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2020,(1)
本文以中国国家标准为基础并参考日本国家食品标准对抹茶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剖析,认为抹茶的技术本质就是优质茶粉,并没有什么超脱出茶粉基本特性的殊异之处。"抹茶"一词源于日文,"抹茶"的实质是"末茶",但日语汉字"抹"却没有直接释为"末"的义项,日语"抹茶"一词的来源仍有待探讨。从魏晋士人对茶叶冲泡过程"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汤花之美的欣赏和认识看,将茶叶碾细后冲饮从汉魏早期即已成习,基于抹茶是一种茶粉或粉末茶的认识,可以认为抹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从唐人诗歌、茶器、生活纪事考察,点茶法在唐代已经形成,唐人饮茶基本以茶粉为型,茶粉冲泡击拂产生的汤花为文人所重。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9月6日,首届"中国抹茶应用"沙龙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会议由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无锡太阳绿宝科技有限公司和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旨在促进中国抹茶创新发展,深入探讨抹茶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增强抹茶生产和应用信息交流。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和多位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讯     
正绍兴抹茶打开欧盟市场近日,浙江绍兴一批重600公斤、货值达1.5万美元的抹茶顺利出口西班牙,这也意味着作为茶叶深加工产品,今年以来绍兴抹茶开始全面打开欧盟市场。这家出口企业是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据了解,这批抹茶出口价格达到每公斤25美元,是绍兴市传统茶叶珠茶出口价格的10倍左右。今年以来,抹茶成为绍兴市茶叶出口新的增长点。据统计,今年1至5月,绍兴共出口抹茶3.2吨,货值6.8万美  相似文献   

4.
抹茶是以特殊覆盖栽培的茶叶制成的蒸青绿茶为原料,经研磨而成的超微细粉。本文简述抹茶与绿茶粉的区别,介绍了抹茶原料茶园的品种选择与建设管理,抹茶加工工艺和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抹茶粉的添加量、核桃仁的添加量、黄油的添加量、白糖添加量对抹茶桃仁曲奇的形状、色泽、口感、香味的影响。通过这些因素的变量试验,经过感官审评,得出抹茶桃仁曲奇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同时还探讨了抹茶桃仁曲奇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对品质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饼干行业提供理论参考,促进茶叶的消费。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目前浙江省抹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抹茶茶园的管理措施与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展望抹茶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抹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抹茶的生产加工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去日本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多人对日本层出不穷的抹茶食品喜爱有加!在国内也特别受到了中国80、90后年轻一代的追捧。同时随着中国抹茶生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抹茶的市场需求量呈现出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大家对"抹茶"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百度"上搜索来的碎片化认识阶段,甚至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抹茶源自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流行冲泡饮茶,中国抹茶茶道及吃茶传统遂告失传,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茶磨也随之绝迹,中国抹茶形成历史断代。  相似文献   

8.
抹茶及其在食品和日化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抹茶是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诉求的增多,促进了抹茶产品的快速发展,抹茶在食品、饮料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抹茶的工艺流程与感官、理化指标及其营养、保健方面的价值,简述了抹茶在食品、饮料及日化品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应日本农林水产省邀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一行3人组成代表团,在中日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框架下,赴日本开展了茶叶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交流活动,对日本农林水产省,日本国家级、省级茶叶研究机构等进行了访问,实地参观了日本代表性的茶叶专业合作社、茶机生产厂家、抹茶生产厂家等茶叶生产相关企业,重点对日本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茶叶科技进行了考察和交流。一、日本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色泽是衡量抹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抹茶初制加工中的蒸汽、热风等杀青技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而干燥过程中的高温会导致色素氧化和叶绿素脱镁,从而使抹茶绿度损失,所以干燥方式的创新是提升抹茶绿度的关键。本试验选取3种茶树鲜叶,经蒸汽、热风杀青后随机取样作为冻干原料,取同品种用传统干燥方式加工的碾茶混样作为试验对照,采用冷冻干燥技术所得的冻干抹茶,较传统烘干加热干燥的抹茶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绿度值提升了13%~25%,且氨基酸和茶多酚等内含物含量变化不明显。通过审评发现冻干抹茶略带青味,但后续研究发现可通过再次短时烘干和拼配的方式加以改良。冻干抹茶无食品安全风险,而且于5℃保存1年后在绿度、内含物、微生物方面均基本保持稳定。所以,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冷冻干燥技术加工的抹茶产品绿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茶世界》2017,(3)
<正>抹茶粉与绿茶粉乍看相似,但其实正统抹茶从栽种、杀菁到研磨,制法与绿茶仍有些不同之处。美丽的错误:多种茶叶来源调合才叫「抹茶」?为何说这是美丽的错误?美丽是商人贩售话术的花言巧语,错误则是茶叶原料来源多元,目标并不是为了提升风味。抹茶制造商将邻近产区、数个茶农生产的茶菁收购,一并制成粗茶干后,当成原料来拼配,目的是让产品「稳定性增加」、「供货稳定」。  相似文献   

12.
日本碾茶生产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碾茶是日本独特的绿茶种类,与其他茶类相比,具有不同的栽培、制造和饮用方法。为增加茶叶中的氨基酸、二甲硫和叶绿素等内含成分,栽培时要进行覆盖;为增加茶叶独特的风味,加工中蒸青叶不经揉捻,在传统的砖制干燥机中烘干。烘干后的碾茶,经石磨碾磨成粉末称为抹茶,抹茶可直接饮用或食用。笔者曾在日本留学访问,现将了解到的碾茶生产、加工情况作一介绍,旨在为我国茶叶生产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我国抹茶产业发展,提升茶园经济效益,延伸茶产业链,助力茶农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定于2019年6月4—6日在绍兴联合举办“抹茶加工装备及产业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14.
抹茶因其健康、绿色、营养、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行业,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碾茶是抹茶生产的原料,其质量安全与碾茶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碾茶茶园栽培管理特点,常见病虫害及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并对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抹茶产业的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际茶讯     
《茶世界》2017,(5)
<正>英国近来英国绿茶和抹茶销售看涨,Pure Chimp公司希望新推出的抹茶能得到大众喜爱。该公司创始人说:"市场上有不少抹茶。纯正抹茶价格昂贵,不少人望而止步,舍不得尝试。我们努力研发质优价廉的抹茶产品以吸引初尝者。"印度近期,印度茶业局对全国1421个注册茶园进行定级,从其质量农业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E(即生育酚)属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煎茶的茶汤中。通常是饮用抹茶或将茶叶粉末加入食品后才能获得茶叶中的维生素E。这在日本型的生活和传统的茶道中,一直保留着这种具有保健效果的饮用方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20,(7)
正河南新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连续14年获得"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50强殊荣。拥有先进蒸青绿茶、信阳毛尖茶、速溶茶、红茶以及抹茶生产线;建立有农业部标准园和有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15000亩;是立足当地茶叶资源优势,按照"公司+产业+农户+基地+合作社+协会"的扶贫开发产业化发展模式,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茶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河南省农(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电商示范企业和信阳市茶产业重点企业。  相似文献   

18.
日本茶道里千家日中友好文化交流团一行七十余人,于七月十三日到达福州。十四日下午拜会了省、市有关单位领导同志,我会副理 事长庄任、叶延庠参加了会见。代表团并为此次会见举行茶道仪式,敬献了日本抹茶。省茶叶学会、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也以品饮功夫茶传  相似文献   

19.
正径山茶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专家研究考证,南宋时径山茶宴用的茶类是蒸青团茶(即龙凤团茶),或蒸青散茶碾磨而成的抹茶。南宋时径山茶抹茶"点茶",要注水七回,并要使抹茶与水融,茶汤表面显现雪沫乳花,即"沫饽"。这个过程约需数分钟。点完后,再茶汤分盛入盏供饮,一杓一盏,还要每盏茶汤的沫饽均匀。本人尝试一种现代径山原味抹茶(薄茶)一次注水的点制与喝沫饽方式,与大家分享。抹茶点制成沫饽的过程,与使用的茶碗大小,取抹茶的多少,冲泡水的温度,手握茶筅的方法,茶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20,(4)
正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注册资本1.9亿元人民币,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科研、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茶企,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旗下7家全资子公司及1家控股公司,拥有14万亩欧盟标准专属茶园、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冷藏库、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抹茶精制车间。目前,该公司已具备年产精制红绿宝石3000吨、抹茶4000吨、大宗茶1万吨的综合产能,旗下主打产品畅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