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避雨栽培控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至2010年,在云南省文山州对葡萄避雨栽培控病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对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炭疽病均具有较好的控病效果,在减少葡萄发病的同时,还能提高其产量和质量.该技术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炭疽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 避雨栽培措施对葡萄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然而2020年, 在广西地区避雨栽培的葡萄上也发生了较严重的炭疽病, 田间调查发现, 炭疽病病穗率高达70%~80%, 造成产量损失50%?本研究于2020年从广西南宁市的‘阳光玫瑰’葡萄炭疽病病果中分离得到4株炭疽病菌?根据形态特征和多基因(ITS? ACT? TUB2? GAPDH 和CAL)系统发育分析, 将4个菌株鉴定为Colletotrichum viniferum?这是在广西首次发现C.viniferum引起葡萄炭疽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兴安县葡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2005年,总面积已达到3 800hm2,总产量6万多t,年产值达2亿元;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成为兴安县一大农业支柱产业,是广西乃至华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但是巨峰葡萄在南方种植,受春夏季节温湿多雨气候的影响,特别是病害为害,造成葡萄产量、质量下降或减产,使兴安县这一新兴的产业受到严重挫伤。这是南方葡萄种植的一大技术难题。通过近几年实践证明,巨峰葡萄推广简易避雨栽培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技术措施。1兴安县葡萄栽培气象因子分析兴安县地处华南、广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区域,年平均温…  相似文献   

4.
果实套袋是蜜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控制痛虫为害,提高蜜柚品质。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时期套袋对蜜柚含糖量、果皮厚度、平均单果重、果实密度和净肉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波县,蛮柚套袋以6月21日及以后最佳。  相似文献   

5.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在江口县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当地传统露地栽培病虫害发生严重,坐果率低,品种单一、品质差,多次过量施用农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使葡萄产业不能做大做强做精。为此,江口县农牧科技局与铜仁市万山区种子管理站共同引进先进的葡萄栽培技术,探索出适合当地的避雨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种类、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的毒力,本研究采集鉴定了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成虫1 882头,选用黄色和蓝色2种粘虫板监测了葡萄以及两种诱集植物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上蓟马发生动态,并采用菜豆浸渍饲喂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水平,于2014-2015年定期采集露地和避雨2种栽培模式下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利用6对SSR引物对该病菌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露地和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大于0.14,香农多样性指数大于0.31,2种栽培模式下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避雨栽培模式可显著降低群体等位基因数和等位基因频率。露地栽培模式下该病菌群体的流行模式呈现中等水平无性繁殖,2年初侵染和再侵染对病害流行的贡献率分别约占26.1%和73.9%;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流行模式则呈现高等水平无性繁殖,初侵染和再侵染对病害流行的贡献率分别约占4.3%和95.7%。卵孢子的形成对于葡萄霜霉病菌种群遗传变异和有效越冬起着关键的作用。2014-2015年露地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主效流行基因型对病害流行的贡献率分别为44.5%和51.8%;而其在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贡献率分别可达84.2%和87.1%。同一年份的露地和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菌群体的主效基因型种类相同,2个群体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且二者之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推测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霜霉病的初侵染源自于避雨设施附近的露地栽培病株上再侵染形成的飞散传播孢子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果实套袋技术对广西兴安葡萄果穗期病害的预防效果进行了论述,介绍了果实套袋的其他功效,并对葡萄套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套袋前和套袋期的管理、套袋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葡萄套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南方露地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南方进行露地葡萄栽培,由于高温、多雨、多湿等气候特点,病害的防治成为栽培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在南方露地葡萄栽培其病害的防治须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河西走廊埋土防寒区酿酒葡萄贵人香开展树形改造试验,将多主蔓V形水平龙干形(CK)改造为单臂单蔓篱架水平龙干形(DLL)和单臂单蔓Y型水平龙干形(DYL)树形。通过对树体光合特性、生长及果实品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DLL和DYL两种树形均提高了叶片的光合性能,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显著增加,但只有DLL树形叶片叶绿素a/b值显著高于对照;自然条件下晴天光合日变化中,不同树形均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其中DLL树形的午休现象较轻,且恢复较快。DLL和DYL两种树形第3节位粗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1.71%、22.58%,纵横径比均显著高于对照。DLL和DYL两种改造后的树形分别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和糖酸比,且降低了总酸含量,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20.5%和11.8%,糖酸比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5.09%和13.15%,还原糖DLL比对照提高了15.15%;总酸含量DLL比对照降低了14.99%。结果表明,河西走廊酿酒葡萄采用DLL和DYL两种树形,对于提高果实品质是较为合理的树形,DLL树形更佳,且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可以在西北埋土防寒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肥调控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施肥灌水,实现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的优质高产,就3个施肥水平(高肥、中肥、低肥)和4个灌水水平(丰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对“红地球”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对葡萄纵横径和单粒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水肥互作效应对果型指数呈显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可滴定酸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适量的施肥和适度的缺水可增加花色苷含量,提高糖酸比,葡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水分的亏缺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中肥(N 、P 、K 分别为161.92、53.97 kg?hm -2和44.98 kg?hm -2 )和中度胁迫(55%~60%田间持水量)处理组合产量最高,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2.
葡萄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葡萄病害也日趋复杂、多样.本文着重阐述了湖北省主要葡萄病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管出流不同亏水时期对延后栽培葡萄耗水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小管出流灌溉试验,分析了不同生育期亏水对延后栽培葡萄耗水规律、产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指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延后栽培葡萄耗水规律总体表现为“最小-增大-减小-最大-再减小”的规律;延后栽培葡萄在果实膨大期耗水模系数占到50%以上,该阶段亏水减产幅度达32.53%;葡萄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对各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响应最敏感,其中着色成熟期亏水可提高葡萄总糖含量、减小可滴定酸含量,使葡萄综合品质达到最优化;而果实膨大期亏水则导致葡萄酸涩度加重,花青苷含量降低,对品质的负面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葡萄果穗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粉病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葡萄钩丝壳菌,是葡萄生长中的主要病害。果实、叶片和新枝蔓等绿色部分均可受害,以果实受害损失最重。果实受害,先在果粒表面产生  相似文献   

15.
王宇  杨畅  杨晓  善文辉  杨芳  王琦 《植物保护》2021,47(3):242-246
本研究在云南、四川、贵州、陕西、重庆5个省(市)共18个县市进行葡萄酸腐病、炭疽病和黑曲霉病害调查,调查发现,5省市葡萄酸腐病发生严重,在陕西省和重庆市部分地区发病率可达到35%以上;葡萄炭疽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四川省成都市和重庆市璧山县,其发病率分别达到49.0%和45.0%,并且重庆市璧山县炭疽病的病情指数高达32.6;葡萄黑曲霉病发生普遍,陕西省西安市、四川省、重庆市发病率均高于20.0%,其中陕西省西安市发病率已达46.0%。5省市针对葡萄病害防治药剂主要集中在18种杀菌剂,主要防治葡萄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酸腐病和黑曲霉病的防治技术比较缺失。通过调查,期望给当地提供合理的病害防控及药剂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宾川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州东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优势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红富士套袋苹果主要病害病原菌鉴定及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2002年研究明确了红富士套袋果主要果实病害症状为黑点病、褐斑和红晕褐斑病及红点病,分别由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顶孢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和格链孢霉(Alternariamali)侵染所致。筛选出了50%新灵WP、50%多锰锌WP、53%丙森多WP、80%大生M-45WP、50%大敌WP等五种防效优良的药剂,套前交替喷施上述药剂800倍液4次,药效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何建群  王程  张玲 《植物医生》2011,24(2):16-17
通过2006—2010年对鲜食葡萄病害的调查,诊断出宾川县葡萄发生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房枯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大褐斑病、葡萄小褐斑病、葡萄穗轴褐枯病。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新建果园,强化苗木选择;适时清园,遏制病源传播;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理副梢,以利通风透光;预防为主,及时喷药;避雨栽培,控制病害;果穗套袋,减轻病害等技术应用于葡萄生产,达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节本增效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材质和厚度的塑料薄膜为材料,研究果实套袋对橘小实蝇、番石榴实蝇的防虫效果,以及对番石榴品质的影响。室内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当PO、PE厚度≥20μm、PP厚度≥15μm时,橘小实蝇、番石榴实蝇雌虫产卵管不能穿透塑料薄膜而产卵在果实上;田间套袋试验结果表明,PO(20μm)和PE(20μm)套袋的果实均未检测到实蝇。套袋果实外观较未套袋果实好,30μm PP套袋的番石榴果实品质与未套袋果实无显著差异,PO(20μm)、PO(25μm)、PE(20μm)和PE(30μm)套袋的番石榴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含量等较对照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玉屏县经果业得到迅猛发展,果树生产成了部分农民的生财之道.玉屏县梨树种植面积800 hm2,大部分梨园已经挂果投产,并且种植面积还在逐渐扩大.然而,梨果受黑斑病、梨黑星病、吸果夜蛾、梨网蝽、梨小食心虫等病虫的危害,形成的"疙瘩梨"、黑斑梨较多,其品质和产量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探索梨果病虫的有效防治方法,减少用药防治次数,降低有毒物质残留,提高果品质量,生产更多无公害果品.进行了不同套袋材料对金秋梨果实病虫控制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