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银杏为我国珍贵的经济林树种,传统的栽培模式造成银杏生长缓慢、结实晚、产量低。通过对银杏良种和园地的选择,以及在栽植方法、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人工辅助授粉、疏果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上的改进,使银杏能够提早结果,并提高了银杏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长兴县是我国长江流域的银杏主产区,银杏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白果质量等级上乘,产量居浙江省首位.由于银杏树对气候、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繁殖容易,栽培简单,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特点,适宜各地成片规模造林或零星分散经营,因此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经济林建设中,我县已将银杏作为效益农业的先导树种.  相似文献   

3.
银杏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杏也叫白果,种植银杏对发展地方经济、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把银杏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银杏的种子即白果品味甘美,营养丰富,其食用、药用和保健价值,在国内外已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开发利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栽培银杏历史悠久,但仅为零星栽培,由于长期管理粗放,银杏园存在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内最大的银杏种质基因库在南京林业大学建成,并于日前通过验收。 有关专家认为,该基因库的建立为银杏的良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各种专用品种的选育及快繁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推进银杏产业化的进程,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银杏是当前我国林业生产的热门树种之一,但因生长相对较慢,开花结果周期较长,故对银杏的良种选育研究甚少。近年来银杏的栽培目的已从单纯的果用扩大到果、叶、花、材和绿化观赏等多种用途。但传统的果用优良品种不适合银杏林的培育成为制约银杏产业化的一大障碍。 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曹福亮教…  相似文献   

6.
银杏是山东省郯城县主栽果树树种之一。全县栽植核用和叶用银杏 7760 hm2 ,共 1 3 0 0万株。年产银杏核 2 2 0 0~ 2 50 0 t,银杏叶约80 0 0 t。核用银杏产量的 95%来自分散栽植的结果树 ,单位面积产量低 ,质量差 ,商品价值不高。为探讨核用银杏集约化栽培的适宜方法 ,1 994年 ,我们在郯城县新村乡建立 0 .77hm2核用银杏丰产示范园 ,建园后第 3年部分植株结果 ,第 4~ 6年每 667m2 银杏核产量分别为1 5.6、 1 0 9.2、 1 82 .0 kg。达到了核用银杏早实丰产的预期目的 ,对核用银杏集约化栽培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1 996年以后在郯城县新村、重坊…  相似文献   

7.
文峰 《现代园艺》2012,(6):54-55
银杏(Gingo Biloba),又名白果,其果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其材质优良,属珍贵用材树种,素有"银香木"之称。银杏全身是宝,发展前景广阔。利用银杏种子育苗是培育苗木的可靠途径,也是最基本的育苗方法。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经验,对银杏的育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银杏实生苗生长缓慢,结果晚,生产中多培育嫁接苗,可缩短银杏生长周期,促进丰产。从砧木选择、接穗选取、嫁接时间及方法、嫁接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银杏嫁接育苗技术,展望今后银杏嫁接育苗的研究方向,为银杏嫁接提供技术性参考。  相似文献   

9.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它的果实、种核、叶、木材均可多层次利用,具有重要的栽培价值。近20年来,随着研究手段和方法的改进,人们对银杏叶片的医疗和保健作用了解日益深刻,迄今已分离鉴定了多种银杏黄酮类物质和银杏苦内酯,并研制开发出多种制剂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各类心血管疾病。同时,利用银杏叶片开发的人体抗衰老保健品也相继问世。美、德、法等国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银杏干叶,已研  相似文献   

10.
曾云英 《北方园艺》2012,(21):66-68
在简要介绍银杏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从品种选择、水肥管理、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江苏地区银杏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银杏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陈梦如 《现代园艺》2022,(16):45-47
银杏栽培由来已久,在积极倡导环保的理念下,种植银杏可有效改善区域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助推旅游业发展。结合银杏种植经验,对银杏繁殖、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进行解析,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介     
正《中国银杏志》由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教授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目的是全方位地反映中国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的面貌,以及有关的科学研究成果,为科研、生产以及产业化开放利用服务,银杏在我国分布广,地域自然条件差异大,种质资源异常丰富,银杏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扩展。该书展示了当今银杏科研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生产技术。内容科学全面,涵盖了银杏概述,银杏类的起源、演化和分类,银杏的栽培和利用历史,银杏的自然种群与栽培区域,银杏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征,银杏栽培技术,银杏资源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银杏种子育苗是培育银杏苗木的最基本方法.采用播种育苗可有效降低苗木病虫害的发生,对提高苗木质量有显著效果,并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银杏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古老珍稀树种,是我国的“国树”。其果实既是良好的营养补品,又兼有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银杏植株还可作为盆景、庭院布置和防风林之用,适合在我省中、北部山区大面积种植。近年来,银杏在我省发展很快,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有关银杏砧木的培育和嫁接技术简介如下。1 砧木苗的培育可供银杏嫁接的砧木种类多,但通常以本砧砧木的嫁接亲和力最强。因此,发展银杏生产首先必须培育健壮的银杏砧木苗。育苗用的银杏种子,应选择充分成熟、饱满、整齐、生命力强的果实,于11月上中旬将种子剥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银杏的认识不断加深,银杏本身所蕴涵的巨大经济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作为新兴的经济林树种得到了快速发展.辽宁省作为银杏经济栽培的北界,其栽培面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银杏与其他树种相比,其生长缓慢,结果晚,实生银杏树30年才能进入结果期.而我省银杏资源相对缺乏,丰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滞后,造成银杏栽培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发展银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杨志荣  张伟 《食用菌》1991,13(1):16-17
我国目前黑木耳代料栽培面积较大,但使用的黑木耳品种缺乏抗杂菌性,在栽培中常因杂菌污染而导致减产或绝收.因此,培育产量高、质量好、抗杂菌污染能力强的黑木耳新品种,具有现实意义.1987年6月,我们从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进了黑木耳6号菌种,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和一系列的生产选育,培育出一株抗杂菌能力较强、产量比较高、质量比较好的黑木耳新品种,定名为"冀诱一号",在多点试种受到栽培者的好评.现将培育经过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银杏为中国特产,在我国北自沈阳南至广州均有栽培。银杏喜光、耐寒、适应性强,对大气污染也有一定抗性。银杏也宜用于盆景栽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栽培容器根据所放位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容器。放于案头或窗台上观赏,选择直径  相似文献   

18.
核用银杏优良品种及早果丰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郯城县于1999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银杏之乡”。现年产银杏种核2800t,约占全国产量的19.8%。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推广了“核用银杏优良品种及早果丰产配套技术”,银杏种核产量、质量都稳步提高。采用此技术所建银杏园,达到3年结果。5~6年667m^2产量一般超过100kg,10年产量达到250~300kg。现将经多年栽培、试验及观察。综合评价较好的几个核用银杏优良品种和早果丰产的配套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银杏在桂林地区种植对环境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和生长习性,以及它的生态和绿化景观价值,并针对银杏绿化树的栽培、育苗条件及小苗繁殖方法、肥水管理、修枝、种植施工和病虫害防治等主要环节提出一些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园艺》2020,(5):153-154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资源,是北京地区栽植的优良彩叶树种之一。但在应用中常出现叶色焦枯、长势衰落、甚至植株死亡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银杏的景观效果。结合银杏的生态习性、绿化应用形式等,分析研究了北京地区银杏在园林绿化应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讨了其发展对策。以期能为银杏在北京地区的管护技术提供参考,更好地改善北京市银杏的健康水平及提升景观质量,实现银杏的健康生长及发挥其良好的景观效果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