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扰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液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每年因乳房炎而最终淘汰的病牛约占总淘汰率的10%。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95%。即使在美国、日本这  相似文献   

2.
一奶牛场奶牛乳房炎调查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一直是困扰奶牛业经济效益及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其淘汰牛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因其造成奶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为普遍。乳房炎使治疗费用增高、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乳腺组织萎缩、纤维化、泌乳能力丧失,导致奶牛过早淘汰.因乳房炎淘汰奶牛占奶牛总淘汰的9%~10%,更严重者导致奶牛死亡,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乳房炎的方法有乳房内注入、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静脉注射普鲁卡因液、封闭疗法(常用的有乳房基底封闭、会阴神经封闭、腰间隙乳房神经干封闭)、中药疗法、激光疗法等。大部分治疗方法存在用药量大、费力、疗程长或治愈率低等缺点。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由日本兽医师野村武等人于1977年试验成功,该治疗乳房炎方法的应用在中国未见报道。笔者自2005年5月开始至今采用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104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治疗乳房炎新型敷贴剂—乌别尔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最常发生的乳房疾病是乳房炎、乳房敏感和乳房浮肿3。其中,乳房炎的经济损失最大。据国内外诸多专家报道,每年罹患乳房炎的奶牛占某些奶牛场奶牛总头数的5%~12%乃至21%~45%以上,且临床型乳房炎同隐性型乳房炎的比为1∶2~41,6。奶牛乳房炎给奶牛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产奶量下降15%~60%3。一头高产奶牛罹患乳房炎能使一天产奶量减少15~25kg。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型乳房炎是造成生后早期犊牛大批发生胃肠道疾病和死亡原因之一。奶牛发生乳房炎若不及时治疗会拖延1~2个泌乳期,甚至乳池蒌缩提早淘汰3…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为奶牛常见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据美国、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3大疾病”之一,因该病而淘汰的奶牛占淘汰奶牛相当大的比例。依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2者在治疗上没有区别。通常情况下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由于乳房炎病原总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最好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单一的抗菌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多年来笔者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不但影响其产奶量,更严重影响牛奶质量,大量牛奶被废弃,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奶牛的发情率、妊娠率随乳房炎病情加重而降低,治疗药物残留危及消费者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1],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液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95%^[2]。在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为10%~20%,在7—8月份则高达60%~70%^[3]。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也是对奶牛业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到微生物、物理和化学刺激所发生的炎性变化,是奶牛常见疾病,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和危害消费者健康。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产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奶牛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给奶牛养殖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以乳腺叶间组织或腺体发炎而形成的乳房常见疾病,中兽医又称“乳痈”,多见于高产奶牛泌乳初期或产乳高峰期。乳房炎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了奶牛业的发展。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可造成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患牛被淘汰。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因该病而淘汰的奶牛占淘汰奶牛相当大的比例。依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二者在治疗上没有区别。通常情况下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由于乳房炎病原总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最好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单一的抗菌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奶牛常见乳房炎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一直困扰着乳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1]。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汁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而被迫淘汰。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轻者造成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更普遍。乳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的肉眼变化,所以很难发现.以致常不被人重视。  相似文献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天成 《中国乳业》2004,(12):31-32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  相似文献   

15.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16.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民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69-69,71
乳房对奶牛极为重要,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泌乳牛中约占50%左右,占乳房炎的绝大多数。该病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常被人们所忽视,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奶品质发生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必须引起奶牛饲养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临床型乳房炎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炎症。其特征是乳汁、乳房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乳汁变性,乳房组织不同程度地旱现肿胀、发热和疼痛。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  相似文献   

18.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乳房炎的发生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坏死、化脓、萎缩,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而隐性乳房炎在牛群中更为普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不易被发现,只有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判定。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病毒、真菌、霉形体等;据报道有80多种,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真菌及病毒7种,霉形体2…  相似文献   

20.
杨兰银 《畜牧市场》2010,(11):45-4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主要疫病之一,对其生产性能造成巨大影响和经济损失,包括兽医治疗废弃的牛奶及其增加的劳务和挤奶时间、隐性乳房炎引起的牛奶损失严重感染随后引起的产量下降、母牛的过早淘汰、较差的牛奶品质等。临床型乳房炎一般占奶牛各种疾病总发病率的21%~23%。美国30%到70%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袁永隆等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33.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