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证明,北方地区对马铃薯进行温室育苗本田保护地栽培,比单一保护地栽培提前上市15-20d,哈尔滨地区7月初即可上市,填补了市场鲜薯的空缺。对马铃薯育苗的品种选择、种薯处理、种薯切块、育苗方法、育苗期温室管理、大田移栽、本田管理技术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以徐薯18脱毒甘薯原种为材料,采用双膜冷床育苗的方法,对不同重量薯块类型种薯出苗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0-320g的脱毒除草18种薯出苗较多,且苗体健壮,是育苗生产首选薯型。  相似文献   

3.
脱毒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是一种甘薯种薯种苗相关的新技术。为了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进行脱毒微型薯不同种薯大小和育苗方法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薯越大,种薯出苗数越多,种苗素质越好,以8.0 g种薯高密度育苗的出苗效果最佳。稀播育苗能显著提高种薯的出苗数和种苗素质,在同样的用种量下,5~10 g微型薯稀播壮苗的效果最好。采用大棚一次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28.3,甘薯生产用种量约为15 kg/hm~2;采用"加温育苗圃+大棚采苗圃+小拱棚采苗圃"二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87.0,甘薯生产用种量可控制在5.25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4.
进行甘薯浙薯33微型薯育苗和分期扦插试验。结果表明,667 m2以栽3 300株苗计算,需微型薯1.61 kg,仅为常规育苗种量的2.15%,脱毒微型薯不仅可以减少生产中育苗种薯的使用量,而且可以减少各种病害的发生。脱毒微型薯秧苗对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和理论产量明显优于自留种的秧苗。  相似文献   

5.
正3.2育苗紫薯的栽植采用先育苗再定植的方式,在育苗前先要对种薯进行选择。种薯块的大、小影响着育苗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大薯块出苗壮,小薯块出苗弱,但每个薯块上芽眼数量是基本相同的,因此,选择150~250g重的薯块较为合适。选用的种薯应是皮色鲜亮光滑、薯块整齐均匀、无病虫害、无伤残和没有受过冻害的。紫薯的育苗地宜选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肥沃、没有盐碱、至少2年以内没种过甘薯  相似文献   

6.
张泽洪 《河南农业》2014,(21):44-45
<正>一、育苗(一)甘薯育苗前的准备工作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高淀粉品种可选用徐薯18、豫薯8号、梅营1号、豫薯7号、商薯19、豫薯13、豫薯12等;食用品种可选用北京553、苏薯8号、郑薯20等。积极选用脱毒种薯。2、用种量。火炕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3~25kg/m2,温床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0~22kg/m2,冷床双膜育苗床面可排种薯15~18kg/m2。  相似文献   

7.
凡使用薯块育苗的地区,建好苗床以后,就着手进行一系列的育苗活动.包括种薯的选择、排种时间、排放密度、数量和方法等,都和育苗的成败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1选用良种根据用途、市场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龙薯31号、广薯87、泉薯9号、龙紫4号、龙薯15号、龙紫薯6号、金山630、岩薯7-3、福薯7-6等。2培育壮苗薯块繁种就是在上年甘薯收获时选留具有品种特征、薯种250g左右、无病伤完好的薯块做种。结合当地实际,采用塑料膜覆盖苗床育苗、塑料大棚露地育苗、露地育苗以及小苗假植采苗圃育苗等方法之一。前三种育苗法苗地宜选用土壤肥力较好、土质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不同种薯来源地的甘薯贮藏期和育苗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薯种薯贮藏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育苗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病毒病,洛阳农林科学院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9.60%和2.40%,开封市尉氏县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46.20%和37.40%。  相似文献   

10.
红薯藤越冬繁苗技术是红苕生产上的一大创新,用薯藤代替了薯种,改变了传统用薯种育苗。该技术不仅能节约大量薯种,而且产量也比薯种育苗的高,增效显著。为进行验证薯藤繁苗技术的增产效应,2019年松桃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壤类型开展薯藤繁苗与薯种育苗同田对比试验,得出技术成果的可行性和成熟性,为扩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9年的10个试验点进行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总结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1.
2013-2014年几种甘薯育苗方法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种薯育苗的数量平均每穴为总根数16.3根、种苗数13.38株,分别比秋茎越冬育苗的多11.9根、5.00株,增加270.5%、59.7%。但秋茎育苗的质量比种薯育苗的好,单根最高育苗数达到98株,平均57.0株,扦插的老秋茎粗长到15.5 mm,第1次分枝数量为9.50根,长度114 cm,分枝茎粗5.9 mm,单根苗重1.69 kg。种薯大棚自然越冬时垄面覆盖有机肥后出苗数量更大,平均每穴总根数38.2根、种苗数65.4株,育苗数量高达373万株/hm2,繁殖系数达71倍。4月上中旬移栽比5月初移栽的好,移栽中等密度比低密度、高密度的好。  相似文献   

12.
1.选用优良果蓝型山芋品种双季山芋主要用于鲜食、烤食,要选用糖 分含量高的黄心或红心山芋,如鲁薯8号、徐薯43-14、8810等,这些品种甜度高,风味好,有市场竞争力。 2.大棚温室育苗为提早上市,采用大棚温室育苗。可在蔬菜大棚里选择山芋苗床进行育苗,也可在山芋苗床上建竹弓式大棚。山芋播种时,要选用无病健薯,并用多菌灵进行种薯消毒,每平方米苗床接种薯25千克左右。排种后覆一层地膜。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32~35℃,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并注意通风散湿,移栽前3天通风炼苗,棚温控制在20℃左右。苗龄,30~35天。  相似文献   

13.
地瓜育苗     
地瓜育苗是地瓜优质高产的基础环节。地瓜育苗方式多种多样,春薯多采用酿热物温床、火炕、电热温床等打式育苗。夏薯多采用冷床、露地和采苗圃等方式育苗。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将贮藏越冬的薯块排在温床或火炕等各种苗床上,  相似文献   

14.
红薯切块后在35℃以上的温度下进行高温催芽,经过八天后,薯块萌芽率可达90%左右,萌芽长度可达4公分左右。用已萌芽的薯块在冷畦中育苗在排种较稀,和加强水肥管理的情况下既能出苗快、出苗多、又能出苗茁壮。采用这种方法育苗对防止苗期黑斑病有显著的效果,但由于地下虫的危害,可增加畦内种薯上黑斑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提高防病效果,在畦内育苗时,还必须注意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从初步试验结果来看这种育苗方法不仅可用于培育夏薯秧苗,若能配合上塑料薄膜的使用也有用于培育春薯秧苗的可能,因而对改进红薯育苗方法提高薯苗产量,节约育苗成本以及对黑斑病的防治方面都提供了进一步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甘薯(红芋)是淮北地区人民的重要粮食,每年育苗需要大量种薯。我们在中共涡阳县委的领导下,根据马铃薯切块催芽的道理,想出了红芋切块育苗节省种薯和用红芋蔓、红芋槎子育苗代替种薯的办法,经过试验,获得了成功。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甘薯育苗工作中,经薯块育苗繁殖出的薯苗经常有必要经过二级扩繁,二级小苗扩繁可减少种薯留种量、加大繁殖系数、延长供苗时间、增加出苗量,是保证生产薯苗供应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二级扩繁效率,降低育苗成本,缩短周期供苗时间,本文总结了甘薯黑色地膜覆盖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甘薯蔓头越冬育苗就是霜降前从大田甘薯剪取健壮蔓头,扦插于日光温室苗床上,进行保护过冬,于次年春剪苗栽插进行扩大繁殖后,再次剪苗供大田生产用。此种育苗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冬存薯块春育苗的老办法,具有节约种薯、提早出苗和防治病害等好处。  相似文献   

18.
甘薯回笼火炕育苗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薯品种回笼火炕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笼火炕育苗一窝红出苗190棵,移栽成活率95%,最高;农家种其次,出苗186棵,移栽成活率达93%;第3是对照徐薯18,移栽成活率92%;第4是鲁薯2号,移栽成活率87%;第5是遗薯3号,移栽成活率78%.一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4个品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47.7%、9.3%、20.8%、79.5%;二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一窝红、农家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7.8%和13.1%,鲁薯2号、遗薯3号分别比徐薯18(ck)减产5.1%和5.2%.在北方包头地区回笼火炕育苗有利于甘薯生长和出苗、薯块形成和膨大,增产显著,为最佳的育苗方法.在包头地区引进和推广甘薯栽培对于包头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红薯火炕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床选址、炕床和种薯准备、排种、覆膜和苗床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红薯的育苗。  相似文献   

20.
紫薯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沙河市金农专业合作社引进紫薯"紫薯王"、"紫罗兰"品种,进行紫薯生产示范推广,并进行产品初加工开发,生产紫薯淀粉、紫薯粉条,提高附加值,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一、紫薯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期及种薯处理沙河市及冀中南地区紫薯育苗时期为3月中旬开始,4月下旬采秧。采用阳畦育苗,辅助电热线加温。(1)种薯处理选择表皮鲜亮光滑、无病无伤的紫薯作种薯,应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