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25S rDNA-FISH对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CC)中期染色体组成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花粉特性和结实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染色体数为28,含有9个25S rDNA位点,其中4个来自结球甘蓝4号和7号染色体;5个来自大白菜1 ~ 5号染色体;A、C基因组间不同染色体同源程度不同,减数分裂终变期常形成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等不同的联会方式;中期Ⅰ和中期Ⅱ存在游离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离不均衡,并存在染色体落后或丢失;末期Ⅱ有微核产生。异源三倍体花粉整齐度和生活力远低于其二倍体亲本,自交及与亲本甘蓝(CC)回交的结籽率都极低,仅为0.01%。  相似文献   

2.
百合杂交后代ISSR鉴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使用筛选出的5对ISSR引物, 对由东方百合优良品种‘Sorbonne’、‘Tiber’‘Cobra’为亲本的4对杂交组合获得的40个杂交后代指纹进行了分析, 利用NTSY Spc软件UPGMA聚类构建的遗传关系能够较好地反映其亲缘关系。其中, 编号为P23和P21的引物是本试验中鉴定的分辨率较高的ISSR引物。  相似文献   

3.
2009-2012年,以柑橘8个多胚性二倍体品种为母本与近年始花的5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和1个同源四倍体分别杂交,培育三倍体新种质。连续4年共配置15个杂交组合,授粉4 442朵花,坐果1 484个,平均坐果率33.4%;用于幼胚挽救的果实1 075个,共培养幼嫩种子12 578颗,经生芽、生根诱导获得再生植株2 832个;以流式细胞仪对所有再生植株倍性检测,15个组合共获得三倍体401个,四倍体121个;移栽成活三倍体349个,四倍体98个。对W. 默科特 × NH组合89个株系的三倍体的SSR分子鉴定表明,所有三倍体后代均为双亲的有性杂种。  相似文献   

4.
 2001~2002连续两年, 以沙田柚、本地早橘、中秋橘、HB柚、国庆4号温州蜜柑等二倍体品种为母本, 以NS (橘柚+无酸甜橙) 、NH (橘柚+ HB柚) 、SH (无酸甜橙+ HB柚) 、VM (伏令夏橙+橘橙) 、HD (甜橙+丹西橘) 等优良四倍体体细胞杂种的花粉授粉, 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再生植株。经细胞流式仪和染色体计数观察表明, 两年从10个授粉组合中共获得244株三倍体和10株四倍体。在这些三倍体中有147株来自沙田柚为母本的组合。目前已有172株三倍体和4株四倍体植株移栽成活。这些材料为进一步选育无核三倍体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亚洲百合品种倍性、花粉育性及其杂交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调查5个亚洲百合品种(‘Renoir’、‘Eleganza’、‘Pollyanna’、‘Brunello’和‘Val di Sole’)的倍性、花粉形态和花粉萌发率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倍性品种间(即“4x × 2x”和“2x × 4x”之间)杂交,结果表明:(1)‘Renoir’、‘Eleganza’和‘Pollyanna’为二倍体(2n = 2x = 24),‘Brunello’和‘Val di Sole’为四倍体(2n = 4x = 48);(2)5个品种花粉粒形态都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椭圆形可被染色的正常花粉粒,另一类为不能或难以被染色通常呈一定皱缩状的异常花粉粒;(3)四倍体‘Brunello’的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可达80%左右,其它品种在24% ~ 36%。(4)通过胚抢救技术,从“4x × 2x”的4个杂交组合中获得了18个株系,其中12个进行过染色体分析的株系皆为三倍体。由于三倍体百合的优势和可以无性繁殖的特性,所获得的三倍体株系可作为选育商业新品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用两对SSR 引物TAA1 和TAA3 对以二倍体沙田柚为母本,体细胞杂种NS(Nova 橘柚 + Succari 甜橙)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胚挽救获得的79 株三倍体后代群体的带型和分离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TAA1 引物和TAA3 引物在后代群体中分别扩增出5 种带型和4 种带型,子代带型分别符合4︰1︰1︰5︰1 和2︰2︰1︰1 的分离比例,与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导的双二倍体的分离比例相吻合,初步表明柑橘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减数分裂行为类似于双二倍体。  相似文献   

7.
为创造CC染色体组附加A染色体组的单体异附加系,以芥蓝—菜薹种间三倍体(CCA)为材料,采用人工杂交、形态和细胞学鉴定及核型分析等方法,比较了芥蓝—菜薹种间三倍体与其亲本芥蓝(CC)正、反交的结实性,分析了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及频率分布,并对筛选出的单体异附加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CA×CC和CC×CCA的结籽率分别为0.28%和0.63%;在鉴定的88个CC×CCA的子代中,全部为2n=18的整倍体植株;在鉴定的156个CCA×CC的子代中,(2n+1)~(2n+9)等各类非整倍体均有存在,其中附加1条染色体的1个、附加2条染色体的16个;形态学标记鉴定和核型分析显示附加1条染色体的那个子代植株为单体异附加系CC+A9;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单体异附加系CC+A9的A9染色体常与一对C组的染色体发生局部联会,两者间存在着部分同源关系;单体异附加系CC+A9的n+1雌、雄配子均有一定传递率,分别为18.75%和9.82%;单体异附加系CC+A9自交获得了1株双体异附加系。  相似文献   

8.
 以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AACC)为桥梁亲本,通过与亲本菜薹(AA)回交获得了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三倍体AAC。该三倍体总体形态介于菜薹与青花菜之间,生长势较强,经根尖染色体鉴定,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2n = 3x = 29;花粉生活力及单个花蕾的花粉量都明显的低于菜薹和青花菜;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复杂,在中期Ⅰ、后期Ⅰ、中期Ⅱ和后期Ⅱ存在落后染色体,后期Ⅰ染色体不均等分离,有15/14、16/13 等多种分离方式,形成染色体数不等的配子。  相似文献   

9.
大百合与百合属间授粉后花粉管生长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守丽  石雷  张金政 《园艺学报》2006,33(6):1259-1262
 对大百合×百合属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的行为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百合的花粉能在大百合的柱头上萌发, 伸入中央花柱道, 到达花柱基部, 进入子房。杂交后, 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的伸长速度相对于自交滞后, 个别花粉管出现末端分叉、膨大或变细或中间部分折叠, 花粉管内胼胝质不规则的大量沉积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感染百合无症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百合斑驳病毒的百合及感染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病毒Y的烟草为试材,根据5种植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并制备基因芯片。用Trizol试剂盒提取感染病毒的植物总RNA,荧光RT-PCR产物与芯片杂交,研究PCR产物是否进行变性处理、杂交时间、杂交温度、杂交液组分SSC和SDS浓度及PCR体系中非荧光引物和荧光引物比例对芯片杂交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适宜条件为6×SSC、0.2%SDS的杂交液、42℃杂交60min,PCR体系中非荧光与荧光引物比例为1∶10,PCR产物要进行变性处理。经过整体条件优化后的基因芯片在杂交检测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于检测百合病毒病。  相似文献   

11.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区分百合回交一代的不同基因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树军 《园艺学报》2003,30(4):485-486
 利用东方百合(Oriental Lily)基因组DNA作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用鲱鱼精子DNA或亚洲百合(Asiatic Lily)基因组DNA作封阻DNA,对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杂种的回交一代(Bc )的中期染色体进行了荧光染色。该方法将东方百合和亚洲百合的两个基因组在其回交一代中清楚地区分开来。表明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既能有效地鉴定杂交的成败,又能科学地分析基因组之间染色体的交换和重组。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相似文献   

12.
亚洲百合与青岛百合杂交及其 FISH 快速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切柱头授粉和胚抢救技术获得亚洲百合‘Petit Brigitte’× 青岛百合的14 个杂交后代,以45S rDNA 为探针对亲本和其中4 个后代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和后代都为二倍体(2n = 2x = 24);‘Petit Brigitte’有10 个45S rDNA 位点,分别位于1、2、4、5 和7 号染色体上;青岛百合有8 个45S rDNA 位点,分别位于3、4、5 和10 号染色体上;4 个杂种后代有9 个45S rDNA位点,分别源于‘Petit Brigitte’和青岛百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仙3个特异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rDNA在黄花水仙和两色花水仙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并分析了两色花水仙的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NOR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即黄花水仙上具3个45S rDNA位点,两色花水仙具有5个位点;5S rDNA在位点和数量上表现出一致性。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两色花水仙的染色体有10条来自于黄花水仙,22条来自于白花水仙。根据rDNA在这些种质资源上的分布,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两色花水仙是黄花水仙和白花水仙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14.
席梦利  潘梅  施季森  徐进 《园艺学报》2012,39(3):533-537
 为了获得百合花发育相关的B功能基因LLGLO1在调控百合花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以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未开放的花蕾为试材,以LLGLO1基因的特异片段为探针,应用RNA原位杂交技术,对LLGLO1基因在花发育各个阶段的时空表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LGLO1基因在外轮花被、内轮花被、雄蕊和心皮等4轮花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表达强度随不同的发育阶段而变化。长度2.0和3.0 cm的花蕾中LLGLO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0.5和1.0 cm的花蕾,说明随着花器官的发育成熟,该基因在各轮花器官中的表达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利用菊属近缘属优良种质资源,对栽培菊花品种进行改良和种质创新,以菊花品种‘天坠玉露’为母本,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南京野菊 × 芙蓉菊和菊花脑 × 菊蒿3个属间杂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对杂种后代进行细胞学、形态学观察和基因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发现,以南京野菊 × 芙蓉菊F1为父本进行杂交时,结实率为12.5%,后代中仅检测到‘天坠玉露’和南京野菊两个基因组,芙蓉菊基因组被排斥;以菊花脑 × 菊蒿F1为父本时的杂交结实率为0.25%,后代中也仅检测到‘天坠玉露’和菊花脑两个基因组,菊蒿基因组被排斥;以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F1为父本时的杂交结实率为22.5%,后代中同时检测到‘天坠玉露’、大岛野路菊和芙蓉菊3个基因组,获得了两属三物种间远缘杂种,其各杂交后代与父母本之间在形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与番茄融合之回交后代染色体的原位杂交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丽梅 Rama.  MS 《园艺学报》1997,24(4):338-342
对3份马铃薯、番茄融合产物与马铃薯的回交二代BC2材料进行原位杂交,可以清楚地区分马铃薯染色体和番茄(外源)染色体,番茄染色体的数目为2~6条。其中2份材料6731-19和6731-24中番茄染色体的数目稳定,另一份材料6731-22,其外源染色体数目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百合鳞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红梅  赵爽  王春夏  王锦霞  赵波  陈丽静 《园艺学报》2008,35(11):1653-1660
经40 %~75 %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鳞茎中分离纯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纯化倍数为13.19,酶回收率4.68%。纯化的PAL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为单一蛋白带,其亚基分子量约58.7 kD。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百合鳞茎的PAL不耐碱,更不耐酸;随着水浴时间延长和水浴温度提高,PAL活性逐渐降低,但40 ℃水浴30 min后酶活性仍保留47%;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40 ℃下的Km值为4.1×10-3 mol·L-1;金属离子Mn2+、Fe2+、Cu2+、Fe3+促进PAL活性,1.0、1.0、2.0和1.0 mmol·L-1分别为在供试范围内的最佳处理浓度,Ag+、Co2+、Ca2+抑制其活性,其中Ag+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8.
冯冰  任爽英  黄璐  刘春  董丽 《园艺学报》2010,37(10):1637-1644
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Siberia’)为试材,研究了在混配基质中用麦秆、玉米秆、椰糠、菇渣、豆荚等5种有机废弃物替代泥炭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5份泥炭︰2份珍珠岩︰1份蛭石︰2份麦秆、4份泥炭︰2份珍珠岩︰1份沙子︰3份玉米秆、2份珍珠岩︰2份蛭石︰3份椰糠︰3份沙子(均为体积比)等3种混配基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在无土栽培基质的理想范围内,用其栽培的百合,生长发育综合表现优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含70%泥炭的基质,其中又以4份泥炭︰2份珍珠岩︰1份沙子︰3份玉米秆的基质最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核型分析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沙田柚宜昌橙异源二倍体和异源四倍体材料的遗传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11份材料的染色体类型、随体数与位置、臂比、染色体相对长度等,在核型变化,随体有无、数量和位置方面显示出多样性;与亲本相比,异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未显示明显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但核型不同显示在杂交和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存在染色体重组和一些微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GISH分析表明,异源四倍体(CSY)和二倍体(SY)确实为沙田柚与宜昌橙杂种,端部具较强信号的染色体为体细胞半数的染色体数,表明这些染色体可能是来源于探针亲本的染色体,基本明确CSY和SY的染色体来源。沙田柚与宜昌橙杂交获得的不同倍性材料的核型与GISH分析为柑橘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细胞遗传学资料,同时GISH技术在柑橘中的应用在今后开展柑橘基因组遗传分析中可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