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训练的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获得更大的腾起初速度,提高起跳效果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在正确起跳技术下的起跳专项力量训练水平。在背越式跳高起跳专项力量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学测试法、对比分析法,对两组(14名)不同水平的跳远运动员起跳腿各关节工作性质及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并对起跳阶段运动员身体重心运动(时间、速度、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显示:跳远起跳阶段髋关节工作为先等长收缩再离心收缩,不是缓冲外界负荷的主要关节;不同水平运动员膝、踝关节缓冲、蹬伸工作能力呈显著性差异,踝关节对提高重心垂直速度的贡献不显著;运动员水平越高蹬伸时间指数、水平速度转变率越高,重心轨迹曲线越平滑。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 ,众多的体育科研人员一直在不断探索最佳力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以使力量训练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专项要求 ,也更符合专项的用力特点。其中 ,借助于跳深练习来发展跳远运动员的专项爆发力是被公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此 ,了解并有效地掌握跳深练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一、有关跳深练习的生物学依据跳深 ,尤其是单腿跳深 ,在高台落下后紧接着再跳起的动作很接近于跳远踏跳的动作形式。跳远的起跳腿着板、缓冲、蹬伸、离板 ,从训练学角度来分析 ,应视为一个动作 ,而跳深练习符合这个技术要求。跳深无论动作结构 ,还是用力方向 ,基本…  相似文献   

4.
立定跳远是综合考察我们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的运动项目。那么怎样在身体素质不变的情况下,跳得更远呢?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是关键。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预摆:两脚以立正姿势,然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立直,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  相似文献   

5.
正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跳跃动作。伴随着人类生活技能训练、军事训练、体育游戏训练而不断演变发展。直到1896年(男)和1928年(女),跳高才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跳高因在快速跑动中起跳,力争越过更高的横杆,也叫急行跳高。运动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环节。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为了保留体力冲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拍摄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男子跳远项目的前6名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及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倒数两步步长和步速变化都没有达到理想范围,速度损失率多数没有达到理想范围;着板瞬间和起跳瞬间平均水平速度以及起跳瞬间平均垂直速度均低于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各个关节角度的过小,使着地和离地瞬间的蹬伸、摆动不够积极充分;着板角和蹬地角较小,造成扇面角过大,使助跑接起跳的连贯性降低,不能够获得较好的起跳垂直速度。  相似文献   

7.
立定跳远是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的综合体现,其动作可分解为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实践中,很多人感觉费很大的劲,但是就是跳不远。那是因为技术掌握的不够熟练,现在我们一起探讨其中的技术和方法。一、预摆两脚正确站位,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注意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8.
助跑是跳远项目的重要技术之一,跑的动作应放松自然、富有弹性。助跑开始几步上体前倾较大,后蹬充分有力,摆动腿积极前摆,两臂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助跑中段,上体逐渐抬起,上下肢动作幅度大。助跑后段,身体重心较高,上体与地面需保持垂直,步频逐渐加快,准备起跳。准确的助跑是跳远取胜并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现将助跑技术及训练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性较强、难度大又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中学生在学习此课目中由于心理素质的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俱心理.主要分析了了中学生在背越式跳高学习中存在的恐俱心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讨立定跳板跳水起跳阶段人体环节运动的生物力学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 法,对何冲等7名国内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阶段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压板结束、弹板开始时刻和积极蹬伸开始 、结束时刻均值分别是(0274±0020)s、(0323±0029)s、(0249±00212)s、(0410±0037)s,何冲髋 P2值在七人中最大为730°/s。研究认为压板结束时刻在积极蹬伸开始后,位于整个积极蹬伸阶段的前期。压板结束时刻较大的 身体屈曲度,可提高髋关节的伸展速度。建议在立定跳板跳水起跳压板结束时刻,髋关节角度在90°~120°之间,膝关节角度 在120°左右。  相似文献   

11.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性较强、难度大又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中学生在学习此课目中由于心理素质的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主要分析了了中学生在背越式跳高学习中存在的恐惧心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2块测力台和三维红外高速摄像系统进行同步测试,采集16名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在后手摆拳全力击打固定目标过程中,双脚地面支撑反作用力及运动学相关数据.双脚快速力量参数与出拳速度进行相关分析、曲线估计,并计算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前、后脚蹬地最大力量/体重、快速力量指数/体质量与出拳速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蹬地达到最大力量峰值的时间与出拳速度呈曲线关系(P<0.01).结论:(1)拳击运动员后手摆拳击打的过程中,双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均具有显著影响;(2)提高双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蹬地最大力量有助于提高后手摆拳出拳速度;(3)双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一定范围内,缩短蹬地的发力时间有助于提高出拳速度;(4)提高双脚积极蹬地发力阶段发力速度有助于提高后手摆拳出拳速度;(5)后手摆拳下肢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的影响,同肢体快速发力对自身动作速度的影响显示出趋于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在跳高和跨栏技术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学生对分解动作普遍掌握较好,可一进入完整的技术练习就动作变形,与分解动作教学相比同一学生则判若两人。固然这里可能存在着组织上的原因(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缺乏有机联系),但更多是心里障碍所致。如:紧张、恐惧、胆怯等等。对我校学生的调查表明,在跳高和跨栏练习中,存在上述心里障碍者占40%以上,背越式跳高高达50%左右。由此可见,技术教学必须与培养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08,(8)
1.小腿和脚趾抽筋 先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然后用抽筋的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同时小腿用力向前伸蹬。  相似文献   

15.
正体育动作技术的演进,遵循着最基本的原则是技术的"合理"性。即发挥人体最大的运动能力,最经济地使用人体的能量,获得最佳运动效果。跳高技术变化万千,了解各个技术的合理性全在公式H=H_1+H_2±H_3之中。H表示跳过的横杆高度。H_1表示起跳时人体离地瞬间身体重心的高度。H_2表示通过跳跃使人体重心升高的高度。H_3表示人体重心腾起的最高点至横杆之间的距离。从公式中可以看出,H_1重在选材,身材高,特别是下肢修长的人,重心也高,适合跳高项目。H_2显示  相似文献   

16.
摆管式撒肥机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施肥机械容易产生堵塞、架宅以及撒施不均匀等方面的不足,采用仿生学原理,模拟人手臂撒肥的动作特征设计了一种摆管式撒肥机,着重设计了由偏心盘和摆叉组成的摆动机构.又通过设计肥箱容积、箱壁倾角、肥箱下肥口计量器,实现了肥料撒施的通畅和均匀性,保证了施肥效果的稳定高效.  相似文献   

17.
犬的调教     
<正>懂犬的表情1)犬高兴时会使劲摆动尾巴,跳跃。有时也会"笑",犬笑的时候鼻上堆满皱纹,上唇拉开,露出牙齿,目光温柔,耳朵向后伸,轻轻地张开嘴巴,鼻内发出哼哼声,身体柔和地扭曲,全身的毛平滑柔顺,尾巴轻摆,表示出与人亲近;2)犬愤怒时鼻上提,上唇拉开,露出牙齿,两眼圆睁、目光锐利、耳朵向斜后方向伸直,嘴巴发出呼呼威胁的声音,身体僵直,毛发竖立,尾巴陡伸或直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活动中,核心力量训练备受关注。应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更好进行个体核心部位锻炼,特别是核心肌肉群训练。而所有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都是需要运动员通过肌肉来完成的,重视并应用核心力量锻炼,有助于运动员更好控制身体,掌握运动要点,并在运动过程中维持良好状态,降低运动伤害,增强身体体质。在把握核心力量训练内涵的基础上,对目前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应用的问题作理性分析,并提出发展性对策。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体操是一项以优美和艺术为特征的运动项目,它要求在动作完成的过程中,体现出优美性和艺术性的特征,并能充分展现协调、韵律、流畅、柔美和优雅,给人以美感。我院艺术体操选项班学生在选修本门课之前,绝大多数从来未学习过艺术体操。因此,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和掌握技术的同时,提高动作表现力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艺术体操选项班学生动作表现力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1 加强身体基本动作的训练,培养学生身体动作的优美性艺术体操以身体自然动作和自我表现为基础,强调身体动作的优美性和身体姿态的正确性。艺术体操的身…  相似文献   

20.
跳远是腾跃水平远度的田径项目之一,它是由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跳远的距离由助跑的速度、踏跳的力量和起跳时的身体重心的腾起角等因素所决定,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通常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先结合一些直观教具和完整的教学示范,然后再进行技术教学,通常先学习挺身式的助跑与起跳技术,然后学习腾空与落地,最后先短程4~6步后再全程完成跳远。本文针对过去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