亚硝氨)-1-(3-吡啶基)-1-丁酮(NNK)及总烟草特有的亚硝胺(TSNA)、晾制后5周N-亚硝基去甲基烟碱(NNN)、晾制后7周N-亚硝基假木贼碱(NBA)和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含量达最高峰,且主脉和叶肉的变化规律悠扬。  相似文献   

2.
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什烟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晾制期间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9种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晾制期间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可替宁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麦斯明、2,3′-联吡啶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假木贼碱、N-甲基假木贼碱含量基本不变。干筋期时,除新烟草碱、麦斯明、N-甲基假木贼碱含量以尚熟处理最低外,其他生物碱含量均以适熟处理最低。随着晾制的进行,各成熟度处理烟碱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整体表现为过熟尚熟适熟。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假木贼碱、N-甲基假木贼碱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适熟处理达到显著水平;新烟草碱含量与麦斯明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可替宁含量与新烟草碱、二烯烟碱含量均为正相关,而与N-甲基假木贼碱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在白肋烟变黄末期,用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处理,可降低白肋烟在晾制过程中总氮和烟碱的含量,加速淀粉分解,提高总糖含量,但不利于色素的充分降解,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稍高.晾制后各微波处理相比较,主要化学成分均优于对照.以微波处理60s的各项化学指标比较适宜,符合优质白肋烟的质量要求,其次为微波处理30s和90s.  相似文献   

4.
以川雪1号为试材,通过设置不同打顶时期的处理,研究了其对雪茄烟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和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打顶时期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表现为: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现蕾时去顶芽;对川雪1号下部叶的变黄、变褐速率的影响表现为: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现蕾时去顶芽,并且烟叶在绿变黄的同时也进行着变褐的过程;在晾制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现蕾时去顶芽>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色素降解曲线呈“S”形的慢—快—慢的降解规律。综合来看,初花开放时去顶芽处理的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晾房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生物碱和总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种晾房(竹笆涂泥晾房、美式全板晾房、黒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黒膜推杆晾棚)和2种采收方式(半整株采收和摘叶采收)研究了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生物碱、总氮含量及氮碱比的变化。在烟叶晾制过程中,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降烟碱、假木贼碱和新烟草碱变化相对较小。竹笆涂泥、美式全板、黒膜夹草3种方式烟碱含量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中部叶和上部叶下降幅度分别为17.6%~27.6%和16.5%~19.7%,晾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和氮碱比较为适宜;而黑膜推竿晾制和全黑膜晾房的烟叶烟碱含量降低幅度较小,氮碱比偏小。摘叶采收烟叶烟碱含量较高,氮碱比较小,且在晾制过程中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这与其失水干燥较快,调制过程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6.
晾制密度对雪茄烟主要含氮化合物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把握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氮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以制定合理的调制工艺,以雪茄烟品种'Gu-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晾制密度(40、60和80片·杆-1)对雪茄烟叶主要含氮化合物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各晾制密度下,烟叶各类含氮化合物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其中,总氮含量变化呈“双峰曲线”,晾制结束时含量最低;可溶性蛋...  相似文献   

7.
杨焕文  吕芬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Z1):263-266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深色晾烟采收晾制后,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剧烈下降.晾制后3~5d,叶肉和主脉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即下降至0.晾制3周内体外硝酸还原酶活性极低,几乎接近0.晾制3周后逐渐增加,两年试验分别在晾制后5~6周达到最高峰,这可能与微生物有关.两种电子供体之间,使用methyl viologen的活性大于使用NADH的,但之间无显著差异.晾制过程中体外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规律与亚硝酸和烟草特有亚硝胺变化的规律一致,只是变化时间比后二者提前一周,这个结果表明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前体物质亚硝酸盐主要来自体外硝酸还原酶还原的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晾制过程中温度对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代谢水平的影响,为雪茄烟叶质量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主栽雪茄烟品种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低温、中温、高温3种晾制温度处理,测定鲜烟叶及晾制过程中凋萎期、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雪茄烟叶主要酚类物质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分析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与以上3个酶活性的相关性,并对晾制后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晾制期间,不同处理雪茄烟叶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莨菪亭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PAL、PPO和POD活性均呈单峰变化,但到达峰值的时间有所不同。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绿原酸含量与PAL活性显著负相关,芸香苷含量与PPO和P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莨菪亭含量与PAL、PPO和POD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将凋萎期、变色期、定色期、干筋期温度分别控制在28,33,38和38 ℃,烟叶内的PAL、PPO和POD活性均较高,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等主要酚类物质含量适中,且该处理下晾制后烟叶糖含量和糖碱比较高,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最低,氮碱比较低,内在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结论】晾制期间合理调控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的抗氧化能力,促进烟叶内多酚类物质的合理转化,改善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提高雪茄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硝酸还原酶活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叶采收晾制后,体内硝酸还原酶活动剧烈下降,晾制后4d,叶肉内该酶活性即下降至0,晾制后两周主脉内此酶活性下降至0.且两种电子供体间无显着差异.烟叶体外硝酸还原酶活动晾制开始时很低,晾制3周后增加.整个晾制过程中叶肉、主脉硝酸盐含量均无显着变化.晾制后两周主脉亚硝酸盐含量很低,但是晾制后3周开始逐渐增加,叶肉亚硝酸盐在整个晾制过程中无变化.晾制后3周,主脉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与体外硝酸还原酶活动相关,这可能是微生物的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雪茄烟叶适宜的田间成熟度和晾制方式,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在不同晾房内晾制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中性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叶质重、厚度、平衡含水量、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新植二烯等减少;拉力、淀粉、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等增加。新式晾房相较于传统晾房,烟叶叶质重、厚度、总糖、淀粉、烟碱、新植二烯等较低;拉力、钾、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等较高。本研究表明,适当提高田间成熟度,以及采用密闭式晾房进行晾制,可以使雪茄烟叶物理特性改善、化学成分协调、香气物质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蜂蜜在自然成熟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和抑菌特性变化,为生产成熟蜂蜜提供理论基础,以低、高浓度和封盖蜂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淀粉酶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蜂蜜进行成分分析,以及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试3种蜂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蜂蜜的水分含量为(241.12±11.02)mg·g-1,显著高于高浓度蜂蜜和封盖蜂蜜(P<0.05)。随着蜜蜂成熟度的升高,其脯氨酸、果糖的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蔗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体外抑菌结果显示,3种蜂蜜样品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产生强烈的抑菌效果,抑菌率达到85%以上,且高浓度蜂蜜和封盖蜂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蜂蜜(P<0.05)。综上所述,水分含量、淀粉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蜂蜜的成熟度;蜂蜜普遍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对晒红烟晒制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晒制过程中烟叶失水速率呈现前期慢后期快的变化趋势,总氮和烟碱变化不大,淀粉在晒制前2 d大量降解,之后基本无变化,总糖持续下降,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亚硝酸盐含量晒制前期升高,后期降低.  相似文献   

13.
雪茄茄衣作为雪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受品种、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综述了各个因素对雪茄茄衣烟叶的影响机理及种植时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优质雪茄茄衣种植的技术要领,为改善雪茄茄衣烟叶品质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并对我国雪茄茄衣烟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藤茶新工艺加工过程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传统加工和新加工的方法测定了藤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的进程,黄酮、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传统工艺加工过程黄酮和叶绿素破坏量较大,不利于活性成分的保留和色泽品质的形成,藤茶茶汤黄暗、香味浓浊.藤茶新工艺比传统工艺更有利于品质的形成,加工出的藤茶有效成分保留较多,色绿、香高、味醇.  相似文献   

15.
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了河南不同产烟区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酚含量在烘烤开始后的前24 h呈增加趋势,之后则降低,至72 h降到最低,72 h后又迅速升高直到烘烤结束;绿原酸含量在烘烤0~24 h也呈上升趋势,其最低值出现在60 h或72 h处,之后则缓慢上升至烘烤结束;芸香苷含量随烘烤进程的推进,呈递增趋势,中间稍有起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在烘烤过程中芸香苷的含量变化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2**),与淀粉、烟碱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雪茄茄衣作为雪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受品种、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综述了各个因素对雪茄茄衣烟叶的影响机理及种植时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优质雪茄茄衣种植的技术要领,为改善雪茄茄衣烟叶品质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并对我国雪茄茄衣烟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The changes of polyphenols in tobacco leaves during the flue-curing proces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some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studied. Leaf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different tobacco-producing regions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phenols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24 h of curing, and then decreased. It reached the lowest value at 72 h of curing and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that.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lso increased during 0-24 h of curing. But the lowest point occurred at 60 or 72 h of curing and then it increased till the end of the curing process. The content of mtin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curing, and showed little fluctuations. The changes of PPO and POD activity were the opposite. Rutin was found to have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otal sugar (r=0.822^**), but a high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tarch, nicotine, and protein.  相似文献   

18.
密集烘烤中烤烟颜色变化及其与主要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密集烘烤中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颜色值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的L*、a*值在烘烤过程中均呈现升高的趋势;b*、C值在48℃之前升高,48~54%有所下降,之后稍有回升;H值在烘烤中呈现降低的趋势,且在48~54℃下降幅度较大.4种成熟度处理间颜色各参数差异极显著;不同成熟度烟叶颜色参数L*与淀粉、总氮均呈极显著负相关,a*与总酚呈显著正相关,H 与总酚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烟丝烟碱及卷烟烟气烟碱量,计算烟碱转移率,研究了烟碱转移率与烟气烟碱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烟气烟碱量除了与烟丝烟碱含量有关外,与烟碱转移率也有密切关系;在烟丝烟碱含量一定时,烟气烟碱量与烟碱转移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鲜食枣品种的营养品质形成规律,以碘量滴定法,酸碱中和滴定法以及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前期变化不明显,近成熟迅速积累至最高;可溶性糖组分在果实发育前期为果糖>葡萄糖>蔗糖,成熟时为蔗糖>果糖>葡萄糖。可滴定酸含量前期较高,随果实生长呈下降的趋势,果实成熟时略有升高。维生素C含量变化总体上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