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阳县高山蔬菜产业起步于1986年,是全国高山蔬菜产业的发源地,30年来长阳见证了高山蔬菜基地由小到大、种植品种由少到多、销售半径由窄到宽、生产水平由低到高、种菜农民由贫到富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县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万hm~2,播种面积(含复种)达到3.3万hm~2,高山蔬菜总商品量达到120万t,蔬菜产值20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经过10多年的品牌打造,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地理  相似文献   

2.
我省高山蔬菜育苗一直比较粗放,没能找到一种理想的覆盖材料,影响了秧苗的素质和蔬菜产量。为了改进高山蔬菜育苗技术,推广适应高山环境的育苗新型覆盖材料,我们于1990年在上海市农业局  相似文献   

3.
临安市种植番茄已有13年历史。1997年全市高山番茄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由于高山地区多雨潮湿,土壤瘠薄,耕地少,轮作困难等因素,导致番茄病害每年均呈递增趋势,使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及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据近几年临安市蔬菜主管部门在上溪、马啸等高山蔬菜基地调查表明,高山番茄的主要病害是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和蕨叶病毒病,这4种病害从番茄苗期到盛果期均有大量发生。随着高山蔬菜的迅速发展以及栽培地连作年限的增加,番茄病害为害程度越来越重,且为其他高山蔬菜提供了菌源。 一、高山番茄病害与环境因子 (一)土壤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土壤是蔬菜根系着生的地方,也是多种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高山土  相似文献   

4.
长阳县是全国高山蔬菜产业的发源地。29年来,长阳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16年,全县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2万hm~2,播种面积(含复种)达到3.33万hm~2。高山蔬菜总商品量达到120万t,蔬菜产值10亿元,平均每667 m~2产值2268元,高山蔬菜冷藏、包装、物流、服务、劳务、引资等方面经营收入达到10亿元。蔬菜让武陵山区的老百姓捧上了金饭碗。  相似文献   

5.
高山四季豆适栽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种植四季豆是本县高山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主要蔬菜生产商品之一,2005年高山四季豆面积发展到810hm2,占全县高山蔬菜面积44.2%,全年产值近4300万元。四季豆生产对本县高山蔬菜产业能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改善、缓解品种单一及品种退化等诸多阻碍因素,促进高山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我市山地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市海拔500m以上的可开发山地,面积共74.48万亩。以四县、区(泰顺、文成、永嘉、瓯海)为主,可开发面积达66.71万亩,占全市可开发山地面积的89.6%。且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夏秋季气候凉爽,是生产淡季蔬菜的好地方,开发潜力很大。自1984年以来,高山蔬菜的开发,不仅增加了我市蔬菜“秋淡”的市场供应量和花色品种,有效地缓解了供需矛盾,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平稳了市场物价,而且有力地振兴了山区经济,大大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 一、高山蔬菜发展概况 温州市的高山蔬菜生产从1984年在海拔620m的瓯海区北林垟乡试种以来,经过十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已逐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性生产基地。我市高山蔬菜的发展经历了二次较大的跳跃:一是1988年的规模化生产。从1984年的10亩四季豆试种成功,至1987年扩种到100多亩,1988年则猛增到800多亩规模化生产。生产品种从单一的四季豆增加到球菜、四季豆、豇豆、芹菜、早熟大白菜  相似文献   

7.
张德明 《蔬菜》2004,(9):6-7
近年来,磐安县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已基本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的无公害生产格局,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是,随着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优质农产品认知程度的提高,加快我县高山蔬菜的品牌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建设高山蔬菜品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品牌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发展高山蔬菜的重点工作。一、品牌建设的现有基础1.高山蔬菜发展初具规模全县高山蔬菜发展由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面积逐年稳步增长,现已形成了以菜豆、茭白、椒类3大品种为主导,多品…  相似文献   

8.
“你负责种菜,我来联系市场;你有技术难题,我来负责解决……”浙江省建德市凤凰乡在发展高山蔬菜种植业中,成立的蔬菜合作社着实为菜农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 凤凰乡从2001年开始种植高山蔬菜,面积迅速超过100h m~2,种植点也从原来1个自然村10余户扩大到现在全乡9个行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境内高山丘陵地貌占陆地面积的85%,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地区,该地区夏季光照充足,气温低,适合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目前花椰菜已成为高山地区反季节栽培蔬菜之一,为农民的增收主要蔬菜之一。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福建省高山地区反季节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对高山地区进行反季节花椰菜栽培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山蔬菜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改善高山蔬菜经济效益应从发展采后处理技术和完善冷链系统,避免高山蔬菜短期内集中上市;改善高山蔬菜种植结构,提高品种多样性;适当提高高山蔬菜种植规模;完善蔬菜价格预  相似文献   

11.
正1986年,宜昌市政府借助高山与平原的自然温差,率先以火烧坪为试点,进行高海拔地带农作物试种,由此长阳高山蔬菜种植模式逐渐推广开来。33年来,长阳高山蔬菜经历了基地由小到大、种植品种由少到多、销售渠道由窄到宽、菜农由贫  相似文献   

12.
高山蔬菜,是指利用高山与平原的气候差异,即高山温度的垂直分布,生产平原当时难以生产的商品蔬菜。浙江省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山区,大多数可耕地位于海拔500~1000m之间,自1995年起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到2002年,开成以四季豆、辣椒、萝卜、茭白等为主1600公顷的高山蔬菜基地,产值5000余万元,已成为山区调整种植结构,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实践证明,高山蔬菜的开发,有利于山区资源的综合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使城镇蔬菜供应淡季趋向缓和,并促进山区经济的振兴,现将几年来对高山蔬菜生产中一些问题的认识作一个介绍,以便与同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山蔬菜经过20年的发展,已逐步发展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高山蔬菜在山区致富一方百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总结交流全国高山蔬菜发展的经验,研讨高山蔬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山蔬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7月18~20日首届全国高山蔬菜研讨会在素有“高山蔬菜第一县”之称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高山蔬菜主产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长阳素有"全国高山蔬菜第一县"的美名,2015年高山蔬菜播种面积2.0万hm2,总产量逾400万t,总产值过60亿元。高山气温低、虫害少,种菜周期短而且风险小,使品质卓越的高山蔬菜从高山走向全国,彻底改变了长阳高山农民"三餐都吃洋芋果,天天穿个补巴坨"的旧貌。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高山蔬菜生产起步较早,1982年首先在桐庐县狮子山种植番茄成功。1985年由杭州市农业局牵头,成立推广协作组,高山蔬莱迅速推广到临安、建德、桐庐、富阳、淳安、余杭等6个县(市),面积达2066亩,总产量2584吨,产值65万元。对丰富城市“菜篮子”,促进山区农民致富起到积极作用。进入90年代,高山蔬菜又有了新的进展。临安市1996年种植面积达3803亩,比10年前增加了4.3倍,总产量达6260吨。但就整个杭州市来说,高山蔬菜生产发展不平衡,也出现不少困难和问题。 然而,我市发展高山蔬菜的资源优势是明显的。一系列试验研究和10余年的实践证明,在杭州地区的6县(市),至少有三四万亩山区耕地可以开发高山蔬菜。分析这些地区的开发前景,主要优势有二:一是具有适宜的高山气候。本市地处浙江西北部,山区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为发展高山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高山蔬菜的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仅临安市的上溪、临目、东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高山蔬菜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生产现状浙江省高山蔬菜起步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已形成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当地特色的高山蔬菜基地 ,主要分布在浙东的天台、仙居一带 ,浙南的温州、丽水 ,浙北的临安、安吉 ,浙西的衢州一带。 1999年 ,全省高山蔬菜总面积达 10 0 67hm2(公顷 ) ,总产量 2 6 6万t(吨 ) ,总产值 4 5亿元 ,比上年均有大幅度增长。浙江高山蔬菜产品除供应本省市场外 ,还销往上海、江苏、福建等地 ,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发展高山蔬菜不仅改善了蔬菜秋淡市场供应 ,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同时为发展山区经济、致富山区农民开辟了一…  相似文献   

17.
《西南园艺》2010,(6):F0002-F0002
武隆县地处渝东南乌江下游,是重庆“一圈两翼”的交汇点,是渝东南的门户。全县幅员面积2901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总人口41万。武隆县是重庆市第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整体推进县,也是重庆市最大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县。2009年,全县高山蔬菜面积23.4万亩,产量25.9万吨,实现产值4.3亿元;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50万亩,  相似文献   

18.
辣椒是高山蔬菜产区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实现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物。近年来,随着高山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品种结构的大力调整,重庆中高山地区的辣椒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并初具规模,但其栽培技术水平却亟待提高。从重庆中高山辣椒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阐述,以期助推高山辣椒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绍兴高山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绍兴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高山蔬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全市高山蔬菜种类不断增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可以开发利用的高山蔬菜面积10 133.4 hm2,其中海拔600m以上686.7 hm2,低于600 m的9 446.7 hm2.  相似文献   

20.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全县海拔600米(m)以上的高山地区,有耕地23710.8公顷(hm2),发展高山秋淡蔬菜是文成县的一大优势,种植高山蔬菜是引导农民迅速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1995年以来,全县高山蔬菜面积发展迅猛,一年一个台阶,现已成为温州市4个主要高山蔬菜基地县之一,面积、产值在全市占第2位,全省列第7位,发展势头很好。1 文成县高山蔬菜发展的特点1.1 生产基地化 文成县高山蔬菜生产形成了以南田镇、二源乡为重点的高山蔬菜基地,面积约600公顷,产值约2800万元。1996年南田镇的三源、隔水村,二源乡的驮田、上塘村蔬菜基地被市政府列入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