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滨水景观发展阶段的剖析,从多个角度阐述文化元素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并且从设计实践的角度阐释设计中对文化要素运用的必要性和景观文化要素运用的方式。以清河丰收渠(城区段)两岸滨水景观的设计为例,深入分析设计与文化的关联,营建适应城市发展阶段、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2.
"八景"文化景观现象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文化现象。在今天山水城市的建设中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双重建设,这与"八景"文化景观所呈现给我们的景观现象是一致的。怎样建设有山水意境的城市,可以从"八景"文化景观现象中寻找线索。    相似文献   

3.
分析月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神性”、“人性”和“物性”3方面。对明月山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认为明月山月文化的景观主要体现在“神性”月文化和“人性”月文化景观2方面,“物性”月文化景观几乎处于空白。基于此,对月文化景观的不足和进一步开发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城市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综合特性的体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因此,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大量运用地域性元素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分析了乡土植物的地域性特点及乡土植物对城市地域性景观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城市地域性景观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中,进一步增强城市绿色景观环境文化特性和保持城市所在地域的文化脉络,才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保持住城市所在地域的文化脉络,才能发展性的创造城市绿色景观环境特色。如若失去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将会导致具体场所和历史区域关系的消亡,并极大可能地由此引发多种社会心理疾患。绿色景观环境又是城市总体环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反映了城市空间的文化和地方特征,以阐述城市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涵义。一个城市的绿色环境建设和景观创造,失去了所在地域的文化传统,也…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大理鹤庆新华村是依原生态自然村落建成的文化旅游区,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寨子,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寸氏庄园是其中的重要景点之一,集白族建筑艺术、雕刻绘画、民俗文化之精华于一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白族文化研究价值。从建筑、铺装、装饰艺术、植物4方面对寸式庄园白族文化景观进行了分析,以展现白族文化景观的独特魅力,深刻理解其运用民族生态理念,传承民族技艺的精神,进而将其融入现代庄园景观空间的塑造和景观的建设当中,并增强民族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随着信息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资本、权力、社会公平与景观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城市文化景观和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文化景观象征意义的科学解读,有主力利于明确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目标和管理对象。采取文献分析研究法,在后现代化历史文化景观的发展视角下论述文化景观的内涵,从主导文化和非主导文化两个方面的象征意义出发,结合景观自身内部价值,阐明了景观作为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的重要性,是联系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今、物质与非物质的媒介,旨在充分解读文化景观内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引导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与景观塑造。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对于城市景观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建造的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缺失地域文化内涵与乡土景观元素,乡土文化景观的独特性与多样性逐渐衰弱。本文从乡土景观的概念与发展出发,强调地域文化与乡土景观的相互联系,以及乡土景观在地域文脉延续上的重要性。以丽江古城为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并总结出丽江地域文化景观中乡土景观是如何体现的,为不同地域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虑保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效果,还需要注重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按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地对当地自然环境进行调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加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设计方案。在新时代背景下,特色小镇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和游客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乡村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活力。《特色小镇文化景观生态规划》(ISBN9787229142988)是2019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刘岚。该书结合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特色小镇文化景观的建设发展现状,提出了城镇文化景观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指出应明晰“镇”的本体定位与美学范式,推进“综合规划”的实践探索,倡导以地域文化景观建设为抓手推动“特色文化”的形成;提出景观生态建设的思路与定位应从“美化环境”走向“环境美学”,推动同质化与异质化建设相结合,开拓补偿性规划设计。在此基础上,该书结合实践案例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特色小镇文化景观生态规划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特色小镇的概念和实践为乡村景观设计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学校文化景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而日渐受到普遍关注。结合山河初级中学环境文化项目规划设计,从立足学校建筑布局实际,以"院落空间"为框架,以"祖国山河"为灵魂,构建文化序列景观校园,力求从文化内涵挖掘与空间院落建设两方面有机融合,探讨了中学院落式文化序列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梳理新兴县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现状。以新兴县六祖镇水湄村为例,阐述了水湄村旅游发展存在着文化资源利用不足,乡村特色体验景观缺乏和自然资源破坏的现状问题。通过对水湄村文化、自然资源深入挖掘,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提出以"红色文化参观、民俗风情体验、田园风光游览"三线并行的景观设计文化策略,形成以体验为导向,"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生态资源相结合的混合开发模式,期望打造全域背景下六祖镇差异化的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论乡愁生态景观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乡生态景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建设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是未来我国城乡生态建设中追求的理想目标。文中分析我国美丽城镇建设中地带性生态景观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乡愁生态景观的概念;认为乡愁生态景观是指与人文景观相融共存,体现地域特色,富含文化,能使人产生归属感的生态景观;在此基础上,阐述乡愁生态景观的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以期为我国乡愁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的生态家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被大规模拆迁改造,村庄布局、传统建筑、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也随之消失。为了让更多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得到保护和发展,文中以临沂市竹泉村为例,在"记得住乡愁"情感下,从几百年形成的民居、泉水、竹子、民俗等村落景观要素分析,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改造和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唐山市商业区的总体规划,依托唐山凤凰的图腾形象,经过周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将唐山市新华文化商业区从整体到细节设计为"三心三轴三区"的景观布局形式:"三心",即商业建筑围合的3个建筑广场中心,以商业广场景观为核心激发整体的活力;"三轴",即贯穿于商业区的中心道路主轴线和东西两侧的道路副轴线,主要连接商业区各个主要入口并延伸至中心景观广场;"三区"是指高端购物综合体区,中心休闲饮食文化街区和电影动漫游戏娱乐区。这样的布局形式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将各种景观构成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强调"开放、多元、体验、生态"的原则,以景观主题营造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主要景点的设计中展示了唐山的文化特色,进一步总结设计出符合现代城市商业区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竹子历来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主要植物用材,其特有的形状、颜色、姿态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楠竹公社”竹子公园是一个以竹景观和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公园。文章详细介绍了竹子公园的功能分区、竹种选择、竹种栽植和管护技术。文章认为,该竹子公园集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竹文化知识传播、竹制品展示为一体,既充分考虑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又重视人文精神,展现竹文化内涵;竹子公园的建设对于云南昆明地区现代林业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生态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深圳大鹏新区是东江纵队红色革命文化的发源地。为探寻红色历史、追忆红色革命、传承红色文化,以深圳葵涌河景观提升工程为例,挖掘、提取红色文化,并将其与景观布局、文化载体、生态修复3个部分结合,引入到葵涌河景观规划设计中。在实现城市休闲功能、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设计策略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以叙事、隐喻、象征等设计手法再现红色历史,重塑景观内涵,进而呈现出红色底蕴浓厚的葵涌河景观。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不仅体现了城市的风格特色,更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相关原则和方法进行融合,以鹰潭市梅园大道景观提质改造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营建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了道路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促进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与人文的联系和关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休闲区滨水公园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解析,了解场地存在问题,结合滹沱河景区总体规划,在设计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将滨水公园设计为"一线、一带、四区、九大景"自然式城市滨水景观;场地设计保持与外环境协调,划分成4个分区,即花卉观赏区、安静休闲区、生态湿地区、活力运动区;园内九景的设计结合场地特征基础,满足功能性、生态性、亲水性等,形成动静结合、景观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连续景观线,分别为城市广场、生态湿地、密林野趣、滹沱记忆、长岛清影、临水吟诗、瞭望自然、浪漫教堂、梦幻花镜;园内种植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采用自然式种植形式,将石家庄滹沱河生态滨水公园设计为集生态、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可食地景”是一种将农业生产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互动景观新模式,具有观赏、经济生产、生态效能多重功能。以“可食地景”为研究对象,从传统农耕文化传承、景观设计、劳动教育多维度探讨了其在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中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为“可食景观”在校园景观优化设计的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西宁市成为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后,就在积极探索青藏高原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将海绵理念融合与风景园林建设的各个领域,通过“治山、理水、融城”的总体技术路线,践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使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有了明显的改善,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