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2014年我国草地螟发生情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我国草地螟继续维持2010年以来的轻发态势,发生面积小、发生区域缩减、种群密度低,是第三个暴发周期以来发生最轻的年份。造成轻发的原因主要是越冬虫源基数小、春季死亡率高、关键发生期气象条件不利。在轻发年份进行系统调查和持续监测,对掌握草地螟种群动态、揭示年度变化规律、进行长周期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3年我国草地螟发生范围小、发生程度轻、发生区域集中,继续维持2010年以来的轻发态势.总结了2013年我国草地螟各世代各虫态的时空分布特点:越冬代成虫始见期西部早东部晚、灯下蛾峰时空集中、田间蛾峰持续短,虫量低;1代幼虫发生期偏晚、发生密度低、重发区域少;2代成虫蛾峰小、滞留少,2代幼虫零星发生.分析了2013年草地螟轻发生原因为国内虫源基数小、发蛾关键时期气象条件总体不利、天敌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草地螟轻发年份的发生特点和主导因素,对2012年全国8省70余个监测点的草地螟虫情调查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2012年我国草地螟的总体发生面积小、程度轻,但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新疆北疆一代幼虫大范围严重发生,山西北部局部二代幼虫集中为害。导致轻发生的内在因素是境内外有效虫源基数小;外在因素是春夏季气候条件不利,具体表现为春末夏初气温偏低不利于越冬代成虫羽化,气温偏低地区湿度过大不利于成虫产卵,夏季中后期降水分布与一代成虫和二代幼虫发生期不匹配。 相似文献
4.
2011年我国草地螟具有发生面积小、见虫区域少、虫口密度低、为害程度轻等特点。造成轻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境内虫源基数小、境外虫源未大规模迁入以及夏季天气生态条件对其发生不利。尽管2011年草地螟发生是自1996年以来的第3个暴发周期内发生最轻的年份,但坚持系统监测、积累虫情资料,对研究草地螟年度发生规律、提高预警能力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种群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草地螟大发生规律,更好地开展大尺度草地螟发生预测预报,本文对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种群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8年我国草地螟1代成虫和2代幼虫发生数量与当地温湿度条件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草地螟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结果] 草地螟成虫发生期的环境温湿度对随后幼虫发生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草地螟成虫集中分布在湿度60%~80%的区域内,而在相对湿度为60%~80%的区域内,温度是草地螟成虫和幼虫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成虫主要分布在温度高于21 ℃的区域内,而温度高于27 ℃的区域内草地螟成虫量较少。在成虫盛期温度为19~27 ℃的区域内易形成草地螟幼虫大发生,特别是在温度为21~25 ℃区域内发生程度更重,该温度范围与草地螟成虫产卵适温范围相符。[结论] 成虫发生期的环境温湿度指标应是开展大尺度空间草地螟大发生分布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7.
我国2004年一代草地螟将暴发成灾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北)地区的重要农牧业害虫.自1996年进入第3猖獗危害周期以来,草地螟累计发生危害面积达2125万hm2,其中2003年第2代幼虫末期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暴发,成灾面积130万hm2以上,为建国以来末代幼虫成灾最严重的一次.2004年第1代草地螟发生危害趋势如何,是否还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草地螟的发生危害规律,2003年第2代成灾的情况,以及影响草地螟成灾的关键因子等分析,对2004年第1代草地螟灾害进行了预测,并就如何减轻草地螟灾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草地螟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09年草地螟发生特点: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早、盛发期长、发生数量大、范围广;1代幼虫始见期早,高峰期接近常年,发生面积较大,黑龙江大部和华北局部为害重;1代成虫和2代幼虫发生范围小,为害轻。分析了2009年草地螟发生原因:春季气温偏高,导致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明显提早,越冬区域经、纬度和海拔跨度大,导致越冬代成虫峰次多和历期长;春、夏季干旱,导致1代幼虫未大面积严重为害,且2代草地螟发生轻,符合草地螟常年发生规律。提出了温、湿度条件是影响草地螟年度间变化的重要因素,草地螟越冬虫量与翌年1代发生有相关性、我国草地螟跨年代跨代次的长期预报水平有待提高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了更好地总结草地螟的发生危害规律,改善和提高草地螟的预测预报水平,本文就我国2008年草地螟的大发生危害特征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所得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发生危害较轻,仅有70万hm2左右。但2代幼虫的危害面积则达到了1 106.7万hm2,横跨东西7个省,为历年、历代最重。在多数受害较重的地区,豆类、向日葵等双子叶作物受害最重,损失最大,而其他作物几乎都受到了危害。另外,新疆1、2代幼虫的危害时期均比内陆地区提前了1个月左右,而1代成虫的暴发也影响到了奥运会。对2代幼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1代幼虫滞育比例的下降,1代成虫从俄罗斯亚洲部分及蒙古地区的大量迁入,1代成虫盛发期间降雨量的增加和适宜的气温,是2代幼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双子叶杂草面积的扩大,也为2代幼虫的大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11.
草地螟发生程度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草地螟的监测预报工作做好,与有关省、自治区合作,对草地螟的发生程度进行了划分。明确选择分级要素时要遵循普遍性和通俗性原则;确定分级量化指标时要依据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以及统一与协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协调解决各方面的矛盾,使部分省、自治区完成了草地螟发生程度的划分工作。对尚未完成划分的地区具有一定示范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草地螟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测定的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幼虫滞育的深度以及虫体含水量均可以影响草地螟幼虫的抗寒能力。长光照(16 h)条件下发育成的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冰点均显著低于短光照(10 h)发育而成的滞育幼虫;无论是非滞育幼虫还是滞育幼虫,经低温处理后抗寒能力都会上升。经4℃处理1 d的非滞育幼虫冰点为-2.28℃,而处理25 d的则降低到-4.76℃,过冷却点可从-13.97℃降低到-21.47℃;经4℃处理25、35 d的滞育幼虫,其过冷却点分别为-25.82、-26.79℃,冰点分别为-5.59-、9.13℃。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冰点与其体重不相关,但与其体内的含水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防控新发突发植物疫情是保障农业领域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草地螟是我国“三北”地区农牧业重大迁飞性害虫,具有暴发性、多食性和周期性发生特点,严重威胁国家粮食、油料和牧草等作物生产安全,已列入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当前我国草地螟已进入建国后第4个发生周期。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结构调整,结合草地螟生物学习性以及当前发生现状,研判本轮周期草地螟发生区域可能更广,为害作物可能更多,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发生程度可能更重。为控制草地螟发生为害,提出加强草地螟境内跨区域及跨境迁飞、滞育越冬和周期性发生等成灾规律研究;建立自动化、智能化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异地测报技术;集成区域化防治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卵、幼虫和成虫一体化绿色可持续治理技术,从而为遏制草地螟新发生周期暴发势头,保障国家粮油生产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编码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触角中一种普通气味结合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成熟蛋白的序列中含有阅读框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11种鳞翅目昆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Ⅰ比较,平均相似度在62.3%左右,并拥有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结构特征。该基因归属于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Ⅰ基因亚族。因此将它命名为LstiGOBP1。 相似文献
15.
佳多虫情测报灯和普通黑光灯对草地螟种群监测与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2006年连续3年应用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和传统普通黑光灯对草地螟种群监测和诱杀结果表明,两种诱虫灯均可有效监测草地螟种群动态,自动虫情测报灯对高密度草地螟种群诱杀效果显著,诱蛾量明显高于普通黑光灯的,而普通黑光灯对低密度种群诱杀较为有效。两种灯光诱捕器监测的草地螟种群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天诱蛾数呈极显著相关(r2004=0.973、r2005=0.990和r2006=0.981,p<0.01),但黑光灯下草地螟种群始见期较早而终见期较晚。两种灯下诱捕的草地螟雌蛾数均大于雄蛾数,但灯光诱捕器之间诱捕的草地螟雌雄性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17.
草地螟幼虫取食量、头宽、体长及体重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幼虫的取食量、头宽、体长及体重增长的变化。草地螟的幼虫历期约为13 d,取食量635 mg,其中前3龄的取食量仅为幼虫总取食量的30%,而4、5龄的取食量分别占24%和46%。幼虫头宽增加的数值从1龄的0.31 mm增加到5龄的1.51 mm,增加的数值随幼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增加倍数则随龄期的增加而缩小。幼虫体长从1龄的2.3 mm增加到5龄的18.9 mm,增加了约7倍。体重则由1龄期的0.2 mg增加到5龄时的43.6 mg,增加了约240倍。3龄前幼虫体重增长缓慢,4龄后增长量达到10 mg以上,到5龄第2天达到最大值68.94mg后下降。幼虫的总取食量约为本身体重的15倍。本文还讨论了以上结果在了解草地螟幼虫危害特征和规律及监测、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