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维生素在鱼类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繁殖等生命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数维生素在鱼体内不能合成或不能足量合成,因此需要不断从饲料中获得。饲料原料中含有部分维生素,但由于储存和加工都会有较大程度的破坏,而且配比也不能完全满足鱼类的生长需要。同时,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鱼类的养殖密度不断加大,鱼类的养殖环境急剧恶化,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如NH3、NO2-等)浓度大幅度升高,对鱼产生的压迫作用加强,这些因素均增加了鱼类疾病的易感性和传染性。 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的功效就不仅仅是要求满足鱼类生…  相似文献   

2.
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加,鱼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3.
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颗粒饲料,适用于鱼苗、幼鱼养殖。该饲料有下列特点:1、颗粒大小在幼鱼的可食范围内;2、饲料在水中游浮30分钟以内不会沉降;3、在水中不会崩坏、膨润;4、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会熔解引水中;5、鱼类喜食;6、饲料散布在水中不会腐败;7、幼鱼摄饵后的充分消化吸收。 该饲料是在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中。混入鱼类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使其微粒化后,再与氯化钙水溶接触硬化而成的 制造方法有两种:  相似文献   

4.
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始于70年前并借鉴陆生动物营养研究经验形成了研究范式。在过去70年中,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水产配合饲料技术的进步,为水产饲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全球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对水产饲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表明,根据一些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成果所配方的饲料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应用效果,这意味着在已有范式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时难以很好地满足现代鱼类养殖产业的需要。本文叙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两种肉食性鱼类大口黑鲈和大黄鱼配合饲料研发与应用的历程,指出对饲料蛋白需求的低估是限制配合饲料长期未能在大口黑鲈和大黄鱼养殖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原因。早期研究报道大口黑鲈的饲料蛋白需求为400-440 g/kg,大黄鱼的饲料蛋白需求为450-470 g/kg。经过重新评估后将大口黑鲈和大黄鱼的最适饲料蛋白水平分别提高到480-510 g/kg和490-520 g/kg。在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下,投喂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和大黄鱼生长与投喂冰鲜鱼时相当。作者认为对饲料蛋白需求的低估与已有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范式存在的不足有关,其表现为:(1)强调食物对鱼类生长的作用,但忽视了实验鱼遗传背景和食物以外的环境条件对生长和摄食的影响;(2)强调鱼类个体生长对评价营养需求和饲料质量的重要性,但忽视了鱼类个体生长差异并不能完全反映养殖产量和效益的事实;(3)强调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作为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养殖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是限制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4)没有足够重视基础饲料配方在评价营养需求或饲料质量方面的影响,一些研究因基础饲料组成不当而产生没有实际意义的评价结果。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建议从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已有的范式做如下修改:(1)重视鱼类遗传背景和食物以外的环境条件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明确鱼类营养需求取决于其生长需求;(2)重视食物中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不同饲料原料在实现配方的营养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重视对实验鱼种质和种群结构的选择,重视对照组和处理组个体生长差异的幅度对判断饲料处理效应的指示作用,重视饲料配方对渔业资源和环境等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的影响。经过修改后的研究范式更符合养殖生产实际,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也能够更好地指导配合饲料生产,为鱼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关于鱼类营养的研究(起初主要研究虹鳟的营养需求)始自30年代。世界各地的许多科学家探讨了许多种鱼类营养指标,并将之用于鱼类养殖与渔业生产中预测能促使养殖鱼类获得最高生长率的饲料。  相似文献   

6.
新型幼鱼饲料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颗粒饲料,适用于鱼苗,幼鱼养殖。该饲料有下列特点:(1)颗粒大小在幼鱼的可食范围内;(2)饲料在水中漂浮30分钟以内不会沉降;(3)在水中不会崩坏,膨润;(4)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会溶解到水中;(5)鱼类喜食;(6)饲料散市...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我国的池塘水产养殖密度日益增大,甚至超过池塘本身的容纳能力,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导致鱼体生长缓慢、成品品质下降,已经不符合绿色健康生态养殖的发展需求。池塘养殖密度过大,养殖饵料投喂增多,相应造成养殖水体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增多。有研究表明,在池塘养殖投喂的饲料中,有5%~10%未被鱼类食用,而被养殖鱼类食用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而且养殖池塘的尾水、  相似文献   

8.
鱼类营养与配合饲料技术讲座可为鱼类采食的物质,我们称之为饲料.除天然粗放养殖情况外,鱼类养殖的主要成本就是饲料购置费.因此,鱼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哪些营养物质;饲料中可以提供些什么样的营养物质;如何通过不同种饲料原料进行配合,以获得一种可以完全满足鱼...  相似文献   

9.
水产动物营养或食物来源有两个途径:水体中天然生物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配合饲料。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密度和不同养殖品种对两种营养来源的依赖性也不一样。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以精养为主,鱼类以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或完全依靠人工饵料、以天然饵料作为人工配合饲料的补充,但其补充作用到底多大,至今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0.
在集约化养殖中,溶解氧是调节鱼类生长最重要的变量。溶解氧的动力学主要受浮游植物密度的影响,而浮游植物密度主要由鱼类摄食率调节。因此,浮游植物的密度和低溶解氧发生的次数及其严重性,随着投饲率的增加而增加。鱼类的强化养殖最终受到投饲量的限制,向池塘投喂的饲料以不致导致氧的耗尽为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殖生产的发展,鱼类饲料逐渐由单品种饲料向人工合成饲料转化。笔者近两年从事鲤鱼高密度内塘养殖和颗粒饲料加工,在实践中笔者总结认为配制鲤鱼颗粒饲料有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一、原料的颗粒直径以0.8毫米为宜。原料颗粒过大,不仅会影  相似文献   

12.
随着集约化进程的深入,人工养殖单产屡创新高,饲料投喂大幅增加.有研究表明,在池塘养殖投喂的湿饲料中,有5%~ 10%未被鱼类食用,而被鱼类食用消化的饲料中又有25% ~30%以粪便的形式排出.高密度放养、大量施肥投饵的养殖模式,导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相当严重,池塘的自净作用无异于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13.
鳖对天然食物的嗜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918年Olmsted最早记述诱食物质 (feedingattractors)以来 ,世界诸多国家对鱼类诱食物质做了大量研究 ,发现诱食物质广泛存在于鱼类嗜食的食物中 ,其成分主要是氨基酸、核苷酸、短链脂肪酸以及甜菜碱等含氮化合物。近十年多来 ,原田胜彦、竹井诚、弟子丸修、伊奈和夫等从促进养殖鱼类的食欲和提高饲料中植物蛋白含量目的出发 ,就养殖鱼类的诱食物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对增进鱼类食欲 ,扩大食谱 ,提高饲料可食性 ,开发广泛廉价的植物蛋白源和降低养殖成本 ,产生了重要作用。有关鳖的嗜食特性与诱食物质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有文…  相似文献   

14.
杨严欧 《内陆水产》2001,26(7):12-13
近年来,随着自然界渔业资源的不断衰减和人们对鱼类蛋白质需求的不断增加,鱼类的人工养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配合饲料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营养平衡的高质饲料是养殖中非常重要的条件,它可以使鱼体获得更好地生长,可供给鱼体足够的营养以克服对环境的应激及疾病的易感性。另一方面,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又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鱼体单位增重所需的饲料成本开支,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成本最低的饲料便可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为与饲料消耗有关的其它因素如适口性、饲料转化率等指标都明显地影响单位增重所需的成本。因此…  相似文献   

15.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固体悬浮物去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中固体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的去除效果直接影响到鱼类生长、生物净化效果、系统配置和运行成本等诸多重要因子。根据固体悬浮物产生、物理特性和分布规律,结合颗粒悬浮物去除工艺特点,对去除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固体悬浮物源自饲料,密度一般为1.05~1.19 g/cm3,运用重力分离、过滤和泡沫分离等工艺通过预处理、粗过滤和精处理三道工艺步骤,可分别去除不同直径的颗粒物质,在达到合理含量的前提下,获得低能耗、低成本和系统稳定运行的综合效果。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符合目标明确、排出及时和区别对待三原则,去除工艺注重相关技术的优化集成。  相似文献   

16.
甜菜碱、复合氨基酸对鲫鱼的诱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鱼类养殖业的发展,鱼用配合饲料被广泛应用。在饲料中添加诱食物质,改善鱼对饲料的嗜好性,刺激鱼的嗅觉、味觉、视觉、触角等感觉器官,引发食欲,促进鱼类连续采食,增加采食量,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提高幼鱼的成活率,对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鱼类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近年来,日本学者从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和提高饵料中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出发,开展了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的试验研究,但国内对此则刚刚起步,宋天复[1989〗曾发现2%的丙氨酸、缬氨酸对金鱼的摄食无明显作用,但将氨…  相似文献   

17.
正池塘水体溶氧含量的变化是水体中溶氧来源和溶氧消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变化对养殖对象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是水产养殖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精养池塘中,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养殖密度和增加商品饲料投入量来实现,在养殖过程中,极易造成池塘缺氧,尤其在投饵区,鱼类大量聚集摄食时会导致投饵区水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些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养殖密度不断提高,饲料、渔药等养殖投入品使用量也不断加大,再加上养殖水域面源污染加剧,致使养殖鱼类病害频发、多发、久发。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就前期池塘清整、苗种选择与放养、饲料的挑选和储藏、养殖水环境调节和养殖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肠道排空速率是指鱼类摄食后,食物从肠道排出体外的速率。生产中鳡已可以完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因此,研究鳡摄食人工饲料后肠道排空速率对于评价鳡对人工饵料的消耗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以得出养殖鳡鱼的科学投喂频率。此外,鳡肠道排空速率的测定还能丰富鳡消化生理的理论知识,为鳡摄食人工饵料后消化运动的研究提供科学资料。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以国产蒸汽鱼粉(蛋白含量60.2%)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试验饲料粗蛋白为42.05%,粗脂肪为8.12%,试验饲料的具体配比见表1。  相似文献   

20.
挤压膨化对水产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不断更新,养殖品种不断增加,尤其是网箱养殖、海水鱼养殖的迅速崛起,颗粒配合饲料由于存在着水中稳定性差,沉降速度快,容易造成饲料散失浪费和水质污染等弊端,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膨化饲料因消化利用率好、投饵容易控制、水中稳定性好、原料选择范围广等优点,已经在实际水产养殖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