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7年,驻马店市开展了综合应用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花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示范结果显示,对花生茎腐病、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96%和78.37%;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达83.53%,对2代和3代棉铃虫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1.94%、76.92%;对田间自生麦苗、马唐、马齿苋等杂草群体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测产结果显示,绿色防控区花生果单产347.87 kg/667m~2,比常规防治区增产13.23%;花生售价高于常规防治区,总收益2087.22元/667m~2,比常规防治区提高27.21%。示范区减少使用农药2次,减少农药折百量189 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春油菜生长后期针对茴香薄翅野螟的有效防控措施,于2018年在青海省大通县开展了太阳能杀虫灯诱控示范。结果表明,杀虫灯可有效诱集茴香薄翅野螟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及幼虫为害程度。灯诱示范区平均卵块数较空白对照区减少60.0%,油菜角果受害率为3.33%,较空白对照区的角果受害率23.33%降低85.73%。通过灯诱防控示范,实现单位面积油菜增产10.6%,增收102.1元/667m~2。  相似文献   

3.
2014—2017年,在福建省福安市开展巨峰葡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结果表明,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技术,对葡萄霜霉病防效达93.74%、灰霉病防效达91.54%,后期果实病害防效达90.46%;对葡萄短须螨防效达87.16%、斑衣蜡蝉防效达89.10%、铜绿丽金龟防效达86.81%、嘴壶夜蛾防效达93.24%。绿色防控示范区与常规防治区对比,对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效高出3.70%~12.25%,对葡萄主要害虫的防效高出3.05%~14.77%;每667 m2产量增加5.35%,纯收入增加5 199元/667m2,农药使用量减少25.61%,天敌数量增加118.52%,果实品质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四种诱集源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杀效果及有效半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斋压汞灯、双波灯、性诱剂和杨树枝把四种诱集源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诱杀效果及有效半径,结果表明:四者均具有较明显的诱杀作用,其各自的诱杀效果有差异,并与棉铃虫种群数量有关,发生量大的世代或年份,效果较好,反之不明显或较差,综合比较各处理的诱蛾量、百株卵量、幼虫量及其活动态天敌碍,发现其诱杀效果的优劣次序为高压汞灯、双波灯、性诱剂、杨树枝把;2种灯的有效诱杀半径约为80-160m,性诱剂约30m,杨树枝把约在10m内,该范围内高压汞灯、双波灯区内的百株卵量比对照分别降低31.7%-33.8%、40.1%-41.5%,性诱剂降低10.7%-21.5%,杨树枝把降低4.8%-14.6%。  相似文献   

5.
灯光诱蛾是保护环境,综合治理棉铃虫的有效措施,着重研究了最佳设灯半径,灯光诱杀与其它诱杀技术效果比较。棉铃虫夜间活动规律,灯杀的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灯杀效果优于性诱剂、枝把诱蛾等技术;每667m~2施用农药次数可减少2次,降低防治成本11.4~15.4元/667~(m2);最佳设灯半径为80~130M。  相似文献   

6.
针对2017年棉铃虫在内蒙古巴彦淖尔首次发生,并在玉米、向日葵等作物上暴发为害的情况,对当地主要作物上棉铃虫发生动态及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灯诱棉铃虫成虫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玉米果穗产量平均损失率为1.0%;向日葵盘平均产量损失率2.4%。越冬调查表明,该害虫可在巴彦淖尔市越冬。据此,提出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等防控措施,以加强对当地及周边地区棉铃虫的监测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莒南县花生田利用生物食诱剂和性诱剂对常见夜蛾科害虫成虫进行虫情监测,并对食诱剂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效果进行研究。食诱剂和性诱剂监测结果表明,花生田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地老虎、小地老虎等夜蛾科害虫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出现在7月12日;性诱剂仅能诱捕到雄性成虫,食诱剂可同时诱捕到雌性和雄性成虫,其诱捕到的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地老虎雌雄比分别为1∶0.68、1∶5、1∶3和1∶1.4。食诱剂撒施、化学防治、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处理后第10天花生叶片受害率分别为9.51%、6.73%、6.24%,百株虫量较对照降低68.68%、76.39%、85.87%,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应用防控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8.
在夏玉米穗期,对16个不同品种雌穗上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河北馆陶夏玉米穗部害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混合发生,不同品种间虫量水平差异显著。各品种平均百株虫量,以桃蛀螟最高,达38.7头/百株;玉米螟次之,为16.0头/百株;棉铃虫最低,为5.6头/百株。各品种平均百株总虫量60.3头/百株。其中,总虫量最高的品种为北承190,高达195.6头/百株;同时,万盛69、郑单958、登海710品种的平均百株总虫量低于13.3头/百株,存在某种程度的抗虫性。不同品种受害穗率和粒腐穗率不同,平均受害穗率83.3%,最高100%,,平均粒腐穗率33.7%,最高74.4%;受害穗率与粒腐穗率变化趋势一致,较高的受害穗率引起玉米粒腐、穗腐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一种简便式棉铃虫性诱捕器在北疆棉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2017年,在新疆乌苏市推广应用棉铃虫成虫诱捕器,比较QS-1湿式诱捕器和干式诱捕器综合效果。结果表明,单个QS-1湿式诱捕器的诱蛾量是干式诱捕器的1.2倍,应用QS-1湿式诱捕器的试验区棉铃虫百株卵量较化学防治对照区低38.09%,干式诱捕器试验区百株卵量较化学防治对照区低22.58%。应用QS-1湿式诱捕器可减少化学防控3次,成本低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陕西洛川开展了苹果金纹细蛾性信息素减药控害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单个诱捕器在苹果全生育期内平均诱蛾3 496.7头;收获期性信息素诱杀区虫叶率2.58%,平均防效为73.50%,减少化学农药使用6次,减少化学用药量(折百)63.5 g/667m2,天敌寄生率较常规化学防治区提高了137.1%,控害减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用苘麻诱集防治棉铃虫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苘麻是棉田中常见的一种杂草 ,与棉花同属锦葵科。调查中发现 ,苘麻对棉铃虫产卵有强的诱集作用。利用这一习性 ,1 999年在博乐垦区棉田大面积种植苘麻诱集带诱集棉铃虫产卵 ,取得良好效果。按照 1个标准条田 ( 6.67hm2 )两边种 2行苘麻 ,即苘麻与棉花的行数比 1 :1 1 0 ,或株数比 1 :4 0 0种植苘麻诱集带。在棉铃虫主害代第二代产卵高峰期调查 ,种植苘麻诱集带的棉田 ,百株棉花棉铃虫卵量一般 1~5粒 ,而百株苘麻卵量达 3 0~ 4 0粒 ,个别点高达 50粒以上 ,比棉花植株上的卵量高 86.7%。 1 998年棉田大面积种植的是玉米诱集带。在同一时…  相似文献   

12.
2018年,在北京市大兴区针对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病害开展了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应用性诱剂+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微生物菌肥+1.5%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的处理,较性诱剂+化学防治的处理,增产450kg/667m^2,增收587元/667m^2,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92g/667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山东省邹城市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综合治理、轻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等基本原则,详细论述了技术集成应用的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理化诱控等技术措施,总结了主要推进措施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茶饼病、茶网蝽、茶小绿叶蝉等病虫害是制约陕南茶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通过健身栽培、免疫诱抗、理化诱杀、生物药剂组合等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集成了适合陕南茶叶生产的“以健康生态为本,免疫诱抗、理化诱控与生物药剂为主,绿色化学药剂应急防控为辅”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依托茶企业、茶叶合作社等新型生产主体,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治取得明显效果,实现了茶叶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夏玉米田苗前除草与控虫的机械化大面积作业,开展了苗前1次施药兼顾除草与控虫的防治试验。调查防控效果发现,采用自走式旱田作物喷杆喷雾机喷施48%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200 g/667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 L/667m~2+33%二甲戊灵乳油100 m L/667m~2,对夏玉米田封地除草、减轻地下害虫为害有较好的效果。药后第30天封地除草株防效达96.69%,控制虫害效果达86.97%,且对玉米表现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用25%氟磺胺草醚ME 70 ml/667m2、100 ml/667m2、130 ml/667m2、200 ml/667m2,于大豆田阔叶杂草3-5叶期作茎叶处理,对阔叶杂草的平均株防效为98.4%,鲜重防效为98.3%。  相似文献   

17.
利用性信息素诱蛾防治蔬菜斜纹夜蛾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性息素诱蛾防治蔬菜斜纹夜蛾试验,结果表明,性息素诱蛾性能强,45个诱捕点68d共诱蛾32217头,其中以中围诱虫最多,其次为外围,中心区,以分别占总量的39.31%、32.04%、28.65%;试验区、化防区、对照区株平均虫量分别为0.19头、0.60头、2.43头,平均有虫株率分别为11.4%、27.73%、64.07%,试验区、化防区的防效分别是92.18%、75.31%,试验区比化防区减少2次化学农药的使用,每667m2蔬菜一季可节省防治费用18.67元.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害虫种类繁多,且为害较重。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是保障蔬菜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途径。理化诱控技术应用是绿色防控技术中的关键,笔者根据近些年来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理化诱控技术的原理、详细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推广应用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不同处理方式对茶小绿叶蝉的总体防效。防效从高到低的处理方式依次为信息素诱虫板20片/667m~2+100亿孢子/mL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100 mL/667m~2信息素诱虫板20片/667m~2+0.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100亿孢子/mL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100 mL667m~2信息素诱虫板20/667m~2。处理后21 d,信息素诱虫板+球孢白僵菌的集成配套技术防效仍达84.33%,略高于信息素诱虫板+苦参碱组合,极显著高于单项技术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京市玉米的主要害虫,开展了全程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工作,推广以"一封两杀+赤眼蜂+理化诱控+立体应急防治"为主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对二点委夜蛾、黏虫等苗期害虫防治效果可达79.8%;对玉米螟、桃蛀螟等钻蛀性害虫防治效果可达84.5%;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次,减少化学农药用量60%以上;玉米售价增加50%,节本增效1 410元/hm~2。该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北京地区玉米害虫为害严重、化学药剂防效不理想问题,节约了农药与农田用水,保护了首都生态环境与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