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约化养殖要求母猪的年繁殖力最大化,这导致了仔猪的哺乳期从5~6周缩短到3~4周。而3~4周断奶的仔猪因受到营养及环境应激,导致采食量降低、生长迟缓、腹泻,甚至死亡。为了减少仔猪腹泻并提高其生长性能,抗生素类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公众对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病菌耐药性增强及在畜禽体内残留的逐渐关注,使寻找抗生素类添加剂的替代物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作为抗菌类药物主要在消化道(尤其是小肠)发挥作用,它们竞争性排除不理想的微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会消耗优质营养却产出不理想或有毒的物质。因此应用抗生素添加剂的目的是给小肠粘膜提供一个最佳环境,以利于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提高营养的利用率,饲料转化率以及生产率。在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对处于生长期的幼龄动物效果显著,健康仔猪甚至在较差的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下也能增重并可提高10%-15%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2016年我国猪营养与饲料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母猪繁殖性能仍存在差距,其中合理的营养与饲料配制技术仍是制约因素之一;仔猪断奶应激导致腹泻,严重影响养殖效益,一直是养猪业棘手的问题;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仅导致耐药菌增加,而且造成猪肉产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体健康;蛋白质饲料原料日益紧缺仍然是生猪养殖面临的世界性问题.针对目前生猪养殖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学者在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综合养殖技术、仔猪肠道健康的营养调控技术、无抗猪肉与饲料营养和安全保障技术、饲料资源评价与饲养标准研究等四个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天然植物中草药在牛羊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天然植物中草药资源丰富 ,中草药含有多种微量养分和免疫因子 ,具有低毒、无残留、无副作用等特点。畜牧生产中可提高动物饲料转化效率 ,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缓减环境应激产生的负作用。为生产高效、安全、无公害畜产品 ,目前科学工作者针对激素、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类药物等产生抗药性和在产品中残留而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研究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以替代激素、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类药物等。本文就天然植物中草药的作用及在牛羊业中的应用研究进行阐述。1 天然植物中草药的作用1 1 营养作用中草药含有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养分 ,如…  相似文献   

5.
於朝梅  王恬 《猪业科学》2002,19(1):33-35
抗生素作为抗菌类药物主要在消化道(尤其是小肠)发挥作用,它们竞争性排除不理想的微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会消耗优质营养却产出不理想或有毒的物质.因此应用抗生素添加剂的目的是给小肠粘膜提供一个最佳环境,以利于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提高营养的利用率、饲料转化率以及生产率.在日粮中添加抗生素,对处于生长期的幼龄动物效果显著,健康仔猪甚至在较差的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下也能增重并可提高10%~1 5%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兽医治疗奶牛乳房炎,大多离不开抗生素的使用。在抗生素中,使用较多的是青霉素类药物,我们在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时,一定要注意预防青霉素过敏的发生。现就两例青霉素过敏病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兽医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相当普遍,但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应用或滥用现象,达不到治疗效果,以致产生不良后果,造成浪费。如何正确应用抗生素,发挥抗生素疗效在临床上是个重要问题。现就兽医临床中几种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不合理的配伍应用现象作如下探讨。1青霉素G钾(...  相似文献   

8.
《猪业科学》2013,(7):16
诞生克隆羊"多利"的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日前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一头转基因猪,这种猪对非洲猪瘟具有免疫力。罗斯林研究所介绍说,反对转基因食品者担忧,在转基因农作物和家畜中使用对抗生素有免疫功能的基因有可能造成抗生素类药物失效,而"基因编辑"技术则可以不必使用这种基因,而且这种方法比克隆技术更快、效率更高。用这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绿色环保型添加剂与食物同源、同体、同用,是现代化学药物、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所无法比拟的,具有营养和药效的双重功能,因而受到广大畜牧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抗生素在乳畜饲养业中的广泛应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成为全世界奶牛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奶牛场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奶牛疾病。据调查,目前我国一般奶牛场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长期饮用"有抗奶",会使正常人被动接受、积累抗生素,造成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