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昆明地区对"特高"、"邦德"等7个一年生黑麦草品种第二年的生长速度、产草量、分蘖、茎叶比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特高"长势最好,"邦德"、"珍尼"次之,营养生长末期鲜草产量分别为6 810.4 kg/hm2、6 206.2 kg/hm2、6 131.6 kg/hm2.特高生长最快,营养生长早、中、晚3期的生长速度分别为063cm/d、0.58 cm/d、0.51 cm/d,始终显著高于同期的其他品种(p<0.05).因此,在昆明地区,"特高"可作为短期一年生牧草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邦德"、"珍尼"的生产性能仅次于"特高",也可以适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福州北峰山区引种4个一年生黑麦草品种邦德(Abundant)、特高(Tetragold)、抗锈王(Rustmaster)和海湾(Gulf)。结果表明:4个一年生黑麦草品种在福州北峰山区都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完成生育期。在生长前期,处于干燥少雨的秋冬季节,特高品种生长最慢,植株平均生长速度为0.41cm/d,海湾、邦德的生长速度最快,分别达到0.58和0.56cm/d,抗锈王为0.51cm/d。但在第1茬刈割之后,随着翌年春天雨季的来临,地温升高,黑麦草生长开始加速。在生长期内共刈割了4茬,邦德、特高、抗锈王和海湾的鲜草总产量分别达到156、171、157和158t/hm^2,其中在2-4月份黑麦草生长迅速30—50d就可以刈割一茬,而且产量很高。  相似文献   

3.
一年生黑麦草品种在贵州南部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14个一年生黑麦草品种在贵州南部独山地区进行引种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良好生长,安全越冬。一年可刈割4~5次,鲜草产量58429.2~84842.4kg/hm2,多数品种2、3、4月鲜草产量较高,2月份产量在20000kg/hm2以上的就有5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依次为:抗锈王,邦德,凯牧,沃土,特高,杰威和海湾等,可以在贵州大部分地区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14个一年生黑麦草品种在贵州南部独山地区进行引种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良好生长,安全越冬.一年可刈割4~5次,鲜草产量58 429.2~84 842.4 kg/hm2,多数品种2、3、4月鲜草产量较高,2月份产量在20000 kg/hm2以上的就有5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依次为抗锈王,邦德,凯牧,沃土,特高,杰威和海湾等,可以在贵州大部分地区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5.
多花黑麦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蓉  王松  罗富成 《猪业科学》2003,20(11):52-54
通过对现行生产中常用的四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物候期、株高、草产量、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指标测定表明,在生长初期,“特高”的生产性能比其余三个品种都好;但生长一段时间后,“邦德”的生产性能明显超过“特高”(p<0.05)“抗锈王”略高于“特高”(p>0.05),“旺饲”的生产性能最差(p<0.05),因此,“邦德”是一个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前湖南农区生产中常用的多花黑麦草品种有特高、邦德、抗锈王和旺饲,通过对4个品种物候期、株高、产量、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指标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特高的生产性能最优,但生长一段时间后,邦德的生产性能明显高于特高(P0.05),抗锈王略高于特高(P0.05),旺饲的生产性能最差(P0.05)。因此,邦德是一个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lium具有很强的再生性和耐刈性,为了确定最佳的刈割利用方式,在有限的耕地中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特高和杰威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品质和生长特性有较大影响,随刈割高度的增加,年产草量增加,生长强度增加,再生速度减慢,粗蛋白含量下降.75 cm刈割平均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为70 451.9和9 634.8 kg/hm2,比30 cm高刈割平均增产40.97%和58.9%.75 cm高刈割平均生长速度最慢,但生长强度最大,干物质积累速度最高,平均达到43.54 kg/(hm2*d).特高和杰威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多花黑麦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现行生产中常用的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在昆明地区的物候期、株高、草产量、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指标的规定表明,在生长初期,特高的生产性能比其余3个品种都好,但生长一段时间后,邦德的生产性能明显超过特高(P<0.05),抗锈王略高于特高(P>0.05),旺饲的生产性能最差(P<0.05)。因此,邦德是一个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刘洋  鲍健寅  田宏  蔡化 《草业科学》2006,23(9):33-36
通过硬雀麦Bromus rigidus与3种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莜麦Avena nuda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硬雀麦产草量达76 095.0 kg/hm2,仅次于阿伯德多花黑麦草(77 589.0 kg/hm2),略高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74 212.5 kg/hm2),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赣选1号多花黑麦草(67 033.5 kg/hm2)和莜麦(66 697.5 kg/hm2),差异极显著(P<0.01)。硬雀麦的播种量以73.3125 kg/hm2,行距15 cm为最佳,平均产量可达98 227.5 kg/hm2。硬雀麦可作为过渡带冬闲田种植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2号、邦德、特高、海湾、安哥斯5个多花黑麦草品种3种播种量(高22.5kg/hm2、中15kg/hm2、低7.5kg/hm2),采用随机分区设计,在山西晋中地区的生产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抽穗期、成熟期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筛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多花黑麦草品种。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和成熟期,5个品种的OM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CP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降低,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NDF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ADF含量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无芒雀麦引种适应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芒雀麦是多年生根茎型丛生性禾本科牧草,在青海省贵南县海拔3400m的地区引种栽培,其结果表明:播种当年出苗整齐,第二年越冬良好,越冬率为91%;第二年、第三年的鲜草产量分别为10436.61kg/hm2、14100kg/hm2,其茎叶比分别为1.4:1、2.17:1,种子产量为87k/hm2,可以在贵南县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在无芒雀麦的开花盛期适时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种量对晋中地区多花黑麦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山西晋中地区对长江2号、邦德、特高、海湾、安哥斯5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不同播种量(高22.5kg/hm^2,中15kg/hm^2和低7.5kg/hm^2)试验,结果表明:5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均能在山西省晋中地区完成的生育期,干草产量以中等播种量的邦德产量最高。5个品种干草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邦德〈海湾〈特高〈安哥斯〈长江2号,3个播种量条件下的干草产量依次为:低播种量〈高播种量〈中播种量。  相似文献   

13.
对当地野生草种麦宾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宾草在海拔高度3 800m左右的果洛地区在栽培条件下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长,栽培当年高度可达到16.0cm,盖度达到60%,第2年株高可达到110cm,盖度达到96%;栽培当年干草产量为1 266.8kg/hm2,第2年、第3年和第4年的干草产量分别为7 959.4kg/hm2,6 462.4kg/hm2,5 244.1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1 000.2kg/hm2,880.6kg/hm2,790.5kg/hm2。该草种是适合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也是高寒草甸地区建植高质量的生态型或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4.
皇竹草是多年生直立型丛生性耐刈割的禾本科牧草,在西昌市海拔1500m、1760m、2000m地区年总产鲜草分别可达2.48×105kg/hm2、1.98×105kg/hm2、1.81×105kg/hm2,日平均生长高度分别为3.26cm、3.00cm、2.85cm,结果表明:皇竹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长快,可在西昌市海拔1500~2000m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产量和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上有一定差异,在早期生长速度,再生性,年总产量和抗寒性等方面差异较小,多次刈割利用时,两者均表现出再生性好,饲草产量高的特点,其鲜草,干物质和粗蛋白的年总产,象草平均为298t/hm^2,53.7t/hm^2和4.18t/hm^2,王草为276t/hm^2,58.2t/hm^2和4.30t/hm^2,种植利用时两者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6.
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Qingyin No.1)采用不同施钾处理,探讨不同施钾对其种子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对产量性状和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最佳的施钾量,为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钾肥能显著提高青引1号燕麦各产量性状的增加。在施N54.75kg/hm2和施P2O551.75kg/hm2的基础上,当施K2O分别为10~20 kg/hm2、20~30kg/hm2、50kg/hm2、30~40kg/hm2、30kg/hm2和60kg/hm2时,青引1号燕麦小花数、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粒长、粒宽、千粒重达到最大,分别为2.7个、86.7个、2.56 g、1.604 cm、0.318cm和33.50 g。青引1号燕麦在施K2O40kg/hm2时,种子产量及蛋白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425.3kg/hm2和864.9kg/hm2,其种子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s=5164.65+49.94 K-0.52 K2预计,蛋白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p=618.29+7.00 K-0.050 K2预计。青引1号燕麦种子产量与各产量性状间的数量关系可用ys=-19268.1-519.2 Fs+780.6 Ns-219.1 Li-2035.1 Swi+665.5Lg+19047.6 Wg表示。小穗数、粒长、粒宽对种子产量的增加直接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7.
灌溉与密度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比例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总量相同的情况下,灌溉方式对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实际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开花期灌溉900m3/hm2,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分别为1611.1与333kg/hm2,比对照(CK)分别提高105.7%和73.1%;在现蕾期和开花期灌溉450 m3/hm2,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分别为1353.6和258.2kg/hm2,比CK提高72.9%和34.2%;穴栽行株距1.0 m,潜在种子产量达1022.4kg/hm2,实际种子产量为269.8 kg/hm2,比行株距1.5m(717.4和176.8 kg/hm2)分别提高42.5%和52.6%;条播中,行距115cm,潜在种子产量达1657.4kg/hm2,与行距75cm(1310.6kg/hm2)和90cm(1152.4 kg/hm2)相比,分别提高26.5%和43.8%,而行距115cm,实际种子产量为337.2kg/hm2,与行距75cm(316.2 kg/hm2)和90cm(223.4kg/hm2)相比,分别提高6.6%和50.9%。  相似文献   

18.
对果洛州玛沁县野生草种发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草在海拔高度3800m左右的果洛地区人工栽培条件下第2年起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天数为130d;栽培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起生长迅速,第3年长势达到高峰,株高可达81.6cm,盖度达到98.0%,越冬率达到99.0%,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4426.2kg/hm^2和482.8 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性能和栽培性能;发草叶量丰富,适口性好,适合刈牧兼用,喜潮湿地带生长,可作为高寒草甸(尤其是高寒沼泽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和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19.
代元 《青海草业》2011,20(2):13-15,27
在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对4种皮燕麦进行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4种皮燕麦中青引2号表现为较早熟,全生育天数114 d;巴燕4号株高、籽实产量、开花期鲜草产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64.3 cm,4853.3 kg/hm2,62722.2 kg/hm2;抗逆性较强的品种是林纳;从籽实产量、开花期鲜草产量、茎叶比、等综合性状评...  相似文献   

20.
对江汉平原地区涝渍地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及刈割留茬高度对照试验.土壤测定表明: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3.65 g/kg、碱解氮105.23 mg/kg、速效磷6.69 mg/kg、速效钾132.55 mg/kg.以此确定各组施肥比例,试验Ⅰ、Ⅱ、Ⅲ、Ⅳ、Ⅴ组施入总氮分别为75、150、225、300、375kg/hm2;施入P2O5与K2O相同,分别为30、60、90、120、150 kg/hm2.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5.35、59.61、67.87、69.08、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达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 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Ⅳ组的产量最高,迭69.08 t/hm2,经方差分析,与试验Ⅰ、Ⅱ组的差异显著(P<0.05),与Ⅲ、Ⅴ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留茬试验分为Ⅰ、Ⅱ、Ⅲ、Ⅳ组,留茬高度分别是2、4、6和8 cm,各组全期产量分别为54.91、63.30、56.08、54.28 t/hm2;结果表明:第Ⅱ组的总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与Ⅰ、Ⅲ、Ⅳ组的总产量差异显著(P<0.05),而Ⅰ、Ⅲ、Ⅳ组之间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P>0 05). 67.76 t/hm2.结果表明:特高黑麦草产量随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